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8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形势与 重要工作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形势与 重要工作.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王定华 200 6 年 8 月 22 日 · 蓟县. 国内新形势. 为把深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巨大优势,国家已经确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中央要求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义务教育法修订颁布,依法治教又提高议事日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国际新形势. 知识经济已经来临 世界科技迅猛发展 各国文化得以继承和创新 美国的 911 事件对教育产生影响. 一、我国基础教育态势良好.

reidar
Download Presentation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形势与 重要工作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形势与重要工作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王定华 2006 年8月22日 ·蓟县

  2. 国内新形势 • 为把深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巨大优势,国家已经确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 中央要求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 义务教育法修订颁布,依法治教又提高议事日程。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国际新形势 知识经济已经来临 世界科技迅猛发展 各国文化得以继承和创新 美国的911事件对教育产生影响

  4. 一、我国基础教育态势良好

  5. (一)基础教育教育事业不断迈进。 • “普九”和扫盲教育——“两基”目标的实现 。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过去、现在进村看学校看到的是不同的景象。 • 截止2005年底,全国通过“普九”验收的县级单位达到2890 个,“两基”人口覆盖率超过95%,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到99.15%,初中毛入学率超过95%。 • 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迅速。

  6. (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 1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学校管理关系与布局调整。企业办学剥离。

  7. 2 办学体制改革。 从单一的公办学校 公办为主,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格局转变。 • 2005年,民办高中 3175所, 226.78万人; • 民办初中 4633所, 373.90万人; • 民办小学 6242所, 388.94万人。 • 民办普通中小学在校生总计 989.62万人。

  8. 3 教育财政保障体制改革。 • 针对:投入责任不明确、 • 经费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 教育资源配制不尽合理、 • 农民教育负担过重等突出问题, • 为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推进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巩固提高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务院于2005年决定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9. 4 教育内容的改革 • (1) 中小学课程改革 • (2)教育方式的改革 • (3)评价方法的改革 (例如中考改革,下页)

  10. 中考改革在推进 • 2004年,17个国家课改实验区的初中学生毕业,与新课改相适应的中考改革拉开了帷幕。到2005年有550多个国家和省级实验区跟进,遍布全国31个省区,涉及学生近200万人。主要做法是: • 一是改进了学业水平考试,改变过去用百分制的方式单一呈现考试结果的做法,提倡以等级制方式对学生呈现考试成绩的做法,使学生、学校不必分分计较。 • 二是增加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生成长纪录纳入评价的范围,促进了日常评价结果与毕业考试评价结合。 • 三是调整中招办法,采取差额投档、优秀学生免试保送、将优质高中部分招生名额定向分配给各初中等做法,推动了高中学校自主、多元录取。

  11. 5 教师队伍建设改革 • 十五期间,我们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努力实现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转的要求。基本实现了中小学教师工资足额按时发放。 • 对教师教育的力度在加大。例如,第二期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培训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约47万人。 • 开始探索教师支教的各种办法 。

  12. 二、我国基础教育面临挑战

  13. 一是基础教育经费仍显紧张。 2004年,城市的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人均95元,农村28元;城市初中预算内公用经费人均146元,农村45元。39%的贫困县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是0。城市学校经费不足,农村学校差距更大。这些情况,在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建立之后,有所好转。

  14. 二是教育发展不均衡,区域内学校之间差别较大。二是教育发展不均衡,区域内学校之间差别较大。 基础教育的优质资源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的矛盾十分尖锐,不仅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在办学水平、办学条件、教育发展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而且随着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的增长,在区域内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凸现,带来了诸如“择校”等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在规范过程中,对“重点”学校,又难以对待。

  15. 三是办学行为和秩序不够规范。 城市学校改制问题,公办民助、民办公助、民办学校方面的问题,农村个别地方变卖学校的问题,以及教育上乱办班乱收费等问题,引起广泛关注,需要加以深入研究和解决。

  16. 四是全社会尚缺乏正确的教育观,素质教育推进还存在一些障碍和困难。四是全社会尚缺乏正确的教育观,素质教育推进还存在一些障碍和困难。 有些地方政府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下达升学指标,助长了片追之风;家长、社会最看重的也是升学率,特别是升入名牌学校的升学率。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情况普遍存在,尤其是初三学生和高中生负担更重,全面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17. 五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还不适应农村基础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五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还不适应农村基础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目前,全国小学和初中教师仍有约24万多名教师未达到国家规定合格学历,同时还有近45万名代课人员,主要集中在偏远地区农村小学和教学点。一些地方农村初中教师严重缺编,而县城和乡镇中心学校教师又普遍超编。同一地区县镇与农村学校的收入待遇存在着差异,城镇富余教师难以分流到农村学校去,农村骨干教师的流失加剧。2004年,全国农村小学高级教师的比例为35.9%,农村初中一级及以上职务教师的比例为32.3%,分别比城市低8.9和14.5个百分点。(例如:山东)

  18. 三、树立科学发展观,依法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9. 科学发展观是基础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把千方百计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要立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进一步突出重点,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就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上重要位置,不断促进教育公平公正。

  2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在发展中要着眼于人的发展,着眼于满足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以及自身发展需要。 ——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在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主动性和创造性。 ——坚持以人为本,还要求我们不断提高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的人的素质,坚持教育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1. 整个教育发展与改革 一个宗旨:素质教育 两个为本: 教育以育人为本 办学以人才为本 三个重点 • 第一项 普及—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 • 第二项 发展—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第三项 提高— 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四个统筹 五个保障

  22. (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义务教育法第六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 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五条 县级人民政府编制预算,除向农村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外,应该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

  23. 第一、树立科学发展观,依法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第一、树立科学发展观,依法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 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工作的战略重点。 • 建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工作机制。 • 要切实加强对具体工作的指导。

  24. 第二,制订标准,明确均衡发展目标。 • 把标准的研究制定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 制订或完善基本标准要体现国家“十一五”期间对义务教育的总体要求。 • 制订或完善基本标准要体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趋势。

  25. 第三、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切实缩小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差距。第三、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切实缩小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差距。 • 对硬件不合格学校实施限期改造计划。上海、大连、成都、铜陵。 • 对软件不合格学校要采取有效整改措施。杭州、泰安、湖南、北京。 • 要充分发挥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办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 成都。

  26. 第四,加大教师对口支援力度, 整体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 • 抓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工作。湖北。潍城区城乡学校共同体。 • 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北京的绿色耕耘计划。 • 积极鼓励并组织落实高校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工作。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特设岗位计划。

  27. 第五,加强信息化应用, 普遍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 大力推广和普及教学光盘的应用。利用教学光盘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要进一步增加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的配备。 • 近几年来,在城市学校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发达地区城市学校已经进入城域网和校园网的时代,大中城市和县区要充分利用这些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把它作为改造薄弱学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的重要手段,尽快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

  28. 实施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实施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

  29. 教学光盘播放点 • 对约11万个小学教学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系统

  30. 卫星教学收视点 • 对38万所左右农村小学建设卫星教学收视点

  31. 计算机教室 对3.8万所左右农村初中建设计算机教室。

  32. 第六,完善政策制度,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体制保障。第六,完善政策制度,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 梳理清理已有政策。各地要对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要求,全面回顾、梳理制定出台的各项政策、制度、措施,该调整的调整,该完善的要完善。 • 重点研究保障政策。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研究制定有利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涉及的财政投入、工资待遇、人事编制、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政策,进一步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 • 重点解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制度不配套的问题。如建立教师流动制度,就要相应制定待遇衔接的配套政策,鼓励优秀校长和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

  33. (二)规范办学行为, 加强学校管理 •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决纠正以办学体制改革为名,推卸政府责任、提高收费标准、增加人民群众负担的错误做法。 • 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建立严格的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积极开展中小学校长安全管理培训,不断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34. 第一、加强省级统筹职能,落实县级政府规范办学行为的责任。第一、加强省级统筹职能,落实县级政府规范办学行为的责任。 • 省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据法律,因地制宜,制定和完善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有关规定,指导和督促地(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落实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有关法规政策。 • 县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负有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的直接责任,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办学的意识,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纠正各种违反义务教育法的做法。

  35. 第二、把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继续规范学校收费行为。第二、把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继续规范学校收费行为。 • 各地要切实落实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把公办学校教职工工资津贴、学校建设维修费用和公用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安排,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工资按照规定发放。 •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全面清理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在国家规定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之外为学生提供的其他服务性收费项目。对于保留的服务性收费项目,要坚持自愿参加、公开透明、不赢利的原则,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并向社会公示。 • 学校不得违反规定向学生和家长收费,不得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谋取利益。

  36. 第三、依法监管公共教育资源,进一步规范公办学校改制行为。第三、依法监管公共教育资源,进一步规范公办学校改制行为。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性质,不得将公办学校出售、转让。闲置校产,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处置,并全部用于教育事业,重点用于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 • 要依法停止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改制的审批。 •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财政、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对本地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进行全面清理,并在明晰学校资产属性、确保公共教育资源不流失和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的前提下,提出稳妥解决改制学校问题的政策措施。对于以“校中民办校”、“校中民办班”或“一校两制”等形式存在等不规范办学行为,要抓紧清理,坚决纠正。

  37. 第四、严禁举办重点学校、重点班,规范教育资源配置行为。第四、严禁举办重点学校、重点班,规范教育资源配置行为。 • 要纠正在义务教育阶段举办各种名目重点学校的违法行为,并切实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要积极探索学区建设,推动学区内各学校优秀课程、优秀教师、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体育场馆等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 学校要均衡编班,均衡配置教育教学资源,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要对学习困难学生给予更多帮助和关怀,保障全体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各类实验班进行全面清理,进一步明确审批权限和程序。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在学校举办实验班。确因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举办的,要严格控制数量和规模,开展实验所需经费由审批部门统筹解决,不得向学生加收费用。

  38. 第五、切实加强学校管理,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秩序。第五、切实加强学校管理,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秩序。 • 学校和教师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不得随意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也不得随意减少非考试科目的课时。各地要组织安排学生参加与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小学生每学年不少于10天,初中学生每学年不少于20天。要坚决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 • 要根据本地实际提出中小学学期、寒暑假和学校作息时间安排的指导意见。严格控制学生上课时间和在校学习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师不得占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上课和集体补课,不得要求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收费辅导班和学科竞赛,更不得对学生进行有偿补课。 • 各地要依法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制度,一律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考试、考核选拔学生。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考试次数,不得按学科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

  39. 第六、切实加强教师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师职业行为。第六、切实加强教师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师职业行为。 • 教师要为人师表,严格执行教育教学计划,认真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更加主动地关心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 教育部门和中小学要完善制度,严格管理,使教师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职责,言传身教,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40. 第七、加强督导检查,建立和完善规范办学行为的奖惩机制。第七、加强督导检查,建立和完善规范办学行为的奖惩机制。 • 建立督学责任区,落实有关经费和编制,切实负起辖区内督促各级政府和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责任,赋予督学直接约束学校办学行为的权限,确保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计划的贯彻落实。 • 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办学行为。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配合同级人民政府,按照义务教育法所规定的法律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的办学行为。各级教育督导和监察部门要依法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的指导、检查和督导,及时纠正各种违法、违规办学行为。

  41. (三)关于义务教育保障机制 • 关于经费保障问题 • 义务教育法第六章 专门规定经费保障,包括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主题, 落实三个增长, 制定基本标准, 义务教育经费在预算中单列, 建立义务教育经费审计和统计公告制度。 • 关于免杂费问题 • 义务教育法第二条 决定全国范围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 义务教育法第六十一条 不收杂费的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42. 农村保障机制改革基本原则 2005年12月24日,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 2006年 8月23日,义保机制电视电话会议。 • 原则: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 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 • 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43. 农村保障机制改革主要内容 • 分两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 •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 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44. 据初步测算,新机制全面落实后,每年每个农村小学生平均减负140元、初中生平均减负180元;5年后,中西部农村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将从目前的140元和220元,分别提高到300元和500元。据初步测算,新机制全面落实后,每年每个农村小学生平均减负140元、初中生平均减负180元;5年后,中西部农村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将从目前的140元和220元,分别提高到300元和500元。 • 2006至2010年间,不含教职工工资,国家财政将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182亿元,其中中央1254亿元,地方928亿元。

  45. 城市义务教育免杂费的工作基础 • 一是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公共性质的认识不断提高。本届政府要求牢固树立和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大力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免除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是义务教育巩固提高的必然要求,是世界各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共同做法,是义务教育公共性质的具体体现。

  46. 二是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对城市义务教育免杂费具有推动作用。在执行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时,北京、上海、天津、辽宁、黑龙江,以及南昌、太原、郑州、武汉、石家庄、苏州等许多地方已包括了在城市市区以及城市郊区所辖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二是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对城市义务教育免杂费具有推动作用。在执行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时,北京、上海、天津、辽宁、黑龙江,以及南昌、太原、郑州、武汉、石家庄、苏州等许多地方已包括了在城市市区以及城市郊区所辖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

  47. 三是发达地区城市已经开始了义务教育免杂费的工作。现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已开始了城市免除杂费的有关探索,这将为全国城市免杂费工作提供经验。浙江省规定,2006年暑期之后,全省农村和城市同时免学杂费。重庆市决定,将涪陵、万州、黔江等6个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范围扩大到城市学校,从2006年开始不收学杂费。福建省晋江市从今年春季起,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免收了学杂费。还有更多的城市,正在调研论证,规划明年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免收杂费。三是发达地区城市已经开始了义务教育免杂费的工作。现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已开始了城市免除杂费的有关探索,这将为全国城市免杂费工作提供经验。浙江省规定,2006年暑期之后,全省农村和城市同时免学杂费。重庆市决定,将涪陵、万州、黔江等6个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范围扩大到城市学校,从2006年开始不收学杂费。福建省晋江市从今年春季起,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免收了学杂费。还有更多的城市,正在调研论证,规划明年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免收杂费。

  48. 城市义务教育免杂费工作尚面临一些困难 • 首先,城市免杂费准备不足。由于城市义务教育免杂费是一个新问题,多数地方的城市尚未思想准备,更未把免杂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 • 其次,城市办学主体比较复杂。在教育部门所属公办学校占主体的同时,其他多种形式的学校并存。因而,免杂费涉及民办学校、企业办学、行业办学、军队办学、大学办附属中小学等。 • 再次,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免除杂费的问题。城市免杂费后,如何既做好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又不致农村学生向城市无序流动,各地感到处理起来比较困难。

  49. 城市义务教育免杂费工作的初步考虑 • 一要高度重视,摆上议事日程。 • 二要依照法律,明确免费对象。 • 三要实事求是,确定免费范围。 • 四要体现增长,加大投入力度。 • 五要因地制宜,谋划推进策略。

  50. (四)依法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 面向全体学生 —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帮助学生主动地发展 提高教师水平,优化教育过程、改进教育方法、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