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头像素描基本常识

头像素描基本常识. 艺术设计学院 主讲:金雅庆. 一、头部的基本形和运动范围 二、头部的比例、解剖及结构 三、五官的造型特征和神态 四、头、颈、胸的关系 五、质感和色感的表达. 一、头部的基本形和运动范围. 画石膏像和头像素描,必须具备有关头部的解剖知识。画头像对建筑院校的学生虽不是重点,但通过人物素描练习,能对人的基本结构有所了解,对以后的建筑表现中人物的处理是十分有益的。 1 、头部的基本形从前面看近似长方形,从侧面看近似正方形,他立在一个圆柱体的颈上。. 一、头部的基本形和运动范围. 一、头部的基本形和运动范围.

raleigh
Download Presentation

头像素描基本常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头像素描基本常识 艺术设计学院 主讲:金雅庆

  2. 一、头部的基本形和运动范围 二、头部的比例、解剖及结构 三、五官的造型特征和神态 四、头、颈、胸的关系 五、质感和色感的表达

  3. 一、头部的基本形和运动范围 • 画石膏像和头像素描,必须具备有关头部的解剖知识。画头像对建筑院校的学生虽不是重点,但通过人物素描练习,能对人的基本结构有所了解,对以后的建筑表现中人物的处理是十分有益的。 • 1、头部的基本形从前面看近似长方形,从侧面看近似正方形,他立在一个圆柱体的颈上。

  4. 一、头部的基本形和运动范围

  5. 一、头部的基本形和运动范围 • 2、头部以颈环椎为基点,可做抚养、转动、摇摆等动作。因为颈椎构造的限制,头部动作都有一定范围,正常人不能超出这个范围。

  6. 二、头部的比例、解剖及结构 • 1、十字交叉线 当从正面观察头部时,可用一条中线将头分成左右对称的两半,如果把四个眼角连接起来,就形成一条等分上下的水平线。中线和水平线形成的十字交叉线,是我们认识和掌握头部造型的基准线。

  7. 二、头部的比例、解剖及结构 • 十字交叉线的意义在于:    眼角的连线、眉弓、鼻底、唇裂线、颈底都和水平成平行,当头部向不同角度俯仰时,出现了透视变化,平分头部的水平线变成了向上或向下弯曲的弧线,和这条水平线平行的线段也做相应的弯曲(但弧度不同)。头部侧转时,垂直的中线偏向一边成为弯曲的弧线。头倾斜时,十字交叉线就成为倾斜的十字线。

  8. 二、头部的比例、解剖及结构

  9. 二、头部的比例、解剖及结构 • 2、比例关系    五官的大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每个人都不一样,这就形成了脸部的不同特征。    在艺用解剖学中规定了人体各部分的“标准比例”,尽管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是完全符合这个标准的,但了解头部最一般的“标准比例”就好比有了一把衡量脸部特征和五官位置的标尺,有助于训练我们的眼力。例如:我们感到某人的鼻子较短,而另一个人的下巴较长,这个长与短,都是以“三停五眼”这个头部的标准比例为依据的。所以了解这个最一般的标准比例,关键还在于懂得如何去运用。

  10. 二、头部的比例、解剖及结构

  11. 二、头部的比例、解剖及结构 • 3、解剖知识    头部分脑颅与面颅两大部分。脑颅的骨骼决定了脑颅的外形。面颅部分因面部肌肉很薄,除咬肌和某些部分的脂肪影响外形,其形体构成也主要由骨骼决定。

  12. 二、头部的比例、解剖及结构

  13. 二、头部的比例、解剖及结构 •   头与肩的联系靠颈部。对颈部外形及动作影响最大的是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及喉结。

  14. 二、头部的比例、解剖及结构 • 4、结构    要正确地划出一个立方体,就必须正确地画出面与面相结合的棱线。头部基本相当于立方体,构成这个立方体的棱线,是连接顶结节、下颌角的线,这就是结构线。

  15. 三、五官的造型特征和神态 •  脸部五官其中特别是眉眼和嘴,是透露人物思想感情的重要器官。有时人们形容一个机灵的人能“眉听目语”或把眼睛比喻为“灵魂之窗”,都说明它们是传神的关键部分。为了正确生动地画好这些部分,不仅要熟悉它们的基本结构和特征。更重要的是理解武官由于脸部表情变化而形成的相互关系。不注意五官周围肌肉的变化和相互关系,表情就画不自然。

  16. 三、五官的造型特征和神态 • 1、眼    眼睛是象圆球一样的水晶体,嵌在左右两个眼窝骨内,外面罩着上下眼皮,因而眼白是球形的一部分,因为他的面积小,不理解就不容易看出它的体积来,在作画时就应用微弱的明暗调子把它的立体感画出来。

  17. 三、五官的造型特征和神态 • 瞳孔是眼珠最黑的地方。较亮的高光常紧靠在它的旁边。眼珠也有反光,位置与高光相反,如高光在眼珠的右上方,正确地划出这些关系,眼珠透明的质感和立体感也就表现出来了。头部转动时,眼睛就会出现正面、侧面、正侧面及俯仰等透视变化,眼珠的圆形也因而缩成各种扁圆形。两个眼珠的转动是一致的,画时要同时进行。

  18. 三、五官的造型特征和神态 •   画侧面的眼睛,要注意他与面貌的倾斜关系。一般来说,上眼皮较后,加上睫毛的投影,所以线条较浓。而下眼皮在一般光线下受光较多,它与眼球没有明显的界限,用线要需一点。画眼睛要在对象最有精神的时候抓下来,等他坐久疲劳了再去画,效果就差。

  19. 三、五官的造型特征和神态 • 2、眉 •  眉毛的浓淡变化一方面是由于眉毛本身的疏密关系所形成,更重要的是由于眉骨的形状变化所引起的,眉毛靠近鼻梁的一段比较深。画眉毛时用笔可按照它的生长方向来画,还要注意它与皮肤交接处的虚实变化和明暗层次,用笔要松一点,女性和儿童的眉毛较成年男性细淡一点。

  20. 三、五官的造型特征和神态 • 3、鼻 •   无论从正面或侧面去看,每个人的鼻子都有明显的特点,但它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鼻子突出在连部中央,它的体积有左、中、右、下四个基本面组成,鼻子自鼻骨下方起由软骨组成,连接的地方叫鼻梁,一般成年人比较明显。鼻尖和鼻翼看上去都比较圆,写生时首先肯定它的基本面,画时可稍方一点。

  21. 三、五官的造型特征和神态

  22. 三、五官的造型特征和神态 • 4、嘴    画嘴时,首先要确定口裂线的位置,再定它的宽度和上下唇的厚度。一般来说,嘴的上唇比较突出,它的面斜向下方,棱角明显。下嘴唇较圆厚,中部稍有下凹,正好与上唇突出的中间相配合,口裂线要画得有虚有实。从人中到下唇的虚线,表示嘴巴的形体起伏。

  23. 三、五官的造型特征和神态 • 画嘴时,不仅要把上下嘴看作一个整体,而且要把它与周围肌肉(口轮匝肌)的起伏联系起来观察和表现。嘴是依附在呈半圆的上下颌骨(包括牙齿)上的,用圆柱作比喻,就容易掌握它的透视变化。

  24. 三、五官的造型特征和神态 • 5、耳   耳朵生在头部的两个侧面,从头的正面去看,不能见到它的全部,在五官中虽比较次要,但也应把它的基本形体和为之花正确。   耳朵对造型有关的主要是外耳壳,它由耳轮、耳丘、耳屏、耳垂这几个部分构成,画是要注意他们的穿插关系。   从侧面看,耳朵的位置和方向密切地配合着下颌骨,耳朵和下颌是处在同一根直线上的,无论头部怎样转动,它们的关系始终不变。耳朵和鼻子的倾斜程度也大致相同。

  25. 三、五官的造型特征和神态

  26. 三、五官的造型特征和神态 • 6、脸部的肌肉与表情的   关系   头部骨骼决定着头的形状,而脸部的肌肉则对表情起着重要的作用。脸部肌肉比较复杂,对于学画的人来说,没有必要去了解它所有的细节,我们应该尽量简化,了解一些主要的肌肉和它们对表情的作用就行了。   脸部的肌肉是附在皮肤之下的,它稍有伸缩,就反映在脸部的表情,所以又称作表情肌。

  27. 三、五官的造型特征和神态 •   脸部肌肉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叫扩张肌,如颧肌、上唇方肌、颊肌等,它们使嘴角、下巴、鼻子、脸颊向外上方啦,脸部就显得开展起来,欢乐愉快的表情都是通过扩张肌在起作用。另一类叫收缩肌,如皱眉肌、鼻肌、三角肌等,它们能使眉、眼、口、鼻向下或向内拉,形成悲苦或愤怒的表情。

  28. 三、五官的造型特征和神态 •   从造型上观察脸部的表情变化,必须着重注意眉头、眉梢、眼睛(下眼皮和眼角)嘴角和鼻翼这些部分,理解以嘴角为中心的肌肉的伸缩作用。

  29. 三、五官的造型特征和神态 • 7、头发   头发的不同式样,也体现着人的各种身份和性格,它是头部这个造型特征的组成部分。头发虽然看去由无数根,但应从大处着眼,先分出受光背光大的块面,既不要一根根的去描,也不要只想到它的固有色而简单的平涂一片。画出它的立体感时,腰粗中有细,有近有松,在边缘或前额等关键部分可着重画出数缕发丝。

  30. 三、五官的造型特征和神态

  31. 三、五官的造型特征和神态 • 头发和皮肤交接的地方,如耳边发际,要画出层次变化,避免生硬地区分,又是前额被头发覆盖,处于阴影当中,画是要使额不逐渐地隐没在头发中去。 •   在明亮的背景前面,头发与背景相接的边缘,常常被我们看成较深的地方,这其实是一种错觉,如果把头发的边缘画得过黑就会缺乏空间感而给人以单薄的感觉,头发的边缘也就是形体逐渐转向后面,逐渐褪远的部分,因该画得虚一点。

  32. 四、头、颈、胸的关系 •  脖颈项一段圆柱,生在头部和胸部之间,从侧面看,头部位置在颈的前方。颈的两侧,有一对肌肉从锁骨(在颈窝两边)一直伸到耳朵后面的乳突,这条肌肉叫“胸锁乳突肌”。它的伸缩能使颈部转动,转动的时候,颈的形状就起变化,特别是男子更加明显,头侧转时这条肌肉几乎垂直于颈窝。

  33. 四、头、颈、胸的关系 •   从正面看,颈的界线从下颌骨两旁一直垂下,圆柱状的颈部由三块三角形的面组成,从侧面看颈是呈倾斜状的,呈长方形。 •   男子颈部的长度,即下巴到锁骨的长度,等于下巴到鼻底的长度。

  34. 五、质感和色感的表达 • 为了把头像表现得更加生动真实,更具有说服力,还要注意质感和色感的表达。因为人像素描和石膏素描在写生对象上来说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不能把活生生的人像画得和石膏像一样。如:青年人皮肤结实,肤色健康;老年人的皮肤较粗糙;小姑娘的皮肤较细嫩等等。脸上的眼珠、头发、嘴春、额头在色彩和枝干上也有不同的区别。因此,要求我们在作画时注意质感和色感的表达。

  35. 五、质感和色感的表达

  36. 五、质感和色感的表达 • 一般来说,表面光滑的地方,受光后明暗对比强一些,表面粗糙的地方明暗对比较弱。例如眼珠、头发、鼻子、嘴唇这些部分较光滑滋润,反射就强,明暗差别较大,有的地方还出现高光(辉点)。但是在表现这些时,同样要在整个对象上进行比较。不同的质感可用不同的明暗调子来表现,同时应注意色彩上的色度区别在素描上也是通过明暗调子呈现出来的。在作画时要加以比较和分析。

  37. 五、质感和色感的表达 • 除了依靠明暗对比,还可用不同方向和软、硬、疏密、粗细等各种笔触,甚至利用粗细不同的纸张和其他工具的性能,去表现对象的质感和特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