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第二十三章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免疫学检测

第二十三章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免疫学检测. 基本概念. 超敏反应. 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变应原. 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物质. 超敏反应的分型. Ⅰ 型 速发型 Ⅱ 型 细胞溶解型 Ⅲ 型 免疫复合物型 Ⅳ 型 迟发型. 第一节 Ⅰ 型超敏反应. 特点. 发生快,消退快 一般无组织损伤 IgE 抗体介导 , 无补体参与 发病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一、 Ⅰ 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一)参与反应主要成分. 药物或化学物质 吸入性变应原 食物变应原

ruby-rios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十三章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免疫学检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十三章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免疫学检测

  2. 基本概念

  3. 超敏反应 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变应原 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物质

  4. 超敏反应的分型 Ⅰ型 速发型 Ⅱ型 细胞溶解型 Ⅲ型 免疫复合物型 Ⅳ型 迟发型

  5. 第一节Ⅰ型超敏反应

  6. 特点 发生快,消退快 一般无组织损伤 IgE抗体介导,无补体参与 发病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7. 一、Ⅰ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一)参与反应主要成分 药物或化学物质 吸入性变应原 食物变应原 酶类物质等 1.变应原

  8. 2.细胞 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9. 3.生物活性介质 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 作用主要有:  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

  10. (二)发生过程和发生机制 致敏阶段 激发阶段 效应阶段

  11. 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12. 二、常见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全身性超敏反应  药物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 局部性超敏反应 呼吸道过敏反应、消化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

  13. 结膜炎 哮喘病

  14. 荨麻疹 湿 疹

  15. 三、 I型超敏反应免疫学检测 (一)测定方法 1.过敏原皮肤试验 2.血清总IgE的测定  3.特异性IgE的测定 4.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5.嗜碱性粒细胞计数  (二)临床意义 

  16.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17. 一、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1.参与反应主要物质 抗原:同种异型抗原、共同抗原、变性自身抗原、外来抗原 抗体:IgG和IgM类抗体 参与细胞损伤的物质:补体 、吞噬细胞、NK细胞

  18. 一、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细胞溶解 吞噬作用 ADCC作用 刺激或抑制靶细胞

  19. 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20. 抗体 抗原 IgG、IgM 细胞溶解 产生 刺激 机体 抗原抗体结合 激活补体 调理作用 ADCC

  21. 二、常见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输血反应 新生儿溶血症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甲状腺功能亢进 重症肌无力 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22. 新生儿溶血(Rh血型不符) 产生 抗Rh抗体IgG + Rh+父亲 Rh-母亲 胎盘损伤RBC进入母体 子1 Rh+

  23. 新生儿溶血(Rh血型不符) 产生 + 抗Rh抗体IgG Rh+父亲 Rh-母亲 IgG通过胎盘 进入胎儿体内 Ⅱ型超敏反应 子2 Rh+ RBC溶解

  24. 三、Ⅱ型超敏反应免疫学检测 (一)抗血细胞抗体的检测 1.Rh抗体的检测 2.抗球蛋白检测(Coombs试验) (1)直接Coombs试验 (2)间接Coombs试验 (二)临床意义

  25.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26. 一、Ⅲ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参与反应主物质 可溶性抗原 抗体:IgG、IgM 补体:C3a、C5a、C3b 参与细胞:中性粒细胞、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

  27. 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28. 二、常见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Arthus反应、类Arthus反应 全身免疫复合物病 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29. 三、Ⅲ型超敏反应免疫学检测 (一)免疫复合物的检测 1.物理法-PEG法 2.补体法-C1q结合试验 3.抗球蛋白法-mRF固相抑制试验 4.细胞法- Raji细胞试验 (二)临床意义

  30.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31. 特点  反应发生慢(24~72h),消退慢 抗体和补体不参与,由T细胞介导 发病无明显个体差异 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 炎症细胞因子参与

  32. Ⅳ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33. 二、常见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感染性超敏反应  接触性皮炎 移植排斥反应

  34. 三、 Ⅳ型超敏反应免疫学检测 一、过敏原皮肤试验 1.斑贴试验 2.结核菌素试验 二、临床意义 1.寻找变应原 2.结核菌素皮试目的 3.传染病的诊断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