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新生儿疾病筛查标本采集技术

新生儿疾病筛查标本采集技术. 江剑辉 广州市妇婴医院 广州市新生儿筛查中心. 采血. 网 络 组 织 管 理 教 育 培 训 质 控. ↓. 滤纸干血斑标本的收集. ↓. 筛查实验检测. ↓. 阳性召回. ↓. 疾病诊断和治疗、随访. ↓. 出生缺乏监测.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 新生儿筛查. 采血. 检查一滴血 预防痴呆病. 滤纸干血斑标本 ( dry blood spot (DBS) on filter paper). 是将采集的新生儿血样滴在筛查专用滤纸上而制成的圆形均匀斑状血样

Download Presentation

新生儿疾病筛查标本采集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生儿疾病筛查标本采集技术 江剑辉 广州市妇婴医院 广州市新生儿筛查中心

  2. 采血 网 络 组 织 管 理 教 育 培 训 质 控 ↓ 滤纸干血斑标本的收集 ↓ 筛查实验检测 ↓ 阳性召回 ↓ 疾病诊断和治疗、随访 ↓ 出生缺乏监测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

  3. 新生儿筛查 采血 检查一滴血 预防痴呆病

  4. 滤纸干血斑标本 (dry blood spot (DBS)on filter paper) 是将采集的新生儿血样滴在筛查专用滤纸上而制成的圆形均匀斑状血样 一般专用于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检测。

  5. 滤纸干血斑标本 (DBS)的采集 • 采血对象和采血时机 • 材料和器具 • 采血方法和技巧 • DBS血斑质量 • 标本收集方法 • 标本保存方法

  6. 材料和用具 • 载血滤纸:S&S903的专用滤纸 • 采血卡

  7. 其他材料 • 信息卡 • 穿刺针 • 采血卡支架 • 75%酒精和消毒干棉球 • 热水袋或热敷用毛巾

  8. 采血时机 • 新生儿生后3天(或48~72小时)进行 • 由寒冷刺激等因素引起的新生儿体内促甲状腺素(TSH)反应性增高已恢复真实水平(图示) • 喂哺奶乳6次以上,使新生儿接受充分的蛋白质负荷

  9. 采血方法 • 符合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 • 《新生儿筛查计划》中滤纸血片的采集方法

  10. 采血前准备 • 登记,查对,填卡,洗手,戴口罩 • 采血部位清洁,保暖,血循环良好(可用40-42℃热敷)

  11. 采血部位选择 • 足跟内、外两侧(如图涂黑部分为允许采血区)

  12. 足跟两侧 涂黑处 允许采血

  13. 穿刺和挤压 • 一次性使用穿刺针。进针2~3毫米。拭去最初少许血滴(含碎片) • 待穿刺点的苍白区消褪后,用母、食指和手掌握持足部,适当施压。

  14. 取血 • 血液顺利流出,等血滴够大时,用载血滤纸的一面轻触血滴,使血样吸进滤纸透过背面 • 一次形成直径约1厘米的血斑 • 共取3个血斑 • 压迫止血

  15. 等血滴足够大时 用滤纸轻触血滴 取数个直径 1cm血斑

  16. 晾干 • 室温 • 水平放置 • 晾干2-3小时 • 避免热烤、日晒、紫外线照射、福尔马林或其他有机溶剂熏染、液体污染等

  17. 血源性疾病的预防 • 注意无菌操作 • 预防血源性污染 • 对 乙肝、丙肝、梅毒、爱滋病母亲之新生儿血样的处理:醒目标识,单独装袋 • 非典型肺炎之母所生婴儿建议暂缓采血,待婴儿排除冠状病毒感染后进行

  18. 滤纸干血斑标本的送检 • 原则:尽快送往→新生儿筛查实验室检 测机构(即筛查中心) • 最佳:于标本采集后24小时内送出 • 广州的规范做法:送/寄 2次/周 • 规范要求:采集后1周内送达

  19. 方法 • ①挂号信邮寄 • ②人工投送 • ③专收专投系统(绿色通道 )是目前最先进的递送技术

  20. 干血斑标本的质量 • 1.质量合格标准: • ①血斑数量足够,筛查三种疾病应采集三个血斑 • ②血斑足够大,直径约1厘米 • ③血样均匀透过背面 • ④标本及时性符合本地筛查三种疾病的实验检测要求

  21. 不可接受的标本 • 质量不合格的标本不具备实验室检测可接受性 • 常见原因

  22. 标本失去可接受性的常见原因 • 1.采血卡被污染损坏 • 2.血样数量不够,包括无血样、血斑不够大。 • 3.血样不均匀,不透纸背 • 4.晾干不充分,或未及时收集造成过度干燥或其他不良影响 • 5.标本被热烤、日晒、紫外线照射、福尔马林熏染、液体污染等 • 6.采血单位未按时送出标本或检测单位未及时收到标本

  23. 不合格标本分类 • 1.滤纸受损(弄脏、受潮、污染) • 2.血斑数量不足(数不够多,每个血斑不够大) • 3.血斑质量不好(不透纸背、重叠滴血、组织液稀析环) • 4.标本保存不当(1)被日光或紫外线照射,(2)暴露于福尔马林气味,(3)外露过久(》3小时),(4)未晾干即用塑料袋封装或封装后存放于4-8℃冰箱 • 5.寄送不及时

  24. 标本采集的十种常见错误 • 滤纸受损。 • 消毒时酒精过多、未干。 • 血斑过小、过少。 • 重复滴血或两面血。血液已凝固。 • 过度挤压,血液过稀。 • 血斑受日光、紫外线照射。 • 血斑被高温、暖炉、热风损坏,蛋白质变性、凝固。 • 血斑未干或晾放过久。 • 血斑未密封、未放冰箱保存。 • 未按时寄送。

  25. 血斑不匀 重复滴血 标本未干

  26. 过度挤压 血样堆砌 齿轮状晕

  27. 保存方法 • 筛查标本应于2~8℃冷藏条件下保存5年(注) • 超过保存期的标本应按医疗垃圾的血液污染品处理

  28. 感谢您的关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