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新聞寫作 wk7 導讀

新聞寫作 wk7 導讀. 指導老師:鄭鼎寶 小組名單: 033 張菀寧 011 林育德 020 王昱盛. [目錄]. 新聞採訪與編輯 – 理論與實務 《 第一篇 新時代的新聞記者 》 → ch 1 新聞的定義與價值 → ch 2 新聞記者的特質與態度 → ch 3 記者的類型與工作特點 新聞採訪與寫作 牛隆光 《ch 12 廣播新聞採訪寫作 》. 一、新聞的定義:. 新聞是具有 臨近性 、 近時性 ,與事件有 關且深具新聞價值的 新聞乃為 獲利 而刊載之消息

raquel
Download Presentation

新聞寫作 wk7 導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聞寫作wk7 導讀 指導老師:鄭鼎寶 小組名單:033 張菀寧 011 林育德 020 王昱盛

  2. [目錄] • 新聞採訪與編輯–理論與實務《第一篇 新時代的新聞記者》→ ch 1 新聞的定義與價值→ ch 2 新聞記者的特質與態度→ ch 3 記者的類型與工作特點 • 新聞採訪與寫作 牛隆光 《ch 12 廣播新聞採訪寫作》

  3. 一、新聞的定義: • 新聞是具有臨近性、近時性,與事件有 關且深具新聞價值的 • 新聞乃為獲利而刊載之消息 • 新聞是一種報導,對議題、事件或過程提供了當代看法

  4. 一、新聞的定義(續) • 新聞是一種商品 但是新聞是具有腐敗性的 • 用文字將所發生的事件表現出來,這些事 件,需要有引起多數人注意的重要性才行

  5. 一、新聞的定義(續) 新聞是一種組織內妥協後的產品,在 極短時間內將當天所發生的人類活動進 行挑選整理。 新聞的生命極為短暫,可說是在壓力下進行迅速判斷所產生的非完美產物

  6. 二、新聞的特性: • 新聞是-文化產品 • 新聞必需透過有可信度、權威性與合法性的「專業組織」加以報導、運送 • 新聞是為了獲利而刊載的消息 • 新聞為符號化的事件 • 新聞為符合新聞價值的事件

  7. 新聞的八大價值 • 影響性: 一則新聞如果影響的人越多、層面越 大、越直接、越立即,新聞價值越高 • 衝突性: 衝突是對稀有資源的爭奪,未必有人 贏,也未必有人對

  8. 新聞的八大價值(續) • 異常性: 越是新奇、不平凡的,越值得報導 • 實用性: 包括知識的傳佈、智慧的啟發 和滿足生活各方面的需求

  9. 新聞的八大價值(續) • 時宜性(或即時性): 越是最新發生的事情,就越有新聞價值 越能滿足新聞的「新鮮性」與「接近性」 • 顯著性: 經由人、事、時、地、多重的要點 去突顯新聞的重點  多重的要點如:藝人的八卦消息

  10. 新聞的八大價值(續) • 接近性: 一條新聞越受重視的程度與閱聽人接近性 成正比 • 在地政策:越在地化,媒體越受歡迎 • 地理接近:位置越近,新聞價值越高 • 心理接近:心理上的接近可增加新聞性

  11. 新聞的八大價值(續) • 人情趣味: 傳播媒介除了守望、教育、決策之外, 還有寓教娛樂的功能。包括以下三點: • 閒話:沒什麼重要性,但是有趣 • 啟發:真實故事,發人省思 • 社會關懷:正面新聞、貢獻實例

  12. 新聞的八大價值(續) 上述新聞價值中,以接近性、時宜性、 顯著性和人情趣味性最為重要

  13. 新聞的八大價值(續) 以5W1H而論: • 何事(what)-重要性 • 何人(who)-顯著性 • 何地(where)-接近性 • 何時(when)-時宜性 • 何故(why)-揭發性 • 如何(how)-常態性、異常性 • 何義(so what)-影響性

  14. 一、記者的起源和發展 記者一詞可由廣義和狹義去區分 廣義:泛指新聞工作者 即新聞行業中的所有從業人員 狹義:指外勤記者 負責採訪和蒐集訊息、迅速地做出口頭、影音或圖像報導

  15. 二、新聞記者應具備的條件 • 廣博的知識: 將這些專業的新聞,以通俗的文字寫成 新聞稿 • 高尚的品德: 達成新聞公正報導之使命

  16. 二、新聞記者應具備的條件 • 強健的體魄 記者必須勤跑、勤寫,只要所負責的路線 發生突發事件,都必須進行採訪 • 專業的精神 要有恆心,有追根究柢和發掘問題的採訪 精神,達到伸張社會正義的目標

  17. 三、記者工作的態度 採訪態度是記者採訪中所表現的一種行為 模式,是記者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態度在 採訪中的綜合表現

  18. 三、記者工作的態度(續) 採訪態度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 實事求是的嚴謹態度: 遵守真實性原則,報導中牽涉到評論人 和事時應小心謹慎,力求客觀公正,採 訪中遵守法律規範,嚴守職業道德紀律

  19. 三、記者工作的態度(續) • 精準機動的敏捷態度: 準確的把握客觀事物的本質 全天保持機動狀態 力求新聞報導不落人後 ※因為新聞是隨時隨地都會發生的

  20. 三、記者工作的態度(續) • 不畏艱難的鬥志毅力: 講究採訪方法,見機行事 新聞採訪的時限性、突發性、連續性 要求記者具備不畏艱難的意志

  21. 一、記者的類型 • 路線記者: 專門採訪或側重報導某一路線或某一領域 • 常駐記者: 也稱地方記者,採訪領域較路線記者廣, 負責地方上的大小新聞

  22. 一、記者的類型(續) • 機動記者: 隨時處於待命狀態 隨時準備編輯部的調派 • 特派記者: 因特別的採訪任務受編輯部派遣的記者 由新聞機構直接調派

  23. 一、記者的類型(續) • 特約記者: 應編輯部的約稿,完成一定採寫任務的 編制外人員,比本編輯部內的記者更有 某些方面的優勢或專業 • 駐外記者: 受編輯部派遣國外採訪,以促進國際間 訊息交流和溝通 須具備快速反應的報導能力、精通外語

  24. 二、新聞監製的一天

  25. 一、新聞採訪的特點 • 求真性: 蒐集、挖掘到有價值的事實材料 • 時限性: 快速,有快採、快寫、快發的能力

  26. 一、新聞採訪的特點(續) • 獨立性: 具備獨立工作的能力 善於獨立思考,妥善安排好自己的工作 • 突發性: 要隨機應變,隨時調整採訪策略 不斷地修正自己的工作安排,適應 多變的情況

  27. 一、新聞採訪的特點(續) • 危險性: 生命危險:戰地或災區採訪 是非之險:往往記者在報導時是有立 場、傾向的,可能會捲入社會是非之中 • 廣泛性: 採訪是不受限制的,只要具有新聞價值 的事實,記者都應前往採訪

  28. 一、新聞採訪的特點(續) • 連續性: 包含三種意義: • 採訪是一種沒完沒了的工作 • 有些報導要求記者反覆宣傳,不斷深入如:重大考試、政策、節慶 • 根據客觀事情、事件的發展做同時態的 追蹤

  29. 一、新聞採訪的特點(續) • 公開性: 採訪活動都是公開進行、公開報導所以 公開性也帶來了媒體的競爭性

  30. 二、採訪時應具備的特質: • 採訪要快,同時也要「準」、「深」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 一味追求快把基本的事實搞錯,是絕對 不允許的 透過事物的表象,認識事物的本質 使新聞報導達到一定的深度 對新聞受重能有一定的啟發

  31. 二、採訪時應具備的特質(續): • 材料的挖掘要生動,但是不能虛構 要觀察被採訪對象的言談舉止 觀察有特色的採訪現場,抓住現場氣氛 ※但不能違背真實性的原則

  32. 新聞採訪與寫作牛隆光 第十二章 廣播新聞採訪寫作

  33. 第一節 廣播新聞採訪工作 廣播記者的工作: 透過聲音的傳達,把新聞事件轉為新聞報 導,又稱之「玩聲音」的人 廣播新聞報導特別重視新聞事件帶給聽眾的實用價值,而採訪的重點,就是一些對於聽眾生活或工作有實用意義的「軟性」新聞

  34. 廣播新聞傾向於採訪、播出 「預期性新聞」: 符合特殊需求的聽眾 譬如:音樂頻道會播出預期性的音樂新聞 「突發性新聞」: 運用即時性的特色 譬如:政治人物或社會運動人士喜歡運用 廣播媒體,動員聽眾參與政治或社會活動 ,達到動員大眾的目的

  35. 第二節 廣播新聞寫作工作 廣播新聞報導的結構,可以是「倒寶塔寫 作風格」的新聞稿,也常有類似生活上的談話類型,就像是聊天或說故事 倒寶塔寫作風格: 將新聞中最重要的、閱聽人最感興趣的部 分寫在導言

  36. 廣播新聞報導以聲音傳遞資訊,著重在 口語化及生活化 廣播新聞記者採訪新聞事件時,必須隨 身攜帶錄音機,錄下新聞事件的各種聲 音後,回到廣播電台再剪輯成新聞報導

  37. 廣播新聞記者撰寫具有「詮釋性元素」 時,會面臨到「認同」的壓力。因為廣播 屬於「小眾媒體」,聽眾對於廣播新聞內 容的認同感較為強烈,對於新聞的「選擇 性」有自己的主見

  38. 廣播新聞報導強調「軟性化元素」、「實 用性元素」 軟性化:吸引聽眾的注意與興趣 實用性:針對聽眾的特殊需求,提供特定 的新聞內容,也會結合廣告或置入性行銷 的方式,促銷特定商品。譬如:仿間的賣 藥節目

  39. 廣播新聞報導不太重視「衝突性元素」的 報導。報導地方事務時,不喜歡強調衝突 面的消息。對於全國性的衝突性事件,會 突顯新聞報導的衝突性

  40. 第三節 廣播新聞採寫的要求 好的廣播新聞稿的具體做法: 簡潔的文字:主詞、動詞與受詞,不需要 過多的形容詞、副詞或子句,會影響聽眾 了解新聞報導的內容。 通俗的語言 流暢的句子: • 符合一般人的說話習慣 • 完整表達說話的意思 • 最好是主動與直述的語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