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高科技產業概論

高科技產業概論. 大陸通訊產業 指導老師:陳 永 璋 教 授 組 員: 92114108 鍾斐雯 92114109 黃 端琪 92114116 徐雅君 92114144 陳與晞 92114146 鄭文麗. 序. 大陸相關部門早在六、七年前就已經體認到電信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壟斷經營會限制其發展。 1993 年開放九項通訊業務, 1994 年成立中國聯通, 1999 年組建中國網通,並希望藉由中國電信的切分,培養電信市場公平競爭的環境。. 前 言.

remingt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高科技產業概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科技產業概論 大陸通訊產業 指導老師:陳 永 璋 教 授 組 員: 92114108 鍾斐雯 92114109 黃端琪 92114116 徐雅君 92114144 陳與晞 92114146 鄭文麗

  2. • 大陸相關部門早在六、七年前就已經體認到電信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壟斷經營會限制其發展。 • 1993年開放九項通訊業務,1994年成立中國聯通,1999年組建中國網通,並希望藉由中國電信的切分,培養電信市場公平競爭的環境。

  3. 前 言 • 影響大陸WTO入會的關鍵因素中,最敏感的議題即是電信資訊市場開放幅度的爭議 。加入WTO將有助於持續推進經濟改革,經由競爭使電信市場服務多元化、價格降低及品質提昇。大陸通訊市場對台灣廠商而言,不僅是產品的最終市場,亦是重要的生產基地。通信市場大步邁向自由開放競爭的環境,全球電信自由化各階段之發展。

  4. 全球電信自由化各階段之發展

  5. 大陸通訊用SPS市場狀況 需 求: 目前大陸大多數通訊設備雖已接近世界先進水準,但通訊電源設備技術卻相對落後,其中70年代的設備佔有不小比例,故更新市場龐大,此外,基於近年針對工作可靠性及產品擴容能力等方面的需求日益提高,故預期分散式供電方式將逐步取代集中式供電方式,高頻SPS及DC/DC SPS的比例亦會進一步增大。且預期未來幾年,在大陸手機市場逢勃發展下,仍會維持一定的成長幅度。

  6. 大陸通訊用SPS市場狀況(續) 主要用戶: 目前大陸國內除公眾網的中國電信、中國移動集團、中國聯通等外,尚有廣電及專用網;其中『中國移動集團』的新建移動基地站用配套電源、『中國聯通』的新建移動基地站用配套電源及『中國電信』的固定網相控電源改造、新建交換、傳輸等網路配套電源,在大陸通訊SPS電源市場佔有率合計達75%左右,集中度可謂相當高,是通訊用SPS主要用戶。

  7. 中國大陸2000年通訊市場發展概況

  8. 大陸因應電信結構的改革 (1)政企分離 (2)電信改革 (3)七大通訊集團 (4)電信資費

  9. 大陸因應電信結構的改革(續) (1)政企分離: 過去,大陸電信業由政府運作,郵電部為國家電信政策的制訂者與執行者,又是電信服務業務的經營者。但隨著改革的發展,這種模式的弊端日益顯露,愈來愈不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而且無法滿足廣大使用者的需求。

  10. 大陸因應電信結構的改革(續) (2)電信改革: 大陸的電信服務市場在《從事開放經營電信業務審批管理暫行辦法》實施前,公用電信網路是由大陸郵電部獨佔經營,而專用電信網路則由軍隊、公安武警、鐵道部、電力部、水利部、能源部和石油部等單位在各自的網路內經營。

  11. 大陸因應電信結構的改革(續) (3)七大通訊集團: 中國聯通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中國衛星通信集團 、中宇衛星通信公司,而國信尋呼公司併入聯通公司。 最龐大的是中國電信集團,包括地區性電話業務、長途電話業務、數據通訊業務和大陸電信基礎網路,用戶達1.08億,在基礎電信服務領域仍具有壟斷的地位。

  12. 大陸因應電信結構的改革(續) (4)電信資費: 大陸的電信資費在結構上仍有待改進之處,國內業務與國際業務統一收費與統一核算,容易發生交叉補貼之情況,因而造成不公平競爭。此外,國際電話和國內長途資費仍偏高,因此,電信的價格由國家決定,國家計委和信息產業部對電信資費進行統一監管,只允許業者在一定範圍之內進行價格的調整。

  13. 大陸加入WTO之影響 • 持續改革 • 提昇品質 • 吸引投資 • 擴大電信基礎建設 • 電信服務多樣化 • 電信資費降低

  14. 大陸進入WTO的挑戰 • 大陸電信企業是否具有對抗國際企業的競爭力 • 資金、技術與整體社會現代化的配合 • 普及服務目標之實踐 • 外商掌控大陸電信市場的憂慮

  15. 分析大陸VS台灣之SWOT

  16. 大陸通訊SWOT分析-優 勢(Strength) • 大陸內銷市場廣大,市場潛力足以建立完整的上中下游產業。 • 通訊基礎研究人才充沛。 • 政府相關單位例如信息產業部積極協助大陸民間業者發展。 • 通訊產業是大陸高科技產業中較具潛力的一環。

  17. 大陸通訊SWOT分析-劣勢(Weakness) • 自有資金以及研發能力不足,創新上相當倚賴外資與台資。 • 產業發展時程較短,中高階產品研發能力不足,較著重低階產品。 • 產業環境尚未完全開放,多以國營企業及中外合資企業為主。 • 相關法令與智慧財產權保障不足 • 行銷方面投入程度不足。

  18. 大陸通訊SWOT分析-機會(Opportunity) • 在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外商與台商投入之技術與資金更多更快,有助於產業發展。 • 通訊產業國際市場發展迅速,商機龐大。 • 大陸國內各項通訊設備普及率仍低,內需市場龐大。

  19. 大陸通訊SWOT分析-威脅(Threat) • 大陸入會後到2005年時通訊設備之關稅將降為零,必須面對外商之競爭。 • 大陸入會後原本在國營化政策保護下的廠商是否能面對外商挑戰。

  20. 台灣通訊SWOT分析-優 勢(Strength) • 技術層級以及生產製程的掌握程度有一定水準。 • 1997年電信自由化以來,台灣各項電信服務市場成長快速並日趨成熟。 • 廠商對新技術知識吸收與應用能力強,科技資訊訊息流通快速。 • 在交換機、ISDN、DLC產品方面台灣廠商已經具備一定之技術水準與市場地位,在OEM專業代工寬頻接取設備,例如ADSL、Cable Modem等進入量產階段,技術掌握度高且市場成長快速。

  21. 台灣通訊SWOT分析-劣勢(Weakness) • 台灣通訊人才缺乏,尤其類比訊號的人才無法滿足通訊產業的需求,學術界的研究方向有必要與產業界實際需求相配合。 • 基礎研發實力仍顯不足,相較於資訊電子產業與半導體產業,通訊產業研發能力有待加強,參與國際之標準制定尚嫌不足。

  22. 台灣通訊SWOT分析-機會(Opportunity) • 中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大陸通訊市場將釋出龐大的市場能量,未來商機非常驚人。 • 國際通訊市場發展快速,例如無線區域網路、寬頻接取設備以及無線通訊終端產品都有龐大的市場成長潛力,電信服務方面無線通訊市場以及第三代手機執照發放與規格的確定,有助於市場的成長以及電子商務的成長機會。 • 中國大陸對於第三代行動電話的規格制定以及類比人才的人力資源,是台灣的一大機會。

  23. 台灣通訊SWOT分析-威脅(Threat) • 中國大陸以及東南亞新興國家在爭取通訊代工方面帶給台灣業者相當程度的威脅。

  24. 大陸通訊政策 (1)相關影響政策: 由於大陸採行計劃經濟體制,因此通訊政策之擬定需要從國家整體政策發展方向來考量。影響大陸通訊產業的相關政策,包括產業政策、經貿政策、建設方針及五年計劃等。

  25. 大陸通訊政策(續) (2)通訊政策制訂流程 自信息產業部成立之後,大陸通訊政策便交由信息產業部中的政策法規司、綜合規劃司、科學技術司、電信管理局、電子信息產品管理司等單位來研擬,擬定之草案經由國家計畫發展委員會審查並做跨部會的協調,之後再呈交國務院批准核可,由國務院發佈政策,或授權國家計委會、信息產業部發佈。最後,由信息產業部執行通訊政策,國家計委會則扮演監督一職。

  26. 大陸通訊政策(續) (3)通訊政策發展方向 信息產業部和有關部門對中國電信一分為四,對中國聯通進行整合式重組,以及完成廣電網路的產業化改造之後,大陸電信市場將逐步開放,信息產業部將研擬各種配套的管理辦法和法規,使得更多的營運商可加入加值電信和資訊服務的市場競爭。

  27. 手 機 篇

  28. 一、大陸已成世界手機生產中心 大陸手機用戶成長雖已趨緩,但由於16支/百人的普及率仍有很大成長空間,加上手機市場的高利潤,各手機廠商仍然看好大陸市場,且紛紛增加產能,2003年計有近10家的廠商年產能可達1000萬支以上,2003年預計可年產手機1.4-1.5億支。

  29. 大陸手機廠商動態 • Motorola • Nokia • Samsung • TCL • 波導

  30. 二、大陸國產手機內銷量表現佳  截至目前大陸信息產業部核准生產的GSM手機廠商有30家,CDMA手機生產廠商有19家。大陸國產手機靠著自建通路、熱門機型降價促銷及大量投入廣告等銷售策略, 2002年計有波導、TCL、科健、海爾、廈新、康佳、熊貓等7家國產手機廠商進入大陸國內手機銷售前10名。其中波導為排名第三、TCL排名第四。

  31. 大陸手機內銷排名 資料來源:大陸信息產業部,工研院IEK整理(2003/02)

  32. 大陸製之缺點 • 大陸微電子與元件工業的發展是比較落後,手機關鍵技術與零組件仍倚賴外商提供或進口的模式,生產形式仍處在散件組裝與整機裝配階段(SKD、CKD),這對其行動電話製造產業的發展十分不利,在二○○○年面臨全球手機零組件缺貨的狀況下,無法順利取得關鍵零組件,使得相應的產量和手機價格也就「受製於人」。 • 也因為本土廠商生產模式停留於組裝的模式,其手機零組件其周邊產業的發展尚不健全,除電池產業較為成型外(參見表四),其餘零組件之供貨處於零散的狀態,尤其RF、Baseband、主被動元件都需由歐美廠商或日韓廠商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因此更顯得大陸手機上游產業的薄弱

  33. 今後大陸手機發展趨勢 自2002年移動、聯通分別推出MMS及彩e服務以來,各廠商從持觀望態度到紛紛投入研發可支援相關服務的手機,可以預見,支援多媒體簡訊服務的手機將在近年大行其道。和弦鈴聲、高速上網、可傳送音/視訊等功能,以及具彩色螢幕、雙顯折疊外觀的手機,將會是手機的基本配備。配有攝影鏡頭的手機,更因其傳輸照片的即時性,有機會發展起來之機會。

  34. 手機之結論 目前大陸本土廠商還不具備利用0.15微米技術生產2.5G手機晶片的,與國外廠商進行晶片組合作是必經之路。但是在合作之後,大陸國產手機廠商是否能夠全面掌握晶片組設計和軟體開發核心技術,仍待觀察其後續發展潛力。

  35. 網 路 篇

  36. 中國大陸網際網路發展與現況

  37. 無線區域通訊網路之介紹 1、不用無線基地台的對等式無線區域( Ad-Hoc Network ) 2、利用無線基地台和有線區域網路連結的主從式無線網路( Infrastructure  Network ) 3、無線基地台間的多點( Multipoint )連結的無線漫遊網路( Roaming Network )

  38. 目前無線區域網路的產品所採用的技術有三 • 窄頻微波 • 紅外線 • 展頻技術

  39. 窄頻微波 窄頻方式由於需要授權(License)特許,世界各國的法令規定不一申請不易,目前除了摩托羅拉(Motorola)公司以外,並無其他類似產品上市。

  40. 紅外線 紅外線的技術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舉凡電視機、冷氣機、床頭音響等遙控器,均是利用紅外線來傳遞控制之指令,只要稍加修加,便可利用來傳輸資料,依照其架構又可區分為純散射式及半散射式,它有成本低、耗電省的優點,但是指向性太強,必須對準才能傳輸及容易被礙障物遮蔽的特性,在無線區域網路的應用上較不適合,只能做為簡單的點對點間的傳輸。

  41. 展頻技術 展頻技術產品是依據FCC規定ISM頻段以展頻的技術可不經授權直接使用,這對通訊產業而言,意謂著蘊含有無限的商機在裏面。展頻技術(Spread Spectrum)主要區分為兩種不同類型,一種是直接序列展頻通信(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DSSS),另一種是跳頻式展頻通信(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ectrum;FHSS)。

  42. PCS簡介 • 個人通訊服務(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PCS)PCS並非指一種特定的系統或技術,而是一種與傳統通訊服務不同的概念。

  43. PCS的發展趨勢有下列五點: • 完善規劃無線電頻譜並有效的利用。 • 數位化訊號壓縮、傳輸與通信協定技術,以提供高容量、高品質、安全與私密的多媒體服務項目。 • 發展微細胞(Microcell)技術以進一步提高系統容量。 • 關鍵零組件技術的開發,如數位射頻處理(DSP)、積體電路(IC)、射頻模組、電池技術的突破,使達到輕薄短小,低耗電與價廉的目標。 • 網路範疇,則有賴於不同系統業者間的聯網合作(如:GSM與DECT之聯網),及國際性漫遊(Roaming),無線網際網路,ISDN等亦為重要之趨勢。

  44. 無線通訊網路盛行的因素 • 可攜式電腦的風行 • 產品接受的程度 • 價格具競爭力 • 新產品的傳輸速度 • 市場領導者的出現 • 網際網路的持續加熱

  45. 結論 從目前全球通訊產業的重點產品觀之,由於人們越來越趨向可攜式、可移動、及低成本的便利需求,並需要更大的頻寬來做為影音資料的傳輸及娛樂的應用。行動通訊與寬頻網路的結合,隨著基礎建設的完成、技術及設備的進步、與周圍環境的改變,無線上網成為未來生活及工作的趨勢所需,各種整合型服務也會隨之而生,通訊產業產品的發展將會朝向「行動更無限、生活更便利」的概念而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