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合肥市疾病控制中心 王海

合肥市疾病控制中心 王海. 常见感染性腹泻的 实验室诊断. 腹泻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症状,由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的腹泻称为感染性腹泻。引起腹泻的病原种类很多,细菌性的主要有霍乱弧菌、致泻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氏菌等,病毒性的有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肠腺病毒等,以细菌性感染为主 ( 城市 57.6% ,农村占 64.9% )。. 简 介. 霍 乱 弧 菌. 霍乱弧菌包括两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 1992 年发现了一个引起霍乱流行的新血清型菌株( 0139 )。. 一、生物学性状

rene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合肥市疾病控制中心 王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合肥市疾病控制中心 王海 常见感染性腹泻的 实验室诊断

  2. 腹泻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症状,由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的腹泻称为感染性腹泻。引起腹泻的病原种类很多,细菌性的主要有霍乱弧菌、致泻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氏菌等,病毒性的有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肠腺病毒等,以细菌性感染为主(城市57.6%,农村占64.9%)。腹泻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症状,由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的腹泻称为感染性腹泻。引起腹泻的病原种类很多,细菌性的主要有霍乱弧菌、致泻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氏菌等,病毒性的有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肠腺病毒等,以细菌性感染为主(城市57.6%,农村占64.9%)。 简 介

  3. 霍 乱 弧 菌 霍乱弧菌包括两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 1992年发现了一个引起霍乱流行的新血清型菌株(0139)。

  4.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培养特性: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弯曲呈弧状或逗点状,菌体一端有单根鞭毛和菌毛,无荚膜与芽胞。活菌悬滴观察,可见细菌运动极为活泼,呈流星穿梭运动。营养要求不高,在PH8.8~9.0的碱性蛋白胨水或平板中生长良好。

  5. (二)抗原性:根据弧菌O抗原不同,分成Ⅵ个血清群,第Ⅰ群包括霍乱弧菌的两个生物型。第Ⅰ群A、B、C三种抗原成份可将霍乱弧菌分为三个血清型:含AC者为原型(又称稻叶型),含AB者为异型(又称小川型),A、B、C均有者称中间型(彦岛型)。(二)抗原性:根据弧菌O抗原不同,分成Ⅵ个血清群,第Ⅰ群包括霍乱弧菌的两个生物型。第Ⅰ群A、B、C三种抗原成份可将霍乱弧菌分为三个血清型:含AC者为原型(又称稻叶型),含AB者为异型(又称小川型),A、B、C均有者称中间型(彦岛型)。

  6. (三)抵抗力:霍乱弧菌古典生物型对外环境抵抗力较弱,EL-Tor生物型抵抗力较强,在河水、井水、海水中可存活1~3周,在鲜鱼,贝壳类食物上存活1~2周。

  7. 三、微生物学诊断 (一)直接镜检 (二)细菌分离培养 (三)特异性制动试验

  8. 致泻性大肠杆菌包括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产毒型大肠杆菌(ETEC)、侵袭型大肠杆菌(ELEC)、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和粘附性大肠杆菌(EAEC)。致泻性大肠杆菌包括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产毒型大肠杆菌(ETEC)、侵袭型大肠杆菌(ELEC)、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和粘附性大肠杆菌(EAEC)。

  9. (1)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 coli,ETEC):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出现轻度水泻,也可呈严重的霍乱样症状。腹泻常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愈。营养不良者可达数周,也可反复发作。致病因素是LT或ST,或两者同时致病。有些菌株具有定居因子,常见者为O6:K15:H16、O25:K7:H42。鉴定ETEC主要测定大肠杆菌肠毒素,血清型有一定参考意义。

  10. (2)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是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传染性,严重者可致死;成人少见。细菌侵入肠道后,主要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段大量繁殖。切片标本中可见细菌粘附于绒毛,导致刷状缘破坏、绒毛萎缩、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和功能受损,造成严重腹泻。EPEC不产生LT或ST。

  11. (3)肠侵袭性大肠杆菌 (Enteroinvasive E.coli,EIEC):不产生毒素,依靠其特有的侵袭细胞的能力侵入肠黏膜上皮细胞,引起类似于福氏志贺氏菌样的腹泻。

  12. (4)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引起散发性或暴发性出血性结肠炎,可产生志贺氏毒素样细胞毒素。EHCO的主要菌型是O157:H7,还可有O26等。

  13.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检验诊断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2.培养特性: 3. 抗原特性:含菌体抗原(O)、鞭毛 抗原(H)、荚膜抗原(K)组成

  14. (一)常规分离培养方法 1.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2.增菌 3.分离 4.玻片凝集试验 5.K抗原的处理 6.培养基制备

  15. 空 肠 弯 曲 菌 弯曲菌最早于1909年自流产的牛、羊体内分离出,称为胎儿弧菌 ,1947年从人体首次分离出该菌。至1957年king把引起儿童肠炎的这种细菌定名为“相关弧菌”。1973年Sebald和Veron发现该菌不发酵葡萄糖,DNA的组成及含量不同于弧菌属,为了区别于弧菌而创用了弯曲菌这一名称。目前已认识其为人类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空肠弯曲菌的发病率在发达国家超过细菌性痢疾,在发展中国家几乎等同于细菌性痢疾。

  16. 一、生物学性状 • (一)形态与染色 • (二)培养特性 • (三)生化反应 • (四)抵抗力 • (五)抗原构造

  17. 二、微生物学检验 • 1.标本采集和运送 • 2.检验方法: • (1).直接涂片检查: • (2).分离培养 • (3 ).初步鉴定 • (4). 种和亚种的鉴定

  18. 三、血清学检查:发病一周后,血清内可出现抗体,主要为lgM,可用间接血凝试验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等检测特异性抗体效价,正常人或带菌者血清效价可达1:2~1:8,急性期病人抗体效价可达1:8~1:32,恢复期可达1:80~1:320以上。由于血清抗体效价不高,须采取双份血清检测,以效价增高4倍作为诊断依据。三、血清学检查:发病一周后,血清内可出现抗体,主要为lgM,可用间接血凝试验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等检测特异性抗体效价,正常人或带菌者血清效价可达1:2~1:8,急性期病人抗体效价可达1:8~1:32,恢复期可达1:80~1:320以上。由于血清抗体效价不高,须采取双份血清检测,以效价增高4倍作为诊断依据。

  19. 耶尔森氏菌 • 耶尔森氏菌病,系由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引起的一种人与畜共患传染病。耶尔森氏菌为动物肠道寄生菌,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本菌在外界环境(河水、井水、蒸馏水)中不仅可长期生存,而且可以繁殖。本菌有嗜冷性,食品一旦被污染,在冷藏中仍能继续繁殖,故该病冬季多发。现代文明的“电冰箱肠炎”致病菌,就是人兽共同的耶尔森氏菌。

  20. 耶尔森氏菌属有11个菌种,其中较重要的有3个菌种,即鼠疫耶尔森氏菌、假结核耶尔森氏菌及小肠结肠炎耶氏菌。耶尔森氏菌属有11个菌种,其中较重要的有3个菌种,即鼠疫耶尔森氏菌、假结核耶尔森氏菌及小肠结肠炎耶氏菌。

  21. 该菌属菌体小,球状或球杆状。 鼠疫耶尔森氏菌染色时趋向两极浓染。除鼠疫耶尔森氏菌外,其他菌种有周身鞭毛,在22℃-29℃有动力,而在37 ℃则动力消失。在液体培养基表面形成白色薄膜,呈“钟乳石”状,此特征有助于鼠疫耶氏菌的鉴别。

  22. 鼠疫耶氏菌的生化反应特点是无动力,不产生尿素,不产生H2S。假结核耶氏菌的生化特性是25℃有动力,37℃无动力,迅速分解尿素,产生H2S。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的生化特点是25℃有动力,37℃无动力,嗜冷性,在4增菌3周可分离纯化,产生尿素,V-P试验25℃阳性,37℃阴性。鼠疫耶氏菌的生化反应特点是无动力,不产生尿素,不产生H2S。假结核耶氏菌的生化特性是25℃有动力,37℃无动力,迅速分解尿素,产生H2S。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的生化特点是25℃有动力,37℃无动力,嗜冷性,在4增菌3周可分离纯化,产生尿素,V-P试验25℃阳性,37℃阴性。

  23. 轮状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 形态结构 • 抗原与分型 • 病毒培养 • 抵抗力

  2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轮状病毒胃肠炎是病毒性胃肠炎中最常见的一种。普通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婴幼儿,而成人腹泻轮状病毒则可引起青壮年胃肠炎的暴发流行人类轮状病毒感染。常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主要在冬季流行,一般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一般病例病程3~5天,可完全恢复。隐性感染产生特异性抗体。

  25.  三、微生物学诊断 传统的方法是对腹泻粪便液直接作电镜或免疫电镜检查,但耗时较长,且由于设备上的限制,较难普遍应用。世界卫生组织已将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病毒抗)列为诊断轮状病毒感染的标准方法,目前国内外均有相应试剂盒出售。此外核酸电泳和核酸杂交已渐成常规技术,在诊断、鉴别诊断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26. 诺瓦克病毒 病原学:诺瓦克样病毒有许多共同特征: • 直径26~35nm的小圆结构病毒,无包膜; • 分离自急性胃肠炎病人的粪便; • 不能在细胞或组织中培养; • 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 • 在Cscl密度梯度中的浮力密度为(1.36~1.41)g/cm3; • 电镜下缺乏显著的形态学特征。

  27. 实验室检测 (一)抗原检测 1、电镜(EM) 2、酶联免疫法(ELISA) 3、杂交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28. (二)血清学检测 1、免疫电镜法(IEM) 2、放免(RIA)和生物素-亲和素法

  29. 肠 腺 病 毒 肠腺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属于普通腺病毒的40、41血清型,外形与普通腺病毒相同,为直径70~80nm的双链DNA病毒,主要侵犯婴幼儿,通过人与人的接触传播,也可经粪—口途径及呼吸道传播。本病无明显季节性,夏秋季略多。可呈暴发流行。 诊断根据免疫电镜检测粪便中肠腺病毒颗粒或用免疫荧光法等检测粪便中肠腺病毒抗原。

  30. 谢 谢 观 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