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加快发展步伐,德、意、俄、美、日等国开展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资本主义发展:. 原始积累. 劳动力. 市场. 技术.  “我们这与文明这场斗争做了什么准备吗?以辽阔的疆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显然无济于事。当我们谈论反击拿破仑的那场光荣之战时,已经忘却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 一 . 俄国的农奴制. ( 1 )统一的俄罗斯国家的建立 ( 2 )俄国农奴制的确立( 17 世纪中)

russ
Download Presentation

俄国农奴制改革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俄国农奴制改革

  2. 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加快发展步伐,德、意、俄、美、日等国开展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加快发展步伐,德、意、俄、美、日等国开展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资本主义发展: 原始积累 劳动力 市场 技术

  3.  “我们这与文明这场斗争做了什么准备吗?以辽阔的疆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显然无济于事。当我们谈论反击拿破仑的那场光荣之战时,已经忘却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 “我们这与文明这场斗争做了什么准备吗?以辽阔的疆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显然无济于事。当我们谈论反击拿破仑的那场光荣之战时,已经忘却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

  4. 一.俄国的农奴制 (1)统一的俄罗斯国家的建立 (2)俄国农奴制的确立(17世纪中) 俄国农奴制: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

  5. (3)俄国农奴制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

  6.   彼得大帝,被称为“俄国之父”,他亲手将俄国推入了现代世界。他深知“拖延就是死亡”,所以挑战数百年的无知与孤立,推动巨大的变革,将数百万人脱离黑暗时代,使俄国 逐步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同时,彼得大帝的改革与扩张 充满了血腥和杀戮,他将很多人推上了断头台,甚至亲手执行他们的死刑。他严刑拷打逆乱的儿子,并且毫不留情地宣判了他的死刑。

  7. 农奴制的存在对俄国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农奴生活贫困 社会矛盾激化 (3)农奴制的危机 严重阻碍俄国社会发展

  8. 二.步履艰难的俄国工业发展 1.俄国工业发展的背景 背景: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使用机器的工厂开始代替手工工场 2.概况: A.俄国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距

  9.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 为何到19世纪中叶,俄国同西方国家会有 如此大的差距 封建农奴制 君主立宪制

  10. 三.新思潮的涌动 (1)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 历史意义:它是俄国历史上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第一次公开武装发动,它标志着俄国革命运动史的开端,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对后来的俄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2)革命民主主义者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  赫尔岑:  车尔尼雪夫斯基 :

  11.  “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12. 四.克里米亚战争(1853年至1856年 ) (1)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的原因 A.俄国为扩大势力,攫取土地和转移国内矛盾 B.俄行动侵犯了英法在奥斯曼帝国的利益 (2)克里米亚战争经过及结果 经过;塞瓦斯托波乐要塞 结果:俄军战败,1856年签订和约 (3)性质:   俄国与英法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4)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的影响 A.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B.国内阶级矛盾进一步加剧 C.推动俄国六七十年代改革

  13.  恩格斯在谈到这次战争时写道:“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14.    为什么俄国最终选择了改革方式变革社会?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面临着及其严峻的形势。他意识到,只有通过改革,废除农奴制,才能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当时俄国资产阶级十分软弱,对沙皇政府有较大的依赖性;无产阶级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15. 二.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改革的酝酿 1856年 4月,亚历山大二世在接见莫斯科贵族代表时明 确表示,要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尖锐矛盾,“从上面解决要比由下面解决好得多”,表达了他要自上而下地改革农奴制的意图。1858年10月,亚历山大二世提出了准备改革的三条原则:要使农民立即感到其生活有所改善;使地主立即放心,相信其利益有保障;强大的政权一分钟也不能动摇,社会秩序一分钟也不能被破坏。亚历山大二世在改革前夕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只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给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16. 二.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改革的酝酿 2.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1)“二一九法令”(1861年3月3日) 内容: 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政治上: 经济上: 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 同时负担一定的义务 (赎买土地) 组织上: 加强村社制度,几个村社组成一个乡, 隶属调停吏管理 时间安排: 赎买前另设两年过渡期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时为止。            --《解放农奴宣言》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4)据上述材料分析这场改革的意义和实质。

  18. 答案:  (1)为了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2)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能买卖和干  涉他们的生活;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些份地。 (3)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 (4)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它是对农民的一场掠夺。

  19. 二.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改革的酝酿 2.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1)“二一九法令”(1861年3月3日) (2)政治的缓慢变革 A.政治体制参照西方代议制建立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 B.司法制度改革 C.军事、教育改革 D.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

  20. 二.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改革的酝酿 2.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3.进步与局限 进步性:  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 性质: 地位: 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 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 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俄国农业 经济的发展和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作用: 局限性: 不彻底性、掠夺性、欺骗性

  21. 三.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1.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A.农奴制改革促进资本主义农业发展 B.促进工业发展 C.总体水平落后于美国和西欧

  22. 2.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1)改革后各种新旧矛盾的交织和激化 (2)民粹主义的形成和主张 (3)亚历山大二世遇刺身亡 (4)1905年革命

  23. C 1.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 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 C.克里木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 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2.下列有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    A.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B.是在农民运动风起云涌的情况下被迫实施的 C.份地必须出钱赎买 D.由于赎金太高,农奴没有得到份地 3.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 B.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前欧 C.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农奴制危机日益加深 D C

  24. C 4.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是( ) ①造成资本的集中②扩大了国内市场③提供了自由劳动力④强化了中央集权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①④ 5.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俄国两次大的改革都是由沙皇推行的,这表明他们( ) A .已无力阻挡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潮流 B .已意识到使国家摆脱落后追赶先进的必要性 C .已看到农奴制度是俄国落后的根源 D.迫于国内矛盾的尖锐化,只得以改革避免革 B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