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5

第六章 冶金过程动力学应用

第六章 冶金过程动力学应用. 本章分四部分,分别介绍气 - 液、气 - 固、液 - 液及液 - 固相反应动力学. 6.1 气固相反应动力学 Kinetics of gas-solid reactions. 碳酸盐分解反应. 金属氧化反应. 碳的燃烧反应. 氧化物还原反应. 反应气体. O 2. CO 2. O 2. CO. 反应界面. CO 2. CO 2. 反应界面. 产物气体. 反应界面. 反应界面. 气体边界层. 气体边界层. 生成物层. 气体边界层. 气体边界层. 生成物层. 生成物层. MCO 3 =MO+CO 2.

ross-ross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六章 冶金过程动力学应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冶金过程动力学应用 本章分四部分,分别介绍气-液、气-固、液-液及液-固相反应动力学

  2. 6.1 气固相反应动力学Kinetics of gas-solid reactions

  3. 碳酸盐分解反应 金属氧化反应 碳的燃烧反应 氧化物还原反应 反应气体 O2 CO2 O2 CO 反应界面 CO2 CO2 反应界面 产物气体 反应界面 反应界面 气体边界层 气体边界层 生成物层 气体边界层 气体边界层 生成物层 生成物层 MCO3=MO+CO2 2M+O2=2MO C+O2=CO2 MO+CO=M+CO2 气-固相反应过程

  4. 化学反应 Ⅰ Ⅱ 反应气体传质 反应气体扩散 Ⅲ 生成气体传质 生成气体扩散 Ⅴ Ⅳ 气体边界层 生成物层 反应界面 气-固相反应的特征 金属氧化过程: I - II - III 碳酸盐分解过程: III - IV – V 氧化物还原过程:I - II - III - IV - V 碳的燃烧过程: I - III - V

  5. 碳燃烧反应: A(g) + bB(s) = cC(g) 动力学步骤: (1)气体反应物通过气体 边界层(外传质); (2)界面化学反应; (3) 气体产物通过气体 边界层(外传质)。

  6. (1)反应物的外传质 • A(g)通过气相边界层速率: cAb 气相A在气相内的浓度; cAs 气相A在球体外表面的浓度; 4r02 固相反应物原始表面积; kg 气相边界层的传质系数。

  7. (2)界面化学反应 当化学反应为一级不可逆反应: 说明: 逆反应不影响反应速度。那么,产物 气体传质阻力可以忽略。

  8. 反应过程处于稳态时:

  9. 球形粒子的反应速率

  10. 整理 当u→0, Sh≈2 kdA=D/r

  11. 金属氧化反应: A(g) + bB(s) = sS(s) 动力学步骤: (1) A(g)通过气体边界层到达固相表面(外传质); (2)A(g)通过固相产物层到达反应界面(内矿散); (3)界面上发生: A(g) + bB(s) = sS(s)。

  12. (1)外传质(外径不变) • A(g)通过气相边界层速率: cAb 气相A在气相内的浓度; cAs 气相A在球体外表面的浓度; 4r02 固相反应物原始表面积; kdA 气相边界层的传质系数。

  13. (2)内扩散 固相产物层内扩散速率: DeA 有效扩散系数。

  14. 稳态扩散

  15. (3)界面化学反应 当1级不可逆反应:

  16. 过程处于稳态时 根据:

  17. 整理

  18. =2.0  0.6Re1/2Sc1/3 注意 • 以上,假设r0为常数条件下获得的关系式,这时kdA也是常数。即 否则,当r0 变化时,kdA 随之变化。

  19. 未反应核模型---抽象化 Unreacted core model

  20. A(g)+ bB(s)=gG(g)+sS(s)反应步骤 • (1) A(g) 穿过气相边界层到达气-固相界面; (外传质) • (2) A(g) 穿过多孔的S(s) 层,扩散到反应界面; (内扩散) • (3) 反应界面上发生: A(g)+ bB(s)=gG(g)+sS(s); (界面反应) • (4) G(g) 穿过多孔的S(s)层扩散到达气-固相界面; (内扩散) • (5)G(g) 穿过气相边界层到达气相本体内。 (外传质)

  21. 假设条件: • 1、反应物固相粒子是球形; • 2、反应过程中固相球体体积不变; • 3、反应在同一界面上进行。 (i)固体反应物(B)是致密的, 还原产物(S)层 是多孔的; (ii) 扩散速度 << 化学反应速度.

  22. 特殊情况---A(g)外传质控速 • A(g)通过气相边界层速率等于总反应速率 : cAb 气相A在气相内的浓度; cAs 气相A在球体外表面的浓度; 4r02 固相反应物原始表面积; kdA 气相边界层的传质系数。

  23. = 4r02kdA(cAbcAi) cAs确定 cAs= cAi • 根据控速环节的假设: 可逆反应: cAi=cAe 不可逆反应: cAi≈0

  24. 总反应速率 • 式中 nB  B(s)的量/mol; B  B(s)的摩尔密度。 (A(g) + bB(s) = gG(g) + sS(s))

  25. 当cAi≈0(不可逆反应) = 4r02kdAcAb 积分: ri=0,即完全反应时间tf:

  26. 反应分数或转化率XB ---反应消耗的B(s)与其原始量之比 。 (conversion fraction)

  27. 特殊情况---A(g)内扩散控速 S(s)内扩散速率等于 总反应速率: 式中 nAA通过产物层物质量; DeA 有效扩散系数。

  28. DeA = 有效扩散系数 Effective diffusion coefficient 式中 p产物层的气孔率;  曲折度系数。

  29. 稳态扩散

  30. cAs与cAi确定 根据假设: cAs = cAb ,cAb>cAi。 可逆反应: cAi=cAe 不可逆反应: cAi=0

  31. 当cAi≈0(不可逆反应) 由于

  32. 积分式 或 XB =1,完全反应时间tf:

  33. 特殊情况---界面化学反应控速 当反应为1级可逆反应:

  34. cAi与cGi 确定 根据控速环节的假设: cAi = cAb,cGi = cGb 不可逆反应 : cGi≈ 0

  35. 当cGi≈0(不可逆反应)

  36. 完全反应 也可以导出:

  37. 混合控速 Mixed-controlled reaction

  38. A(g)内扩散与界面反应混合控速 根据控速环节假设: cAs = cAb A通过固体产物层的扩散: 稳态条件下,内扩散层内NA,dr=ri=Const.

  39. = 4ri2kr cAi 4ri2kr cAi cAi 确定 一级不可逆反应: 反应过程达到稳态时: NA,d = NA,r

  40. = 4ri2kr cAi 反应速率 (A(g) + bB(s) = gG(g) + sS(s))

  41. 根据 XB = 1-(ri/r0)3

  42. 反应时间的加和性 (内扩散控速) (界面反应控速)

  43. 一般情况 如果串联过程 I, II, III, IV, V阻力相差不大,必须考虑各个 阶段。

  44. 气体边界层内传质

  45. 产物层内扩散

  46. 界面化学反应 aA(g) + bB(s) = gG(g) + sS(s):a=g=1

  47. 消除cA,s, cA,i,cG,s,cG,i项

  48. 稳态处理

  49. 化学反应关系

  50. 气-固相反应物量关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