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4

籼型杂种稻“汕优 63”

籼型杂种稻“汕优 63”. 2004 年江浦. 第五节 水稻育种的途径和方法(二) ----- 杂种稻的选育 一、杂种稻简史 (一)杂种稻选育简史 1964 年袁隆平开始从胜利籼品种中寻找不育株。 1970 年李必湖在海南崖县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花粉败育株。 1972 年育成野败型珍汕 97A 、二九南 1 号 A 等不育系和保持系。 1973 年测得 IR24 等恢复系,实现 “ 三系 ” 配套。. 目前我国育成的不育系有 5 大类: 野败型( WA 型),如珍汕 97A 、 V20A 等; 冈型( G 型)和 D 型,如冈 46A 、 D 汕 A 等;

rosi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籼型杂种稻“汕优 63”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籼型杂种稻“汕优63” 2004年江浦

  2. 第五节 水稻育种的途径和方法(二)-----杂种稻的选育 一、杂种稻简史 (一)杂种稻选育简史 1964年袁隆平开始从胜利籼品种中寻找不育株。 1970年李必湖在海南崖县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花粉败育株。 1972年育成野败型珍汕97A、二九南1号A等不育系和保持系。 1973年测得IR24等恢复系,实现“三系”配套。

  3. 目前我国育成的不育系有5大类: 野败型(WA型),如珍汕97A、V20A等; 冈型(G型)和D型,如冈46A、 D汕A等; 包台型(BT型),如黎明A、六千辛A等; 滇一型(DI型),如滇29A等; 红莲型(HL型),如HL型粤丰A等。 生产上应用的以野败型为主。

  4. (二)杂种稻的生产潜力 1.杂种稻比常规稻显著增产20%左右。 2.杂种稻优势主要表现在 发芽快、分蘖强、生长势旺盛; 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 穗大粒多; 光合同化和物质积累能力强; 遗传背景广,适应性强,尤其对不同土壤类型的适应性,在低产地区增产幅度大。

  5. 二、产生杂种稻的途径 (一)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性的利用 1.孢子体雄性不育(P25,详细讲解) 2.配子体雄性不育(P25,详细讲解) 3.籼稻育性恢复性状的遗传控制(2对恢复基因,P25表1-4) 4.粳稻育性恢复性状的遗传控制(1对恢复基因)

  6. Teyou 559—indica hybrid with high yield

  7. Chang you 1 — three-line japonica hybridwith good quality and late maturity

  8. (二)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的利用 1.农垦58S的发现及其育性转换特点(14小时不育,12小时可育,敏感时期3-6期); 2.用农垦58S转育的核不育系育性稳定现状。 光敏不育系 光温敏不育系 温光敏不育系 温敏不育系(抽穗前10-18天)

  9. Liangyoupeijiu—hybrid by two line method

  10. A hybrid with new plant type

  11. (三)化学杀雄剂的应用 1.对化学杀雄剂的基本要求:不伤雌蕊,不影响正常开花。 2.现有较好的水稻杀雄剂:甲基砷酸锌、甲基砷酸钠。 3.杀雄剂导致雄性不育的生化机理(请看P26)。 4.杀雄剂的处理方法。浓度0.015%~0.025%;喷洒时期:始穗前10天;7天后减半药量喷洒第2次。 缺点:不易得到纯度高的种子。优点?

  12. 三、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选育 优良的水稻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必须具备的条件。 1.雄性不育系 ①雄性不育性稳定; ②可恢性好; ③良好的花器和开花习性(图示柱头外露情形)。

  13. 2.保持系 ①一定的丰产性和良好的配合力; ②花药发达花粉量大; ③具有一定的抗性和较好的稻米品质。

  14. (一)BT型不育系的选育(杂交,回交核代换,详细解释P27图)(一)BT型不育系的选育(杂交,回交核代换,详细解释P27图) (二)野败型不育系的选育 (三)冈型不育系和D型不育系 (四)红莲型不育系的选育 实践表明,远亲杂交较易产生不育的后代,如野栽交、籼粳交。

  15. (五)不育系的分类及核质互作效应 1.按不育花粉的形态分类: 可分为典败型、圆败型和染败型。 2.按遗传特点分类:可分为孢子体不育类型和配子体不育类型。 3.按恢保关系分类:可分为野败型和红莲型。 4.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性状, 表现一定程度的负效应。但核质互作现象比较复杂。

  16. 汕优63F2代分离表现(2004,江浦) 小青棵 不育株

  17. 四、恢复系的选育 (一)优良的恢复系必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①恢复性强而稳定; ②配合力高, 不但超亲而且超过对照品种; ③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和抗性; ④植株略高于不育系,花药发达花粉量多。

  18. 3A/C418 F1

  19. (二)恢复系选育方法 1.测交筛选。 (1)具体做法。首测F1要有10株;复测F1要有100株以上的群体。 (2)测交父本的选择要考虑: ①亲缘关系。凡与不育系原始母本亲缘较近的品种,往往具有该不育系的恢复基因。 ②地理分布。低纬度、低海拔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品种具有恢复力的较多。

  20. 2 .杂交选育 ①恢复系×恢复系:因双亲都有恢复基因,低世代可以不测交,待其它性状稳定后再与不育系测交。这种方式较易成功。如明恢63(IR30/圭630),桂33和桂34(IR36/IR24)。

  21. IR30/圭630

  22. ②不育系×恢复系:可以减轻测交工作,育成同质恢复系。②不育系×恢复系:可以减轻测交工作,育成同质恢复系。

  23. 六千辛A/9/77302-1 BC8F6

  24. 武3A/9/4482 F5 BC8F5

  25. BT-IL161A/4016R F1

  26. ③恢复系×保持系:从其稳定的杂交后代测交筛选也可以育成恢复系。如C堡(C57/城堡1号)。③恢复系×保持系:从其稳定的杂交后代测交筛选也可以育成恢复系。如C堡(C57/城堡1号)。

  27. C57/城堡1号

  28. ④多亲本复交选育恢复系。如湖南的二六窄早(IR26/窄叶青F2//早恢1号)。④多亲本复交选育恢复系。如湖南的二六窄早(IR26/窄叶青F2//早恢1号)。

  29. 五、杂种组合的选配 1.选配时应考虑的因素: ①双亲的亲缘关系;地理来源和生态类型的差异; ②双亲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③双亲的丰产性、抗性和稻米品质。

  30. 汕优63 F1 (2004,江浦)

  31. 特优559 F1 (2004,江浦) 丰优香占 F1 (2004,江浦)

  32. 2.选配组合的一般做法: ①初测时组合数要多,每组合F1株数可少,选择少数组合进行复测。 ②复测组合小区对比试验时,对估计有希望的组合进行小规模制种。 ③探索制种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

  33. Collabo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IRRI on Hybrid Rice FANGMING XIE Hybrid Rice Program IRRI DAPO Box 7777 Metro Manila, Philippines f.xie@cgiar.org

  34. 3.杂种稻的育种程序(见P31)。 品种资源 品种鉴定 具保持能力者 连续回交转育不育系; 具恢复能力者 杂交转育恢复系。

  35. 不育系 × 恢复系 配合力测定(优势、抗性等) 新组合比较 区域试验、生产试验 繁殖制种推广

  36. 第六节 水稻育种的途径和方法(三)-----诱变育种和花药培养技术 一、诱变育种 我国水稻诱变育成的品种年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1/10。种植面积的品种有原丰早、浙辐802,皆为长江中下游早稻主栽品种。 水稻诱变育种仍以γ射线为主,占80%; 其次为快中子(6%)、激光(4%)。另外还有β射线、微波、化学诱变剂、电子流、离子束。

  37. (一)诱变处理方法 1. 适宜照射剂量:在一定的照射剂量范围内,突变率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但照射的损伤效应也相应提高。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半致死剂量,即照射后植株成活率在50%左右,结实率在30%以下。60Coγ射线处理干种子所用的剂量范围为150-600Gy(1Gy=100R), 但以300Gy育成的品种数最多,约占58%。

  38. 籼稻和粳稻对辐射敏感性不同,籼稻抗辐射能力较强。品种间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辐射敏感性相差也很大,可参考表1-6(P33)采用2~3个不同剂量处理。一般γ射线处理籼稻干种子采用300Gy的剂量,粳稻干种子为250Gy,剂量率为0.83-0.415Gy/min。中子处理则以3×1011中子数/cm2左右为好。籼稻和粳稻对辐射敏感性不同,籼稻抗辐射能力较强。品种间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辐射敏感性相差也很大,可参考表1-6(P33)采用2~3个不同剂量处理。一般γ射线处理籼稻干种子采用300Gy的剂量,粳稻干种子为250Gy,剂量率为0.83-0.415Gy/min。中子处理则以3×1011中子数/cm2左右为好。

  39. 如果以发芽种子或秧苗进行处理,剂量为干种子处理剂量的1/10-1/12左右。如果以发芽种子或秧苗进行处理,剂量为干种子处理剂量的1/10-1/12左右。 处理种子数量视品种的辐射敏感性和诱变率,以及照射剂量的大小而不同,一般为100-250克,最低限度需要500粒。

  40. 2. 化学诱变及复合处理。P32。 化学诱变如用NMU(N-亚硝基-N-甲基尿烷)处理水稻干种子,据报告0.15%和0.03%的溶液浸渍6小时均有效。 九州大学佐藤光教授用MNU(N-methyl-N-nitrosourea)处理水稻受精卵引发突变改良稻米品质(略加介绍)。 用射线与EMS复合处理水稻种子比单独处理的效果好。

  41. Amylose content 15.58% 0.76% 5.32% 6.48% 7.22% 3.80% 5.32% Mutants modifying amylose content WT wx du1 du2 du3 du4 du5 I2・KI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