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电气控制 /PLC

电气控制 /PLC. 电气控制 /PLC. 一、课程设置. 课程基本信息. 学时 72 ,学分 3 分。三年制和五年制开设 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 1. 课程定位. 培养贴近市场需求,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切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把本课程建设成为一门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和应用操作核心能力的新型职业化专业课程. 2 、课程性质和作用.

sevit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电气控制 /PLC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电气控制/PLC

  2. 电气控制/PLC 一、课程设置 课程基本信息 学时72,学分3分。三年制和五年制开设 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

  3. 1. 课程定位 • 培养贴近市场需求,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切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把本课程建设成为一门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和应用操作核心能力的新型职业化专业课程

  4. 2、课程性质和作用 •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在内容上,反映了电气控制和PLC技术的现状,也注意了控制领域新技术的发展,注意内容与生产实际的紧密联系,选用先进的、典型的线路和实例,使学生能获得实用的知识,得到相应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5. 3. 课程设计理念 教 学 过 程 开 放 性 、 实 践 性 、 职 业 性 课程设计内容依据岗位需求 课 程 目 标 突 出 能 力 培 养 提高学生 职业能力 教学模式: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6. 4.课程设计思路 分析电气控制/PLC 的典型工作任务 以岗位任务为引领, 确定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过程 践行校企结合, 教学与岗位学习 交替,多种教学方 方法与手段并用, 教、学、做一体 对《工厂电气控制技术》 和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 整合重组 对各类控制环节 实施分类处理 任务确定完成,这 些任务应具备的能力 建立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 模式,完成课程目标

  7. 5、课程目标 •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原理、应用场合,并能准确地分析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完成控制电路的接线、修改以及电路的设计;掌握FX1N系列PLC的基本指令及其应用,能够熟练地完成一些基本控制电路的编程设计、修改及实验,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8. 6、教材分析 •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材结合工厂实际情况,介绍了目前应用较多的新型低压电器、工厂常用的电气控制线路、典型的电气控制技术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方法。第一章从应用角度出发,在介绍各种电器基本原理的情况下,重点介绍了各种低压电器的作用、应用场合、主要技术参数、型号及选择、整定、使用与维护方法。第二章在简要叙述电气原理图绘制规则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组成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及现场中使用较多的交直流电动机的典型起动、制动、行程、调速控制统线路,包括电动机的软起动和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 •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专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以微处理芯片为核心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介绍了PLC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控制特点,以三菱FX1N系列小型PLC为典型机,详细介绍了PLC的编程元件、指令系统、编程原则,以部分典型控制电路为例,介绍了PLC的编程、控制方法。

  9. 1. 教学内容选取 二、教学内容 • 与社会需要的人才接轨,适应工矿企业专业技能岗位。 • 具备对各种典型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改进、故障判断及初步的设计能力。 • 掌握电气控制及PLC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 完成对基本控制线路的接线、检查及运行等。

  10. 2.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 概述 电磁式低压电器的基础知识 刀开关 组合开关 接触器 熔断器 继电器 主令电器 低压断路器 基于岗位工作过程任务为依据 序化和确立课程内容 电气控制系统中 常用的低压电器 电气系统图的绘制规则和常用符号 组成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 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控制线路 三相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线路 三相调速异步电动机控制线路 行程控制线路 直流电动机起动、制动控制线路 电气控制系统中 的典型线路

  11. 2.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 FX1N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内部元件 FX1N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指令 FX1N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的步进指令 FX1N的定时器和计数器的编程 FX1N的应用指令 FX1N的选用设备 基于岗位工作过程任务为依据 序化和确立课程内容 三菱FX1N系列 可编程控制器的 指令系统 三菱FX1N系列 可编程控制器的 指令系统 PLC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 基本指令的编程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PLC控制 两种液体混合装置的PLC控制 十字路口交通灯的PLC控制 机械手动作的PLC控制 邮件分拣系统的PLC控制

  12. 3. 教学内容体现 《电气控制/PLC》教学分2个大的模块,具体内容、顺序和学时如下:

  13. 3. 教学内容体现 《电气控制/PLC》教学分2个大的模块,具体内容、顺序和学时如下:

  14. 4. 教学内容表现形式 主要使用教材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

  15. 1. 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 教学设计理念 任务主导 就业岗位 一体化教学 项目教学 能力目标 多向考评 人才培养目标描绘 岗位综合能力 典型工作与训练目标 模拟与真实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 教学方法设计 任务驱动(市场调查)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6. 2. 教学方法 以电路分析为主线,引导学生掌握电气控制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规律,讲练结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的培养 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继电器控制与PLC控制的异同,在熟练掌握PLC的相关指令的前提下,完成梯形图的分析及设计 加强实验教学环节,实验中 先演示再让学生自己练习,不但要求学生会完成电路接线,还要学会电路的故障判断、故障排除等,直到每个学生能独立完成相关实验.

  17. 3. 教学手段 认真备课,钻研教材 认真讲课,多让学生参与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与其他老师多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注重实验教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引导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学会自己设计电路 用直观教具和网络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18. 4、 网络教学环境 授课教案 PPT课件 实习大纲 已完成 教学大纲 • 计划上网 • 正在建设 已完成 • 计划上网 已完成 试题库 • 计划上网 网站建设流程 正在建设 • 计划上网 计划上网 2011年完成

  19. 四、实践条件 PLC 实验室 多媒体 教室 电工电子实验室 近几年来,学校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先后投资经费,改革实验教学的条件,正在配置仪器设备和整洁舒适的实验环境,目前的实验室和实习工厂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本课程需求。 学生毕业前进入各工矿企业实习,多数同学能园满完成实习内容,而且部分学生在实习结束以后就直接被实习单位接收。 校内实训条件 校外实训条件

  20. 五、教学效果 • 校外专家评价 • 学院督导专家评价 • 学生评价 • 社会评价

  21. 1. 教学特色 六、特色与政策支持 • 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体现了工学结合模式 • 积极推行教考分离制度 • 注重师资培养

  22. 2. 政策支持 • 领导重视,制度齐全 • 开展培训交流,不断提高 • 有效的激励机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