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重大校園治安事件通報與 處理實例探討

重大校園治安事件通報與 處理實例探討. 桃園縣聯絡處軍訓督導 張百誠. 大綱. 壹、前言 貳、改善校園治安計畫與新措施 參、重大校園治安事件通報與處理 肆、案例說明及問題探討 伍、結語. 前言. 「重大校園治安事件」 管制與輔導,係教育部現階段推動改善校園治安重點工作之ㄧ,期對已發生之校安事件,給予妥適之輔導與安置,結合有關資源與能量,協助高關懷學生調整偏差行為及觀念,從少年虞犯或犯罪邊緣返回就學正軌,避免越陷越深致無法挽救之地步。. 改善校園治安計畫. 中央 - 1410 專案. 一、「改善校園治安 - 倡導友善校園,

Download Presentation

重大校園治安事件通報與 處理實例探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重大校園治安事件通報與處理實例探討 桃園縣聯絡處軍訓督導 張百誠

  2. 大綱 壹、前言 貳、改善校園治安計畫與新措施 參、重大校園治安事件通報與處理 肆、案例說明及問題探討 伍、結語

  3. 前言 「重大校園治安事件」管制與輔導,係教育部現階段推動改善校園治安重點工作之ㄧ,期對已發生之校安事件,給予妥適之輔導與安置,結合有關資源與能量,協助高關懷學生調整偏差行為及觀念,從少年虞犯或犯罪邊緣返回就學正軌,避免越陷越深致無法挽救之地步。

  4. 改善校園治安計畫 中央-1410專案 一、「改善校園治安-倡導友善校園, 啟動校園掃黑實施計畫」 二、建立改善校園治安運作平臺-教 育、警政、法務 三、執行10項改善校園治安強化作為

  5. 改善校園治安計畫 教育部於95年4月28日令頒「教育部改善校園治安—倡導友善校園,啟動校園掃黑實施計畫 」,期以建立4個改善校園治安運作平台,結合教育、警政及法務力量,並藉由執行10項改善校園治安強化作為,於短期內改善與維護校園治安,防制校園暴力、學生霸凌、黑道勢力介入校園及學生藥物濫用。

  6. 改善校園治安計畫 四個平台 一、中央:「中央跨部會維護校園安全安 聯繫會報」 二、成立「縣(市)校安會報」 三、成立「分區校安會報」 四、學校層級校園安全作為,成立校安事 件危機處理小組,適時處理輔導學生 個案

  7. 縣市校外會平台 中辦室 校安中心 民間機構 高國中小 縣市校外會 教育處 少年隊 衛生局 調查站 校外分會 民政處 憲兵隊 學校教官及替代役 社會處 地檢署

  8. 改善校園治安計畫 10項強化作為 一、設置免付費投訴專線電話 二、層報「校園治安事件彙報表」 三、推動「校園生活問卷調查」 四、全國建立「改善治安聯絡專人」 五、縣市設立「校園暴力事件法律諮 詢服務小組」

  9. 改善校園治安計畫 10項強化作為 六、成立「追蹤輔導專案小組」 七、學生遊蕩區域清查勸導 八、藥物濫用防制作為 九、「維護校園安全支援約定書」 十、辦理「改善校園治安」研習

  10. 改善校園治安新措施 地方作為 一、三級預防 二、校外分會功能加強 三、記名生活問卷調查 四、重大個案追蹤輔導作為

  11. 改善校園治安新措施 一、 三級預防 (一)一級預防:教育宣導、全人關懷、型 塑健康溫馨友善校園。 (二)二級預防:先期預警、即時輔導、防 止涉入不良組織及重大違法。 (三)三級預防:查察通報、矯正輔導、協 助脫離不良組織。

  12. 改善校園治安新措施 二、校外分會功能加強 (一)協處「校園治安彙報表」案件。 (二)協處「學生吸毒」案件。 (三)協助對高關懷學生實施二級輔導。 (四)負責結合分區中、小學學務主任及警 察分局,定期召開分區校安會報。 (五)負責協調縣市「法律諮詢小組」。

  13. 改善校園治安新措施 二、校外分會功能加強 (六)負責對地區中、小學定期實施維護校 園治安宣教活動。 (七)替代役役男服勤管理。 (八)協助國中小學推動多元、活潑之「全 民國防教育」。 (九)聯合巡查。 (十)駐站輔導。

  14. 改善校園治安新措施 三、 記名生活問卷調查 實施校園生活「無記名」問卷調查,對於問卷結果顯示需加強之學校,分縣市遞送資料,要求各縣市專案列管,加強督導協助。為求各校確實瞭解暴力霸凌情形及受害、加害學生,建議各校參考本部問卷內容,實施「記名」問卷調查,已進行二級輔導,防止校園暴力霸凌情形持續及擴大。

  15. 桃園縣第12次學生生活問卷調查執行統計表

  16. 改善校園治安新措施 四、重大個案追蹤輔導作為 針對各級學校重大校安事件(警政署通報、本部各級學校「校安通報」、「0800200885專線」投訴、「校園治安事件彙報」及媒體報導資料),校安中心成立「追輔小組」納編專案聯絡教官及學者專家,分別管制個案,主動與其所屬學校、教育局、校外會、警察局少年隊聯繫,以追蹤管制學校、教育局、校外會落實對高關懷學生之輔導作為。

  17. 重大校園治安事件 主要來源 一、警政單位函報 二、校園治安彙報表 三、校園安全暨災害事件通報 四、報章媒體訊息

  18. 校園安全暨災害通報事件與媒體 類 別 等 級

  19. 別 件 年 數 度 93至95年校安通報趨勢分析與統計

  20. 重大校園治安事件 個案建立 依重大事件來源與狀況分析研判,由教育部校安中心建立個案,透過「教育部校安中重大事件管制系統」 (網址:http://csrc.edu.tw/icms/) ,進行個案建立與列管,追蹤輔導過程與成效。

  21. 全國中小學「校園治安事件彙報」件數統計表

  22. 桃園縣中小學「校園治安事件彙報」件數統計表桃園縣中小學「校園治安事件彙報」件數統計表

  23. 重大校園治安事件 個案追蹤處置權責 重大事件由教育部校安中心建案後,後續追蹤為各縣市校外會之權責,由各縣市「追輔小組」成員,聯繫教育單位或學校,瞭解處置與輔導情形,登載於「事件摘要」欄位,並紀錄相關單位對個案協處資料 。

  24. 重大校園治安事件 事件摘要欄位係案件處置情形與上下級間指示溝通之重要介面,校外會依事件重要性(紅、黃、綠燈顯示)紀錄各時程追蹤與處置情形,上級單位依政策作為、案件時程、處理良窳等給予有效妥適指導及重點提示,減少書面函文往返與電話協調。

  25. 教育部校安中心重大案件管制系統 通報時間:自 2006/3/15至2008/4/15 止 2007/6/28 2007/6/29

  26. 事件摘要

  27. 重大個案追蹤輔導作為 校外會處理原則 一、專人專職、瞭解作業 二、建立管道、保持聯繫 三、溝通想法、持續關懷 四、適時反映、解決問題 五、善用資源、有效輔導

  28. 重大個案追蹤輔導作為 校外分會功能(國中小部份) 一、建立溝通平台 二、協調事件處理 三、暢通訊息管道 四、定期召開會議 五、有效反映問題

  29. 重大個案追蹤輔導作為 對符合高關懷類型之學生學校、學生校外會、縣市教育主管行政機關等應透過輔導機制實施或協助個案輔導,建立個案輔導記錄。尤對高關懷類型甲、乙類學生,應即啟動機制協助學校進行輔導與矯正,並召開「個案輔導會報」,結合教育、警政及社工力量與資源,協助學生儘速脫離不良組織、幫派。(獲知新增甲、乙類學生時一週內須召開,另每月至少召開一次)

  30. 註:高關懷學生類型 甲類:經警察機關通報已參加幫派組織者。 乙類:經警察機關通報已參加登記為不良陣頭 或廟會組織者。 丙類:未經警察機關通報參加不良組織,惟已 有行為偏差遭學校處分或出現嚴重適應 不良者,如暴力霸凌。 丁類:未經警察機關通報參加不良組織,惟出 現行為偏差或適應不良行為。 戊類:藥物濫用經查獲者。

  31. 重大個案追蹤輔導作為 *一般注意事項 一、為維護學生權益,「個案輔導會議」應採 取保密措施。 二、對已畢業學生之高關懷類型學生,請學校 主動掌握下一去處,並將資料移往新單位 提請注意。 三、各級單位(學校)應考量環境因素,擬定 可行且有效之具體作為全力推行,以營造 健康和諧之校園。

  32. 事件案例之ㄧ 一、案情摘要: 96年A月D-1日1630某校二年級吳生(任糾察幹部),因三年級陳生與張生多次在校抽煙予以糾正,陳生等怕吳生反應故予警告及推擠,吳生電話聯絡校外人士林員及吳員二人協助。D日1600陳生二人因故遭留校輔導,1840時林員等校外人士約10員聚集校門,待陳生二人走出校門即上前以安全帽、疑似小短刀及球棒毆打,陳生二人往校內逃跑,對方追進校內,學務處主任察知追趕,校外人士見狀逃離;當日夜間電子媒體播出。

  33. 事件案例之ㄧ 二、處理過程: (一)受傷學生緊急就醫: (二)陪同肇事學生警局筆錄: (三)校安即時通回報校安中心: (四)校園重大治安事件統一發言: (五)肇事學生返家責付管教: (六)師生輔導與危安會議:

  34. 事件案例之ㄧ 三、因應對策: (一)關懷受傷學生協助保險申辦: (二)訪談肇事及受傷學生釐清事件真相: (三)安排見面與懇談: (四)偵辦員警聯絡與協處: (五)訓導會議商討校規懲處: (六)強化軟、硬體設備:

  35. 事件案例之ㄧ 四、問題分析: (一)學生本身因素 (二)發生時間管控狀況 (三)重要地點設備不足以因應 (四)未來學生的輔教方式

  36. 事件案例之二 一、案情摘要: 96年B月D日1400某國中一群八年級生細故與七年級生衝突,學校陳師發現處理,八年級生即囂張頂撞,另一位郭師上前攙扶學生並隔開陳師,八年級生誤認郭師動手,於是八年級劉生等9員圍毆,郭老師趁隙離開。 1410訓導處廣播找尋肇事同學。生教組長發現劉生等4員,欲帶往訓導處,惟劉生情緒失控,以椅子攻擊,組長手指受傷,但在勸說下仍將學生帶回訓導處。 1415時劉生等4員在訓導處再次與郭師發生爭執,其中彭生突然起腳踹郭師,訓導主任見狀架開,另劉生等3員立即群毆主任,在旁老師協助制止,師生雙方紛紛掛彩受傷。

  37. 事件案例之二 一、案情摘要(續): 1430時輔導室、訓導處人員控制現場並平復學生情緒,此刻轄區警員至現場協助並通知家長到校處理。 1515時具有案底在身的家長到校不滿小孩受傷與少年隊官警爭吵,並通知媒體到場以報導「教師毆打學生」扭曲學生行逕,並帶肇事學生前往醫院驗傷,由警員陪同前往醫院,驗傷完回校並隨警員前往派出所備案,於派出所再度與官警爭執。

  38. 事件案例之二 二、處理過程: (一)安撫師生雙方情緒與送醫: (二)請求警方處理與管控: (三)隔離學生家長與教師: (四)通知上級單位協助處理: (五)會議商討後續學生處置: (六)協助教師有關法律與心理諮商事宜:

  39. 事件案例之二 三、因應對策: (一)提升問題處理及情緒管理能力: (二)運用外部輔教人力與資源: (三)掌握學校與家長間之溝通: (四)導入公權力協助遏止暴力: (五)加強訓輔雙方溝通: (六)落實校安通報作業:

  40. 事件案例之二 四、問題分析: (一)學生家庭因素 (二)教師與學生的情緒管控 (三)訓輔之間的溝通 (四)輔導資源的能量 (五)未來校園法律問題

  41. 問題討論之一 問題一 您所任職學校某日教師巡查發現廁所有藥物違禁品,經研判可能為附近兩個班級學生所為,學校即請學務主任召集實施安檢及尿篩,由於學生集合動作散漫,生教組長為求儘速處理,語氣較為嚴厲,學生覺得不受尊重,且認為校方不應無故搜書包,集體抗議及叫囂,另某生藉由手機通知媒體到校關切,進而引發負面效應,您如何處理?

  42. 問題討論之二 問題二 您新到任一所私立學校,奉派為學生生活教育承辦人,一段時日後發現學生藥物濫用嚴重,經反應只得到口頭指示詳辦,卻無實際行動,費心查得之特定人員名冊,也經「修正」後函報。上級單位交付之快速檢驗試劑所試非人,成效低落,甚為氣餒。但學校自行查獲之學生,則由「專人勸說轉學」或者告知由承辦人員自行列管輔導,不得通報,您如何處理?

  43. 學生輔導與管教相關法令 一、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須知與 注意事項兩則(96.06.22) 二、強制執行尿液篩檢作為法規依據(95.07.31 彙整) 三、教育部協助各級學校學生尿液篩檢實施規 定及教育部特定人員尿液採驗實施計畫 四、特定人員尿液採驗辦法 (95.07.17) 五、毒品危害防治條例、少年事件處理法與兒童 及少年福利法 六、教育部主管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處理學生申訴 案件實施辦法(89.11.28)

  44. 結語 「學生輔導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現階段外在環境與教育內涵的演變,對於教職人員在校輔導管教學生確實產生不同程度的衝擊。無可避免的,未來校園民主會日益深化、政策作為可能有所調整、學生問題也會日趨多元;同仁惟有伸展敏銳的觸覺瞭解環境變化,保持赤子的熱忱貼近學生需求,許莘莘學子一個美好的未來與校園一個純淨友善的空間。

  45. 成就一生的好習慣 心若改變 態度跟著改變 態度改變 習慣跟著改變 習慣改變 性格跟著改變 性格改變 命運跟著改變 命運改變 人生轉向成功 【成就一生的好習慣】,林大有

  46. 謝謝聆聽 恭請指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