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媽祖繞境報告

媽祖繞境報告. 作者:李 璨宇. 北港媽祖繞境的由來. 北港朝天光創建於康熙33年(西元1694),由數閉合上從湄洲朝天閣奉媽祖像到笨港(及今北港),結果被當地居民留住,因而建廟供奉,後來演變為現今的朝天宮,現為二級古蹟。店內供奉的媽祖像有30多尊,全台許多媽祖廟都是由朝天宮分靈出去的。. 媽祖繞境的目的. 繞境出巡,除了掃除境內的穢氣,且有宣慰信徒人心的作用,又可增加廟與 廟之間的聯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有相當的正面意義。. 媽祖繞境簡介.

Download Presentation

媽祖繞境報告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媽祖繞境報告 作者:李璨宇

  2. 北港媽祖繞境的由來 北港朝天光創建於康熙33年(西元1694),由數閉合上從湄洲朝天閣奉媽祖像到笨港(及今北港),結果被當地居民留住,因而建廟供奉,後來演變為現今的朝天宮,現為二級古蹟。店內供奉的媽祖像有30多尊,全台許多媽祖廟都是由朝天宮分靈出去的。

  3. 媽祖繞境的目的 繞境出巡,除了掃除境內的穢氣,且有宣慰信徒人心的作用,又可增加廟與 廟之間的聯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有相當的正面意義。

  4. 媽祖繞境簡介 北港媽祖遶境隊伍十分龐大,有陣頭、花車,藝閣和虔誠的隨香信徒,其中藝閣的數量之多為全臺灣最多的,藝閣也是北港媽祖繞境的一大特色,一般廟會慶典的藝閣都是由人偶以電動機械方式呈現,北港的藝閣遊行全由當地學生裝扮,演出忠義傳奇故事角色,站立於亭台樓閣的布景平台上,供人觀賞,精采萬分。

  5. 北港媽祖繞境活動 「北港媽祖繞境」又名「北港迎媽祖」,在日治時期(西元1895~1945年),號稱全台二大祭典之一(另外一個為台北大稻埕迎城隍)。以笨港溪為分界,分為南街與北街,19日上午「南巡」遊行南街一帶,20日早上則「北巡」繞行新街地區;每天下午和夜間繞行北港鎮內的各個街巷。

  6. 有趣的炸轎 北港媽祖遶境,最大的特色在於炸轎,又稱為「吃炮」。當遶境的媽祖神轎通過,兩旁的商家信徒就會把鞭炮放在轎子底下點燃,民眾相信鞭炮炸得越旺盛,就會帶來越多財富,所以商家為了求好彩頭,把一捆捆大量堆積如山的鞭炮放在媽祖神轎下,然後轟的一聲,頓時火光四射,砲聲隆隆,煙霧瀰漫,這是北港地區人們歡迎媽祖出巡的重要儀式,也是與鹽水蜂炮、炸寒單爺齊名,全臺灣三個以鞭炮聞名的活動之一。

  7. 心得感想 在這次的作業中,我了解了台灣的民俗活動,我們也要尊重這些宗教和台灣的文化,並保存這些特有的文化,讓子子孫孫都能知道媽祖繞境的活動。

  8. 相關連結(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 北港媽祖繞境 • 媽祖 • 北港媽祖出巡

  9. 謝謝觀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