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2

Optimality Theory

OT. Optimality Theory. Prince, A. & Smolensky, P. 1993/2002. Optimality theory: constraint interac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 ms. Rutgers University. 2004. Published by Blackwell. 1. 优选论 (OT). 从推导变成限制,一度成为与生成音系学对立的方法 仍属于生成音系学 表述形式大不相同 还用来研究句法和语言习得,目标是认知科学. 音系学的两种方法.

sasha
Download Presentation

Optimality Theory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OT Optimality Theory

  2. Prince, A. & Smolensky, P. 1993/2002. Optimality theory: constraint interac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 ms. Rutgers University.2004.Published by Blackwell. 1. 优选论(OT)

  3. 从推导变成限制,一度成为与生成音系学对立的方法从推导变成限制,一度成为与生成音系学对立的方法 • 仍属于生成音系学 • 表述形式大不相同 • 还用来研究句法和语言习得,目标是认知科学

  4. 音系学的两种方法 • 1. 以规则为主导的推导: SPE (1968)之后 • 2. 基于制约条件的方法: 1) 制约条件是普遍现象。 2) 不同语言赋予不同制约条件的重要程度不同,因此某一语言的音系通过一系列普遍制约条件的等级排序来实现。 3) 制约条件可以是相互矛盾的,也可以违反——以排序高者优先。

  5. 推导规则:AB/X__Y • 1. DEVOICING:A voiced obstruent becomes voiceless after a voiceless obstruent. 清音化:浊音在清音之后变为清音。 • 2. ə-INSERTION:Insert [ə] between two adjacent sibilants in the same word. ə-插入:同一个词中,在两个相邻的咝 擦音之间插入[ə]。

  6. 制约条件 • *SIBSIB:在词的内部,咝擦音不得连续出现。 • *VOICEVOICE:同一音节中连续出现的阻塞音必须保持清浊的一致。 • MAX-IO:禁止删除音段。 • DEP-IO:禁止插入音段。 • IDENT-IO:输入项中的音段与输出项中的相对应音段保持一致。

  7. □词库:存储语素的词汇表征(或基础形式)构成输入项到:□生成器:生成某一输入项的候选项并提交到:□评价器:有等级排序的制约条件集合,对候选项的和谐值进行评价,选择最佳输出项。□词库:存储语素的词汇表征(或基础形式)构成输入项到:□生成器:生成某一输入项的候选项并提交到:□评价器:有等级排序的制约条件集合,对候选项的和谐值进行评价,选择最佳输出项。 2. OT语法的建构

  8. OT的基本概念 • 普遍性:制约条件具有普遍性。 • 可违反性:制约条件是可以违反的,但这种违反必须是最小的。 • 优化:在考虑到限制排序的情况下,当输出项最低限度违反制约条件时,此输出项为“优选”。 • 优先:一对相互冲突的制约条件中排序高的优先于排序低的。

  9. OT语法是输入-输出机制 生成器(输入项){候选项1, 候选项2 … 候选项n} 评价器{候选项1, 候选项2 … 候选项n}输出项

  10. OT 语法中从输入到输出的映射过程图示

  11. 两类制约条件: • 标记性制约条件:要求输出形式满足正确结构的某些标准。其形式为限制标记性音系结构。 • 忠实性制约条件:要求输出形式保留其基础(词汇)形式的性质,输出项和输入项之间须有某种近似。

  12. 标记性制约条件举例: • 元音不得为鼻音。 • 音节不得有韵尾。 • 韵尾位置的阻塞音不得为浊音。 • 响音必须是浊音。 • 音节必须有起音。 • 阻塞音在鼻音之后必须为浊音。

  13. 忠实性制约条件举例: • 输出项必须保留输入项中的所有音段。 • 输出项必须保留输入项中音段的线形结构。 • 输出项所有音段必须在输入项中有对应音段。 • 输出项音段和输入项音段在特征[浊]的值上必须保持一致。

  14. 制约条件排序通过竞选表体现:

  15. 制约条件交互作用举例: • 一个标记性制约条件: • *VOICED-CODA • 阻塞音在韵尾位置不能为浊音。 • 一个忠实性制约条件: • IDENT-IO(voice) • 输入项音段特征[浊]必须在相应输出项中保留。

  16. 荷兰语中清浊对比的中和现象a.i //‘床(单数)’a.ii /-/.‘床(复数)’b.i //‘(我)轻拍’b.ii /-/.‘(我们)轻拍’

  17. 就*VOICED-CODA对两个候选项进行评价 a. [] 满足 *VOICED-CODA (因为[t]是处于韵尾位置的阻塞音, 且[t]为清音) b. [] 违反 *VOICED-CODA (因为[d]是处于韵尾位置的阻塞音, 且[d] 为浊音)

  18. []的对应图 /   / 输入 [  ] 输出

  19. 对输入项//两个输出候选项的评价 • [] 满足 IDENT-IO(voice), 但违反 *VOICED-CODA • [] 违反 IDENT-IO(voice), 但满足 *VOICED-CODA

  20. 3.举例:荷兰语中韵尾清音化 *VOICED-CODA » IDENT-IO(voice) 荷兰语中输入项//两个候选项的和谐排序 [] > []

  21. 按荷兰语排序,输入项//的竞选表

  22. 英语中清浊对比的保留 IDENT-IO(voice) » *VOICED-CODA 英语中输入项//两个候选项的和谐排序 [] > []

  23. 按英语排序,输入项//的竞选表

  24. 4. 英语名词复数 • 英语名次复数的线性规则: • z   / [-浊音,+辅音]______ (清音化) •   /咝擦音_____z (增音) • z  z 剩余位置

  25. 规则排序错误 a. /+/ b. /+/ c. /+/ s 不适用 s (清音化)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增音)    产出

  26. 规则适用排序 a. /+/ b. /+/ c. /+/ 不适用 不适用  (增音) s 不适用 不适用 (清音化)    产出 因此,增音规则必须在清音化规则之前使用才能得出正确的产出。

  27. 剩余位置条件 • The Elsewhere Condition • The specific rules apply first. (Kiparsky, 1982) • 因此在规则中不必标出规则顺序,剩余位置的表述也可以略去。

  28. 强制性曲线原则(OCP) • Obligatory Contour Principle • No identical adjacent autosegments. (Goldsmith 1976) • 相邻的两个自主音段不得等同。

  29. 英语名次复数的非线性表达(1) [+辅音] [+辅音] [-响音] 词根[-响音] 复数 z 喉部特征 喉部特征 [-浊音] [+浊音]

  30. 英语名次复数的非线性表达(2) Ø  X /X____________X [-辅音] [+辅音] [+辅音] [+粗糙] [+粗糙] [舌冠] [舌冠]

  31. 英语名次复数的优选表(1)

  32. 英语名次复数的优选表(2)

  33. 5. 英语规则动词过去式 • 英语规则动词过去式的线性规则

  34. 规则动词过去式的非线性表达(1) [+辅音] [+辅音] [-响音] 词根[-响音] 过去 d 喉部特征 喉部特征 [-浊音] [+浊音]

  35. 规则动词过去式的非线性表达(2) Ø X /X__________X [-辅音] [+辅音] [+辅音] [-连续] [-连续] [-鼻音] [-鼻音]

  36. 规则动词过去式的优选表(1)

  37. 规则动词过去式的优选表(2)

  38. 一致的描写:制约条件排序 OCP » DEP-IO » *voice-voice » IDENT(F)

  39. 6. 清音化 • 擦音的清音化现象 • [+voice]  [-voice] / _____ [-voice]

  40. 7. Neutralization • 中和即两个音位的对立在某种环境下消失。 • 英语的/p,t,k/和/b,d,g/在词的起首位置属于不同音位,区分pin/bin, tin/din, come/gum等词。但在s的后面这种对立消失,因此/sp-, st-, sk-/和/sb-, sd-, sg-/的对立。

  41. 当然在英语中有少量的词对出现,像disperse/disburse, discussed/disgust,但可以从音节划分上作出解释:di.sperse/dis.burse, di.scussed/dis.gust,并且它们都不是出现在词首位置。

  42. 这样我们就说:在词首位置的/s/后面, /p,t,k/和/b,d,g/在带声性上的对立出现了中和。在注音时,用/p,t,k/还是/b,d,g/并不影响词的发音。在发音时,/sp-, st-, sk-/实际上更像/sb-, sd-, sg-/。 • 传统上用/sp-, st-, sk-/是因为一方面接近拼写,另一方面从语音学角度,/sp-, st-, sk-/后面的元音在音高上略高(清音的特征)。

  43. 鼻音的中和 • 在/f/和/v/前,/m/和/n/[]。如symphony, infant等。/m/和/n/的对立消失。 • Kager (1999: p. 36)谈的鼻音中和实际上是语音学中的协同发音或过去音系学中的同化现象。如何表现[pãn]和[pal]?

  44. 涉及的制约条件有: • *VNASAL • *VORALN • IDENT-IO(nasal) • 如何排序? • 如何确定underlying form?(Kager, 1999: pp.36-40)

  45. 8. Substitution • 印尼语中的鼻音替换(Kager, 1999: pp. 59-64) • *NC • LINEARITY-IO: 输入项和输出项的顺序结构保持一致。

  46. 满足*NC的几种可能: • 删除:[+nas]  Ø / ___ [-voice] • 添加:Ø  ə / [+nas] ___ [-voice] • 浊化:[-son]  [+voice] / [+nas] ___ • 失去鼻音:[+nas]  [-nas]/___[-voice]

  47. 修补*NC: • MAX-IO: No deletion • DEP-IO: No epenthesis • IDENT-IO(ObsVce): No change in the voicing of obstruents. • IDENT-IO(nasal): No denasalization. • 印尼语鼻音替换的最后分析(Kager,1999: pp.73-4)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