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应 激 Stress

应 激 Stress. 一、概念. 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 以蓝斑 - 交感 - 肾上腺髓质和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皮质反应 及其所引起相应靶器官功能代谢变化为主的 全身性非特异性防御性反应。. 应激原 (stressor) :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因素。 外环境 因素、 内环境 因素、 心理、社会 因素 应激的分类: 躯体应激、心理应激、 良性应激、劣性应激. 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及发生机制. 一、 神经内分泌反应与全身适应综合征 蓝斑 - 交感 - 肾上腺髓质系统反应

sere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应 激 Stress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应 激Stress

  2. 一、概念 • 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以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反应及其所引起相应靶器官功能代谢变化为主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防御性反应。

  3. 应激原(stressor):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因素。应激原(stressor):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因素。 • 外环境因素、内环境因素、心理、社会因素 应激的分类:躯体应激、心理应激、 良性应激、劣性应激

  4. 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及发生机制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与全身适应综合征 • 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反应 •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反应 • 全身适应综合征 二、细胞体液反应 • 急性期蛋白 • 热休克蛋白

  5. 一、全身适应综合征(GAS,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 可分为三个时期: 1.警觉期 2.抵抗期 3.衰竭期 • 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持续时间较短; •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为主; • 意义:使机体处于“应战状态”。 防御机制被耗竭; 内环境严重失调, 甚至死亡。 • 适应阶段; • 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的反应将逐步消退,GC分泌增多; • 代谢率增高,炎症免疫反应减弱。

  6. 二、 神经内分泌反应 (一)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

  7. (一)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中枢效应:兴奋、警觉、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 进一步启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系统。 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应激最敏感的部位 外周效应:血浆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等浓度迅速升高。

  8. 防御代偿意义 1) 引起兴奋、警觉等反应,利于机体抵抗突发事件。 2)兴奋心血管系统,提高血压: ① 心功能增强,CO增加; ② 收缩血管,TPR升高; ③ 脏器血流重分配。 3) 扩张支气管,增加肺泡通气量。 4) 升高血糖,促进脂肪动员。 5) 广泛动员其它激素的分泌。

  9. 不利影响 1) 情绪反应及行为改变; 2)心肌耗氧量增加,可引起心肌缺血; 3)外周小血管长期收缩是高血压的重要机制之一; 4)腹腔内脏血管的持续收缩易引起脏器功能障碍; 5)血液凝聚能力增强,可形成血栓。

  10.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与杏仁复合体、海马等联系广泛 中枢效应:调控应激时的情绪行为反应 外周效应:GC分泌量迅速增加

  11. 防御代偿意义 1) 维持心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2) 促进蛋白分解、对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等的脂肪 动员起容许作用,升高血糖; 3) 稳定溶酶体膜,减轻细胞损伤; 4) 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

  12. 不利影响 1) 抑制免疫反应; 2) 抑制生长发育; 3) 抑制性腺轴; 4) 抑制甲状腺轴; 5) 引起情绪行为异常。

  13. 三、应激的细胞体液反应 • 多种应激原可引起一系列细胞内信号和相关基因激活,使多种蛋白的表达变化,提高机体抗损伤能力。 (一) 急性期蛋白 (二)热休克反应蛋白

  14. (一)急性期蛋白 急性期反应(APR, acute phase response):感染、炎症、 创伤、烧伤、手术等应激原使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 升高的反应。这些蛋白称为急性期蛋白(APP,acute phase protein)。

  15. APP的生物学功能 1)抑制蛋白酶活化,减轻组织损伤; 2)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 3)抗感染、抗损伤; 4)其它作用。 • APR及APP也可产生不利影响,包括代谢紊乱、贫血、 生长迟缓、淀粉样变等。

  16. (二)热休克蛋白(HSP) 热休克蛋白(HSP, heat shock protein):细胞在高温(热休克 )或其它应激原作用下所诱导新生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 白质,提高细胞对应激原的耐受性。也称应激蛋白 (SP, stress protein)。

  17. HSP的生物学特点及功能 1. 诱导的非特异性 2. 存在的广泛性 3. 结构的保守性 生物学功能:起分子伴娘 (molecular chaperone)作用,帮助蛋 白质正确的折叠(folding)、移位(translocation)、 复性(renaturation)和降解(degradation)。

  18. HSP的基因表达

  19. 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一、代谢变化:

  20. 应激原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 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 糖皮质激素↑ 儿茶酚胺↑ 胰岛素分泌↓ 生长激素分泌↑ 胰高血糖素↑ 促蛋白质分解 促糖异生 脂肪分解↑ 葡萄糖利用↓ 糖原分解↑ 负氮平衡 血浆脂肪酸及酮体↑ 应激性高血糖 应激性糖尿

  21. 二、功能变化 存在明显个体差异性。适度反应有益,过强可致CNS功能紊乱。 1)CNS: 2)心血管系统: (1)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HR↑、心肌收缩性↑, CO↑,血压不同程度升高; (2)外周小血管持续收缩→高血压; (3)脏器血流重分配; (4)过度强烈应激使心肌耗氧耗能↑,负荷↑,诱发冠 脉痉挛、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22. 3)消化系统: 4)免疫系统: 急性应激时血中白细胞数目及活性↑,补 体激活,细胞因子合成分泌↑;过强过久 应激则抑制免疫功能。 典型变化:食欲减退。 部分病例:进食增加,甚至诱发肥胖症;发生“应激性溃疡”。

  23. 5)血液系统: 6)泌尿生殖系统:肾脏血液灌流减少,肾功能障碍; 抑制性腺轴功能。 • 急性应激:血液凝固性升高; • 慢性应激:可出现贫血。

  24. 应激与疾病 病 因 特定病理改变 (疾病) 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应激) 器官功能障碍,引发新的疾病 提高非特异性抗损伤能力

  25. 应激性疾病:应激起主要致病作用(病因)引起应激性疾病:应激起主要致病作用(病因)引起 的疾病。 • 应激相关疾病:应激作为条件或诱因,在促进疾 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一)应激与躯体疾病 (二)应激与心理精神障碍

  26. (一)应激与躯体疾病 1 应激性溃疡:是应激时出现的一种胃、十二脂肠粘膜的急性损伤。表现为胃、十二指肠粘膜的糜烂、溃疡、出血等。

  27. 机 制 1)粘膜缺血:最基本条件 应激时胃粘膜严重缺血→侵入粘膜的H+不易被运走或被 碳酸氢盐中和→ H+在粘膜内积聚而造成损伤; 2)应激时GC使蛋白质分解增多:胃上皮细胞更新、再 生、修复能力↓→粘膜屏障功能削弱; 3)其它因素:前列腺素合成减少、酸中毒、胆汁返流等 加重胃粘膜损伤。

  28. 应 激 性 溃 疡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糖皮质激素 胃运动亢进 粘膜缺血 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增加 胆汁酸等返流入胃 局部酸中毒 上皮细胞 H+中和与清除↓ HCO3—产生↓ 粘液↓ 氧自由基 粘膜屏障受损 H+返流 应激性溃疡

  29. 2 应激与心、脑血管疾病 应激原 GC 血管紧张素血管加压素 GC、GH、 ACTH等 醛固酮ADH 儿茶酚胺 高血脂糖尿病 钠水潴留 心肌耗氧量↑ 自由基钙超载 血管收缩 冠脉痉挛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 心律失常心梗猝死

  30. 3 应激与内分泌功能障碍 1)生长:心因性侏儒或心理社会呆小状态。 2)应激与性腺轴:性腺轴障碍。 应激与其它躯体疾病 免疫和风湿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胸腺、淋巴结 萎缩等。

  31. (二)应激与心理、精神障碍 某些应激原(特别是社会心理应激原)能直接导致精神疾患,或加速病程发展和加重病情。 应激所致的心理、精神障碍与边缘系统及下丘脑等部位关系密切。 1. 应激影响认知功能; 2. 应激影响情绪及行为; 3. 急性心因性反应; 4. 延迟性心因性反应.

  32. 应激的生物学意义及临床处理原则 一、应激的生物学意义 ★ 适度应激:增强机体抗损伤能力, 是机体一种重要的防御适应反应; ★ 过度应激:耗竭机体的防御适应能力, 对机体造成损伤。

  33. 二、病理性应激的临床处理原则 ★排除应激原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补充营养 ★ 综合治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