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康复心理

康复心理.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精神病学教研室. 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 康复的定义: (rehabilitation) 从疾病发生到恢复到原来的良好状态 康复的内容包括:心身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功能康复. 康复治疗的范围. 神经系统的疾病与伤残 精神残疾 骨关节疾病与伤残 感官与智力残疾 慢性病. 康复医学的三项基本原则. (一)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功能训练: 生理功能:躯体的感官、运动 心理功能 : 良好的认知功能、情绪状态、人格 社会功能:自我照顾、职业功能、社会角色的维护与转换、休闲娱乐. (二)全面康复 器官与肢体的功能

sabi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康复心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康复心理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精神病学教研室

  2. 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 康复的定义:(rehabilitation) • 从疾病发生到恢复到原来的良好状态 • 康复的内容包括:心身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功能康复

  3. 康复治疗的范围 • 神经系统的疾病与伤残 • 精神残疾 • 骨关节疾病与伤残 • 感官与智力残疾 • 慢性病

  4. 康复医学的三项基本原则 (一)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 功能训练: • 生理功能:躯体的感官、运动 • 心理功能: 良好的认知功能、情绪状态、人格 • 社会功能:自我照顾、职业功能、社会角色的维护与转换、休闲娱乐

  5. (二)全面康复 • 器官与肢体的功能 • 整体的人的生活能力:心身整合 • 职业发展与再定向 • 教育与训练 • 发展新的能力

  6. (三)重返社会 • 人的社会性 • 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 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 • 履行社会责任和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能力

  7. 社会康复的基本条件 • 良好的自我意识, • 自理与自我照顾、 • 较好的躯体健康水平、 • 交流与沟通、 • 职业技能与经济的稳定

  8. 康复医学的相关学科 • 康复临床 • 社区康复 • 康复心理学 • 特殊教育与康复

  9. 康复心理学(rehabilitation)的基本概念 • 医学心理学的分支 研究残疾人和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心理规律 康复过程: 各种康复治疗的结合,达到康复目标的过程,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康复过程

  10. 残疾及心理问题 • 疾病导致不能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 • 身体上及精神上的功能缺陷 • 残疾的分类:躯体残疾、精神残疾、智力残疾

  11. 残疾人的共同特点 1 生理特点:躯体的残缺与功能障碍 生活能力受限,躯体及功能的代偿 2 心理特点:残疾带来的个人及社会境况的变化,残疾作为一种慢性应激 • 自我概念不良或混乱 • 情绪抑郁、消极 • 动力不足,意志减退

  12. 残疾人的社会地位 • 弱势人群 • 权利的平等 • 特殊的社会待遇:学习、就业

  13. 康复过程中的等级 • 低水平康复:主要在生理水平及一定的心理水平的康复 • 中等水平的康复:较好的心身功能的康复, 有一定的自理与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但适应不良,伴随一些心理问题

  14. 高水平的康复: • 心身功能显著恢复 • 生活基本自理, • 能参加社会活动维护职业功能 • 良好的情绪与自我概念

  15. 残疾人常见的心理社会问题 1 认识活动: • 否认、 • 对治疗及康复的偏见、偏信 • 依赖、固执、宿命观 • 认知歪曲

  16. 2 情绪的影响 • 自我评价低 • 缺乏自信与自我肯定 • 消极、自卑 • 孤独感、抑郁 • 自闭、绝望

  17. 3 人格因素 • 认知方式 • 情绪特点 • 自我的功能 • 应付方式与防御方式 • 生活态度与价值观

  18. 4 社会因素的影响 • 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 • 家庭因素:带有残疾的家庭 • 社会支持:物质支持、情感支持、经济支持

  19. 5 医源性因素对残疾人心理的影响 • 医务人员的态度及操作 • 治疗因素、药物因素

  20. 综合医院常见的康复心理问题 • 疾病所致的心理反应: • 躯体疾病对心理活动的影响:各种心理障碍 • 个体对疾病的心理反应:情绪、认知及行为反应

  21. 影响个体对疾病反应的因素 • 疾病的性质及严重性 • 个人的人格特点 • 治疗经过 • 预后

  22. 治疗相关的心理反应 • 对治疗环境的心理反应 挂号、诊疗、处置环境 • 治疗所致的心理反应: 医嘱、角色转换、认知及行为改变

  23. 慢性疼痛(chronic Pain) 定义: • 慢性疼痛的生物、心理、行为方面 • 一种痛苦的感觉 • 一种痛苦的情绪 • 体验痛苦的思维方式 • 表达痛苦的行为

  24. 慢性疼痛的生物、心理、行为治疗 1 治疗前的评估:躯体健康状态、心理状态(认知、情绪、期望、目标)、 2 如何接触慢性疼痛患者 良好的医患关系 晤谈技巧及内容:

  25. 3 慢性疼痛的治疗 • 药物治疗:慢性疼痛与抑郁 • 抗抑郁药对慢性疼痛的疗效 • 其他药物治疗

  26. 常用的心理行为治疗方法: • 生物反馈 • 放松治疗 • 认知治疗 • 行为治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