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主題一

主題一. 生命的源起. 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 張曉風. 註釋. 1 、 飲之以瓊漿:即「以瓊漿飲之」的倒裝。飲,音ㄧㄣˋ,拿流質的食品給人或動物喝。瓊漿,指美酒,宋玉〈招魂〉:「華酌既陳,有瓊漿些。」 2 、 醍醐:從牛奶中精煉出來的乳酪,佛教將之用來比喻最高妙的佛法或智慧。 3 、 糟粕:音ㄗㄠ ㄆㄛˋ,酒糟、米糟或豆糟等渣滓,比喻粗劣無用的東西。. 寫作背景.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主題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主題一 生命的源起

  2. 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 張曉風

  3. 註釋 1、飲之以瓊漿:即「以瓊漿飲之」的倒裝。飲,音ㄧㄣˋ,拿流質的食品給人或動物喝。瓊漿,指美酒,宋玉〈招魂〉:「華酌既陳,有瓊漿些。」 2、醍醐:從牛奶中精煉出來的乳酪,佛教將之用來比喻最高妙的佛法或智慧。 3、糟粕:音ㄗㄠ ㄆㄛˋ,酒糟、米糟或豆糟等渣滓,比喻粗劣無用的東西。

  4. 寫作背景 張曉風(1941-),江蘇省銅山縣人。筆名為曉風、桑科、可叵,出生於浙江省金華縣,八歲隨父母遷臺,1952年進入北一女中就讀,1954年舉家遷往屏東,遂讀屏東女中;而後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教東吳大學、香港浸信會書院、國立陽明大學,

  5. 現為「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副召集人、親民黨不分區立委。寫作類型有散文、小說、詩歌、戲劇、雜文、童話等,但以散文為主,曾榮獲中山文藝奬、國家文藝奬散文奬、中國時報文學奬散文推薦奬、吳三連文學奬,還當選過十大傑出女青年。現為「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副召集人、親民黨不分區立委。寫作類型有散文、小說、詩歌、戲劇、雜文、童話等,但以散文為主,曾榮獲中山文藝奬、國家文藝奬散文奬、中國時報文學奬散文推薦奬、吳三連文學奬,還當選過十大傑出女青年。

  6. 張曉風十七歲就在中副發表第一篇作品,二十五歲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便獲中山文藝散文奬,是至今得奬人中最年輕的一位;她的散文內容深刻,但文字卻淺明易讀,曾說:「散文的寫作不純粹使用生活的語言,由於它包含著較多的思維,使用的語言不免有賴於傳統文學的簡潔、閎約及婉轉深厚。」張曉風十七歲就在中副發表第一篇作品,二十五歲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便獲中山文藝散文奬,是至今得奬人中最年輕的一位;她的散文內容深刻,但文字卻淺明易讀,曾說:「散文的寫作不純粹使用生活的語言,由於它包含著較多的思維,使用的語言不免有賴於傳統文學的簡潔、閎約及婉轉深厚。」

  7. 著有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愁鄉石》、《你還沒有愛過》、《星星都已經到齊了》、《玉想》、《從你美麗的流域》,戲劇《武陵人》、《和氏璧》,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散文卷、《小說教室》等。著有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愁鄉石》、《你還沒有愛過》、《星星都已經到齊了》、《玉想》、《從你美麗的流域》,戲劇《武陵人》、《和氏璧》,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散文卷、《小說教室》等。

  8. 本文選自《我在》(爾雅出版社,1984),《我在》是她寫作巔峰時期的最佳散文集,張曉風解釋「我在」,是因為「我出席了」,所以「我」參與了世間所有的紛擾熙攘,所以有了一切的感情。而本文所寫的是,她參與了兒子成長的歷程,也對其他參與者(路人、學校、撰述者、知識傳遞者等),以諸多的詰問語句來表達出為人父母的擔心、焦慮與期許的愛子之情。本文選自《我在》(爾雅出版社,1984),《我在》是她寫作巔峰時期的最佳散文集,張曉風解釋「我在」,是因為「我出席了」,所以「我」參與了世間所有的紛擾熙攘,所以有了一切的感情。而本文所寫的是,她參與了兒子成長的歷程,也對其他參與者(路人、學校、撰述者、知識傳遞者等),以諸多的詰問語句來表達出為人父母的擔心、焦慮與期許的愛子之情。

  9. 閱讀鑑賞 本文藉作者眼中孩子的形象描寫、期盼孩子不被周遭環境傷害為材,表現出一位母親對孩子關愛之主旨。全篇結構以三篇短文組成,依「時間」的進展分別寫出作者眼中三種兒子形象:

  10. 第一篇〈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寫的是小男孩剛入小學時可愛、歡欣、誠實、穎悟的形象,呈顯出「景(實)-情(虛)-景(實)-情(虛)」的構篇特色。第一篇〈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寫的是小男孩剛入小學時可愛、歡欣、誠實、穎悟的形象,呈顯出「景(實)-情(虛)-景(實)-情(虛)」的構篇特色。

  11. 第二篇〈小蜥蜴如何藏身在草叢裡的奇觀〉,寫的是小男孩七、八歲時好奇求知的形象,呈顯出「果-因-果」的構篇特色。第二篇〈小蜥蜴如何藏身在草叢裡的奇觀〉,寫的是小男孩七、八歲時好奇求知的形象,呈顯出「果-因-果」的構篇特色。

  12. 第三篇〈尋人啟事〉,寫的是國中時小男孩已成大男孩、有所忍受、有所承載的形象,呈顯出「先敘後議」的構篇特色。第三篇〈尋人啟事〉,寫的是國中時小男孩已成大男孩、有所忍受、有所承載的形象,呈顯出「先敘後議」的構篇特色。

  13. 延伸閱讀 下列兩首詩都是身為父親者描寫其眼中孩子的形象之作: 1、錦連(陳金連)〈嬰兒〉 2、管管(管運龍)〈滿臉梨花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