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口腔颌面部肿瘤 O ral M axillofacial T umours

口腔颌面部肿瘤 O ral M axillofacial T umours. 李龙江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口腔颌面外科. 第一节 概论 Section One Introduction. 概念( conception): 内外因素→细胞 DNA 突变→生长分裂失控→增生、功能障碍 解剖分区 囊肿和瘤样病变. 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 Epidemiology). 发病率( incidence )和患病率 (prevalence) 口腔癌瘤

rufus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口腔颌面部肿瘤 O ral M axillofacial T umours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口腔颌面部肿瘤Oral Maxillofacial Tumours 李龙江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口腔颌面外科

  2. 第一节 概论Section One Introduction • 概念(conception):内外因素→细胞DNA突变→生长分裂失控→增生、功能障碍 • 解剖分区 • 囊肿和瘤样病变

  3. 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 • 发病率(incidence)和患病率(prevalence) 口腔癌瘤 3.2~3.6/10万(男) 2.5~3.4/10万(女) 口腔及咽部(恶性) 发病率 8.7/10万(男) 6.0/10万(女) 患病率 13.3~13.9/10万(男) 7.7~10.6/10万(女)

  4. 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 • 构成比(proportion) 居全身肿瘤第10位,占8.2% 全身肿瘤良恶性比为1: 1,口腔颌面部良性多于恶性 • 性别和年龄(sex and age) 男性多发(恶性)为2:1 年龄高峰40~60岁,西方高10岁 趋势:年龄增高,女性增多

  5. 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 • 组织来源(tissue) 牙源性及上皮源性多见,次为间叶源性 鳞状上皮(80%),腺上皮及未分化癌,肉瘤及淋巴造血组织来源较少。 • 好发部位(region) 牙龈、口腔粘膜、颌骨及颜面 舌癌、颊粘膜癌、牙龈癌、腭癌、上颌窦癌

  6. 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 • 癌瘤病因综合作用概念 现代医学认识 外界因素:物理、化学、生物、营养等 内在因素:神经精神、内分泌、免疫、遗传、 基因突变 祖国医学认识 七情郁结和正气虚衰等

  7. 临 床 表 现(Clinical Features)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是相对的(临界瘤、恶变) • 良性肿瘤:球形、椭圆形、分叶状、结节等 • 恶性肿瘤:浸润型、外生型、溃疡型、转移 及全身状况

  8. 颌下腺混合瘤 左上颌骨肉瘤 神经纤维瘤 口底鳞癌

  9. 舌鳞癌(外生型) 舌鳞癌(浸润型) 牙龈癌(溃疡型) 舌鳞癌(颈淋巴结转移)

  10. 诊 断(Diagnosis) 高度警惕性,避免误诊漏诊,正确诊断是关键 • 病史采集:症状、时间、部位、速度、变化 • 临床检查:全身及局部表现(望诊、触诊、精神营养状态、有无转移和恶病质等) • 影像学检查:X-ray、超声、MRI、 CT和核素扫描等 • 穿刺及细胞学检查:活检、标志物等

  11. 治 疗(Treatment) • 综合治疗观点、多因素具体分析、多学科会诊 • 第一次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 治疗原则 良性肿瘤:手术、临界瘤、恶变者恶性原则 恶性肿瘤:组织来源、分化程度、部位、临床分期、 病员全身状况等

  12. 治 疗(Treatment) •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肿瘤外科原则 姑息性手术 减少并发症 减 瘤 手 术 治疗机会 无瘤原则,配合治疗 放射治疗:细胞电离、破坏 高度敏感、中度敏感、不敏感 方式有:外照、腔内照射 放疗前准备:病灶牙、金属冠、口腔卫生

  13. 放射治疗反应的处理 治 疗(Treatment) 皮肤反应:轻、中度无需处理 重度者预防感染(5%硼酸、 可的松四环素膏) 口腔粘膜反应:保持口腔卫生、麻醉含漱、 2%甲紫局涂 全身反应:消化道、造血系统

  14. 化学药物治疗 治 疗(Treatment) 1946年氮芥应用开创了化疗 药物分类: 细胞毒类(烷化剂):氮芥、CTX、DITC等 抗代谢类:MTX 、 5-Fu等 抗生素类:博莱、平阳、阿霉素等 激素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等 植物类;长春新碱、秋水仙碱等 其他(杂类):顺铂、羟基脲等

  15. 化学治疗的理论基础 治 疗(Treatment) 细胞增殖动力学: M期 G1期 S期 G2期 M期 G0期 死亡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细胞毒类、抗生素类)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时相特异性 (生物碱、MTX) 周期特异性 (5-Fu)

  16. 化疗药物的基本作用原理 治 疗(Treatment) DNA 复制 转录 翻译过程:药物作用于某个环节治疗 单一化疗:作用强的药物 联合化疗:多种互补药物 卡铂方案(我院常用) • 治疗方案

  17. 给药方法 治 疗(Treatment) 序贯疗法、冲击疗法、中剂量脉冲治疗 小剂量每日给药、分次给药 • 给药途径 静脉推注或滴注、动脉插管、口服、瘤内注射、肌内注射、外敷等

  18. 化疗的不良反应 治 疗(Treatment) 骨髓抑制:WBC3.0×109/L,PLT80× 109/L以 下时停药 骨肠道反应:预防、治疗 免疫治疗:非特异性免疫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 过继免疫治疗、瘤苗等

  19. 低温治疗 治 疗(Treatment) ——反复迅速低温冻结、融化 细胞膜破裂、死亡 适应证:表浅、脉管、恶性复发瘤、癌前病变 方 法:封闭式接触治疗、 开放喷射治疗 插入式冷冻、 浸泡式治疗 优缺点:方便但局限

  20. 激光治疗 治 疗(Treatment) 对组织产生凝结、气化和切割效应、热效应、压力效应、光效应及电磁场效应,用于表浅肿瘤治疗、光动力治疗(浓缩药物)。 • 高温治疗 机理:抑制核酸和蛋白代谢,影响细胞增殖周期 方法:全身和局部两大类,适应证及方法

  21. 治 疗(Treatment) • 营养治疗 • 中药治疗 • 基因治疗 • 综合治疗

  22. 预 防(Prophylaxis) • 三级预防:一级 病因学,二级 “三早” 三级 治疗 • 消除或减少致癌因素 • 及时处理癌前病损 • 加强防癌宣传 • 开展防癌普查或易感人群监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