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第十二章 维生素与辅酶

第十二章 维生素与辅酶.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一类有机物质。 维生素一般习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其中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可直接参与代谢的调节作用,而水溶性维生素是通过转变成辅酶对代谢起调节作用。 含量少,人体合成不足,需食物提供 缺乏会导致病变 , 过多? 结构上无共性. 1 、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 2 、脂溶性维生素 3 、辅酶作用. 1 、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 某些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与酶蛋白结合在一起并协同实施催化作用,这类分子被称为辅酶(或辅基)。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二章 维生素与辅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二章 维生素与辅酶 •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一类有机物质。 • 维生素一般习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其中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可直接参与代谢的调节作用,而水溶性维生素是通过转变成辅酶对代谢起调节作用。 • 含量少,人体合成不足,需食物提供 • 缺乏会导致病变, 过多? • 结构上无共性

  2. 1、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 2、脂溶性维生素 3、辅酶作用

  3. 1、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 • 某些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与酶蛋白结合在一起并协同实施催化作用,这类分子被称为辅酶(或辅基)。 • 辅酶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构和功能的化合物。参与的酶促反应主要为氧化-还原反应或基团转移反应。 • 大多数辅酶的前体主要是水溶性 B 族维生素。许多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与辅酶的作用密切相关。 • 水溶性维生素有B族、维C、硫辛酸等

  4. (1) 硫胺素 • 硫胺素(维生素B1)在体内以焦磷酸硫胺素(TPP)形式存在。缺乏时表现出多发性神经炎、皮肤麻木、心力衰竭、四肢无力、下肢水肿,脚气。米糠,豆芽等。

  5. (1) 硫胺素和焦磷酸硫胺素(TPP) • 焦磷酸硫胺素是脱羧酶的辅酶,它的前体是硫胺素(维生素B1)。 功能:是催化酮酸的脱羧反应

  6. (2)核黄素(VB2) • 核黄素(维生素B2)由核糖醇和6,7-二甲基异咯嗪两部分组成。 • 缺乏时组织呼吸减弱,代谢强度降低。主要症状为口腔发炎,舌炎、角膜炎、皮炎等。

  7. (2)核黄素和 FAD和FMN 功能:在脱氢酶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着电子和质子的传递体作用。 • 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和FMN(黄素单核苷酸)是核黄素(维生素B2)的衍生物,

  8. (3) 维生素PP • 烟酸和烟酰胺,抗癞皮病激素。在体内转变为辅酶I和辅酶II。可由Trp转化 • 能维持神经组织的健康。缺乏时表现出神经营养障碍,出现皮炎。

  9. 维生素PP和NAD+和NADP+ 功能:是多种重要脱氢酶的辅酶。 • NAD+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又称为辅酶I) 和NADP+(烟酰胺-腺嘌呤磷酸二核苷酸,又称为辅酶II )是维生素烟酰胺的衍生物,

  10. (4) 泛酸和辅酶A(CoA) • 维生素(B3)-泛酸是由,-二羟基--二甲基丁酸和一分子- 丙氨酸缩合而成。

  11. (4) 泛酸和辅酶A(CoA) 功能:是传递酰基,是形成代谢中间产物的重要辅酶。 • 辅酶A是生物体内代谢反应中乙酰化酶的辅酶,它的前体是维生素(B3)泛酸。

  12. (5)吡哆素 • 吡多素(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

  13. (5)吡哆素和磷酸吡哆素PLP • 磷酸吡哆素主要包括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 磷酸吡多素是转氨酶的辅酶,转氨酶通过磷酸吡多醛和磷酸吡多胺的相互转换,起转移氨基的作用。

  14. (6) 生物素 • 生物素是羧化酶的辅酶,它本身就是一种B族维生素B7。 生物素的功能是作为CO2的递体,在生物合成中起传递和固定CO2的作用。

  15. (7) 叶酸和四氢叶酸,辅酶F • 四氢叶酸(THF)是合成酶的辅酶,其前体是叶酸(又称为蝶酰谷氨酸,维生素B11)。 • 四氢叶酸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一碳基团(二氧化碳除外),如-CH3, -CH2-, -CHO 等的载体,参与多种生物合成过程。

  16. (8) 维生素B12辅酶 • 维生素B12又称为钴胺素。维生素B12分子中与Co+(钴啉环)相连的CN基被5’-脱氧腺苷所取代,形成维生素B12辅酶。 • 维生素B12辅酶的主要功能是 1.作为变位酶的辅酶,催化底物分子内基团(主要为甲基)的变位反应。 2.分子重排 DMB:二甲基苯并咪唑

  17. 结构

  18. (9)硫辛酸 • 硫辛酸是少数不属于维生素的辅酶。硫辛酸是6,8-二硫辛酸,有两种形式,即硫辛酸(氧化型)和二氢硫辛酸(还原型).酰基载体

  19. (10) 辅酶Q(CoQ) • 辅酶Q又称为泛醌,广泛存在与动物和细菌的线粒体中,其结构为: • 辅酶Q的活性部分是它的醌环结构,主要功能是作为线粒体呼吸链氧化-还原酶的辅酶,在酶与底物分子之间传递电子。

  20. 维生素C • 在体内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羟化反应。人体不能合成。 • 抗坏血酸 坏血病

  21. 1、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 2、脂溶性维生素 3、辅酶的作用

  22. 2、脂溶性维生素 • 维生素A,D,E,K均溶于脂类溶剂,不溶于水,在食物中通常与脂肪一起存在,吸收它们,需要脂肪和胆汁酸。

  23. 1,维生素A • 维生素A分A1, A2两种,是不饱和一元醇类。维生素A1又称为视黄醇,A2称为脱氢视黄醇。(视觉功能)

  24. 2,维生素D • 维生素D是固醇类化合物,主要有D2,D3, D4, D5。其中D2,D3活性最高。Ca的代谢 UV

  25. 维生素D的结构 • 在生物体内,D2和D3本身不具有生物活性。它们在肝脏和肾脏中进行羟化后,形成1,25-二羟基维生素D。其中1,25-二羟基维生素D3是生物活性最强的。

  26. 3,维生素E • 又叫做生育酚,目前发现的有6种,其中,,,四种有生理活性。植物油丰富,抗氧化,与动物生殖有关

  27. 4,维生素K • 维生素K有3种,K1,K2,K3。其中K3是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是2-甲基萘醌的衍生物。 促进凝血,凝血维生素,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

  28. 1、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 2、脂溶性维生素 3、辅酶的作用

  29. 辅酶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特点 • 辅酶在催化反应过程中,直接参加了反应。 • 每一种辅酶都具有特殊的功能,可以特定地催化某一类型的反应。 • 同一种辅酶可以和多种不同的酶蛋白结合形成不同的全酶。 • 一般来说,全酶中的辅酶决定了酶所催化的类型(反应专一性),而酶蛋白则决定了所催化的底物类型(底物专一性)。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