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行业资讯月报 ——2013 年 6 月

行业资讯月报 ——2013 年 6 月. 营销中心 - 策划部. 日化行业品牌资讯 食品行业品牌资讯 饮料行业品牌资讯 药品行业品牌资讯 家居行业品牌资讯 家电行业品牌资讯. 目录 CONTENTS. 行业及品牌资讯来源 : 行业网站、主要品牌网站、政府发布政策等,仅供参考. 日化行业. 行业市场资讯摘要. 中国本土化妆品五大机会. 高端化妆品涨价连连 消费者被逼转投国货. 来源: 中国经营报 2013-6-26 摘要:

Download Presentation

行业资讯月报 ——2013 年 6 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行业资讯月报——2013年6月 营销中心-策划部

  2. 日化行业品牌资讯 • 食品行业品牌资讯 • 饮料行业品牌资讯 • 药品行业品牌资讯 • 家居行业品牌资讯 • 家电行业品牌资讯 目录CONTENTS 行业及品牌资讯来源: 行业网站、主要品牌网站、政府发布政策等,仅供参考

  3. 日化行业 行业市场资讯摘要 中国本土化妆品五大机会 高端化妆品涨价连连 消费者被逼转投国货 来源:中国经营报 2013-6-26 摘要: 中国化妆品行业已经进入了充分竞争阶段,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点对点或面对面的竞争,而已经演化为全方位的、立体的竞争。然而,在跨国公司自身同样存在种种风险、软肋和压力下,我们并不是没有机会。 点击查看全文 来源:南方日报 2013-6-21 摘要: 继今年初香奈儿、SK-II等高端化妆品品牌引发今年第一轮涨价潮之后,进入6月份,高端化妆品又在中国市场上掀起了年内的第二轮涨价。资生堂、欧舒丹、娇韵诗等品牌均加入涨价行列,涨价幅度最高的达两成之多。对于化妆品价格的轮番上涨,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成本上升已经不再是影响高端化妆品定价的最主要的因素,通过涨价拉开与中低端品牌的定位差距,同时最大限度扩大利润空间,才是高端化妆品价格一再上涨的关键原因。   对价格不敏感的消费者群体不会因为涨价而放弃这些高端化妆品品牌,但随着中国消费者的日益理性,在接二连三的涨价潮面前,也有一部分消费者开始转投网络购买、海外代购,以及重拾对于性价比更高的化妆品老牌“国货”的青睐。 点击查看全文

  4. 日化行业 行业市场资讯摘要 大陆药妆市场前景广阔 应多向台湾取经 来源:厦门日报 2013-6-19 摘要: 自大陆“赴台游”政策放开以来,除了美景和美食,宝岛台湾最吸引大陆游客的,莫过于“遍地开花”的药妆店了。随着“我的美丽日记”、“森田药妆”这些台湾知名药妆品牌在大陆的家喻户晓,越来越多的连锁药店和药企也开始瞄上了药妆市场的大“蛋糕”,但大陆多数打出“药妆”招牌的药妆店却仍仅仅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由于整个市场环境还不完善,政策也未到位,与会的多位业界人士均认为,大陆药妆市场的“春天”还未真正到来。 点击查看全文

  5. 日化行业 行业市场资讯摘要 化妆品巨头忙下乡: 拼抢城镇化中低端新市场 来源:企业观察报 2013-6-15 摘要: 经过20多年长足发展,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达到2000亿元左右的市场容量,且每年增幅在10%以上。在这个庞大的市场吸引下,各路企业争相逐利。由于一线城市竞争激烈、市场饱和,最近,外资品牌、本土品牌纷纷加大对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山村市场的投入,开始了一轮市场新角逐。   “随着竞争不断持续,化妆品市场不断被细分,产品种类迅速增长,产品定位不断推陈出新,产品竞争由一线城市发展到农村市场。”观研天下分析师李鸣宇在采访中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 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中低端市场的消费需求增加,化妆品巨头纷纷涌入三四线城市乃至农村市场,上山下乡成为了化妆品业的流行词汇。上海家化、大宝、法国欧莱雅集团、宝洁、资生堂等中外企业加快进入这一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品牌效力的拉动,加上营销实力的渗透,使得这些企业踌躇满志。 点击查看全文

  6. 日化行业 行业市场资讯摘要 药企多元化布局 缘何偏爱挤牙膏 来源:证券时报 2013-6-26 摘要: 牙膏产业数十年来产品更替不断涌现,而有着上百年历史的中医药企业正酝酿引领新一波潮流。继云南白药、广州药业、片仔癀之后,独一味也于日前宣布牙膏产品研制成功。   高端牙膏毛利率堪比地产、白酒,凭借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高额的利润,这一需求刚性产品吸引着产业资本纷至沓来。不过,这块蛋糕看上去很美,想要食之却没那么简单。 2005年前后,云南白药高调亮出牙膏产品时,我国的中高端牙膏市场还波澜不惊。转眼九年过去了,外资垄断的牙膏版图已悄然被撬动,几大品牌唱独角戏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行业竞争也早已硝烟四起。 点击查看全文

  7. 日化行业 行业市场资讯摘要 牙膏行业增长趋势分析 来源:中国网 2013-6-13 摘要: 2000年至2008年的九年间,随着外资日化企业的进入、扩张、统治,牙膏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但近5年行业中不断有“黑马”出现,导致现有领先牙膏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而这一表现主要体现在牙膏行业市场集中度的下降上。从数据上看,TOP10的集中度由2010年的87.4%已经下降至2012年83.9%;TOP3的集中度已由2008年的55%下降至2012年53.5%。显而易见,黑马企业在细分市场上的突破对行业领先企业形成了较大冲击,尤其是以云南白药(从2004年的不足5000万发展到2012年的12亿)为代表的黑马牙膏企业,通过功能差异化、价格差异化、渠道差异化的手段和策略,获得了巨大成功。同时,黑马牙膏企业在细分市场上获得的成果,也进一步刺激了更多牙膏企业、日化企业进军牙膏细分市场,需求突破。   因此,睿信致成管理咨询预计,2015年以前整个牙膏行业市场集中度仍将呈下降趋势,但由于牙膏行业技术壁垒不高,产品跟随性战略成本较低,一旦有企业在细分市场获得成功,各大牙膏企业便会蜂拥而至。同时,随着各大牙膏品牌价格带的丰富、功能带的丰富,市场集中度将会稳定并回升,总体看,2013-2020年牙膏行业市场集中度将成“U”变化趋势。 点击查看全文

  8. 日化行业 行业市场资讯摘要 分析:2013年中国日化行业渠道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2013-6-18 摘要: 渠道,对于日化企业来说,是一个可以改变企业命运,甚至改变整个战局形势的因素,日化行业几十年来的风雨阴晴,跌宕沉浮,都与渠道息息相关。从拉芳等品牌的流通时代,到小护士等品牌的百货时代,从舒蕾等品牌的终端时代,到自然堂等品牌的专营店时代,日化渠道的历史演变,在变幻莫测的商业格局中发生。走过被狂风冷雨洗礼后的2012年,2013年行业的渠道格局将呈现什么局面?相信这会是绝大多数日化人心中怀揣的问题。 点击查看全文

  9. 日化行业 行业市场资讯摘要 决战细分市场 本土日化品牌开打“反攻战”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3-6-9 摘要: 在部分细分市场已经占优之后,本土日化品牌正在掀起一波“反攻”的小高潮。   近日,本土日化品牌动作频频,拉芳牵手巴斯夫,成为巴斯夫在中国洗发行业的首家战略伙伴;沉寂多年的索芙特重打功能牌,杀入“防脱”洗发市场;两面针(600249.SH)借高端牙膏,意图重振日化板块的业务......被外资品牌挤压良久的本土品牌急欲打出一个全垒打。   省广方面的数据显示,以2008年为分界线,国内日化市场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土日化品牌市场份额由2008年之前20%提升到45%。日化专家冯建军也介绍,目前中国日化行业的市值大约为2200亿元,其中,洗涤日用品的总市值为1000亿元,本土品牌已占据40%左右的市场份额。 点击查看全文

  10. 日化行业 企业市场资讯摘要 宝洁推业务重组计划 中国市场发力渠道革新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3-6-7 摘要: 上月,刚回到宝洁担任首席执行官的雷富礼很快有了新动作。据外媒6月6日报道,世界最大消费品制造商宝洁公司宣布将实施重组计划。   一位接近宝洁的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少人对于雷富礼的回归抱有很大希望,但短时间来还很难看出对中国市场的影响。而记者了解到,在中国市场上,宝洁已出现调整经营策略的迹象。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宝洁一方面正在继续扩大其在洗护发等方面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就是配合新的渠道推出新的品牌。   “目前宝洁的洗护发系列,包括海飞丝等品牌,在中国市场份额大约在53%左右,因此肯定还是要保持这方面的优势。”该人士告诉记者,玉兰油方面宝洁体量比较大,但也是宝洁的“痛处”,因为总体来讲,此前宝洁的品牌比较老化。   与此同时,宝洁在渠道方面也似乎正在进行革新。记者了解到,一些新品牌的推出,都绕过了商超、KA大卖场渠道,而是选择了电子商务、化妆品专营店等渠道,如今年年初面市的海肌源与公司旗下玉兰油去年11月推出的花肌悦系列产品。 点击查看全文

  11. 日化行业 企业市场资讯摘要 市场增速下滑 联合利华小心翼翼 来源:第一财经周刊 2013-6-24 摘要: 在距离多芬洗发水上市还有两个月时间的时候,联合利华内部进行的模拟演习最主要要解决一个问题:假设自己是市场上的竞争对手,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知晓了多芬上市的消息和大致的计划、投入力度,那么应该如何进行阻击—从而制定出反计划。   在2010年8月,作为联合利华中国美发品类市场总监,徐喆心里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让多芬的上市获得一击即中的成功。多芬是继清扬之后这家公司为扩张它在中国的美发产品线而引入的新品牌,在联合利华中国超过100亿元的年营收里,有2/3的业绩来自于洗发水、沐浴露、牙膏和洗衣粉。最近5年,随着清扬品牌的成功,联合利华在洗护发领域与最大的竞争对手宝洁公司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但问题是,这还不够。 点击查看全文

  12. 日化行业 企业市场资讯摘要 立白欲进军杀菌消毒领域 来源:羊城晚报 2013-6-8 摘要: 立白集团昨日宣布与全球最大的杀菌剂供应商陶氏微生物控制技术签约成为战略合作伙伴。立白集团称,将借此契机正式加入杀菌消毒领域的竞争。   据悉,杀菌消毒类产品原来在整个日化行业中的份额是微乎其微的,“非典”让其成为了独立品类的市场,而禽流感等疫情尤其是此前H7N9禽流感病毒的流行,令消费者对于家居及个人的杀菌消毒问题更加关注,这对于日化产业来说也是好商机,尤其是对以清洁、消毒类产品企业而言更是重要的机会。“消毒杀菌成日化新宠。”立白集团副总裁、首席新闻发言人许晓东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立白集团将投入很大的资源向杀菌消毒领域进军,通过自主研发推出专业的品牌,目前已经在个人健康及家庭洗涤产品进行了相关布局。 业界的另一种分析声音认为,作为传统洗涤产品的领头企业,立白将通过细分市场,尤其是利润空间比较大的高附加值产品,以确保立白大日化战略的实现。对此,许晓东表示,立白集团今年上半年保持双位数的增长,其中洗衣液品类获得高速的增长,虽然目前的销售主要集中在粉、精、皂等传统洗涤产品,但未来立白将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并侧重于其他如洗涤液、杀菌消毒、牙膏、化妆品等高品质、高附加值、高利润产品的开发,扩大这类产品的销售占比。“立白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继续细分大日化的市场,比如这次选择与国际巨头的合作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点击查看全文

  13. 日化行业 企业市场资讯摘要 丸美拥抱LV基金 本土日化纷纷“拥抱资本” 来源:南方日报 2013-6-21 摘要: 近日,有业内人士在微博上称“LVMH集团投资丸美,控股49%,原玉兰油品牌总监加盟”,引发美容化妆品行业内的关注。丸美集团企划部部长曾令椿向媒体证实,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旗下的私募基金L Capital亚洲投资部门L Capital Asia确实已经入股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但未透露入股份额及具体交易细节。   又一中国本土化妆品品牌接受了来自海外的资本支持,而这一策略在此前已被羽西、丁家宜、大宝等多个品牌采用,但最后的结果却各不相同。正因为如此,丸美的这一举措也再次引发了行业内对于本土化妆品品牌崛起之路的关切。 点击查看全文

  14. 食品行业 企业市场资讯摘要 三全食品正式收购上海龙凤股权 康师傅甩包袱完全剥离味全股份 称将专注核心业务 来源:广州日报 2013年06月27日 摘要: 三全食品公告透露,已取得原属于亨氏旗下的冷冻食品上海龙凤全部股权,并在昨日支付给亨氏方面购买“各龙凤实体”的股权款 1.59亿元,其他龙凤实体正在办理商务等审批程序。这意味着三全食品收编“老对手”工厂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位接近本次交易的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根据双方的默契,原定于6月底完成相关交接,三全方面承诺全面接收龙凤员工。“目前是双方一起管理龙凤,亨氏也还未全退,但决策要和三全方面商量。”  点击查看全文 来源:北京商报  2013年06月27日 摘要: 康师傅自2008年开始连续三次剥离味全股份之后,终于完全甩掉这一“不良资产”包袱。据昨日康师傅发布公告显示,其以4612万美元的价格向母公司顶新公司出售仅剩的5.55%味全股份,至此,康师傅将不再持有任何味全股份。  点击查看全文

  15. 食品行业 企业市场资讯摘要 五粮液将推10元白酒? 公司昨日急忙澄清称“不可能” 来源:羊城晚报 2013年06月26日 摘要: “‘腰部发力’不是推低价,五粮液不可能推10元产品。”昨日,在一则关于五粮液将推10元白酒的报道出炉后,五粮液一位内部高层人士向羊城晚报记者称,该报道属于消息失实。 近日,五粮液董事长唐桥在接受四川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五粮液在过去的发展过分依赖高端产品,把主要的精力和工作重心也放在高价位产品上,因此在这次市场变化时受到巨大冲击。为此,五粮液提出了在白酒行业内部的“弯道超车”——由于其旗下产品覆盖了低、中、高全系价位的产品线,因此五粮液计划依靠中价位的产品,全价位、全产品线布局,在五粮春、五粮醇等传统“腰部产品”的基础上,培养更多“腰部产品”,实现腰部发力。 点击查看全文

  16. 饮料行业 行业市场资讯摘要 两大品牌水企掐架 搅乱饮用水行业生态 来源:羊城晚报  2013年06月27日 摘要: 纯净水、矿泉水、蒸馏水、山泉水、天然水、矿物质水……原本就早已存在于市场上的五花八门的饮用水,在2013年却重新引起了原本对水种并无太多留意的消费者的关注。 引发这次全民热议饮用水安全的导火索,是围绕着饮用水品牌农夫山泉展开的大辩论。在这场争论背后,今年水企所遭遇到的空前困境逐步暴露,水企间的“暗战”走向白热化。 业内人士指出,水企混战或将持续,这是一场不可避免的大洗牌。行业如何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每家水企必须正视的问题,消费者也有权知道水质真相。 点击查看全文

  17. 饮料行业 企业市场资讯摘要 复制王老吉:贵州百灵进军功能性饮料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3-6-27 摘要: 对于功能性饮品,中国市场并不缺乏追随者。正是看中这一细分行业的发展前景,苗药第一股贵州百灵悄然进军饮品行业。针对女性养颜饮料的空白,贵州百灵推出一款胶原蛋白饮料产品,且定位高端,零售价几乎是一般饮料的两倍。 贵州百灵董秘牛民用“试探性产品”来形容公司的新品,他表示,若市场反应好,盈利效果好,公司再将其纳入主要产品。事实上,贵州百灵已重金邀请影星章子怡为该产品代言,也许并非牛民所说的“试探性”这么简单。 首款获批的胶原蛋白饮品 去年9月,贵州百灵高管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表示,公司胶原蛋白饮品将于国庆后投放市场,主要投放城市为京、津、广州和深圳。之后,公司在官网上表示,与德国德乐集团联手,进军功能性饮品行业,且双方合作的新品“爱透胶原蛋白”饮料,英文名“icoll”已获批上市。贵州百灵称,这是胶原蛋白获准进入我国新资源食品名单后,首款获批的胶原蛋白饮品。 目前,贵州百灵已与屈臣氏签约,“爱透”在屈臣氏绝大部分门店可以买到。公司董秘牛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除了屈臣氏,公司还与国内几家大型商超签约,但目前只有北京、上海、广州、昆明等地方的大型超市有销售。 点击查看全文

  18. 饮料行业 企业市场资讯摘要 加多宝获CNAS认证 凉茶领导者品质获权威认同 来源:搜狐网 2013-6-26 摘要: 水是万物之源,理应受到人类最高等级的礼遇。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与水污染的不断恶化郑重地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于是,饮用水的安全与健 康不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近日,凉茶行业领导者加多宝集团旗下的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正式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 员会(CNAS)颁发的实验室认可证书,成为国内凉茶行业首家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的企业。舆论认为,加多宝作为首家获得CNAS认证的凉茶企业,大大夯实了凉茶领导者品牌的品质背书,并为正宗凉茶走向国际舞台开启了一扇“绿色通道”。 据悉,国内目前获得CNAS认可的均为各行业的领导者企业。CNAS作为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和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的正式成员,CNAS与签署互认协议的国家、地区实验室认可机构之间互认,而通过CNAS认可的实验室,其获认可技术能力的检测结果可以在成员国之间得到互认。 点击查看全文

  19. 饮料行业 企业市场资讯摘要 企业市场资讯摘要 统一购汇源剩余产能欲改写果汁三强格局 来源:中国企业报 2013-6-25 摘要: 在国内饮品市场上,果汁行业销售额仅次于瓶装水排第二,占22.3%。整个果汁行业销售规模达1150亿元,其中低浓度果汁(果汁含量为5%至39%)占比最高,达80%。其余是中、高浓度果汁的份额,占比20%。低浓度果汁的市场目前被四大巨头瓜分,分别是可口可乐、康师傅、统一和娃哈哈。 而汇源作为内地高、中浓度果汁的龙头,市场份额分别占比54.2%和44.1%。但汇源果汁长期被外界认为其产能利用率差强人意, 汇源动作频频整合资本待嫁 6月,汇源果汁频频动作,引发社会的关注。6月初,汇源果汁公布以49亿元向大股东收购上游公司,即其原材料供应商,汇源产业控股。 果然,6月18日,统一中控在台湾证交所公布,统一企业中国拟以3亿元人民币收购上海汇源100%股权。《中国企业报》记者翻查统一在中国台湾地区发出的公告,其中明确表示将收购上海汇源100%股权,其中统一企业投资25%,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成都统一投资75%。此次涉及被收购的汇源上海公司,由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等公司投资,属汇源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成立十余年至今,主要生产蔬菜与稀释水果果汁。 点击查看全文

  20. 饮料行业 企业市场资讯摘要 康师傅饮料悄然加量20% 行业“增肥战”爆发在即 来源:新快报 2013-6-21 摘要: 继今年可口可乐及百事可乐相继加量不加价加速竞争后,记者近日走访发现,百事可乐的“盟友”康师傅多个系列的产品也悄然加量20%,价格未变,有业内人士认为,因康师傅在饮料行业示范效应明显,当前饮料行情不好,其他品牌很有可能相继跟风加量。但记者了解到,因上半年雨季过长,虽然业内已有品牌加量,但在广州的销量仍处胶着状态。 康师傅多个系列加量不加价 从500ml加量至600ml,增幅达20%,记者走访市场时看到,康师傅旗下包括茉莉清茶、冰红茶、绿茶、蜂蜜柚子等多个系列产品均悄然“增肥”,而价格未变。事实上,这是近年来,饮料行业较大规模的加量现象,此前饮料“瘦身”,容量甚至跌破了500ml,480ml、450ml、乃至于420ml均有出现。康师傅就加量不加价表示,主要原因是原物料价格回落,此前的规格调整有了重新调整的空间,“其实我们从去年三季度开始就在不同产品上展开加量不加价活动”。 点击查看全文

  21. 药品行业 行业市场资讯摘要 药品管理新政倒逼医疗物流变革 UPS抢滩中国市场 医药界不满粤药品招标新规 直指唯低价是取导向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3-5-31 摘要: 新修订的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药品GSP)将在6月1日正式施行,该新规对流通环节药品质量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对此,某行业分析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我国医疗物流发展相对缓慢,新规提升了门槛,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而就在昨日 (5月30日),国际快递巨头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以下简称UPS)宣布在浙江杭州的医疗保健仓储中心正式开业,并称已达到新规的严格要求。 “当前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相对缓慢,专业的第三方医药物流公司数量少、规模并不大,其余的物流配送主要是医药生产商用于满足自身的需求”,中投顾问流通行业研究员申正远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药品管理新规对医疗物流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采购、验收、储存、养护、销售、运输、售后等多个环节都提出了要求,这提升了行业的门槛,相关不达标的企业将会被清除出去。” 来源:证券时报网 2013-6-13 摘要: 在广东省的药品招标新规送审稿未作出根本性修改之际,诸多医药界人大代表日前在北京召开的相关讨论会上表示,希望就广东药品招标新规与广东省政府进行公开对话。 5月17日,广东省药品招标新规相关规定公布后,引发医药行业强烈震动,发布会后第一个交易日,A股医药板块大跌。尽管医药界各方呼吁广东对新规进行“根本性修改”,但广东省似乎未有在大方向上修改新规的意愿。  参与此次讨论会的多位医药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称,未公开发表的新规送审稿中只对部分操作性条款做了改动,但“唯低价是取”的指导思想并未改变。 点击查看全文 点击查看全文

  22. 药品行业 行业市场资讯摘要 医药广告整治 中小电视台营收面临转型 来源:综艺报 2013-6-18 摘要: 曾几何时,中小电视台的医药广告展示了一个堪比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只要去了某某医院,马上就能怀孕,只要吃了某某胶囊,多年的胃病立马痊愈,同一个人在这个台是治疗糖尿病领域的权威,换个频道,就能摇身变成拥有祖传治肝病秘方的老中医。这些虚假违法医药广告,长期霸占着电视荧屏,污染观众眼球。   近期,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八个部委发文,决定于4月下旬至7月下旬,联合开展整治虚假违法医药广告专项行动。  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在电视上播出的医药广告必须具备医疗部门和药监部门出具的批文。目前国家药监部门和工商部门不负责审核广告,审查的责任落在了播放广告的媒体身上。媒体本应按照国家法律,只对手续齐全的医药广告予以接收和播出。但是,中西部卫视、省级电视台地面频道和地市级、县级电视台创收有困难,为了赚钱,放松审查标准,对医药广告的态度是“只要给钱就播出”。 点击查看全文

  23. 药品行业 企业市场资讯摘要 修正药业:力争构建国内最大OTC营销网络 来源:中国药网 2013-6-21 摘要: 中医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作为中医药开发和保护的优秀民族企业,修正药业一直致力于中医药事业的研究和推广,并将其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不断引领我国制药行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同时,修正药业不忘加强产业布局的规划和引导。日前,修正药业与珠海市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修正药业将依托珠海的区位、资源及政策优势,大力发展珠海市的医药事业,进一步把中医药事业推广到全国各地。 点击查看全文

  24. 药品行业 企业市场资讯摘要 广药集团重组上市后将改名广州白云山 来源:羊城晚报 2013-6-27 摘要: 广药集团重组上市后的第一次年度股东大会昨日召开,据悉,股东大会通过了该公司更名相关议案,确定本次重大资产完成后新广药名称将变更为“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据了解,2011年11月广药集团启动了横跨沪、深、港三地的整体上市工作。至去年12月,中国证监会批准广州药业新增 A 股股份换股吸收合并白云山并向广药集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今年5月23日,广州药业换股吸收合并白云山新增股份已正式上市流通,新上市公司的名称问题引发了市场的普遍关注。   广药方面表示,“白云山”是驰名商标,具有较高的品牌价值,经过多年发展早已经走出华南,成为全国性品牌。 经评估“白云山”品牌价值为283.3亿元,是广药集团继王老吉后的第二大品牌。新广药的名称既保留了白云山的品牌资源,同时也可以兼顾各方优势及实际情况。 点击查看全文

  25. 药品行业 企业市场资讯摘要 广药欲研究凉茶世界标准 称愿与加多宝携手做大 来源:重庆商报 2013-6-14 摘要: 爽口的凉茶浇不灭竞争的火焰。昨日,商报记者作为西南地区唯一受邀媒体人士,参加了广药集团主办的王老吉凉茶国际标准研究启动仪式。会上,诺贝尔奖得主、素有“伟哥之父”称号的伟哥发明人弗里德·穆拉德院士代表广药,与世界最大、资格最老的第三方国际标准体系认证机构瑞士SGS签订协议,一项世界凉茶标准的研究拉开序幕。 “这是广药王老吉从民族品牌走向世界品牌的起步。”昨日,广药总经理、副董事长李楚源在接受商报记者专访时称。对此,“老冤家”加多宝表示自己作为凉茶行业领导者,一直珍惜得来不易的大好局面,希共同做大做强凉茶产业。多位业内人士则称,标准是张王牌,但并非根本,消费者直接认可的还是产品本身。 点击查看全文

  26. 家居行业 行业市场资讯摘要 优质品牌与大众企业差距渐显 家纺业的近忧远虑 来源:中国纺织报 2013-6-20 摘要: 一段时间以来,家纺业的活动可谓密集频繁,秋冬新品发布会次第召开,各种招商活动紧锣密鼓。   然而,盘点一季度的利润增长,许多企业家愁眉紧锁。上海一企业负责人告诉笔者,近来企业销售增幅攀升20%,而利润却下滑40%。据调查,家纺行业中,利润持平或下降的企业不在少数。   中国家纺协会公布一季度数据表明:13个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5个百分点,也是由于内销产值增速下降了8个百分点。重点跟踪的170家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速也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个百分点,其中,内销产值增速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  据笔者观察,造成企业利润下降主要原因是各种硬性成本开支压缩了利润空间,导致同质同量的产品今年挣不着钱,如果产品提价又会招致下游的种种不解。  此外,国际市场经济低迷导致行业的外需萎缩,部分订单转移到东南亚等人工成本、租金成本更低的国家。预计第二季度,受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短期难以解决等影响,我国家纺业的外需增长或将持续走弱。 点击查看全文 来源:中国纺织报 2013-6-20 摘要: 行业迈步前行的时候,往往伴随着隐藏的阵痛。家纺行业在经历了多年的迅速发展后,前进的步伐开始逐渐放缓,而迅速发展所带来的行业问题正逐渐显现——企业两极分化严重,家纺行业为其成长付出了代价。   最新发布的家纺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家统计局统计的1799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7亿元,同比增长10.7%。协会统计的13个产业集群一季度完成工业总产值514亿元,同比增长14.8%。重点跟踪统计的170家企业一季度完成工业总产值173亿元,同比增长4.8%。规模以上家纺企业一季度实际完成投资77亿元,同比增长17.4%。这说明中国家纺行业整体保持了健康发展。  但隐藏在“快速增长”华丽外衣之下的,却是引人深思的行业之痛——企业两级分化趋势不断加剧。 点击查看全文

  27. 家居行业 行业市场资讯摘要 炎热夏季,家纺品牌面临“高考” 佛山陶瓷品牌概念要从产地走向标准 来源:陶城报 2013-6-25 摘要:   在陶瓷行业,我们经常会谈到佛山陶瓷这个概念,作为整个行业的一面旗帜,佛山陶瓷的标准比较高,从全国范围来看也是最高的,这是佛山陶瓷在全国范围内占据优势的一个主要原因。 目前协会一直在筹备的就是怎样利用好佛山陶瓷区域商标的事情,这对佛山陶瓷的品牌提升是一个利好的消息。笔者前段时间去市场考察,可以说佛山陶瓷一直名声在外,在山东、法库、山西等地考察,很多企业都是打着佛山品牌的幌子,实际上这些都不是佛山品牌。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整个陶瓷行业还是很混乱,品牌混乱,产品质量不一致,这对佛山陶瓷的声誉产生很多负面影响。现在佛山陶瓷区域商标已经注册下来了,协会争取今年把佛山陶瓷的区域商标主要准入规则和程序制定出来,而这些规则必须遵循很高的产品质量标准,甚至包括对佛山陶瓷的贡献,要把这些因素全部考虑进来,然后再来考虑哪些品牌能够使用佛山陶瓷的区域商标,哪些是不能进入的,这是协会今年下半年的一个重点工作。 点击查看全文 来源:中国纺织报 2013-6-20 摘要:   “一年365天,我们其实只做半年的生意。”这几乎是所有家纺品牌企业老板的心声。无论品牌强弱,当炎炎夏季到来,在家纺品牌赢利曲线图上,往往都是下行线。   “今年,中国家纺产品的销售比金融危机时期还要艰难。”正在筹备上市的紫罗兰家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永兵认为。紫罗兰是南通的典型企业,类似这种规模的企业不在少数。宝缦、蓝丝羽、圣夫岛等一批企业也深有同感。低迷的市场行情折射出中国家纺市场亟需盘整以及品牌急速扩张带来的消极影响。炎炎夏季,中国家纺品牌同样也面临着“高考”。 点击查看全文

  28. 家居行业 行业市场资讯摘要 “神十”激活太空地板概念 企业冷静对待噱头炒作 本土卫浴企业利润萎缩被迫多元化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3-6-18 摘要:   中国卫浴行业虽然品牌众多,但大品牌的营销垄断效应尚未形成。 “没有一家企业占据10%的市场份额。”广东箭牌卫浴一家大型经销商对记者说,即使是位居本土品牌前三名的箭牌,在行业中的份额也不到3%;3000多家本土品牌中,规模较大的还不到100家。 数据显示,2011年卫浴市场规模近800亿元。近几年来,因为国内房地产调控力度不减、终端需求减弱,同时国外欧债危机阴云不散,出口市场不景气,市场增速大大减缓。 受制于人民币升值和欧美市场萎缩,出口型企业订单普遍大幅下降甚至失去订单,遭遇了长单不敢接的处境。“目前,哪怕是品牌企业,平均利润率也就10%左右。” 成霖股份就是典型的出口型企业,其65%收入都来自出口美国。公司2011年销售额为13.5亿元,同比下降7%,2012年销售额也只有14.2亿元,仅增长了5.69%,由于原材料价格升高,各项业务的毛利率亦均有所减少。 内销企业的风光时期也早已过去。上述箭牌经销商说,箭牌、惠达这样的国内一线品牌,毛利估计还有30%,但净利一定连毛利一半都不到。“整体市场是产能过剩,供大于求,以后的趋势是赚钱越来越难。” 点击查看全文 来源:搜狐网 2013-6-22 摘要: 就在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对接天宫一号而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新闻的同时,一条来自太空的“装修案例”也在地板行业内外引发了格外多的关注和讨论。 据媒体报道,6月14日上午,天宫一号的三位航天员身穿着蓝色工作服,开始对空间站内的装饰材料进行更换,拆除了原来铺设的软质地板,代之以硬质地板和新的限位装置。普通地板难胜任太空环境,微炭化工艺受关注。 作为同时吸引了亿万老百姓共同关注的国民大事,神舟十号和太空地板这样的宣传噱头无疑为地板企业创造了一次千载难逢的营销机会。圣象管理学院院长崔学良就在微博中调侃:“地面太难存活,地板行业的竞争已经上天了。”   而据记者了解,包括众多知名品牌在内,虽然对太空地板采用的新工艺保持了关注,但是并没有太多地板企业抓住“太空”的概念大肆炒作、吸引眼球,而是采取了更为冷静和理性的眼光看待这一事件。 点击查看全文

  29. 家居行业 企业市场资讯摘要 孚日精耕细作规避品牌“短视症” 宝缦家纺:聚焦光环效应 来源:中华家纺网 2013-6-24 摘要:   采访孚日集团,适逢孚日家纺新品发布会刚刚落幕,孚日家纺整体规划正处于落地生根、付诸实施阶段。采访的另一深层背景还在于,全球经济的低迷已经深刻影响到整个家纺产业,而孚日作为中国家纺最具典型意义的“马车”,其经营思路、市场运作、抗压求存的能力堪称楷模。孚日家纺在床品尤其是毛巾方面,其龙头地位无可撼动,成为当之无愧的引航者。 精耕细作规避品牌“短视症”  谈到下一步的品牌规划,孚日集团决策层认为,一个成熟的品牌是需要时间的沉淀,未来孚日家纺仍要在精耕细作方面下大功夫。 在国际市场运作方面,孚日将大力实施多元、灵活的市场战略,进一步加强与日欧美主销市场的战略性大客户、老客户的合作关系,保证订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确保企业满负荷生产;继续加大高端市场开发力度,壮大优质客户群,提升高附加值订单比重;持续加快新兴市场开拓,加强专业团队建设,加大市场挖掘力度,力争使新兴市场实现突破性增长。 点击查看全文 来源:宝缦家纺 2013-6-18 摘要: 市场营销最关键的核心就是造势,扩大影响力。在过去的各种营销形式中,光环效应市场营销是多数企业都会去做的一件事,所以品牌家纺宝缦家纺也不例外。光环效应又称为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现象,该效应在营销领域里常被使用于广告代言,利用名人所特有的光环效应,博得受众广泛认同,以达到良好的广告传播效果。   光环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爱德华•桑戴克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即常常以偏概全。 聚焦光环效应   企业通过将产品和服务的营销信息聚焦在某一个关键词,并以这个关键词为重点进行传播,通常就会取得不错的效果,这就是光环效应的作用。 点击查看全文

  30. 家电行业 行业市场资讯摘要 今年将是国内空调销售渠道变革的关键之年 来源:制冷快报 2013-6-26 相关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6月电商大战客观上助推了今夏空调销售井喷,上周空调在线上渠道的销售同比增长两倍以上,增势迅猛,其中,易迅、天猫、京东等电商巨头的增速更为明显.空调等大家电产品在电商渠道销售的马太效应日趋明显.   六、七、八月份是传统的空调销售旺季.按照往年的规律,这个时间段空调的价格通常会有上调.但今年由于各电商平台全力参战,使得空调的价格不升反降.以6月电商大战为例,在易迅1P冷暖空调最低只要1499元,击穿了旺季空调的价格底线.在京东、苏宁易购,空调的价格同样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6月电商大战,家电电商的竞争主要聚焦在空调品类.大家都发了狠心压低价格促销,甚至不惜从自己口袋里贴钱做优惠.这样一来,网上空调的整体价格自然就下来了."易迅网负责家电类目的副总裁梁红生表示.为了烘托人气,6月17日至6月19日,易迅推出了为期三天的双倍"贵就赔"措施.   网购空调价格的不升反降,促使消费者更多地选择在网上购买空调.易迅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进入6月中旬,其空调销售已开始呈现井喷状态,上周同比增长586%;6月17日开始增幅更为明显;6月18日当天空调的订单量环比前一周日均订单量更是上升了725%.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线下电器连锁则呈现增长乏力的局面."大家电是价格高的耐用消费品,之前消费者往往习惯在线下连锁渠道购买.但随着网购习惯的逐渐成熟,大家电线上、线下日趋同质化,再加上价格差,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将消费渠道转向线上,线下连锁渠道正逐渐沦落为消费者的体验中心."一个电商平台的负责人分析。杭州市电子商务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线上电商与线下连锁的空调火拼在今年显得尤为惨烈,线上渠道替代传统渠道的步伐正在加快。今年将是国内空调销售渠道变革最具有标志意义的关键之年。

  31. 家电行业 行业市场资讯摘要 日企衰落并非一朝一夕 国产彩电迎新契机 来源:万维家电网 2013-6-25 摘要:  日系品牌作为老牌彩电外资企业曾经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有着良好的口碑,日系彩电也曾经是消费者心中的首选,但从近几年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状态分析,日系彩电在全球市场的表现却显得颇为暗淡。当然,这里固然有国际经济环境和日本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但作为立足多年的成熟化国际品牌,外因只是次要,内因才是目前衰落现象的主要因素。日前,夏普、索尼、松下、东芝等日本电子巨头相继公布了截止2013年3月31日的上一财年业绩数据,夏普、松下连续第二年巨额亏损,索尼业绩有所好转,但仍未能摆脱困境,综合财报情况看,电视业务仍是日本电子巨头的严重拖累。面对巨亏的严重危机,日系家电厂商纷纷发布裁员或者重组计划,并想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在竞争最激烈的中国市场上,除来自中韩厂商的双重压力外,日系家电企业本身的产品技术发展落后、性价比不高,营销及市场策略方面又严重滞后,服务也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加剧了日本家电品牌市场竞争力的下降。因此,日本家电产品要想在中国市场翻身极其困难。并且,韩国彩电品牌LG、三星虽然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较大,但在中国家电市场却不尽人意,中国国产品牌的规模低价战略成为三星和LG难以逾越的高墙,中国本土彩电正蓄势待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契机。 点击查看全文

  32. 家电行业 企业市场资讯摘要 美的“易酷客”入驻京东 开创品牌家电布局电商新模式 来源:美的官方网 2013-6-14 摘要:6月13日,“美的生活网销新品牌发布会”在北京万达广场索菲特酒店隆重举行,美的生活电器事业部总经理甄少强、产品经营部总经理马刚以及京东商城副总裁家电事业部总经理闫小兵出席合作首发盛会。在中国家电协会秘书长徐东生、易观商业解决方案总裁杨彬等嘉宾和众多媒体的见证下,美的生活电器新品牌“易酷客”闪耀亮相开创了家电品牌布局电商发展的崭新模式。 据了解,易酷客是美的生活电器针对80、90后推出的一款时尚、个性的全新生活家电品牌,目前包括电磁炉、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炖盅、煎烤机、搅拌机等6款产品,消费群体直指崇尚简单快乐、时尚生活的年轻人。        美的生活电器事业部总经理甄少强表示,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不断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是美的小家电能够多年占据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因素。而正是凭借着这些优势,美的生活电器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013年再次出击,倾力推出易酷客这个全新的生活家电品牌。 点击查看全文

  33. 家电行业 企业市场资讯摘要 中国商业联合会:格力蝉联变频空调市场冠军 2012年度“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榜单发布 格力电器以千亿实力晋升“前四” 来源:格力官方网站 2013-6-24 摘要: 数据显示,2012年“格力”牌房间空调器以及变频空调的市场综合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其中,格力变频空调的市场综合占有率达24.1%,高出第二名美的变频空调近8个百分点(美的变频空调的市场综合占有率为16.3%),第三名海尔变频空调10.1个百分点(海尔变频空调的市场综合占有率为14%)。 2012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市场需求疲软,家电行业包括空调行业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而格力电器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了逆势增长,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01.10亿元,同比增长19.87%;实现净利润73.80亿元,同比增长40.92%,继续领跑行业,成为首家实现千亿的家电上市企业。 点击查看全文 来源:格力官方网站 2013-6-24 摘要: 6月21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颁奖盛典暨企业家高峰论坛”在京举行,大会隆重发布了“2012年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 荣誉榜单以及轻工企业市场能力、盈利能力、价值能力、成长能力和财政贡献等五大分项百强榜单。格力电器等四家千亿级企业包揽“百强企业”综合榜前四强。 点击查看全文

  34. 家电行业 企业市场资讯摘要 世界权威独立调研机构:海尔热水器全球销量第一 来源:海尔官方网 2013-6-7 近日,世界权威独立机构英国建筑服务研究与信息协会(BSRIA)发布了最新的调研成果。结果显示,海尔电热水器2012年销量居全球第一。据BSRIA最新调研数据,海尔电储水式热水器的全球总销量市场占有率为17%,居2012年销量全球第一。另据调研数据显示,海尔热水器全品类(包括电热、燃热和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等)全球总销量市场占有率为9%,也稳居全球销量第一。 据了解,英国建筑服务研究与信息协会是一个非营利性由会员组成的机构,以其独立性和权威性闻名于全球建筑市场领域。其市场分析报告来源于对行业的多用户研究,最能反映用户真实消费需求,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也是国际社会上独立和权威性的象征。海尔电热水器全球销量第一的获得,是海尔电热水器自防电墙专利技术被纳为国际标准以来,在用户层面获得又一权威认可。

  35.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