1 / 11

口述系史撰寫課程訓練 - PARTⅡ

口述系史撰寫課程訓練 - PARTⅡ. 報告者:邱佳慧. 推薦兩本很讚的書. Doing oral history Oral History Handbook. 小提問 ~. 口述歷史到底是什麼 ? 口述歷史跟撰寫系史的關係是什麼 ? 口述歷史的進階準備又該如何 ?. 口述歷史的定義. 口述歷史指的是一位準備完善的訪談者,向受訪者提出問題,並且以錄音或錄影記錄下彼此的問答。訪談的錄音 ( 影 ) 經過製作抄本、摘要、列出所引等程序後儲存在圖書館或檔案館。這些訪談紀錄可用於研究、摘節出版、廣播或錄影紀錄片、博物館展覽、戲劇表演等公開展示。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口述系史撰寫課程訓練 - PARTⅡ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口述系史撰寫課程訓練-PARTⅡ 報告者:邱佳慧

  2. 推薦兩本很讚的書 • Doing oral history • Oral History Handbook

  3. 小提問~ • 口述歷史到底是什麼? • 口述歷史跟撰寫系史的關係是什麼? • 口述歷史的進階準備又該如何?

  4. 口述歷史的定義 • 口述歷史指的是一位準備完善的訪談者,向受訪者提出問題,並且以錄音或錄影記錄下彼此的問答。訪談的錄音(影)經過製作抄本、摘要、列出所引等程序後儲存在圖書館或檔案館。這些訪談紀錄可用於研究、摘節出版、廣播或錄影紀錄片、博物館展覽、戲劇表演等公開展示。 • 口述歷史是透過有實際經驗、親臨現場的人講話讓研究者知道當時人是怎麼生活?如何看待自己的歷史。

  5. 口述歷史的發展 • 台灣於1950末,中研院近史所郭廷以、沈雲龍先生為中心。對岸在1950年代,史學界已採社會調查和口述歷史方法蒐集資料,推動家史、廠史、社史、村史。周恩來也在1959年號召政協委員記錄自己的經歷、見聞。

  6. 口述歷史中的關鍵 • 一個歷史學家去做口述歷史,看來容易其實很難。做口述歷史的人除了要有起碼的史學訓練,還要有起碼的史德--也就是至少心中沒有成見、沒有怨恨、不偏聽、不武斷。同時對被訪問者的身世、社會背景,要有深入的瞭解,被訪問的人因為記憶、情緒、立場、個性等因素,故其敘述常常錯誤百出,做口述歷史的人除了忠實地記載口述者的敘述外同時要有本領挑出口述者的錯誤。

  7. 記憶的問題 • 記憶的不可靠— • 首先,受訪者失去對過去的記憶。因為口述歷史訪談一般是在時間發生若干年後才進行,有的時間跨度達七十至八十年。因而,口述歷史追溯的時間越遠,流傳的時間越久,失真也就越大。 • 由於懷舊主義和個人感情色彩而故意扭曲記憶。比如,當接受受訪者的不幸經歷時,他們或者拒絕回答,或者把過去描繪得很好。因為他們灸願意回到過去的「陰影」之中,那些給他們帶來太多的痛苦。出於個人感情的考慮,總是極力維護自己的國家、民族、親戚朋友等的聲譽。 • 口述者的回憶時可以明顯地反映出口述者的個人心理變化。---楊祥銀《口述歷史學》

  8. TIPS • 口述歷史應該是要蒐集其他地方無法提供的資料、觀察報導與意見,不是蒐集人人皆知的東西。通常是為了填補既有檔案資料的缺失或遺漏。 • 訪談數量盡量避免超過本身的後續處理能耐,以免積壓太多工作,延誤了抄本的製作。 • 訪談者必須絕對熟悉整個題材,不能單靠他人準備問題。 • 器材出差錯是訪談大忌,一定要定期測試器材。 • 錄音帶開場白應先說明訪談者、受訪者和訪談日期。這段序言應該在訪談前就預錄好,以免破壞訪談時的親切氣氛。 • 不要在結束訪談時,即帶著他人回憶揚長而去,訪談結束後有必要多花些時間關掉錄音器材,和受訪者說說話。

  9. 強烈建議……好用的東西+痛苦的東西 • 作業1—閱讀書籍的心得(1/30繳交) • 作業2—完成採訪前的準備單 • 作業3—建議第一次訪談後進行討論 • 豆子騰稿機--http://tw.myblog.yahoo.com/much-cc/article?mid=1202&prev=1580&l=f&fid=24 • express scribe -http://newgenerationresearcher.blogspot.com/2010/11/express-scribe.html

  10. 好用的東西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