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4

把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郭新立

把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郭新立. 广州 -- 2007.11.23. 一、 从十年对比看我国高等教育 二、 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任务 ( 至立同志在国务院学位委 员会第 24 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 三、高度重视博士质量调查工作. 主要内容. 从十年对比看我国高等教育. 1995 年的中国高等教育. 基本情况:

Download Presentation

把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郭新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把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郭新立 广州-- 2007.11.23

  2. 一、 从十年对比看我国高等教育 二、 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任务(至立同志在国务院学位委 员会第24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三、高度重视博士质量调查工作 主要内容

  3. 从十年对比看我国高等教育

  4. 1995年的中国高等教育 基本情况: 全国高校共有1054所 其中:原国家教委高校35所,行业、部委高校323所 本科院校 616所,专科院校 438所 在校本科生163.82万人(毛入学率为7.2%),研究生14.51万人(博士生2.88万人) 博士95年前不如韩国,99年前不如印度。

  5. 1995年的中国高等教育 • 师资队伍的“断层”现象比较突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仅为2.6%(“211工程”学校为6.76%)。 • 装备匮乏,建校始到95年前所有设备投入相当95-00211工程设备投入总和。 • 获取国际信息手段落后,通往国际的唯一一条羊肠小道(高能所)。 • 教学和科研用房十分紧张。 • 我国高校在国际高等教育界没有影响力,更谈不上竞争力。

  6. 1995年的中国高等教育 • 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不多。例如:95年全国高校发表的SCI论文数(10832)低于哈佛大学和MIT两校同期发表的SCI论文数(11750)。

  7. 985大学 39所 211大学 107所 授予博士学位大学 260所 授予硕士学位大学 490所 本科大学/学院 701所 高级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 1091所 合 计 1792所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基本构成(2007)

  8. 高等教育规模变化

  9. 重点建设学校的整体实力显著提高,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重点建设学校的整体实力显著提高,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 • 重点建设学校的整体实力显著提高 • 教学科研用房:05年为3111万M2,是1995年1205万M2的2.6倍。 • 仪器设备总值:05年约为500亿元,是95年93亿元的5.4倍。 • 国家重点学科:共有824个,占全国965个的85%。 • 师资队伍:十年共引进教师43711人。05年,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人数为51211人,是95年8829人的5.8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显著增加,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31%。45岁以下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为54750人,是95年19623人的2.8倍。 • 人才培养:十年累计毕业本科生242.17万人,研究生62.31万人,留学生为11.27万人。05年在校研究生人数是95年的6.2倍。 • 科学研究:“十五”期间科研经费为1019.82亿元,是“八五”期间122.72亿元的8.3倍;SCI收录论文数112410篇,是“八五”期间14180篇7.9倍。

  10. 2005年的中国高等教育 • 规模上进入世界高等教育大国行列; • 实现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目标

  11. 重点建设学校的整体实力显著提高,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重点建设学校的整体实力显著提高,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 中国28所研究生院大学与美国AAU大学有关指标平均值的对比 • 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 注:1、数据来源于教育部教育事业年度统计,SCI统计数据来源于SCI。 2、科研经费按8:1折算成美元。

  12. 重点建设学校的整体实力显著提高,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重点建设学校的整体实力显著提高,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 清华大学与MIT有关指标对比 注:1、数据来源于清华大学。 2、经费按8:1折算成美元。

  13. 学科建设取得重大成效,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科建设取得重大成效,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基本建成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重点学科体系 • 基础学科得到加强 十年“211工程”建设,使我国一批在基础学科领域具有传统优势的综合性大学的基础学科得到了加强,逐步进入学科前沿,学科竞争力有了明显提高。一些以工科见长的高水平大学也加强了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建设。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基础学科同样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应用学科获得较快发展 择优支持了一批涉及资源与环境、人口与健康、能源与交通、信息科学、新材料与先进制造、以及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学科建设项目。 孕育产生了一批新兴交叉学科 推进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孕育了一批面向21世纪、处于学科前沿或是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新兴、交叉学科。

  14. 学科建设取得重大成效,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科建设取得重大成效,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部分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 根据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开发的“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对全球11年来(1995年1月初至2005年12月底)科研机构发表论文的总被引用次数进行统计,按22个学科进行排列,并给出了在本学科前1%的科研机构的排序(这样的机构总计近2500所,其中大学近1400所)。我国有26所高校共计75个学科进入了ESI数据库有关学科领域的前1%,这些高校全部是“211工程”学校,主要集中在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

  15. 学科建设取得重大成效,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科建设取得重大成效,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部分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16. 装备条件显著改善,构筑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基地装备条件显著改善,构筑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基地 • 学科装备条件显著改善 • 学校仪器设备情况(以211为例)

  17. 育人能力大幅提升,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 教育教学条件显著改善 十年来,共安排建设资金近178.76亿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教学科研设施建设。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基础课实验室、专业课实验室、公用教室、多媒体教室、外语和计算机专用教室、图书馆等的新建或改造;教学仪器设备的更新,专业学术刊物、图书资料的购置;校园网建设;实践、实习基地建设等。 • 使学校长期存在的教学科研用房紧缺的局面得到有效缓解; • 实验教学仪器设备陈旧落后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 建成了一批高水平教学实验室和实践、实习基地; • 建成一批高水平的人文社会学科实验室; • 校园网和图书文献资源建设,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开展学术交流的手段和渠道

  18. 科学研究能力显著提升,产生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科学研究能力显著提升,产生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 • 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明显增强 • 科研经费总量大幅度增加 “211工程”学校“十五”期间的科研经费总量为1019.82亿元,是“八五”期间122.72亿元的8.3倍。

  19. 科学研究能力显著提升,产生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科学研究能力显著提升,产生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 • 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明显增强 • 承担了一大批重大科研项目 十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统计表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教育部科技司。

  20. 科学研究能力显著提升,产生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科学研究能力显著提升,产生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 • 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明显增强 • 产出了一大批高水平成果 十年来获国家级奖统计表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对外公布的数据。(不包括对外保密的505项获奖)

  21. 科学研究能力显著提升,产生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科学研究能力显著提升,产生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 • 深入研究社会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 • 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数和科研经费总量大幅增加 “九五”、“十五”期间,“211工程”学校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的项目数分别为1496项和2671项;获得的研究经费分别为8.9亿元和38.7亿元。与“八五”期间相比,“十五”期间获得的研究经费是“八五”期间的19.6倍。

  22. 十年“211工程”建设成就 建成与世界同步、高效快捷的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 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 CERNET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学术互联网。 光纤网络长达30000多公里,覆盖全国31个省的200多座城市;联网大学、教育机构、科研单位已达1500个,用户超过2000万人。 •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有力地支持了教育信息化的重大应用项目。如,“高校网上招生录取系统”、“基于组播的视频会议系统”、 “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 等。 • 推动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研究走在世界前列。 CERNET2是“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中最大的核心网,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纯IPv6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是唯一的学术网。

  23. 十年“211工程”建设成就 建成与世界同步、高效快捷的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 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 • 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高等教育文献服务体系。 建成了三级文献保障体系,形成了从数字数据加工到数字图书馆服务,从技术支持到前沿技术研究的多层次全方位的高等教育文献服务体系。 • 建成分布式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 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的实施,加快了图书资源数字化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建成了“集中检索、分散服务”的分布式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 • 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目前,港澳台地区高校纷纷要求加入CALIS体系,享受CALIS建设成果;以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美国东亚图书馆界也联合要求CALIS提供服务。

  24. 十年“211工程”建设成就 建成与世界同步、高效快捷的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 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建设初见成效 • 初步形成CERS体系框架。 已形成了由1个全国管理运行中心、2个区域中心、33所“211工程”学校参与的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体系框架。 • 探索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共用的新机制。 初步探索了一套适合国情的大型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的新机制,带动学校建立开放与共享的设备管理制度,有效提高了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实现校内教学资源的共享。 • 共享服务初显成效。 对16类138台大型精密仪器进行了技术条件建设,进一步提高了仪器性能,使这些仪器设备对校内外服务的总机时和对校外服务的机时分别提高了28.6%和50%。

  25. 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 我国高等教育的学术地位和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被国际同行所认可。(与24个国家签订了相互承认学历和学位的政府间协议) • 重点建设模式引起了国际高等教育界的关注 • 一些国家也纷纷推出了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专项计划。(过去学别人,现在别人学我们,成功道路探索)

  26.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三、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四、步入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 五、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 二、初步形成研究生培养的“中国模式” 六、推进中国的社会转型 一、创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 主要成就

  27.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特色与经验 主要特色 (一)中央政府主导下的三级管理体制 (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并行管理体制 (三)学术评议与行政审批相结合的学位授权审核 主要特色 (五)以高等学校为主,多系统培养研究生 (四)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 (六)研究生院的独特地位

  28.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特色与经验 基本经验 (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 (二)立足本国实际与借鉴外国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培养模式 基本经验 (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 (三)坚持质量第一,不断加强保障体系建设

  29. 1995-2005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十年奇迹 2006-2020 中国高等教育的全面腾飞 更多奇迹 过去与未来

  30. 进入以高等教育大国 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为主要特征的关键时期 重点建设 提高竞争力 保证教育质量 扩大优质资源 整体发展 发展战略

  31. 高水平学科 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学校 研究生院学校 211学校 全国高校

  32. 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任务(至立同志在国务院学位委 员会第24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33. 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研究生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负有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和一批杰出人才的重要任务。研究生教育既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输送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又要培养一大批面向实际应用、善于进行技术创新的各类高层次专业人才,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4. “985工程”三期建设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在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成若干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学” • 明确了指出“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特别是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我国加速科技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

  35. “985工程”三期建设 《党的十七大》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36. 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世界新科技革命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 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知识和科技的竞争,而知识和科技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在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挑战的过程中,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赋予了重大历史使命。

  37. 挑战和机遇—国外 • 美国四个报告的提示: • 未来高等教育委员会:对领导能力的考验 –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的未来(A test of leadership—charting the future of U.S.higher education) • 2005美国未来创新委员会:知识经济:美国是否正在失去竞争优势?(The knowledge economy :Is the United States losing its competitive edge) • 美国国家科学院:未雨绸缪(Rising above the gathering storm) • 2006美国未来创新委员会:对现状的估计,创新、国家安全与经济竞争力(Measuring the moment:Innovation,national security,and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 中国的发展(包括对中国211工程的认识) • 竞争的加剧(美国竞争力计划)

  38. 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3次会议 全面分析学位工作和研究生教育的形势,提出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思路。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4次会议 深入讨论如何进一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各项工作。

  39. 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其特征是要实现我国从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的转变。 如何应对: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推动研究生教育上一个新台阶。

  40. 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1.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一要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二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三要高度重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要加强和重视研究生基本能力的培养。

  41. 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2.发展和完善学位制度。 一要加强学位制度的法律法规建设。 二要进一步明确中央、地方、学校和中介机构在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定位。 三要进一步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及企业的紧密联系。

  42. 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3.进一步优化研究生培养的布局和结构。 一要优化研究生教育层次、类型、学科和区域结构,推进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 二要鼓励学校重点建设特色学科,形成学校与学科特色。 三要建设一批能够发挥骨干和示范带动作用的研究生培养基地。 四要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

  43. 至立同志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4次会议上的讲话至立同志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4次会议上的讲话 一、对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的总体分析 两个基本前提 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关注质量问题。 新的历史时期对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有更紧迫、更高的要求 两个基本原因 一是我国经济和科技受到发展水平的限制,有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 二是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估计不足、想不到或者来不及注意、短期内也难以解决的问题

  44. 至立同志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4次会议上的讲话至立同志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4次会议上的讲话 一、对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的总体分析 两大基本问题 整体来讲,质量观念还比较淡薄。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

  45. 至立同志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4次会议上的讲话至立同志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4次会议上的讲话 一、对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的总体分析 整体来讲,质量观念还比较淡薄。 在一段时期内,很多学校、很多地方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博士点、硕士点或者授权单位的增加,争取更多的招生指标、扩大规模上。大家往往只在口头上讲质量,实际上没有树立质量观念,这有历史和传统的原因,也有认识、学风以及管理问题等方面的原因。因此,在观念上、思想上还未把研究生教育质量作为发展的重要尺度、没有把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作为重要目标。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46. 至立同志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4次会议上的讲话至立同志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4次会议上的讲话 一、对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的总体分析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 在全国范围内缺少从入口到出口、从培养过程、经费到指导教师等一系列保障措施,在指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上还没有系统的措施。 首先,是出口把关不严。 其次,研究生培养机构的学科水平总体偏低。 第三,选拔培养机制亟待完善。 第四,导师水平不高,指导不力。 第五,在项目政策和经费投入上还存在一定问题。 第六,创新文化及创新氛围不足,尚未形成创新文化建设的概念。

  47. 至立同志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4次会议上的讲话至立同志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4次会议上的讲话 二、要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把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历来都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国家战略,作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如:50年前美国在《国防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在多学科领域对博士生给予资助,充分表明美国对博士生教育和国家安全关系的重视和战略的思考,这对提高美国的博士生培养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005年,日本通过了《研究生教育振兴纲要》,

  48. 至立同志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4次会议上的讲话至立同志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4次会议上的讲话 二、要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把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以博士生质量分析报告为契机,将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点切实转移到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上来。希望通过博士质量分析报告,达到下面五个目的: 1、在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理论研究方面有所建树。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到底包括什么,什么是好的质量,什么是差的质量,质量内涵是什么,由哪些方面构成。 2、要全面分析和评价我国目前博士生质量状况,剖析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深入分析。 3、有针对性地进行国际比较,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同时根据国情提出切实可行的提高质量措施。

  49. 至立同志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4次会议上的讲话至立同志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4次会议上的讲话 二、要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把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以博士生质量分析报告为契机,将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点切实转移到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上来。希望通过博士质量分析报告,达到下面五个目的: 4、提出今后改革和发展的思路、很明确的方针策略,为出台重大的博士生培养政策提供依据。 5、通过质量分析报告,倡导形成重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文化。要将质量作为研究生教育领域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理念,变成一个系统的自觉行动,形成研究生培养单位、导师、研究生都注重质量、崇尚优秀、追求卓越、勇于创造的新气象。 总之,博士质量分析报告具有基础性、指导性的意义,一定要做好。建议下阶段,各博士生培养单位先对本校博士生培养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深入调查,以此为契机,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