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教育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教育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张俊华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 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 : 教育领导与管理,学校文化,现代学校制度,教育研究方法 上海市中山北路 3663 号 邮箱: junhuazhang@hotmail.com. 缘由. 在任何一个国家或机构组织,并非任何人皆可充当领导者。 回顾历史,帝王当政年限的长短往往可以看出他们领导的德性,风格,素质等,总的领导表现或昏淫暴虐,或卑鄙龌龊,或仁德载物,或以民为本。 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要具备一些基本和核心的素质才能胜任领导职务和从事领导活动,领导水平也才能可持续发展和提升。. 概况. 领导者素质的国际比较

sham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教育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育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 张俊华 •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方向:教育领导与管理,学校文化,现代学校制度,教育研究方法 •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 邮箱:junhuazhang@hotmail.com

  2. 缘由 • 在任何一个国家或机构组织,并非任何人皆可充当领导者。 • 回顾历史,帝王当政年限的长短往往可以看出他们领导的德性,风格,素质等,总的领导表现或昏淫暴虐,或卑鄙龌龊,或仁德载物,或以民为本。 • 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要具备一些基本和核心的素质才能胜任领导职务和从事领导活动,领导水平也才能可持续发展和提升。

  3. 概况 • 领导者素质的国际比较 • 中国古代领导者的素质 • 当代教育领导者的八大基本素质

  4. 一 领导者素质的国际比较 • 美国学者,研究多元智能的心理学专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1995)在对10为领袖人物(七位男性,三位女性)进行研究后认为杰出领导者(exemplary leaders)的素质有: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冒险精神;面对失败毫不妥协;相信自己的本能和直觉;在脑海里有大局的意识和掌控的能力,有道德使命感;守时,得饶人处且饶人,能反思,善于向他人学习。

  5. 美国的领导学权威的研究表明(Stogdill,1948):辨析出了若干有效领导者(effective leaders)应该具备的素质(Stogdill,1974): • 责任感,关注任务的完成,精力,坚持,冒险,创新,自信,处理压力的能力,具备影响的能力,具备为实现目标而协调他人努力的能力。

  6. 安德鲁.J.杜伯林(Andew J.DuBrin, 2007) • 自信:在处理重大问题或面临压力仍然从容自若。 • 谦虚:受到赞赏也表示是团队的荣耀。 • 诚实可靠:领导要言行一致,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外向:参与集体活动,喜欢群体。 • 果断:坦率表达需求,观点,态度,行事敏捷,不优柔寡断。 • 情绪稳定:能有效控制焦虑,忧郁,愤怒,困惑。 • 幽默感:领导过程中充满笑声和幽默,运用自我调侃方式来领导群体。 • 温情:有人情味,能与团队成员融洽相处。 • 顽强承受挫折:面对挫折与困难能勇敢面对。

  7. 英国的四位研究人员(Bolam,McMahon,Pocklington, Weindling,1993) • 个人素质 • 模范的专业主义(Modelling Professionalism)如为人正直,言行一致,对同事的态度开放,诚实。对待教职工公平,工作勤奋,有责任感。组织能力强;有亲和力,平易近人(Being personable, approable and accessible).展示热情和乐观主义;自信,镇定等。

  8. 管理素质 • 基于个人的理念,信仰和价值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勾勒愿景。 • 展示战略思考和计划的能力。 • 展示管理的协商风格,授权下属,获得组织认同。 • 在广泛协商的基础上,决定全局方向和战略。展示强有力的领导但不是专权,有能力独行其是。对教职工的感觉有敏感性。保持压力和支持的平衡。 • 在情势需要的时候展示决策力,注重与教工的广泛联系,获得他们的支持,注重学校文化精神建设。 • 善于沟通,做一个良好的听众并关注信息对外公开。 • 在管理过程中强调平等的重要性,鼓励同事树立远大的目标,拒绝自满。 • 善于鼓舞教职工的士气,比如给予他们积极的支持,认同他们的努力等。

  9. 低效领导者的素质 • 三位研究人员通过比较研究也发现了无效,低效领导者(ineffective leaders)的一些个人素质和管理素质。 • 个人素质:缺乏魄力,缺乏鼓舞能力,缺乏影响力,与他人一起浑不自在,不能接受任何形式的质问和深度批评。 • 管理素质:优柔寡断,不能展现领导风范,让下属各行其是;不能团结教职工,不能树立一种全局的责任感,不能有效与他人沟通。管理专业同时缺失水准。以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对待教职工,不能欣赏他们的成就。整个管理与行政无序,毫无章法。

  10. 新西兰教育部于1998年推出了《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暂行条例》新西兰教育部于1998年推出了《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暂行条例》 • 其核心内容和对校长的素质要求有:关注有效教学,为群体提供专业支持,鼓励课程教学创新;对学校进行战略规划,树立愿景,关注学困,唯才是用;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确保教师有效教授课程,鼓励支持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准。重视对外关系,与学校利益相关群体保持良好的关系,回应他们的多元需求;有效利用资源来提高学习的成绩,善于理财,预算。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守监督和汇报的有关要求) ( Interim Professional Standards )。

  11. 二儒家的领导者素质“仁”是儒家的最高境界 •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大意:孔子说:“能够处处具有这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尊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尊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

  12. 礼”是儒家待人接物的准则 • 《论语·学而》 •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 这是孔子认可的君子的另外五种素质。也就是一个“礼”。释义: 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

  13. 道家的领导者素质:1.无私 • 在老子看来善与恶的分水岭就是无私和自私。老子穷尽一生去追求的价值之一就是无私。所以在《老子,第二章》有道:“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 译:圣人以一种无私的态度处理一切事物,以身教重于言教来教化民众。他们按规律支持新生事物使其健康发展,助其成长而不视自己有为,有所作为但不恃才傲物,为民成就了功业而不据为己有。因为他们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人民才永远缅怀他们不朽的丰功伟业。

  14. 2。无争 • 第八章老子认为:“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老子眼中,至善的美德就如水的品质一样,滋润万物,然而却从不和万物争私利。水是柔和的,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水是不可替代的,润泽万物,甘为人梯,甘心付出却不计回报,只问耕耘,却不问收获,这就是水,实质是“善”这一美德的精神力量。

  15. 3 无为 • 老子认为无为而治是领导极高的政治韬略,但无为而治的前提是天下为公,有无私之心,才能行为公之事。

  16. 4 无我 • 宋代的清原惟信禅师回顾自己人生境界的的三次提升:“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人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五灯会元》)。这里讲述的实质是人生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修炼以前是执迷于眼前的物质主义,所以“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种境界:修炼以后摆脱了世俗的功利,但又被佛法束缚,因此“亲见知识,有个人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种境界:彻底从物质和功利中解脱开来,连佛规佛法也不再对自己有约束力,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人成为彻底解脱的自由人。

  17. 法家领导素质对教育领导者的启示 • 法家的重法、重术,重势是各有特点的。但三点应该是三点一线的紧密结合。在韩非子看来:“法”是指崇尚律法,健全法治,法治讲求法术,法令,要让人人皆知 ,坚决执行; “术”指的是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觉、防止犯上作乱,维护君主的至高地位。“势”指的是国君的法定的权力权势,是国君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势,要独掌大权。

  18. “法” • :具体来说,学校教育机构应该将“依法治教”的理念贯通于学校的管理中,将《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教师资格条例》等这些律法精神具体细化在学校的典章中并内化为师生共同遵守的实践规范,这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校”。一所没有“依法治校”理念的学校,一所只是将“依法治校”放在嘴边并将其束之高阁的学校是没有道德,没有希望的学校。对法律缺乏敬畏的学校只是一家没有人性的工厂,而不是净土和传递文明的圣地。只有“依法治校”的学校,才能培养现代公民和催生民主意识,才能培育群体的法制观念和创造文明。总之,依法治教,和严格执法才能迈向教育公平。

  19. “术” 教育领导依然要讲求领导艺术。用人惟贤。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管理问责等都是领导之术,管理之术。就学校管理问责来说,“对于领导无视野,管理不到位,行政不作为,或长期不能履行责任,管理效能低下,教学水平低下,倦怠,不思进取的人员应该有一定期限改进,如在期限中不能改进的,应该采取半岗,转岗,待岗等的渐进改良的方式分流。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改良方式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而已,学校管理问责的终极目的是强调责任意识,以提高教学,管理效能”。 教育领导者领导艺术的运用一方面是体现教育智慧,另一方面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人文精神。

  20. “势” • 作为教育领导来说,依法用“势”, 依“势”用能,依“势”为公应该是如何运用权力的一种价值导向。 • 对教育领导来说,运用权力的根本目的就是为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为实现教育公平,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为实现教育强国。同时中国的教育必须要依法治教,只有依法治教,实现法制化才会有希望实现教育强国,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21. 三 当代教育领导者的八大素质 • 领导者的素质是从事领导活动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和核心潜质,是一种内在的领导能力。领导者包括教育领导者应具备的八大素质: • 广阔的视野,宽厚的胸襟,阳光的心态,法制的精神,规范的操守、渊博的知识、专业的能力和强健的体魄。这八大素质是成就领导者包括教育领导者的基础,也是领导者包括教育领导者彰显个人品格和风范,价值和境界,迈向成功,追求卓越的关键和核心元素。

  22. 1.广阔的视野 • 视野是对未来美景和蓝图的一种精神勾勒。教育领导者的视野应该是宏观教育和微观教学,国际教育趋势和国内教育走向,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理论根基和实践经验的结合体。教育领导者要对自己的组织机构有一种精神规划和战略方向,这种规划和方向应该由教育领导者殚精竭虑提出,由全体师生共同讨论之后达成的精神共识,精神共识应该体现教育领导者的价值观,人文精神,办学理念,信仰信念,治校风格,及国家的教育政策。

  23. 2.宽厚的胸襟 • 这种胸襟至少包括四种品质。 • 一是心胸宽阔。 • 二是为人厚道。 • 三是克己复礼。 • 四是包容异己。

  24. 3.阳光的心态 • 阳光心态就是在具有道德,情感,知识,审美,健康等全面人格的前提下拥有的一种自强,知足,感恩的心境。

  25. 4.法治的精神 • 依法治校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就是教育领导者不能凭个人的好恶或主观臆断来行事,而权力则不至于被滥用。知法,守法,普法和执法应该是教育领导者应该具备四种法治精神

  26. 5.规范的操守 • 教育领导者的操守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 • 一是:为人之道,廉洁与公正。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明,廉则威。教育领导者只有廉洁与公正才能获得学校成员的信赖和拥戴,才能树立形象和权威。 • 二是:为政之德,立德,立公,立言的“三立”。立德就是无私,小我,无我,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注重私德也注重公德。立功就是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教育贡献智慧,建言献策,为师生建筑一个安全,健康,幸福的精神家园;立言:一是要慎言,因为“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二是要深入系统,聚焦研究教育,著书立说,做一名有书卷气,儒雅气的学者型的教育领导。

  27. 三:处世之本。复杂的环境中,如何面对各种困惑和纷扰。古人有云: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也就是说,首先,只要教育领导能公而忘私,就可以判定是非对错,“岂能尽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就可以坦然。其次,人言可畏,流言蛮语有时会接踵而至,鲜花,掌声,赞誉之词也会不觉不绝于耳,教育领导应该是宠辱不惊,毁誉任人。第三,虽然说苦心人天不负,但是许多时候是很难尽人意的,但如果教育领导能持“世事我必抗争,成败不必在我”的风范,其实,得与失恐怕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只要过程精彩纷呈。三:处世之本。复杂的环境中,如何面对各种困惑和纷扰。古人有云: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也就是说,首先,只要教育领导能公而忘私,就可以判定是非对错,“岂能尽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就可以坦然。其次,人言可畏,流言蛮语有时会接踵而至,鲜花,掌声,赞誉之词也会不觉不绝于耳,教育领导应该是宠辱不惊,毁誉任人。第三,虽然说苦心人天不负,但是许多时候是很难尽人意的,但如果教育领导能持“世事我必抗争,成败不必在我”的风范,其实,得与失恐怕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只要过程精彩纷呈。

  28. 6.渊博的知识 •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的三大功能: • 一是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 二是知识就是财富,是人获得精神财富的重要源泉,是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柱。 • 三是知识可以改变生命个体的命运,可以提升生命个体的质量,可以提升生命个体的品格。

  29. 教育领导者的知识结构的厚度决定领导水平的高度,教育领导者知识结构的宽度决定领导视野的广度。教育领导者的心理态度理性与否,文化品格超凡与否,精神境界高尚与否与知识的积累和底蕴密切相关。教育领导者应该至少具备除了本专业以外的管理,法律,文化三个方面的知识。教育领导者的知识结构的厚度决定领导水平的高度,教育领导者知识结构的宽度决定领导视野的广度。教育领导者的心理态度理性与否,文化品格超凡与否,精神境界高尚与否与知识的积累和底蕴密切相关。教育领导者应该至少具备除了本专业以外的管理,法律,文化三个方面的知识。

  30. “知识就是力量” 。这句话至少可以看到知识的三大功能:一是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二是知识就是财富,是人获得精神财富的重要源泉,是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柱。三是知识可以改变生命个体的命运,可以提升生命个体的质量,可以提升生命个体的品格。

  31. 7.专业的能力 • 教育领导必须要具备四种基本的专业能力: • ①宏观思维的能力 • ②依法治校的能力 • ③领导与管理的能力 • ④终身学习的能力。

  32. 8.健康的体魄 • 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 • 其次要有阳光的心态, • 第三要有愉悦的精神。 • 只有三者结合才能展示教育领导的精气神。

  33. 赵朴初的《宽心谣》 • “日出东海落西天,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每月领取养老金,多也喜欢,少也喜欢;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新旧衣服不挑拣,好也御寒,破也御寒;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34. 健康的体魄 • 健康靠自我 • 健康靠运动 • 健康靠心态 • 健康靠内炼

  35. 健康靠内炼:身体的健康可以通过运动和锻炼获得,但是,心理和精神的健康必须要靠内炼才能获得。内练有两层含义:一是要靠个体内心的自我反思精神和自我批判精神,这是内练的前提,每个人都必须不断否定自己以趋向完美,尽管谁也完美不了,这是一种价值追求。二是要靠实践行动,也就是说要把道德的知,心灵深处的真与善,通过无言的行动展现出来。做到内外兼修,知行统一,神行俱备。end

  36. 教育的本质就是善的教育、礼的教育、爱的教育和真的教育。教育的本质就是善的教育、礼的教育、爱的教育和真的教育。 • 善就是视善、言善和行善,只有做到三善,我们才是与人为善,才能从善如流。 • 礼就是礼貌、礼节和礼仪。只有做到三礼,才能仁者无敌。我们不仅需要待人以礼,更要克己复礼。 • 爱就是博爱、兼爱和大爱,只有三爱兼具,爱才能无疆。我们不仅需要爱人如己,更要爱人胜己。 • 真就是真实、真诚和真情,只有体现三真,我们才是本真和率真。我们只有真心诚意,才能返朴归真。 • 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教人从善。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将善固化的人,应该是一个有礼节的人,也才是一个有博爱情怀的人和率真的人。培养一个和善、有礼、懂爱和本真的人是我们共同的信仰、使命和责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