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7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 烟台市动监所 宋玉财. 主要内容. 无害化处理现状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方法 结语. 一、无害化处理现状. 最近几年来,国家通过支持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和示范创建活动,使规模畜禽养殖场在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方面得到了明显提升,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所占比例不断提高,业主对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意识不断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初见成效。 各级人民政府努力集合有效资源从主推技术、设施建设和日常监管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

raya-chane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 烟台市动监所 宋玉财

  2. 主要内容 • 无害化处理现状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主要方法 • 结语

  3. 一、无害化处理现状 • 最近几年来,国家通过支持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和示范创建活动,使规模畜禽养殖场在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方面得到了明显提升,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所占比例不断提高,业主对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意识不断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初见成效。 • 各级人民政府努力集合有效资源从主推技术、设施建设和日常监管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

  4. 农业部于2012年下发了文件,就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文件要求在充分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以《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准绳,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的规定和要求,做好饲养、运输、屠宰、加工、储藏等环节病死畜禽的报告、诊断及深埋、焚烧、化制等无害化处理工作,切实做到“四不准、一处理”。农业部于2012年下发了文件,就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文件要求在充分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以《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准绳,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的规定和要求,做好饲养、运输、屠宰、加工、储藏等环节病死畜禽的报告、诊断及深埋、焚烧、化制等无害化处理工作,切实做到“四不准、一处理”。

  5. 国家相继出台了配套政策,对规模养殖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定点屠宰厂(场)病害生猪损失及无害化处理分别给予一定的补助,有力推动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国家相继出台了配套政策,对规模养殖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定点屠宰厂(场)病害生猪损失及无害化处理分别给予一定的补助,有力推动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 • 2013年10月15日,农业部以农医发〔2013〕34号文印发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6.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无害化处理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 畜禽散养户对少量的畜禽病死一般不及时上报,自行采取就近掩埋甚至随地丢弃; • 部分养殖场对病死畜禽通过掩埋进行无害化处理时,缺乏无害化处理常识,在处理过程中常会出现选址不合理、掩埋不深、消毒不严、处理不彻底等问题,起不到真正的无害化处理效果; • 缺少统一的无害化处理地点和设施; • 处理病死动物成本偏高。

  7. 三、主要方法 • 深埋法 • 焚烧法 • 化制法 • 化尸池法 • 生物降解法

  8. 深埋法 • 通过用掩埋的方法将病死畜禽尸体及产品等相关物品进行处理,利用土壤的自净作用使其无害化。 •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费用低且不易产生气味,但因其无害化过程缓慢,某些病原微生物能长期生存,有可能污染土壤或地下水。

  9. 掩埋要求 • 掩埋地应远离学校、公共场所、居民住宅区、村庄、动物饲养和屠宰场所、饮用水源地、河流等地区; • 掩埋前应对需掩埋的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实施焚烧处理; • 掩埋坑底铺2cm厚生石灰; • 掩埋后需将土夯实,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上层应距地表1.5米以上; • 焚烧后的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表面,以及掩埋后的地表环境应使用有效消毒药喷、洒消毒。

  10. 焚烧法 • 焚烧是指将病死动物尸体投入焚化炉或用其他方式烧毁碳化,使被焚烧的物质变为无害和最大限度地减容,并尽量减少新的污染物质产生,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 特点是处理病死畜禽安全彻底(仅有少量灰烬,病原被彻底杀灭),减少对周围环境、兽医防疫安全造成的危害,但大量火床焚烧时会对空气产生污染。 • 分为火床焚烧和焚烧炉焚烧

  11. 单坑火床法焚烧

  12. 焚烧炉 • 焚烧炉是动物无害化处理的一种常用设备。其原理是利用煤、燃油、燃气等燃料的燃烧,将要处理的物体进行高温的焚毁碳化,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 分为简易焚烧炉和无害化焚烧炉。

  13. 简易焚烧炉 • 通过燃料或燃油直接对动物尸体进行焚烧处理。此种设备具有投资小、简便易行、焚烧效果较好的优点,为目前小型养殖场广泛采用。

  14. 无害化焚烧炉 • 整套处理系统由助燃系统、焚烧系统、集尘器系统,电控系统等四部分组成。具有焚烧效果好,有尾气处理装置,消除焚烧产生的粉尘和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但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能源消耗大,动物尸体需切割肢解,防疫要求高,较适合于大型养殖场或者养殖较为集中的养殖小区。

  15. 简易焚烧炉 无害化焚烧炉

  16. 案例介绍 • 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病死鸡处理方面采用了先进的节能环保焚烧炉焚烧处理技术,目前已运行1年。 • 节能环保焚烧炉分为5个系统,即焚烧系统、排烟系统、热重复利用系统、去味系统、处理后废水排放系统。 • 节能环保焚烧炉,燃烧时间短、操作简便,燃料用量少(可充分利用病死鸡自身脂肪、蛋白质为燃料)、成本低。 一般,1小时能焚烧处理80只左右的成鸡(每只重2千克),用煤量约为5千克,用煤成本约为3.0元,相当于每只成鸡处理成本为0.04元(人工未计入;引火风机1.5千瓦,每天使用1次1小时,用电未计入)。

  17. 化制法 • 即将动物尸体或废弃物在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处理回收、利用的过程。为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病害动物的方式之一,借助于高温高压,病原体杀灭率可达99.99%。 • 分为干化法和湿化法。目前主要采用湿化法。得到油脂与固定物料(肉骨粉),油脂可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固定物料可制作有机肥,从而达到资源再利用,实现循环经济目的。

  18. 特点:操作较简,投资较小,处理成本较低,但处理过程中,易产生恶臭气体(异味明显)和废水,设备上存在质量参差不齐、品质不稳定、工艺不统一、生产环境差等问题。特点:操作较简,投资较小,处理成本较低,但处理过程中,易产生恶臭气体(异味明显)和废水,设备上存在质量参差不齐、品质不稳定、工艺不统一、生产环境差等问题。

  19. 案例介绍 青岛九连集团有限公司 • 内设无害化处理厂——青岛市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厂(原属政府投资的无害化处理厂,后转至依赖企业运作)。始建于2005年,2008年始运行。总投资约1700万元(其中国家财政资金1000万元),2013年始纳入财政预算补贴每年30万元(并拟逐年增加)。设计处理能力每天20吨(两班倒)。 • 该厂现有5部运送病死鸡专用车(封闭式),专人专车定期上门收集病死鸡。

  20. 化尸池(化尸井、化尸窖)处理法 • 化尸池,又称密闭沉尸井,是指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要求,地面挖坑后,采用砖和混凝土结构施工建设的密封池。化尸池处理技术,即以适量容积的化尸池沉积动物尸体,让其自然腐烂降解的方法。 • 采用化尸池(井)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尸体,与掩埋法、焚烧法、化制法等相比,具有投资少、建池快、受外界条件限制少、投料方便、密封性好、臭味不易外泄、尸体腐烂快、生物安全隐患低、检修与清理方便、运行成本低等优点,是最为经济、易于推广的病死畜禽尸体处理方法。

  21. 化尸池设计要求 • 化尸池(井)的构造:化尸池(井)由池底、池身、弧形拱顶、投料口和清理口等构造而成,一般采用砖混结构。 • 设计的一般要求:要求能杀灭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能达到无害化处理养殖场废弃物的目的;根据地下水位、土壤性质和规模,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容积的化尸池(井);投料口位置设置要合理,便于简单操作,且能密闭严实;不影响投料人员的身体健康,不污染环境,不出环保事故;力学上能达到使用强度要求,能循环使用。 • 一口标准化尸池(井)有效容积:一般为30.0m3,建成圆筒状,内部直径2.5m,深4.0m。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上述参数作适当调整。有条件的场(户)最好建造两口或两口以上的化尸池(井),以便轮回使用。

  22. 案例介绍 浙江省海盐县砖混凝土结构化尸窖处理病死畜禽 • 浙江省海盐县是养殖大县。2009年经多方论证,针对病死畜禽开始实施化尸窖处理技术。依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稳步推进的工作原则,采取先申报后建设和以奖代补的办法。截止2009年8月底,共建设规模家禽养殖场25立方米化尸窖10口,规模生猪养殖场40立方米化尸窖70口,家禽生产重点村100立方米化尸窖5口,生猪生产重点村100立方米化尸窖22口。

  23. 砖混结构化尸窖尸腐 砖混结构化尸窖内尸腐残渣

  24. 生物降解法 • 生物降解是指将病死动物尸体投入到降解反应器中,利用微生物的发酵降解原理,将病死动物尸体破碎、降解、灭菌的过程,其原理是利用生物热的方法将尸体发酵分解,以达到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 生物降解技术是一项病死动物及其制品无害化处理新型技术。该项技术不产生废水和烟气,无异味,不需高压和锅炉,杜绝了安全隐患,同时具有节能、运行成本较低、操作简单的特点。此外采用生物降解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病死畜禽的体积,实现减量化的目的,进而有效避免乱扔病死畜禽尸体的现象。

  25. 案例介绍 北京爱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高温生物降解技术 • 技术路线 • 选择能够避免或减少污水、废气、异味的技术。 • 选择能够资源利用的技术。 • 满足以上要求的,必须是组合技术。 • 技术原理:高温生物降解无害化技术,就是利用高温灭菌技术和生物降解技术的有机结合,处理病害动物尸体,杀灭病原微生物;同时可以实现环保及资源利用的目的。

  26. 生物发酵降解技术,基于堆肥发酵理论,以环保和资源利用为出发点。堆肥技术处理有机物质在环保和资源利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是局限是堆肥技术耗费时间长,灭菌不彻底,对抵抗力强的病原微生物如炭疽芽孢杆菌、耐热菌等不易杀灭。生物发酵降解技术,基于堆肥发酵理论,以环保和资源利用为出发点。堆肥技术处理有机物质在环保和资源利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是局限是堆肥技术耗费时间长,灭菌不彻底,对抵抗力强的病原微生物如炭疽芽孢杆菌、耐热菌等不易杀灭。 • 高温条件下灭菌。 • 缩短处理周期,提高处理效率:工艺设计(高温条件下破碎;保留启动降解,后熟降解放在机外进行)。 • 处理周期控制在6小时左右。排放的产物可堆肥自用或作有机肥原料。

  27. 工艺流程的设计 • 加病料和辅料:将病死猪和辅料加入处理设备;辅料,包括锯末、秸秆、玉米芯、垫草垫料等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按病死猪总重量的30%左右添加。 • 开机启动加温系统加热。 • 启动搅拌破碎系统:搅拌、破碎、灭菌。140℃维持4小时左右,即可。 • 启动降解:停止加热,打开上盖降温至70℃以下时,加入生物降解剂菌种,关闭罐盖搅拌30分钟以上。打开卸料盖卸料。 • 整个处理过程6小时左右。卸出产物;堆放后熟降解。

  28. 处理程序 步骤1:将处理物计重,然后放到设备罐内并按病死猪总重量的25%添加辅料,关盖。

  29. 步骤2:选择自动启动按钮,设备开始进行对处理物进行降解。步骤2:选择自动启动按钮,设备开始进行对处理物进行降解。

  30. 投入24 小时后 投入48 小时后

  31. 步骤4:处理完成后,打开卸料口,将处理产物卸出,处理后的物料进行后熟降解。步骤4:处理完成后,打开卸料口,将处理产物卸出,处理后的物料进行后熟降解。

  32. 技术的创新点及先进性 • 国内外属首创:利用高温灭菌技术和生物降解技术的有机结合处理病害动物,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和其他国家应用。 • 结构设计及工艺独特:本高温生物降解无害化处理设备,设备由密闭罐体系统、搅拌破碎系统、加热系统、循环系统、冷凝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升降系统和气体过滤系统等组成。为立式倒锥型降解罐结构。 • 底部设计有搅拌碾磨刀。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本高温降解无害化处理技术,克服了传统的焚烧、高温化制等方法的缺陷,环保、安全、经济、适用。

  33. 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病死禽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病死禽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