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 薄熙来 ” 一案 之哲学思考

“ 薄熙来 ” 一案 之哲学思考. 小组成员: 谢云艳、史芬芬、占小梅、金传静、章思思、陈宇婷、缪苏迪、郑文渊. 从曾经的绝对高官,富贵等身,名噪天下,到如今的阶下囚,身形憔悴,枷锁在手 。. 薄熙来. 薄熙来事件回顾. 2012-02-08 :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微博称:据悉,王立军副市长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身体严重不适,经同意,现正在接受休假式的治疗。 2012-02-09 :中国外交部证实,王立军的确到过美领馆,滞留一日后离开。

rhea
Download Presentation

“ 薄熙来 ” 一案 之哲学思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薄熙来”一案 之哲学思考 小组成员: 谢云艳、史芬芬、占小梅、金传静、章思思、陈宇婷、缪苏迪、郑文渊

  2. 从曾经的绝对高官,富贵等身,名噪天下,到如今的阶下囚,身形憔悴,枷锁在手 。 薄熙来

  3. 薄熙来事件回顾 • 2012-02-08: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微博称:据悉,王立军副市长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身体严重不适,经同意,现正在接受休假式的治疗。 • 2012-02-09:中国外交部证实,王立军的确到过美领馆,滞留一日后离开。 • 2012-03-09:薄熙来在全国两会重庆团开放会议上首度谈到王立军事件,指自己“用人失察”,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自己没有接受调查”,对有人给自己和家人泼污水表示气愤。

  4. 薄熙来事件回顾 • 2012-03-14:温家宝称重庆市委市政府须反思 ,从王立军事件中吸取教训。 • 2012-03-15:薄熙来同志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 2012-04-10:停止薄熙来担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并由中央纪委对其立案调查。 • 2012-09-28:薄熙来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 2013-07-25:薄熙来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提起公诉。

  5. 英国商人 王立军 一个巴掌引发的血案 上下属 合谋将其杀害 薄熙来 妻子 儿子 薄谷开来 薄呱呱

  6. 哲学观点 薄熙来一案之哲学观点 1.联系的普遍性——史芬芬 2.联系的客观性——缪苏迪 3.质变与量变的关系——谢云艳 4.客观规律性——金传静 5.意识的能动作用——陈宇婷 6.群众史观——占小梅

  7. 联系的普遍性 • 薄熙来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却贪污公款,滥用职权,其行为影响了社会的人与事。联系具有普遍性,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同一的整体,薄熙来的行为必然会牵扯出与之相关的人与事。哈弗大学在薄熙来案件中受贿,哈弗学子薄瓜瓜深度牵涉被引渡回国受审。后来又曝光雷政富与薄熙来的关系,后牵出许多贪官与薄熙来的关系。贪污腐败时间一波接着一波,其联系紧密而又复杂。 返回

  8. 规律的客观性 •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既有偶然转瞬即逝的方面,也有必然的稳定的方面。而薄熙来事件就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 • 规律具有客观性,它不依赖意识而存在。薄熙来的贪污事件就是违背了道德规律,注定要受到道德规律的惩罚。我们不能改变规律,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而去做一些非法的事情。而这些非法手段是不被客观规律所认可的,这能被时代所鞭笞。 返回

  9. 意识的能动作用 •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用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理论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薄熙来案件,其贪污与腐败对社会人民所造成的影响正是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返回

  10. 质变与量变的关系 • 薄熙来以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依法判处刑罚,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说明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薄熙来长期受贿、贪污、滥用职权就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由于薄熙来长期的进行不法行为,最终受到了法律的惩罚。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的。 返回

  11. 联系的客观性 • 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在薄熙来事件中,先是薄熙来的妻子谷开来涉嫌杀害英国商人,由此引发的案件。这正是说明了薄熙来在家庭中并没有做到榜样,有一句古话是这么说的“一室不治,何以治天下”。这正好体现了联系的客观性。 返回

  12. 群众史观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始终坚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这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也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 然而,在薄熙来事件中,薄熙来不顾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滥用职权、受贿、贪污,给自己谋取私利,严重违反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的发展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着历史的结局。所以,人民利用法律,制裁了薄熙来,判其为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 所以,尊重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观至关重要。 返回

  13. 谢谢欣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