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自殺 ﹝ 傷 ﹞ 防治處理流程

自殺 ﹝ 傷 ﹞ 防治處理流程. 報告人 : 范素惠 地 點:新竹縣立新埔國中 日 期: 98.08.27. 學生自傷 ( 殺 ) 原因及方式. 台灣地區主要死亡原因 (96 年、 95 年 ). 附註 :15 至 24 歲青年是自殺死亡率唯一上升的年齡層。. 台灣地區 94-96 年自殺及自傷死亡人數 (15-24 歲 ). 96 年自殺死亡人數及原因( 15-24 歲). 校園學生自殺事件 (95.01-97.05) ( 刊載報紙全國版者 ). 95 年. 96 年. 97 年. 97 年.

Download Presentation

自殺 ﹝ 傷 ﹞ 防治處理流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自殺﹝傷﹞防治處理流程 報告人:范素惠 地 點:新竹縣立新埔國中 日 期:98.08.27

  2. 學生自傷(殺)原因及方式 台灣地區主要死亡原因(96年、95年) 附註:15至24歲青年是自殺死亡率唯一上升的年齡層。

  3. 台灣地區94-96年自殺及自傷死亡人數(15-24歲)

  4. 96年自殺死亡人數及原因(15-24歲)

  5. 校園學生自殺事件(95.01-97.05) (刊載報紙全國版者) 95年

  6. 96年

  7. 97年

  8. 97年

  9. (教育部為避免媒體過度報導學生自傷(殺)事件,產生模仿效應,特於97年6月6日發函各級學校,轉述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函。)(教育部為避免媒體過度報導學生自傷(殺)事件,產生模仿效應,特於97年6月6日發函各級學校,轉述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函。) 97年5月1日下午台北縣某國小發生六年級女童在上課時間於校內跳樓自殺身亡事件,家屬於5月5日親至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傳播內容處陳情,其內容略述如下: 一、媒體未考量擅入學校及醫院可能造成之影響,全程緊跟拍攝。 其中包括在案發後進入學校拍攝該女童班級教室、墬樓地點及 醫院急診室,除對於甫出意外之校內其他學童心理將造成負面 影響之外,亦可能妨礙急救程序,更損及女童家屬不願意被採 訪的權益。另,電視媒體至女童家附近找鄰居訪問,甚至試圖 登門造訪女童家,並有SNG車及記者在女童家附近等待至事發 當日晚上八、九點之後的行為,完全枉顧往生者家屬感受。 二、數家電視媒體引用校方曾對女童做過的柯氏憂鬱量表,指稱女 童因憂鬱傾向,加上與同儕相處及感情等問題,可能是導致女 童跳樓的因素等報導內容,使家屬在後續相關處理時,受到更 多精神壓力。

  10. 世界衛生組織(WTO)總結了媒體在自殺報導中的六要與六不原則(what to do and what not to do):

  11. 青少年學生自殺,最引人注意、讓人憂心的有下列6點:青少年學生自殺,最引人注意、讓人憂心的有下列6點: 1.自殺年齡層有越來越降低的趨勢。 2.自殺頻率越來越高。 3.常以上吊或跳樓「致命性」的激烈手段,似乎強烈 宣告人生無望,決意自我了斷,真叫人怵目驚心。 4.青少年自殺原因令人費解,讓人覺得有死的必要嗎? 5.自殺事件對有類似情緒壓力的學生產生感染作用, 模仿效應重現。 6.說「走」就「走」,認為說聲「抱歉」「對不起」 「請原諒」,就可以灑脫的走了。

  12. 發生之前(預防/宣導) 落實一級預防之各項措施 1.依「三級預防架構」律定相關處理措施: 一級-全體教職員(學務單位)、 二級-校內諮商輔導專業人員(輔導單位)、 三級-建置校內外諮商輔導專業團隊(校長室)。 規劃並執行學生篩檢方案、強化教師之辨識能力及基本輔導概念(輔導單 位);設置校內/外通報窗口、擬定校內查察策略及通報流程(含保密/保護 機制)、(學務單位)。 2.擬定並執行教育/宣導措施: 以融入式教學方式落實學生情緒教育及生命教育於各學科(含綜合領域)之 課程中(教務單位); 宣導校內相關資源訊息,並提供師生緊急聯繫電話/管道資訊(學務單位) 相關心理衛生之預防推廣活動之辦理(輔導單位)。 3.強化校園危機處理機制:將學生憂鬱及自殺(傷)事件納入既有危機處理 流程中。(校長室)。

  13. 通報 學校人員(導師/教師/行 政人員等)於知悉事件 發生時,立即依通報機 制落實通報(校內、外 通報),並啟動危機處 理機制。 處理 1.校內: 當事人之醫療處理(醫療人員)、 當事人家屬之聯繫(學務單位)、 事件之對外/媒體發言(發言人)、 當事人(自殺未遂)及相關師生之心理諮商 輔導(輔導單位/導師)、 當事人(憂鬱或自殺未遂)成績或課程安排 之彈性處理(教務單位)、 當事人(憂鬱或自殺未遂)請假相關事宜之 彈性處理(學務單位)。 2.校外:校外機制及資源之引進/介入 (醫療人員、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社工師等) 3.律定後續處理之評估機制 發生之時(學校當下之立即處置)學校危機(處理危機處理小組)

  14. 發生之後(後續/追蹤) 1.事件之後續處理 2.相關當事人之後續心理諮商及生活輔導與追蹤(follow-up) 3.預防再發或轉介衛政單位協助

  15. 案例一 • 排隊的反思?為何大家不會做呢? • 有那些層面﹝向度﹞是我們要因應處理?

  16. 「校園憂鬱、自傷行為」三級預防

  17. 「校園憂鬱、自傷行為」三級預防

  18. 「校園憂鬱、自傷行為」三級預防

  19. 「校園憂鬱、自傷行為」三級預防

  20. 結語 • 生命會找到它的出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