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性別權力下 年輕女孩的性自主、懷孕終止與創傷經驗 : 充權社會工作介入分析

性別權力下 年輕女孩的性自主、懷孕終止與創傷經驗 : 充權社會工作介入分析. 香港浸會大學 社會工作系 洪雪蓮博士. 2009 年 1 月 5 日. 一 . 研究背景. 香港缺乏關於本地青少女懷孕現像的研究。雖然曾有研究反映成年女性的墮胎經驗,但是只有很少學術研究專門的去發掘青少女的墮胎經驗。 對於曾接受墮胎手術女性的了解很少,包括以下各方面: 背景資料 ( 年齡、婚姻狀況、學歷和就業情況 ) 原因 ( 考慮過程中的負出和收獲,及其他 ) ,方法 ( 在香港或到內地使用合法或非法的墮胎服務 ) 影響 ( 生理、情緒、精神方面 )

remedy
Download Presentation

性別權力下 年輕女孩的性自主、懷孕終止與創傷經驗 : 充權社會工作介入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性別權力下年輕女孩的性自主、懷孕終止與創傷經驗:充權社會工作介入分析性別權力下年輕女孩的性自主、懷孕終止與創傷經驗:充權社會工作介入分析 香港浸會大學 社會工作系 洪雪蓮博士 2009年1月5日

  2. 一.研究背景 • 香港缺乏關於本地青少女懷孕現像的研究。雖然曾有研究反映成年女性的墮胎經驗,但是只有很少學術研究專門的去發掘青少女的墮胎經驗。 • 對於曾接受墮胎手術女性的了解很少,包括以下各方面: • 背景資料 (年齡、婚姻狀況、學歷和就業情況) • 原因 (考慮過程中的負出和收獲,及其他),方法(在香港或到內地使用合法或非法的墮胎服務) • 影響 (生理、情緒、精神方面) • 她們如何透過墮胎去建構自我和親密關係的意義

  3. 一.研究背景 (續) • 女性主義者主張每個女性都有身體自主權。無論她是否想接受墮胎手術,她的意願都該被尊重。可是,青少女的身體自主權就一直被質疑,原因是考慮到她們: • 作決定的能力; • 在異性戀裏,很易被性別不平等的權力關係剝削。

  4. 一.研究背景 (續) • 在香港,青少女墮胎一直備受大眾關注。 • 據衞生署報告,於2007年共有326宗18歲以下青少女墮胎的個案,平均年齡是16歲;個案數目已比2006年下降了9%。 •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的統計數字: • 2002和2003年26歲以下向該會申請墮胎手術安排的個案,約有2,600宗。到2006年則下降至2,056宗。 • 2002和2003年向該會求助的緊急避孕個案,約1,000宗。到2006年則只有713宗。

  5. 一.研究背景 (續) • 有關資料並不完備,例如沒有年齡的細分類、婚姻狀況等 • 也常有意見認為數字並不真確: • 據一個協助未婚懷孕女性的民間團體─母親的抉擇指出,有不少青少女選擇到內地醫院或診所接受墮胎手術,以及越來越多18歲以下青少女向該團體查詢。

  6. 一.研究背景 (續) • 社會福利機構的研究亦展示了青少女墮胎問題的嚴重性。 • 如東華三院、明愛、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等機構所做的研究。 • 在偶然關於青少女墮胎的新聞報導中,亦有很重的道德約束意味。

  7. 二.研究主旨 • 本研究主要的探討方向: • 青少女的墮胎經驗 • 年齡、性別和階級如何影響墮胎的決定,特別是在親密關係、性關係中的性別權力。 • 墮胎的決定過程、考慮因素。 • 墮胎對年青婦女的影響。 • 曾墮胎女性對有關主流論述的觀點。

  8. 三.研究方法 • 與香港明愛「風信子計劃」合作。該計劃的服務對象為曾有墮胎經驗的青少女。 • 運用質性研究方法。 • 共訪問了29位青少女。 • 透過服務過程去尋找受訪者,包括到公立醫院接觸正/已接受墮胎手術的女性,或由明愛外展社工轉介。 • 訪問於2007年12月至2008年9月期間進行,每個訪問約長120至240分鐘。 • 仔細探討青少女所經歷的過程,包括親密關係、避孕、發現懷孕、決定墮胎、墮胎手術過程和手術後的經歷。

  9. 三.研究方法 (續) • 研究員也有參與提供服務。 • 被訪者參與由社工及研究員一同帶領的小組。 • 研究員也同時發展一套「整合性介入模式」,包括終止懷孕後的創傷治療及充權工作 。

  10. 四.受訪者背景 • 學歷和職業: • 完成中二至中五; • 只有1位在大專院校讀書; • 7位在中學唸書,16位在職,5位失業。 • 被訪時,年齡介乎13-24歲。 • 曾接受墮胎手術及生產的次數: • 所有被訪者都曾於十多歲期間接受墮胎手術,最年輕的只有13歲;6位在16歲或以下。 • 25位曾接受一次墮胎手術,3位曾接受兩次,1位曾接受三次; • 2位曾生產一次;均沒有負責撫養子女

  11. 四.受訪者背景(續) • 親密關係: • 所有被訪者都未婚; • 18位現時有穩定的伴侶,其中4位與男朋友同居。 • 10位曾濫用藥物或酗酒。 • 受訪者的共通背景:原生家庭的社會和經濟條件較差、單親家庭、家處關係欠佳。

  12. 五.親密關係和性關係 • 5.1 性經驗 • 在11至17歲期間開始。 • 性伴侶由1至多於10位。 • 大部份在首次及其後的性關係中表現出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性,但亦有在首次被強逼的情況。 • 並不認為自己的性關係隨便,要求關係中有愛、信任和投入。 • 渴求在關係中得到親密感;認為性行為是親密關係中必然的一個部份,也有助建立親密關係。

  13. 五.親密關係和性關係(續) • 5.2 避孕的主權 • 大部份感到缺乏主權;如男朋友不用避孕套,不會主動要求,原因: • 感到尷尬 • 要求也沒有用 • 認為男朋友不用避孕套的原因: • 影响感覺 • 避孕套價錢昂貴 • 購買時尷尬 • 也有被訪者要求男朋友不用避孕套,認為是對自己不信任 • 經常服用事後避孕丸;因年齡、對健康及外貌有影響而不會/能使用其他避孕方法。

  14. 六.她/他對懷孕的反應 她的反應: • 沒有一位受訪者有計劃懷孕,縱然有些受訪者知道沒有使用避孕措施,是會有懷孕的機會。 • 受訪者的反應為非常驚慌、失落;也有因懷孕而感到喜悅,但隨後則感到憂慮。 • 伴侶的反應則較多樣化,包括失蹤、表現漠不關心;最糟的反應為反控女生、否認責任─「那不是我的孩子」。 • 在決定墮胎的過程中,暴露了性別關係中的不平等,甚至使這不平等更劇烈。

  15. 六.她/他對懷孕的反應(續) 反控女生 6.1. 已跟「孩子的爸爸」分手的 • June是其中一位未能與孩子父親聯絡的受訪者。因為她已與孩子父親分手。雖然她曾致電他,亦托朋友找他,但都未能找到前男友。 這亦不是最壞的情況。最壞的是被前男朋友責難,認為她們偽造故事去找男生麻煩或騙男生的錢。 • Autumn對於孩子父親的反應感到困惑: 沒有第一時間告訴他,過了一、兩天才跟他說。 他問:「是不是我的?...怎會的。」我說:「我不知道呀。」然後他說:「是不是真是我的?」然後我說:「不是你還有誰呀?」然後他說:「你沒有和他人做嗎?」我說:「沒有呀,謝謝。…那怎辦?」然後他說:「可以怎麼做呀?落吧。」那時我好迷惘,都不懂得生氣。

  16. 六.她/他對懷孕的反應(續) • 阿晶也有相似的經驗。當她發現懷孕時,已經與孩子的父親分手。她回憶: 第一個告訴的人就是他。他說:「你是說真的還是說笑呢…你和誰做過呀?」是你的…然後他說:「吓,你是認真的嗎?」

  17. 六.她/他對懷孕的反應(續) 6.2 跟「孩子的爸爸」仍維持關係的 • 他們的反應都也可以很侮辱性: Vincy記得當男友知道她懷孕後,說得最多的話: 你在外頭玩呀,搞番來,搞大個肚,找我負責任囉。」最深刻印象就是他的這一句。(你跟他的關係好嗎?)都okay啊(他有給你意見嗎?)沒有。

  18. 六.她/他對懷孕的反應(續) • 阿晶的男朋友很快就改變了初衷: 他最初跟我說一齊面對啦,不要逃避,感到很開心…但到了後期,我不知道他的朋友跟他說了些甚麼,他之後的態度變了,「你有了孕我也不想,不關我的事,我甚麼也幫不到你」…未知道瑪麗醫院要收多少錢,要先籌錢啦,跟他說,他的feedback是:「錢就冇喇,人就有一個,當時你情我願,你這樣子我也不想,但是真的幫不到你,煩到你不好意思囉。」…覺得好hurt囉…我已經跌倒在地上…你不扶我起來,為甚麼還要多踏我一腳 ? • Yuki也有相同的經歷。男朋友早已答應了她,若她懷了他的孩子,就讓她把孩子生下來。但是當她真的懷孕了,他的立場就改變了。

  19. 六.她/他對懷孕的反應(續) • 他對懷孕的反應,使她感到震懍、憤怒、哀傷和無奈。 • 當中只有4位男朋友也有表現哀傷、無奈。 • 女生在這過程中體會到男的可以逃避,女生必需面對、要作出決定。

  20. 七.墮胎的決定 • 7.1 誰的決定? • 男朋友的決定 Gillian的男朋友的立場強硬: 叫我去家計會打下來(怎樣做決定呀?)說不上做決定,知道有了都不會要啦…他說「你有錢嗎?養得起嗎?」

  21. 七.墮胎的決定(續) • Joey回想起她第一次的墮胎經驗: 我打電話給男友問他…然後他第一時間就說:「打了它吧。」…然後我沒有理會他,繼續上班…然後哭了許多,可以怎麼辧呀? • 當Joey第二次懷孕時,她沒有告訴(同一個)男朋友就自行去墮胎了,因為她認為男朋友的反應會跟上次一樣。 其實他是一個沒甚麼意見的人…問他以後都要自己想,然後自己做決定。

  22. 七.墮胎的決定(續) - 男朋友或會問她們的意願而不是說出他們自己的意願。 Autumn回想起決定的過程: 他問我會怎樣做。我說那兒只有一條路。就算有兩條路,但現在我不能選擇第一條路(把孩子生下來)。

  23. 七.墮胎的決定(續) - 家人的決定 墮胎的決定亦會被其他人影響,包括:父母、朋友和社工。 在29位受訪者中,大部份的懷孕都是母親知道的,部份原因是因為16歲以下女性必需得到家長的同意,才能接受合法墮胎手術。 母親們的建議各有不同,但大部份都同意女兒接受墮胎手術,因為她們考慮到女兒的年紀少和沒有能力把孩子帶大。

  24. 七.墮胎的決定(續) • 除男朋友外,母親和其他家庭成員是最具權力的,尤其是對於仍在學或已與孩子父親分開的受訪者來說,他們的影響力更明顯。 • 因為她們年紀少,家人的介入具合理性。 • 有些受訪者的母親或家庭成員甚至為她們安排墮胎手術。 • 朋友的角色則較輕,主要是提供有關墮胎的資訊。

  25. 七.墮胎的決定(續) Shirley想把孩子生下來,因為她喜歡小孩。她決定了放棄學業,投身職場,賺錢去養活自己和孩子。她想隱藏懷孕直至第六個月以後,那麼她就不能接受合法的墮胎手術。結果,在懷孕的第19週時,被姐姐發現了,強烈地反對她的想法,並強逼她去接受墮胎手術。

  26. 七.墮胎的決定(續) • 與大眾的印象相反,青少女做墮胎的決定,並不是一件易事。部份被訪者都反映她們想把孩子生下來,但她們的意願都很難實現。 • 曾諮詢他人意見的被訪者都表示,「孩子的爸爸」最具影響力的。

  27. 七.墮胎的決定(續) • 做墮胎決定的過程的情緒反應包括強烈的孤獨感、空虛、無助、困難和懊悔。 • 作墮胎決定所需的時間,由得悉懷孕後立即做決定至五個月不等。 • 懷孕的時間越長,受訪者經驗的掙扎越大。 • 五個主要原因使受訪者作出墮胎的決定: • 經濟資源; • 與孩子父親關係的期望; • 孩子的健康; • 受訪者的年齡(成熟程度)與當母親的能力; • 家庭的類型。

  28. 七.墮胎的決定(續) • 7.2 决定墮胎的原因 • 沒有足夠的資源去維持孩子的生活是關鍵的原因。 • 有否足夠的資源,取決於她們的社會階級。 因為我沒有錢 (如果你有錢,你會生BB?)會的。有錢甚麼都可以,有錢可以請工人,可以照顧BB,有錢可以供它唸書,有錢甚麼都行。(Gillian)

  29. 七.墮胎的決定(續) • 7.2 决定墮胎的原因 • 家庭構成的問題,大部份受訪者認為單親家庭是不能接受的,或不想組織單親家庭,這是基於自己或朋友們在單親家庭的成長經驗。 我不想是單親家庭.我不想我個B…我覺得最大問題…去到小學喇,幼稚園,小朋友他 “你爸爸是誰呀?”他會回答不了,又或者會答“沒有呀!我的爸爸遺棄了我的媽媽。” 我不想,我不想看見這畫面。(ah Ching) 單親家庭,怎麼辦呢…很慘…我表弟和表妹也是單親家庭,他們的想法很奇怪…我很多朋友都來自單親家庭,所以我很害怕。(所以你覺得不理想?) 他們會有問題…我認識單親家庭成長的朋友都很壞…很多都是單親 。(Vicky)

  30. 七.墮胎的決定(續) • 7.2 决定墮胎的原因 • 與孩子父親關係的期望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一個穩定的關係能為孩子提供一個合適的環境: …你們兩個關係是否OK…錢我覺得不是最重要,最重要是兩個人的感情,能CARE的,可以一起走下去,就算生下來,沒關係囉。雖然是多了負擔,如果你兩個人同心的話,不成問題囉;如果你兩個人沒同心,一個人捱不了多久囉 (阿晶)

  31. 七.墮胎的決定(續) • 7.2 决定墮胎的原因 • 孩子的健康也是考慮因素。有些受訪者明白自己在懷孕前或初期的濫葯和酗酒行為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阿潔解釋她選擇做第二次墮胎手術的原因: 我那時候日日都索,索得很厲害呀,索K,我high毒品會令BB「黐線」,智商低。

  32. 七.墮胎的決定(續) • 7.2 决定墮胎的原因 • 自己擔當母親的能力亦是一個考慮因素。受訪者會考慮自己是否太年輕,未能做到母親角色的要求,而這個想法亦為男朋友和家庭成員支持: 一來…錢銀喇,因為他說如果有心生下來,錢都不是很大問題,但可能我自己都覺得自己還是年紀少…覺得未必能給它一個很好的環境。說真的,自己都未必做得很好呀…自己又未夠成熟(Polly)

  33. 八.墮胎决定的影响 • 當受訪者感受到胎兒的活動,受訪者就難以作出墮胎的決定。受訪者亦擔心墮胎會造成不育。 • 亦有一些信念在影響著受訪者作決定,例如三次墮胎手術後就會不育,或不育是對墮胎者的懲罰。 • 墮胎亦與個人的價值相反。所有受訪者均認為胎兒是有生命的,這使受訪者經驗很大掙扎,也導致墮胎後的創傷。 • 受訪者認為文化上關於墮胎、生死的觀念,都影響她們墮胎後的生活。

  34. 八.墮胎决定的影响 • 墮胎後創傷 • 罪惡感、內疚感、自責、後悔 • 墮胎過程的影像重覆出現 • 失眠、厭食、抑鬱 • 過渡思念

  35. 九. 討論 • 社會上年青女性的處境被認為普遍有改善,特別是透過教育;忽視了得益並不是平均分配;輟學、失業、有行為偏差的青少女被邊緣化、問題化。 • 在英美,青少女懷孕以及年輕父母都成為國家關注的議題,並制定了政策以減低青少女未婚懷孕或產子的數字。 • 這成為了政治和社會問題,對社會福利制度帶來挑戰,對公共開支造成沉重負担。 • 西方社會很少從青少女的角度去研究墮胎情況。在香港亦沒有這類研究。 • 本研究是香港第一個從青少女角度去了解墮胎情況的研究,其中探討了青少女與伴侶作墮胎決定的過程和背後的原因。

  36. 九. 討論(續) • 受著年齡、性別和階級影響的墮胎決定 • 年齡 • 年紀太少,未能當好母親的角色。 • 未婚年青媽媽備受社會歧視。 • 年紀少,缺乏經濟能力。

  37. 九. 討論(續) • 性別 • 男女對懷孕和作墮胎決定的不同反應,反映了親密關係裏的性別不平等。 • 當發現懷孕後,男性很容易開脫自己的責任,方法包括與受訪者斷絕聯絡、表現漠不關心、否認孩子與自己的關係或責怪受訪者自找麻煩。 • 就算男朋友沒有與受訪者分手,他們的回應也會是帶侮辱性的,把責任推到受訪者身上或直接強迫受訪者接受墮胎手術。 • 無論墮胎決定的過程是怎樣,參與決定的人的權力及影响,受訪者都認為自己擁有決定權,決定是由自己做的,這使她們在手術後的自責程度更高。

  38. 九. 討論(續) • 階級 • 西方社會政策研究已就年青婦女懷孕作出很豐富的研究,發現青少年當父母是因為對人生的期望很低;年青產子對她們不會構成損失,反而可藉此獲得社會資源。相反,來自較好背景的青少女較多自願的接受墮胎手術,原因是她們對將來有較高的期望。 • 本研究發現低下階層的青少女墮胎原因並不是因為有志向,關心個人前途,而是因為很多的「欠缺」而選擇墮胎。

  39. 九. 討論(續) • 本研究發現,青少女選擇墮胎是受著童年到現時充滿匱乏的生活經驗影響。 • 由童年開始累積至今的強烈匱乏感和對貧窮狀況的意識,都是青少女選擇墮胎的重要原因。 • 受訪者受著母親的生活情況影響,使她們亦關心和考慮到孩子是否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決定不讓孩子過有一個艱辛的生活。 • 受訪者認為墮胎是一個方法,可避免孩子過自己曾經歷過的困窘生活。

  40. 九. 討論(續) • 各波的女性主義者都關心女性的選擇權利,亦視墮胎為女性權利的基石,但亦關心要保護青少女,免得她們在不願意情況下接受性行為和墮胎。 • 女性的年齡成為一個關鍵因素去決定誰應被保護,誰可享受性行為的自主性。 • 青少年性行為成為突出的討論議題。 • 第三波女性主義者指出在「自由」與「選擇」之間是充滿矛盾和張力的,因為那不只是一個簡單的選擇,而是受著經濟、地域、文化(和)或家庭障礙等影響。 • 本研究發現,年齡及階級是一個關鍵的因素影響受訪者生育或墮胎的決定。

  41. 九. 討論(續) • 當大眾都以中產成年人的價值為標準,相信年輕女性需要被指導及不應該有性生活,視青少女墮胎和未婚產子為偏差行為,也必需理解到道德指控的營救方向是無效的。 • 糾正性別權力的不平等是可避免青少女重覆懷孕和墮胎的方法。可是,這個方法也是最難實行的,特別是那些在原生家庭中未能得到愛和關心的青少年,給予他們在親密關係中性別平等的教育更是困難。 • 社會工作的介入方向,是讓青少女在性和親密關係中重新取得個人身體的自主權,取得男性對女性及女性身體的尊重。

  42. 十. 充權介入 • 女性主義社會工作原則 • 小組為主要介入模式 • 介入目標 • 處理墮胎後的創傷 • 理解個人經驗與性別權力的關係 • 理解個人經驗的其他社會成因 • 讓青少女在性和親密關係中重新取得個人身體的自主權 • 確立自我價值、自主性及自我珍惜 (存在及社會位置不需靠男性的認可 • 重新建構有關少女墮胎的論述 • 爭取資源

  43. ~謝謝~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