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勞工教育與職業訓練

勞工教育與職業訓練. 黃良志 博士 國立中正大學勞工關係系 labor-2. 為什麼要推動勞工教育. 落實勞工權益 — 使勞工知道自身的權利與義務 增進勞工生活福祉 — 包括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 促進勞資關係的和諧 — 強化勞雇雙方合作,創 造雙贏 提升勞動生產力 — 配合勞方具備量好的工作態 度與技能、能不斷的自我充實、具良好的工作 倫理、敬業勤勞的精神。資方需改善生產設備 與生產管理、做好研究發展等。. 勞工教育適用對象之法令與內容. 主要以 勞工教育實施辦法 及其相關規定來規 範,並藉由法令來有效保障勞工權益。

scout
Download Presentation

勞工教育與職業訓練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勞工教育與職業訓練 黃良志 博士 國立中正大學勞工關係系 labor-2

  2. 為什麼要推動勞工教育 落實勞工權益—使勞工知道自身的權利與義務 增進勞工生活福祉—包括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 促進勞資關係的和諧—強化勞雇雙方合作,創 造雙贏 提升勞動生產力—配合勞方具備量好的工作態 度與技能、能不斷的自我充實、具良好的工作 倫理、敬業勤勞的精神。資方需改善生產設備 與生產管理、做好研究發展等。

  3. 勞工教育適用對象之法令與內容 主要以勞工教育實施辦法及其相關規定來規 範,並藉由法令來有效保障勞工權益。 相關勞工教育之內容,主要透過企業內部之訓 練,來提升勞工的知識與技能。 九十三年度勞委會職訓局已推出多項補助企業 界辦理勞工職業訓練之方案,如協助企業人力 資源提升計畫、全民共通核心職能訓練課程、 企業訓練聯絡網(已辦理多年)等。

  4. 職訓局推動之全民共通核心職能訓練課程 -- 緣起 • 1970年 McClelland: 挑戰智商影響學習的觀念,認為「職能」才是學習成果的主因 • 1993年 Spencer & Spencer:   「職能」是一種以能力為基礎的管理模式,其目的為導致工作上卓越績效所需能力及行為表現,以協助組織或個人瞭解如何提升工作績效。 • 1996年 Byham & Moyer:  「職能」是一切與工作成效有關的行為、動機與知識。行為、動機與知識是可以被分類的。  故將核心職能區分成三類:  (一)行為職能(Behavioral Competencies)  (二)知識與技能職能(Knowledge/skill Competencies)  (三)動機職能(Motivational Competencies)

  5. 緣起 • 2004年李誠: 2004年7月12日於工商時報發表「模糊化經濟的新勞動政策」:政府必須從勞工的訓練對象、訓練內容、訓練工具三方面大幅度改革,大量地提供人民一種與工業時代不同的訓練。 • 訓練對象方面:從工業時代以主管與工程師為主的菁英訓練,到以全體員工為主的普及訓練,從短暫、間斷的技術提昇訓練到長期及連續性的終身學習。 • 訓練內容方面:從特殊技術的訓練到學習能力提升的訓練,從明示性知識的訓練到非明示性知識的訓練,訓練不再只是技術的提升,而是與工作轉換相連接的訓練,從個體企業利益為出發點的訓練,到以社會利益為出發點的訓練,從限於工作場所生產力提升的訓練到兼顧家庭生產力提升的訓練,以便減少企業與家庭工作時間的競爭。 • 訓練工具方面:從課室或工作崗位上的訓練到遠距離教學的訓練,團隊的學習,如向自己公司員工學習,向顧客學習,向其他行業學習。訓練也應以討論方式、會議方式、個案分析與情境模擬等方式進行。

  6. 修正前--全民共通核心職能訓練之目標與關連性         特色的國家競爭力 •    KC •  知識職能-客觀條件的培養 •   (Knowledge Competencies) • 組織機制與任務職責之認知能力 (自覺知識之開發) • 價值概念與成本意識之制度化能力 (客觀知識之開發) • 資訊轉換與跨領域語言之運用能力 (環境知識之開發) • 問題反映與分析解決之洞察能力 (解題知識之開發) 優勢的社會資本 厚實的人力資本 •    BC •   行為職能-有他 •  (Behavioral Competencies) • 社會化意識與能力之激發 • 協力、合作與團隊精神之增進 • 溝通表達與自我察覺能力之加強 • 跨專業跨職務跨組織互動協調能力之養成 •    DC •   動機職能-自我 •   (Driving Competencies) • 自動、自發、獨立、創新精神之促進 • 敬業精神、專業態度與自律自制能力之訓練 • 工作倫理與職業倫理之養成 資料來源:林建山博士(September 9, 2004)

  7. 彙整後--全民共通核心職能課程 方案目標與課程內容 國家人力資本之基線訓練計畫 National Baseline Training Program Setting Core Competencies 林建山 委員 DR. BERT J. LIM彙整研訂

  8. 全民共通核心職能課程之目標任務與策略取向 特色的國家競爭力 觀念理念 優勢的社會資本 厚實的人力資本 公共部門投資- 形成有營養的土壤 提供人力發展基礎建設 KC 知識職能 Knowledge Competencies 「認識」之訓練:建立「客觀」條件 ‧強化環境感應 ‧塑造價值概念 ‧促進解題意識 容他有他 自省自發 BC 行為職能 Behavioral Competencies 「認同」之訓練:建立「有他」條件 ‧建立團隊精神意識積極融入團隊 ‧察覺同儕關係增進體諒包容 ‧體認職務角色 ‧學習溝通調和概念 ‧養成互動協作觀念與能力 DC 動機職能 Driving Competencies 「認知」之訓練:建立「有我」條件 ‧建構工作願景與職業倫理 ‧樹立專業精神與培植自律自制能力 ‧激勵社會化意識與自我表現之驅動力 資料來源:林建山博士(September 20, 2004)研究結果之彙示

  9. 全民共通核心職能課程之基本內涵 ●形成普遍化的有魅力有競爭力的國家勞動力 ●作民間之所未作/未能作 ●發揮帶動示範作用 ●啟發民間活力 以宣達為目的 以落實理念為目標 KC 知識職能 Knowledge Competencies ▓資訊轉換與跨領域語言之運用能力 (環境知識之開發) ▓價值概念與成本意識之制度化能力 (客觀知識之開發) ▓問題反映與分析解決之洞察能力    (解題知識之開發) BC 行為職能 Behavioral Competencies ▓組織機制與任務權責之認知能力  (自覺知識之開發) ▓團隊精神與互動協作能力 ▓同儕關係與體諒包容意識 ▓溝通調和與跨單位合作 DC 動機職能 Driving Competencies ▓工作願景與工作倫理 ▓專業精神與自我管理 ▓群我倫理 資料來源:林建山博士(September 20, 2004)研究結果之彙示

  10. 動機職能(DC)之18小時三學課訓練 D1工作願景與工作倫理 Job Vision and Working Ethics       ▓個人優勢與職業性向       ▓職涯策略路徑圖        (strategic road mapping)        ▓工作願景         ▓工作倫理與          職場道德 「認知」之訓練 建立「有我」條件 D3群我倫理 Socialization and Presentation ▓職場生涯的小社會與大社會概念 ▓社會化意識與能力之激發 ▓自我績效意識與工作 效能/效率概念 D2專業精神與自我管理 Self-Stimulating and Self-Regulating ▓專業態度與敬業精神之養成 ▓自動自發與獨立創新精神之促進 ▓個人形象的造塑與表現 ▓自我情緒控制與 自律自制能力之 加強 形塑積極主動 的工作理念 資料來源:林建山博士(September 20, 2004)研究結果之彙示

  11. 動機職能(Driving Competencies,簡稱DC) 1.訓練時數:一單元6小時共三單元18小時 )。 2.實施方式:每單元3小時講授,3小時實作演練。 資料來源:林建山博士(September 20, 2004)研究結果之彙示

  12. 資料來源:林建山博士(September 20, 2004)研究結果之彙示

  13. 資料來源:林建山博士(September 20, 2004)研究結果之彙示

  14. 資料來源:林建山博士(September 20, 2004)研究結果之彙示

  15. 行為職能(BC)之24小時四學課訓練 「認同」之訓練 建立「有他」條件 B1職場認知與定位 Mission Identifying ●組織機制之基本認識 ●自我在團體組織中的合宜定性與角色任務定位 ●職務任務的權利與責任對稱性 ●職務安全意識 ●組織內外的互動方式與態度 B2團隊精神與互動協作能力 Team Work and Coachmanship ●團隊精神之意涵與作用 ● 團隊之要件與運作型態 ● 團隊之共同意志形成與互動協作方式 ● 團隊之領導與共同力量的發揮 B3同儕關係與體諒包容意識 Colleagueship and Sympathism ●察覺自我與同儕之間的組織定位與任務關係 ●學習對同儕之習性/慣性與人格差異的諒解與包容能量 ●對個人自利自害與同儕共利共害的體認與調和 ●認知衝突的原因與化解衝突的理則 B4 溝通調和與跨單位合作 Corresponding and Collaborating ●溝通調和能力的必要性 ●多方位溝通型態:垂直與水平之路徑與方式 ●跨領域跨單位之協調合作 ●溝通與合作的實際運作方法 資料來源:林建山博士(September 20, 2004)研究結果之彙示

  16. 行為職能(Behavioral Competencies,簡稱BC) • ‧訓練時數:一單元6小時共四單元24小時 )。 • ‧實施方式:每單元3小時講授,3小時實作演練。 資料來源:林建山博士(September 20, 2004)研究結果之彙示

  17. 資料來源:林建山博士(September 20, 2004)研究結果之彙示

  18. 資料來源:林建山博士(September 20, 2004)研究結果之彙示

  19. 資料來源:林建山博士(September 20, 2004)研究結果之彙示

  20. 資料來源:林建山博士(September 20, 2004)研究結果之彙示

  21. K2 價值概念與成本意識 Sense of Value and Costs K1 環境知識的學習與創新 Job Discovering ‧價值概念與成本意識的基本意涵 ‧成本與價值的屬性與特徵 ‧成本的節制與控制 ‧價值的加值與創造 ‧「開源節流」的倫理意涵與 策略價值 ‧職業大環境的認知與探索 ‧職場知識庫之建置與有效運用 ‧掌握職務脈動積極促進創新‧ K3 問題反映與分析解決 Problem Shooting ‧問題發掘之意識與方法 ‧事象之描述與紀錄能力 ‧要素分析與歸因技術 ‧陳報技術(reporting)與解讀能力 (reading) ‧解題策略的形成與取決 知識職能(KC)之18小時三學課訓練 「認知」之訓練 建立「客觀」條件 資料來源:林建山博士(September 20, 2004)研究結果之彙示

  22. 知識職能(Knowledge Competencies,簡稱KC) • ‧訓練時數:一單元6小時共三單元18小時 。 • ‧實施方式:每單元3小時講授,3小時實作演練。 資料來源:林建山博士(September 20, 2004)研究結果之彙示

  23. 資料來源:林建山博士(September 20, 2004)研究結果之彙示

  24. 資料來源:林建山博士(September 20, 2004)研究結果之彙示

  25. 資料來源:林建山博士(September 20, 2004)研究結果之彙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