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道家養生保健長壽藥膳

道家養生保健長壽藥膳. 藥膳應用原則: 天人相應,道法自然 藥膳有兩個職能: 一是保健增壽,一是治療疾病。 ◎ 黃蕙棻. 保健 長壽是指健康無病或無大病的人,平時吃用具有保健作用的藥膳,預防疾病,即中醫所說的“治未病”。人不生病,壽命自然就會延長。當然有的藥膳具有抗衰老,減緩衰老速度的作用,這樣也能延長壽命。這種藥膳稱為保健增壽藥膳,主要不是於病時,而是用於平時或病后調養的,故古人稱為“食養”。 因此,身體強壯的青少就不一定要吃藥膳,要吃只宜服用一般的健脾開胃藥膳。.

Download Presentation

道家養生保健長壽藥膳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道家養生保健長壽藥膳 藥膳應用原則: 天人相應,道法自然 藥膳有兩個職能: 一是保健增壽,一是治療疾病。 ◎ 黃蕙棻

  2. 保健長壽是指健康無病或無大病的人,平時吃用具有保健作用的藥膳,預防疾病,即中醫所說的“治未病”。人不生病,壽命自然就會延長。當然有的藥膳具有抗衰老,減緩衰老速度的作用,這樣也能延長壽命。這種藥膳稱為保健增壽藥膳,主要不是於病時,而是用於平時或病后調養的,故古人稱為“食養”。保健長壽是指健康無病或無大病的人,平時吃用具有保健作用的藥膳,預防疾病,即中醫所說的“治未病”。人不生病,壽命自然就會延長。當然有的藥膳具有抗衰老,減緩衰老速度的作用,這樣也能延長壽命。這種藥膳稱為保健增壽藥膳,主要不是於病時,而是用於平時或病后調養的,故古人稱為“食養”。 因此,身體強壯的青少就不一定要吃藥膳,要吃只宜服用一般的健脾開胃藥膳。

  3. 對於雖無大病,但體質不壯中醫認為偏虛者,根據偏什麼虛,適當選用補虛的藥膳,一旦虛得到糾正,就不宜再吃,以免造成新的不平衡。對於雖無大病,但體質不壯中醫認為偏虛者,根據偏什麼虛,適當選用補虛的藥膳,一旦虛得到糾正,就不宜再吃,以免造成新的不平衡。 中老年人以後,通常脾、腎虛衰,所以中老年人吃補腎脾的藥膳,既防病又防衰老。婦女情志不舒宜吃補肝的藥膳。 補虛防衰的藥膳,不是吃一次兩次就能見效,要堅持長期服用才能見效。

  4. 一、汗法藥膳 ◎至於藥膳用來治療疾病,則叫藥膳療法,又叫食療。食療的治療方法總結有以下的八法: 一、汗法藥膳 即是解表法,它是一種疏散外邪,解除表證的方法。主要適用於外感初起,病邪侵犯皮膚所表現的一系列病證,如惡寒發熱、頭痛項強 ,肢體疼痛,無汗或有汗等由於表症有表寒、表熱兩型。故解表法又分辛溫解表、辛涼解表兩種。

  5. (1)辛溫解表藥膳:適用於外感風寒表證。 如:生薑、紅糖→薑糖飲。 製法:將生薑洗淨切成細絲或薄片,放入瓷杯內,以沸水沖泡,蓋上蓋,溫浸5min,放在小火上熬2~3min,加入紅糖,趁熱頻服。治療感冒風寒初起發熱、頭痛、體痛、無汗或食欲不振和噁心等症。服后,最好睡臥蓋被取汗。

  6. (2)辛涼解表藥膳:適用於外感風熱或溫病初 起。 常用桑叶菊飲 處方:桑叶五克、菊花五克、苦竹叶、白茅根各三十克、薄荷三克、白糖二十克。作法將藥物放入杯內,用沸水沖泡,蓋上蓋,浸十分鐘或置火上熬二分鐘即可。再加白糖頻服。治外感風熱初起,身熱頭痛、微惡風寒、有汗、口渴、咽痛。

  7. 二、下法藥膳: 下法是指通下大便,以排除腸內積滯,蕩滌實熱等。藥膳所用的下法一般多用潤下,而在潤下中又分陰虛潤下和血虛潤下。

  8. (1)血虛潤下:由於陰液虧耗過度,引起內熱,津枯腸燥。大便艱難。(1)血虛潤下:由於陰液虧耗過度,引起內熱,津枯腸燥。大便艱難。

  9. 常用桑椹糖 處方:白糖五十克、桑椹末二百克。 作法:白糖放在鍋內,加少許水用文火煎熬至較稠時,加乾桑椹碎末調勻,再繼續煎熬至用鏟挑起絲狀,而不粘手時,停火。將糖倒在表面塗過食油的大搪瓷盤中,待稍冷,將糖分割成條,再將其分割成100塊即可。本品有補肝益腎滋液之功,經常食用除可治陰血虧虛便秘外,還可治療肝腎陰虛、消渴、目暗視弱、耳鳴等症。

  10. (2)老人便秘潤下:老人體虛、真陰虛之,易生內熱。腸燥枯,往往出現大便艱難。(2)老人便秘潤下:老人體虛、真陰虛之,易生內熱。腸燥枯,往往出現大便艱難。 常用潤下方有桑椹膏 作法:取鮮桑椹1000克(乾品500克),洗淨,加水適量熬煮每三十分鐘取煎液一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二次,合併煎液,再以文火煎熬濃縮至較濃稠時,加蜜300克至沸,停火,待冷裝瓶備用。每次服一湯匙,以沸水沖化飲用,每日二次。可滋補肝腎,聰耳明目。除治老年腸燥便秘外,還治神經衰弱失眠、健忘、目暗、耳鳴及鬚髮早白等症。

  11. 三、溫法藥膳 溫法是溫中袪寒的方法。適用於治療脾胃虛寒證。出現肢體倦怠,飲食不振、腹痛吐瀉、四肢不溫……等。 常用砂仁牛肉 處方:牛肉1500克、砂仁5克、陳皮5克、生薑25克、桂皮5克、胡椒10克、蔥鹽適量。 作用:用水將藥物食物洗乾淨同煮,先用武火燒開後,改用文火慢煮,牛肉熟後取出,切片食用。

  12. 四、消食法藥膳 是消除食滯的方法。適用於飲食太過,以致脾胃失運消化困滯引起的噯腐吞酸,痞脹惡食等。 常用三消飲 處方:麥芽10克(炒)、谷芽10克(炒)、焦山楂10克、白糖30克作過濾,下白糖趁熱頻服。治食積停滯、胸脘痞滿、噯氣吞酸、食鬱不消、腹脹時痛。

  13. 五、補法藥膳 補法藥膳是一種增強體質,改善機體虛弱狀態的一種方法,適用於虛證。

  14. 金匱要略之當歸生薑羊肉湯 配方:當歸3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 效用:此為治血虛有寒的名方。對血虛有寒而腹中冷痛,婦女產後虛寒腹痛,或虛寒性的痛經,皆有很好的療效。 製作: ①當歸、生薑用清水洗淨後順切成片、羊肉剔去筋膜、入沸水鍋內去血水后,撈出晾涼,切成5厘米長2厘米寬、1厘米厚的條備用。 ②洗淨鍋(最好是砂鍋)摻入清水適量,然後將切成條的羊肉下入鍋內,再入當歸和生薑,在武火上燒沸後,打去浮末,改用文火熬約1.5小時至羊肉熟透即可。

  15. 沙參心肺湯 配方:沙參15克、玉竹15克、豬心肺1付、蔥25克 、食鹽3克。 效用:沙參、玉竹皆有養胃陰、潤肺燥之功、與豬心 炖湯,更富有潤養作用。對肺胃陰虛的燥咳,咽乾少津,大便燥結,都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製作: ①沙參、玉竹擇淨後用清水漂洗,再用紗布包起備用 。 ②豬心肺沖洗乾淨,擠淨血污,同沙參、玉竹一起放入砂鍋內,再將蔥清洗乾淨放入,注入清水約2000毫升,先用武火沸燒後,改用文火炖約1.5小時,視心肺熟透即成,食時加食鹽少許調味。

  16. 六、理氣法藥膳 理氣法是舒暢氣機調理氣分的方法。適用於治療氣阻滯或氣道逆亂的證候。氣滯當行氣,氣逆常降氣。

  17. (1)行氣法: 行氣法見於氣機鬱滯,症見胸痞、脘痛、脇脹、腹滿。 常用陳皮雞塊 配方:陳皮25克、嫩公雞一只、生薑10克、蔥10克、食鹽5克、花椒2克、冰糖25克、芝麻油3克、菜油1000克、滷汁適量。 【效用】本方用陳皮行氣健脾,燥溼化痰、降逆止嘔、嫩公雞作主食富於營養,易于咀嚼,雙補氣血。藥食合用。先滷至熟,再使油燙,其味更濃,其氣更香,共湊補虛和胃,行氣化痰之功。

  18. (2)降氣法:主要用於氣逆所引起的呃逆、嘔吐、喘急等症。胃氣上逆用和胃降逆法,肺氣不降咳逆作喘用降氣平喘法。(2)降氣法:主要用於氣逆所引起的呃逆、嘔吐、喘急等症。胃氣上逆用和胃降逆法,肺氣不降咳逆作喘用降氣平喘法。 例:胃氣止逆用和胃降逆法。

  19. 常用五香檳榔 處方:檳榔200克、陳皮20克、丁香、豆蔻、砂仁各10克、食鹽100克。 製作:將上諸味同放鍋內,加水適量,以文火煎熬至藥液乾涸,停火,待冷將檳榔用刀剁如黃豆大小之碎塊即可。本品有健脾、寬胸、降逆、順氣、消滯之功。 例:肺氣不降,咳逆作喘,用降氣平喘法。

  20. 常用蜜餞雙仁 處方:甜杏仁(炒)250克、核桃仁250克、蜂糖500克。 作法:先將甜杏仁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一小時。核桃仁, 待汁將乾時,加蜂蜜拌勻至沸即可。本品補腎益肺、止咳平喘潤燥。

  21. 七、袪濕法藥膳 袪濕法是一種袪除濕邪的治療方法。濕邪有外濕和內濕之分,外濕多因為久居潮濕之地,或淋雨涉水,以致體表感受濕邪引起。臨床常見寒熱起伏、頭痛、脹如裏,肢體疼痛或身面浮腫。內濕多因長期嗜酒好茶,或過食生冷,以致中陽不振。症見胸痞、腹痛、食不消化、瀉痢癃閉,甚至水腫。

  22. (1)燥濕化濁法:常用陳皮雞塊,適用於濕滯中焦,胸脘痞悶,食欲不振。(1)燥濕化濁法:常用陳皮雞塊,適用於濕滯中焦,胸脘痞悶,食欲不振。 (2)消熱除濕法:清熱陰濕法適用於濕熱兩盛,或濕從熱化,以及濕熱下注引起的漏病。 常用苡仁土苓粥 處方:苡仁50克、大米150克、土茯苓10克。 製法:先將大米和苡仁洗淨,土茯苓洗淨用紗布包好,用煮至米爛粥濃,去土茯苓吃粥。本品熱去濕。

  23. (3)利水滲濕法:適用於水濕壅盛,小便不利,或水腫心腹脹滿等症。(3)利水滲濕法:適用於水濕壅盛,小便不利,或水腫心腹脹滿等症。 常用苡仁粥 處方:苡仁50克、大米150克。 製法:將藥食洗淨,加水適量,小火慢煮至米爛粥稠。

  24. 八、清法藥膳 清法是消除熱邪的方法 (1)清氣分法:主要常用在泡療在氣分的病症。 處方:西瓜汁 作法:西瓜1500公克,去子洗淨紗布擠絞汁液飲用、可用於高熱、口渴、煩燥、神昏、尿少。

  25. (2)漬營涼血法:主要用於溫熱病,病邪深入營血的症候,熱邪傷津,常用甘寒清熱法。(2)漬營涼血法:主要用於溫熱病,病邪深入營血的症候,熱邪傷津,常用甘寒清熱法。 處方:西瓜蕃茄汁 作法:西瓜1500公克、蕃茄1000克、取瓤瓜,去子,取汁、二液合併飲用。治發熱、口渴、煩燥、小便赤熱。

  26. (3)清臟腑熱:主要用於邪盛於某一臟腑的病症,如清膀胱熱用冬瓜苡仁湯。(3)清臟腑熱:主要用於邪盛於某一臟腑的病症,如清膀胱熱用冬瓜苡仁湯。 處方:冬瓜苡仁湯 作法:冬瓜400克、苡仁40克,先將苡仁洗淨,放過 量水煮40min,再將冬瓜洗淨切塊同煮,加糖或鹽調味,本品去膀胱濕熱,治小便黃少。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