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高等教育國際化─ 馬來西亞

高等教育國際化─ 馬來西亞. 報告學生:楊欣祝 班級學號:教研一甲 M981F103 指導教授:吳新興 老師. 資料來源. http://www.portal.mohe.gov.my/portal/page/portal/ExtPortal/New_MOHE_CSS/1b.pdf 教育部電子報 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windows.aspx?windows_sn=604 台灣教育中心資訊平台 http://tec.fichet.org.tw/default.aspx

russ
Download Presentation

高等教育國際化─ 馬來西亞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等教育國際化─ 馬來西亞 報告學生:楊欣祝 班級學號:教研一甲 M981F103 指導教授:吳新興 老師

  2. 資料來源 • http://www.portal.mohe.gov.my/portal/page/portal/ExtPortal/New_MOHE_CSS/1b.pdf • 教育部電子報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windows.aspx?windows_sn=604 • 台灣教育中心資訊平台http://tec.fichet.org.tw/default.aspx • 亞太科技大學http://www.ucti.edu.my/ • 馬來西亞教育制度http://ice.lhu.edu.tw/int/int_m.htm • 馬來西亞留學教育寄宿中心http://myhouse2u.com.my/design/394/index.cfm?id=4776&urlID=myhouse2ucommy&sublist=1

  3. 報告大綱 • 前言 • 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 • 具體推行方式 • 高等教育國際化成效 • 和台灣之比較 • 心得與結論

  4. 前言 • 教育改革的目的 教育改革是為了提高國家的整體教育素養。馬來西亞於1957年獨立後,在政府積極的作為下,實行教育開放政策,高等教育迅速擴張。 • 願景 馬來西亞在2007年8月份宣布,政府將給予大學較大的行政自主權,目標希望在2010年前可以吸引10萬名國際學生前來就讀,並成為東南亞高等教育的重鎮。

  5. 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教育現況(1/3) • 教育學制:修業年限為3~5年 • 課程發展:博士(PH. D)、碩士(Master)、學士(Bachelor Degree)、文憑(Diploma)、證書(Certificate)及專業課程(Professional) • 高等教育機構: 1.國立大學〈其中國際回教大學以英語授課〉。 2.公立學院、私立高等教育機構。 3.私立大學,1971年起開始辦理大學民營化;1996年 建立私立大專法案,推動私立學院辦理雙聯學制及 海外學校分校(2+1及3+1),私立大學蓬勃發展。

  6. 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教育口號(2/3) • 為改革鋪路:一個國家的使命 2007年初,馬來西亞教育部推介《2006-2010年教育發展大藍圖》其主題為〝為改革鋪路:一個國家的使命〞,闡明為達成實現2020宏願的國家使命,通過教育改革,發展人力資本,提升國民整體素質,增強國家競爭力和生產力。

  7. 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以市場為導向(3/3) • 鼓勵民辦高等教育及與國外機構合作 「以市場為導向」是馬來西亞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主因,因此政府擴大高等教育框架,鼓勵民辦高等教育及私營部門參與,並通過與國外機構合作;基於此種作為,國際化行動很快就被引入。而根據馬來西亞政府法律制定,跨國私營機構與當地私立高等教育機構若合作,當地機構國民必須持有百分之三十的股權;若國外機構想要設立課程在馬來西亞,需獲得認可及牌照。

  8. 具體推行方式─雙聯教育(1/2) • 馬來西亞政府做出有利於全國人民高等教育的政策方針,不再保護本土大學的教育政策,適當地開放歐美大學設立分校或開設雙聯學校結盟。 • 雙聯課程及學分轉移是馬來西亞獨特的國際化教育方式,亦是首創的高等教育制度;也就是常說的聯合辦學(2+1或1+2)。

  9. 具體推行方式─雙聯教育(2/2) • 2+1方式 在馬來西亞讀兩年後去英國、美國或澳洲的大學本校讀一年的學制。 • 1+2方式 指一年在馬來西亞,後兩年赴英國、美國或澳洲的大學本校就讀的學制。 • 無論選擇哪一種方式所獲得的文憑及學位,均與該所國外大學所頒發出的畢業證書是相同的,這是馬來西亞政府對其人民及學校的保障,也加強了他們在國際間的競爭力。

  10. 高等教育國際化成效─亞太科技大學 • 亞太科技大學(UCTI) (University College Technology &Innovation) 亞太科技大學的所有課程都通過國家高等教育部及LAN(國家認證委員會)的認證,同時其教學水準亦受國際合作大學之認可,保證學生可以轉移學分至英、澳的各個大學,讓學生可有更多國外大學的選擇。

  11. 和台灣之比較─競合 • 由於彼此都是以華語為主的國家,少了語言的隔閡,學生較易流通;而在馬來西亞欲提升教師程度及華語能力方面的資源,台灣也可以給予支援;但較優勢的英語學習環境及國際認可的證書卻是現今台灣仍須努力的地方。

  12. 心得與結論(1/2) • 雖高等教育國際化是現今各個國家極力推廣的政策之一,但亦遇見不同的阻礙;如馬來西亞在推動上所遇見的問題即為母語教學與英語教學的爭議。 • 母語與國際語言應相輔相成,但往往卻因為政治因素等而讓其產生互斥;在台灣,此現象雖不見,但我們卻有學歷是否被承認的問題。

  13. 心得與結論(2/2) • 教育若能和政治分離,那想必會容易得多;但偏偏又是那麼的密不可分。不過如論如何,在全球化之下所催促出的高等教育國際化,其實就是希望我們能具備好因應的能力;而其能力即為語文能力、專業能力、資訊能力及獨立自主的能力。

  14. 報告完畢,感謝聆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