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基于 CRP 系统的管理革命

基于 CRP 系统的管理革命. 杨 百 梅. 一、学院基本情况. 建院 9 年,两次整合. 淄博 商校. 淄博 化校. 淄博职业学院. 淄博职业学院. 淄博科技 职业学院. 公用事 业技校. 农机 中专. 2002 年 7 月,组建淄博职业学院. 山东省轻工 美术学校. 2009 年 7 月,三校整合. 3000 亩校园规划,三个校区办学. 形成以工为主,商为特色的综合办学格局. 教职工 1377 人

seas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基于 CRP 系统的管理革命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基于CRP系统的管理革命 杨 百 梅

  2. 一、学院基本情况

  3. 建院9年,两次整合 淄博 商校 淄博 化校 淄博职业学院 淄博职业学院 淄博科技 职业学院 公用事 业技校 农机 中专 2002年7月,组建淄博职业学院 山东省轻工 美术学校 2009年7月,三校整合

  4. 3000亩校园规划,三个校区办学

  5. 形成以工为主,商为特色的综合办学格局 • 教职工1377人 • 二级教授1人,正高级职称49人,副高级职称325人,博士20人,硕士418人,另有在职攻读博士学位4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206人。 • 设19个系院,71个专业,在校生26000余人 • 形成了以工为主,商为特色,工、商、医、艺、外语、社会事业等专业门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办学格局。 • 资产总额达到20亿元 • 教学仪器设备价值1.4亿元,馆藏图书120余万册。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了千兆网的数字化网络。

  6. 实施管理质量工程,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机制 • 开展标准质量年活动, 2004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建立了标准化的工作机制。 • 工作原则:目标指向、项目管理、过程控制、动态反馈、循环提升; • 工作标准:职责清晰、标准明确、工作到位、反馈畅通、持续改进; • 工作方法:SWOT战略分析、SMART目标凝练、WBS工作分解结构、PDCA循环提升; • 管理决策:管理靠数据、决策靠信息,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7. 实施管理创新,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实行全员竞争上岗,推进干部岗位管理 • 组织三次全员聘任,实行干部职级与岗位相分离,调动积极性。 • 实施三级预算管理,业绩与经费挂钩 • 建立学院、系(院)、专业教育教学部三级预算管理体系,责、权、利下放,工作重心下移。 • 构建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形成持续发展动力 • 动态监控、阶段考核,形成部门、教育教学部、高层次人才、个人岗位绩效考核体系,年终量化排名奖惩。

  8. 国家示范校建设优秀单位 • 2010年百所国家示范校建设优秀单位,获国家、省市级荣誉表彰80余项,2008年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 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 • 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8个。 • 国家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 • 教育部“十一五”规划主编教材13部 。 • 国家级课题立项2项,获实用新型专利59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 • 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品牌、特色专业10个,省精品课程32门。省教学成果奖9项,省级以上科研技术成果奖65项,省级以上课题183项。 • 学生获全国、省级技能大赛奖项264项,毕业生就业率99%,专业对口率92%,毕业生满意度达95%,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7%。

  9. 二、引入CRP实施情况

  10. CRP适应了高职院校现实管理的需要 • CRP系统是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历经8年的创新实践成果,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理念的完美结合。 • CRP系统契合淄博职业学院的管理理念,学院经过多次考察,党委会研究决定快速引进。 • 杨应崧教授鼎力支持、樊至光院长无私奉献, 2011年5月17日进行CRP系统全面部署培训,5月27 日正式运行。

  11. 数字化校园框架基本形成,应用成效显著 • 淄博职业学院CRP系统共部署70个模块,启用了62个模块,其中整合其他系统6个模块,自主开发3个模块。 • 放弃原来使用正方教务管理系统,教学管理全部依托CRP进行。教务系统录入课程1689门,课标2411个,开课计划3765条,排课学时数达256921学时。 •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分为校内职工管理系统和校外兼职教师管理系统,录入个人基本信息2233条,获奖项目、论文、证书等其他信息23279条; • 学生管理系统录入学生信息26613条;

  12. 各模块业务数据大幅增长 • 通过管理平台发布任务2116次 • 发布各类新闻901条,发送邮件185738封 • 学生提交生活月志11418篇 • 教师填写教师日志64063篇 • 导师提交导师日志17222篇,确认教师日志反馈的学生考勤105192人次 • 通过导师日志上报:班级活动6700次,家长沟通2116次,走访宿舍3030次,其他情况6938次

  13. 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得到提高 • 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基于CRP系统,实现了即时、高效采集,建立了基本的数据库。 • 自主开发的迎新系统、领导干部值班系统、调查问卷系统,适应学院管理需要,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 形成了全员监督,过程控制的管理机制,促进了“管理靠数据、决策靠信息”在全院的推进,全院教职工基于数据的知识管理理念得到了加强,通过基于数据的质量分析报告,进一步改进各项工作。 • 培养了一支以博士为主的高效的开发团队。目前又通过竞标承接了学院招投标管理系统开发任务。

  14. 三、CRP引进实施的主要做法

  15. “一把手”工程,全员动员,强力推进 • 组建CRP建设团队 • 成立信息化工作办公室,集中优势人才保障CRP的实施。设立专项经费和奖励基金,保障建设需要。 • 统一思想,更新理念 • 院长进行动员和部署,常务院长具体指挥调度,党委定期听取进展汇报。 • 利用网站、校报、讲座等各种形式在学院各层面上宣传CRP系统的理念,营造良好的CRP实施氛围。 • 按照CRP系统不同模块对应的不同部门和人员细化培训工作,采用集中培训、电子手册、远程演示、电话指导等多种形式培训教职工1200人次。

  16. 统筹规划实施,建立CRP应用长效机制 • 科学规划,实时监督 • CRP建设分准备、引进、实施和提升四个阶段进行,针对每一个阶段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按WBS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将各任务执行情况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实时监督,定时通报。 • 及时反馈,持续改进 • 及时汇总CRP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错误,反馈到CRP技术团队及时改进; • 注重把我院的管理理念融入到CRP中,在CRP技术团队的帮助下不断改进CRP系统,并通过自主开发使CRP系统更加符合我院的管理工作。

  17. 四、CRP应用体会和展望

  18. CRP应用是一场管理的革命 •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现代社会管理带来新的冲击,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度和实时性增强,对现代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进了管理科学化的进程。 • CRP系统的应用为学校管理决策和监督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使学校的管理更加科学、透明、高效。 • CRP系统是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构建的信息化体系,将学校管理至于全员监督之下,真正实现了全员参与、全员监督。

  19. CRP发展展望 • 建立CRP技术合作联盟 • 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为核心,推广院校参与,组建合作联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推广的效率和技术服务的质量。 • 持续优化CRP各系统的功能 • 使CRP系统覆盖范围和功能不断扩展,增强灵活性、适应性和推广性,更加适应不同特色院校管理要求。 • 定期召开CRP建设院长级和技术人员研讨会 • 分享CRP建设经验,提炼推广院校融入到CRP中的先进办学理念,实现更高层次的资源共享,让信息化推动整个高职教育发展。

  20. 致谢 • 杨教授和樊院长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上的高瞻远瞩让我们钦佩。 • CRP技术团队的无私奉献让我们感动。 • CRP技术团队雄厚的技术实力让我们充满信心。 • 非常感谢杨教授、樊院长以及CRP技术团队对我们学院信息化建设的无私帮助。 • 希望我们能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21.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