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血液生理

血液生理. 体液的组成 血液的组成和特性 血细胞及其功能 止血和血液凝固. 体液的构成. 体液:人体内的液体(占成人体重的60%)。. 细胞内液(体液的2/3). 细胞外液(体液的1/3)包括血浆、组织液、脑脊液和淋巴等. 血量 人体内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7~8%)。.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 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 一.血液的组成及血浆成分. 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浆包括: ① 晶体物质溶液 水、电解质、小分子、 有机化合物、气体 ② 血浆蛋白 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二.血浆成分及功能.

Download Presentation

血液生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血液生理 体液的组成 血液的组成和特性 血细胞及其功能 止血和血液凝固

  2. 体液的构成 体液:人体内的液体(占成人体重的60%)。 细胞内液(体液的2/3) 细胞外液(体液的1/3)包括血浆、组织液、脑脊液和淋巴等 血量 人体内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7~8%)。

  3.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 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

  4. 一.血液的组成及血浆成分 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浆包括: ① 晶体物质溶液 水、电解质、小分子、 有机化合物、气体 ② 血浆蛋白 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5. 二.血浆成分及功能 • 盐析法将血浆蛋白分为:白蛋白(A).球蛋白(G).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І) • 电泳法浆球蛋白分为: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 • 正常人血浆蛋白含量:60~80g/L,其中白蛋白40~50g/L,球蛋白20~30g/L.A/G比值为1.5~2.0.两种蛋白皆由肝脏产生,肝病时A/G比值常发生倒置.

  6. 血浆蛋白的功能 • 1 营养 • 2 运输 • 3 缓冲 • 4 形成胶体渗透压 • 参与机体免疫 • 参与凝血和抗凝

  7. 血液的特性 血浆渗透压 :313mOsm/L,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组成。

  8. 血浆晶体渗透压 血浆中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 作用: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

  9. 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中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 作用:保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

  10. 血浆pH值 7.35-7.45 取决于: ① 血液缓冲系统 ② 肺排酸功能 ③ 肾排酸保碱功能

  11. 血细胞及其功能

  12. 红细胞 1 数量: 男 5×1012个/L 女 4.2×1012个/L 2 功能 ① 运输O2、CO2 ② 缓冲pH

  13. 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 容积百分比。 男:40% - 50% 女:37% - 48%

  14. 生成原料:铁、AA、蛋白质等 促成熟因子:内因子、VitB12、叶酸

  15. 造血干细胞 BFU-E CFU-E + BPA + 红细胞生成调节 爆式促进因子(BPA) ① 促进造血干细胞向红系祖细胞分化 ② 促进爆式红系集落的增殖

  16. RBC CFU-E 红系前体细胞 + EPO +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① 促进晚期红系祖细胞的分化、增殖 ② 加速幼RBC增殖

  17. 雄性激素 ① 直接刺激骨髓,促进RBC生成 ② 促进肾脏产生EPO

  18. 白细胞 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数量:(4 — 10)x109个/L

  19. 中性粒细胞功能: ① 吞噬、杀灭细菌 ② 清除免疫复合物及坏死组织 ③ TX、PG

  20. 嗜碱性粒细胞功能: ① 释放肝素 激活血脂分解 ② 释放组织胺 过敏反应 限制 ③ 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

  21. 嗜酸性粒细胞功能: ① 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引起的过敏反应 ② 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22. 单核-巨噬细胞 ① 吞噬、消灭细胞内致病微生物 ② 释放多种细胞毒、干扰素和白 细胞介素, 参与机体防卫机制 ③产生促进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 的因子

  23. 淋巴细胞 T细胞: ① 具有细胞免疫功能 ② 调节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 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

  24. 血小板生理 数量:150-350(×109个/L) 功能: ① 维护血管壁完整性 ② 参与生理止血

  25.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一)血小板粘附与聚集 粘附 血小板粘附于血管损伤处暴露的胶原纤维上的现象。

  26. 聚集 血小板相互粘连的现象。

  27. ADP的作用: 促进聚集 第一聚集时相 破损组织释放的 ADP引起。 第二聚集时相 血小板聚集后释 放的ADP引起。

  28. 花生四烯酸 血小板磷脂 PGH2 TXA2 PGI2 PGE2 PGF2α TXB2 6-酮-PGF1α 聚集过程:PG类物质的作用 PGG2

  29. PG作用: PGG2、PGH2促进聚集 TXA2促进聚集并缩血管 PGI2抑制聚集并缩血管

  30. 血小板与凝血 1 吸附因子Ⅰ、Ⅴ、Ⅺ、Ⅻ等,加速凝血 2 释放的: ① 因子Ⅰ、Ⅻ、PF2、PF3促进凝血 ② PF4可中和肝素 ③ PF6可抑制纤溶 ④ 纤溶酶原及其激活物可促进纤溶

  31. 血细胞的破坏 (一)红细胞的破坏(二)血小板的破坏

  32. 生理止血、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33. 血凝 小血管收缩 血小板血栓 生理止血 生理止血:正常时小血管损伤出血,经数分钟后出血自然停止的现象。 过程:

  34. 血凝 血液凝固:血液由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 血清 血凝后,血凝块回缩释出的液体。

  35. 血液凝固 凝血因子 血浆和组织中直 接参与血凝的物质。

  36. 凝血因子 因子Ⅲ存在于血管外组织 因子Ⅳ、PF3外,余为蛋白质 因子Ⅱ、Ⅶ、Ⅸ、Ⅹ、Ⅺ、Ⅻ、前激肽释放酶均为蛋白酶 因子Ⅱ、Ⅸ、Ⅹ、Ⅺ、Ⅻ均为酶原 因子Ⅱ、Ⅶ、Ⅸ、Ⅹ在肝脏合成,需VK 因子Ⅴ、Ⅷ为辅助因子

  37. 凝血过程: X Xa Ⅳ+Ⅴ+PF3 II IIa I Ia

  38. 因子Ⅹ的激活途径: 内源性激活途径 完全由血浆内凝血因子激活因子Ⅹ的过程。 外源性激活途径 由因子Ⅲ触发激活因子Ⅹ的过程。

  39. Ⅱa 的作用: ① 催化因子Ⅰ转为Ⅰa ② 加速因子Ⅶ复合物及Ⅱ复 合物的形成并增强其作用 ③ 激活因子ⅩⅢ转为ⅩⅢa

  40. 抗凝系统的作用 血浆中的抗凝物质: ① 抗凝血酶Ⅲ ② 肝素 ③ 蛋白质C

  41. 抗凝血酶Ⅲ 来源:肝脏合成 作用: 使Ⅱa、Ⅶ、Ⅸa、Ⅹa、Ⅻa失活

  42. 肝素 来源: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释放 作用: ① 增强抗凝血酶Ⅲ与Ⅱa的亲和力 ② 激活肝素辅助因子Ⅱ ③ 抑制凝血,加速纤溶 ④ 激活血脂酶,防止血栓形成

  43. 蛋白质C 来源:肝脏合成 作用: ① 灭活因子Ⅴ、Ⅷ ② 限制因子Ⅹa与血小板结合 ③ 增强纤溶

  44. 抗凝意义: 1 正常时防止血管内血液凝固, 使血液保持流体状态 2 血管损伤凝血时使凝血局限在 损伤局部

  45. 纤溶 纤溶 血纤维溶解的过程。 成分:纤溶酶原、纤溶酶、激活物及抑制物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