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單元三: 改教

單元三: 改教. 中古世紀的羅馬天主教會在歐洲擁有巨大的教會階層結構以及龐大的封建領地資產。 掌控中古世紀歐洲思想的羅馬天主教會,除了任意擴大徵稅的範圍、出賣神職,並利用民眾的虔誠、迷信、愚昧,販賣「贖罪券」 (1346-1352 歐洲廣泛流行黑死病 ) 。 面對教會的腐敗、斂財行徑,引起德意志民眾的強烈不滿與抗議。. www.classicalvalues.com/archives/2007_02.html. 單元三: 改教. 來自教會內部的改革 一系列「拉特蘭會議 Lateran Council 」,禁止神職人員納妾,禁止聖職買賣,禁止使用弓,放高利貸

shamus
Download Presentation

單元三: 改教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單元三: 改教 • 中古世紀的羅馬天主教會在歐洲擁有巨大的教會階層結構以及龐大的封建領地資產。 • 掌控中古世紀歐洲思想的羅馬天主教會,除了任意擴大徵稅的範圍、出賣神職,並利用民眾的虔誠、迷信、愚昧,販賣「贖罪券」(1346-1352 歐洲廣泛流行黑死病)。 • 面對教會的腐敗、斂財行徑,引起德意志民眾的強烈不滿與抗議。 www.classicalvalues.com/archives/2007_02.html

  2. 單元三: 改教 • 來自教會內部的改革 • 一系列「拉特蘭會議Lateran Council」,禁止神職人員納妾,禁止聖職買賣,禁止使用弓,放高利貸 • 同時出現三位教皇 • 1414年「康士坦斯會議Constance Council」解決了三位教皇的局面,提出以議會來制衡教皇的權力,以期達到改革的願望 • 但教皇紛爭穩定後就明令禁止「議會改革」

  3. 單元三: 改教 • 來自教會外部的改革 • Peter Waldo 瓦勒度1140-1217法國富商, 翻譯聖經,批評教會高層,變賣家財。 • 瓦勒度福音教會(Waldensian Evangelical Church) ,屬於瓦勒度派(Waldensians、Waldenses 或作 Vaudois) ,是約從中世紀興起的基督教教派。 • 在教義上接近歸正宗 (Calvinists) ,以上帝的聖言為信仰和生活的唯一準則。它被當時的羅馬天主教會視為異端,也因此受到大迫害;現在被新教視為宗教改革的先聲。 • 十二世紀法國的瓦勒度派( Waldensians Waldensians)主張教會應恢復純以《聖經》為唯一真理,反對煉獄並視之為異端之說。

  4. 單元三: 改教 • 來自教會外部的改革 • John Wycliff 威克理夫 1329-1384來自英國北部,出身牛津大學,將拉丁文聖經譯成英文,讓平民百姓理解內容,被教廷視為異端,被迫離開牛津大學 John Wycliffe at work in his study

  5. 單元三: 改教 • 來自教會外部的改革 • 捷克John Huss 胡司 1374-1415 強烈批評教會的腐敗,販賣贖罪卷,被逐出教會,在康士坦斯會議被斥為異端,當場被活活燒死。發源於波希米亞、莫拉維(今捷克),跟從尼西亞信經的版本filioque clause,提倡回復東正教信仰,因信稱義,是比馬丁路德更最早提出新教信仰。創建莫拉維運動Moravians,北美的主流基督教派,又稱波希米亞弟兄會。 • 意大利 Girolamo Savonarola 1452-1498 將當日凌亂腐敗的佛羅倫斯教會改變成修道院般的模範教會,免不了批評教會而遭驅逐,最後火刑處決

  6. 單元三: 改教 • 1517 由Martin Luther 發起對天主教教會的批判,演變德意志全民族的宗教改革運動。 • 宗教改革後演變為近百年新教與舊教之間的對立,宗教信仰的衝突夾雜政治權力的爭奪,終導致三十年戰爭(1618-1648)的爆發 (http://www2.nkfust.edu.tw/~teaching/mong/index1.htm)

  7. 單元三: 改教 • 思想: • 教會表面的成功,是否帶來腐敗? • 如何防備教會腐敗? • 為什麼改革不成功? • 改革教會不是始自馬丁路德,為什麼在他倡導的宗教改革卻成功?

  8. 單元三: 改教 • 十六世紀歐洲背景 • 葡萄牙人進行航海探索,西非至印度洋 • 西班牙人向西,跨越大西洋,終於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 • 牛頓科學解釋了自然定律 • 中產階級出現 • 教會改革失敗 • 大學學者意識更新的需要 • 基層平民對現况不滿 • 民族主義興起,沖擊教廷的跨國權力 • 各種變革的條件具備

  9. 單元三: 改教 • 馬丁路德與《九十五條》 • 修道士仍然堅持理念,透過刻苦、敬虔來展現對信仰忠誠,以祈獲得神的喜悅 • 罪人要怎樣才能得聖潔神的恩惠? • 專心研讀聖經 • 再多的刻苦、善行也無法與神的善良相比,人越是企圖以善功來換取神的義,就離開這義越遠 • 《聖經》的教導和教會的說法不一致

  10. 單元三: 改教 • 馬丁路德的十架神學 • 義人得生的途徑不是透過善行,而是藉著信心接納耶穌基督十字架所提供的救贖 • 《聖經》所說的「神的義」原來不是指神對人的要求而言,而是「神賜給人的一份禮物」 • 十架神學—透過“羞辱”和“苦難”認識神 • 神使用“羞辱”代替“理性”作為他的自我彰顯 • 神透過耶穌基督的十架啟示他自己,那為什麼基督徒關於神的思想,要從別的地方開始呢? • 門徒的身份特徵是為神和為人受苦! • 十架是人類軟弱無助與神聖介入的偉大事件與象征

  11. 單元三: 改教 • 榮耀神學 • 榮耀神學—不透過超自然恩典與信心的恩賜認識神,如理性、大自然、生命的偉大 • 榮耀神學」試圖在神明顯的事工、能力、榮耀、智慧中直接認識祂 • 否定經院學派的理性 • 神恩獨作論 • 預定論

  12. 單元三: 改教 • 羅馬教廷籌款建聖彼得大教堂,再次在整個歐洲發動售賣贖罪卷,這無疑鼓勵犯罪 • 1517.10.31馬丁路德在威登堡教堂門口張貼了一份《九十五條》的文件,指出贖罪卷並不具備有所宣稱的赦罪功效 • 活版印刷術發明,加速了這份文件的傳播

  13. 單元三: 改教 • 馬丁路德與傳統教士辯論 • 1519來比錫大學(Universitaet Leipzig) • 贖罪卷、教會、教皇等皆不具有赦罪的 權柄,只有耶穌基督有赦罪的權柄 • 不是基於教會的傳統,而是聖經的教導 • 羅馬教廷下達悔改令 • 馬丁路德深知是《聖經》教導,拒絕悔改,當眾焚燒教皇悔改諭令 • 宗教改革浪潮自此石破天驚地展開

  14. 單元三: 改教 • 馬丁路德險被處決,正逢奥圖曼帝國信奉回教的大軍壓境,暫把宗教分岐問題放下,聯合王侯一同對抗入侵者 • 馬丁路德得以回到威登堡繼續改教 • 帝國元首本想追究馬丁路德,但王侯聯名抗議,認為各王侯擁有宗教事務的自決權。 • 帝國元首和王侯分裂成兩派 • 羅馬派和抗議派,Protestant一詞由此而來

  15. 單元三: 改教 • 羅馬教廷的神學 • 善行、教會傳統、贖罪卷 • Protestant或馬丁路德的神學 • 「惟獨信心」、「惟獨《聖經》」、「惟獨恩典」 • 信徒皆祭司 • 「因信稱義」vs.「因信成義」 • 上帝的兩個國度:教會和政府 Leo X

  16. 單元三: 改教 • 教會的運作、聚會程序、教導內容等作出重大調整 • 不合聖經的腐敗現象消失 • 迷信色彩的教導被取締 • 以苦修善功取悅神的修道院解散 • “正典中的正典”,把部份當時的聖經貶為次經 • 將聖經從原文翻譯成德文 • 使用活版印刷大量印刷聖經 Leo X

  17. 單元三: 改教 • 新教把宗派主義引入基督教國度,初期四大流派: • 路德宗(德國) • 改革宗(瑞士) • 再洗派(激進的宗教改革主要支派) • 安立甘宗(英國教會)

  18. 單元三: 改教 • 新教的路德宗與改革宗分裂 • 路德宗沒有完整的系統神學,神的道終究是奧秘 • 改革宗熱衷於系統神學,源於慈運理和加爾文的新教思想形式 • 1529年10月德國的馬堡市(Marburg)有關: • 聖餐的杯和餅是基督的身體“真實的臨在”,還是… • “這是我的身體”,基督的身體與餅和酒真實地臨在 • “合質論”(consubstantiation) • 天主教是“變質說” • 路德強調聖餐和浸禮是真實的聖禮 • 聖餐是不是稱義的條件? • 受過浸禮的嬰孩需守聖餐嗎?

  19. 單元三: 改教 • 瑞士蘇黎世的慈運理(Huldreich Zwingli) • 第一位改革宗神學家 • 與路德的神學相似,但比路德更激進 • 幾乎所有羅馬天主教的遺蹟都被剷除(雕像、敬拜聖徒、馬利亞、贖罪卷、煉獄) • 主張聖餐禮是耶酥不在時紀念他的受死(紀念性) • 主張世俗君主有權干涉教會事務(受當時的城市議會保護) • 仍保持嬰孩洗禮,有更邀進的改教家反對嬰孩洗禮 • 迫害更邀進的改教家,下監,投河溺斃 • 1531在反抗天主教的戰役中陣亡 • 改革宗傳播至德國、荷蘭、蘇格蘭、英格蘭及新英格蘭殖民地的清教徒

  20. 單元三: 改教 • 瑞士蘇黎世的慈運理(Huldreich Zwingli) • 認為福音信仰才是《聖經》的正確的教導 • 拒絕路德的“正典中的正典” • 接納哲學,反對路德的全面反哲學 • 神恩獨作論支持者,還是“唯神全權論” • 唯神全權論—如果神是神,那麼絕對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擁有獨立的能力和決心 • 支持預定論 • 支唯獨恩典、唯獨信心、唯獨聖經、信徒皆祭司

  21. 單元三: 改教 • 加爾文神學(John Calvin 1509-64) • 大部份時間停留在日內瓦 • 建立一所新教學院,一所被譽為“自使徒以後最完美的基督教學校” • 由來自英格蘭、蘇格蘭的教徒把改革宗傳至說英語的土地 • 很多人把加爾文主義等同於改革宗神學 • 其實加爾文主義建基於路德和慈運理 • 加爾文的偉大在於他的系統化地把路德和慈運理的思想整合

  22. 單元三: 改教 • 加爾文神學(John Calvin 1509-64) • 在日內瓦期間,表面上是主任牧師,實際是獨裁者 • 是這個城市的先知,市議會和市民領袖都怕他 • 把日內瓦變成“虔誠的城市”,神權政治的共和國 • 不少人反抗加爾文,但每次都因威脅離開而讓步 • 也出現一個根據聖經律法的生活型態強加在這個城市,違者受到重罰,被逐,甚至被燒死

  23. 單元三: 改教 • 加爾文神學(John Calvin 1509-64) • 拒絕自然神學 • 獨尊神的話語作為認識神最可靠的路徑 • 聖靈的感動和光照的聖經是基督教信仰和生活獨一無二的最高權威 • 十足的奧古斯丁教義 • 否認偶發事件,預定論 • 神有双重旨意,啟示和隱藏 • 神的旨意和神的容許之間沒有區別 • 《神恩獨作論》 • 墮落者為什麼需要負責? • 萬事都歸於神的榮耀,即使人無法與愛、憐憫和公義調和 • 人類的戰爭、悲劇、自然災害,都是神決定,但原因是隱藏的。

  24. 單元三: 改教 • 加爾文神學(John Calvin 1509-64) • 因加爾文的關係,改革宗神學深深影響西歐和北美的新教,透過宣教運動,遍及全世界 • 長老宗是完全的蘇格蘭加爾文主義 • 英國的清教徒想要建立加爾文管理日內瓦的模式 • 美國的長老會和公理宗主義都採用加爾文主義

  25. 單元三: 改教 • 新教中的“威權式的”和“激進式的” • 威權式—如路德、慈運理、加爾文等在地方長官的支持下,建立基督教會和聯邦 • 教會與國家具有合作關係,驅逐天主教與異端分子 • 特質:堅持嬰孩洗禮、獨尊一種基督教為合法的宗教、承認世俗權威具有宣戰並迫害不從國教者的權力

  26. 單元三: 改教 • 新教中的“威權式的”和“激進式的” • 激進式—是指那些要“回到源頭”—新約福音 • 這一類被稱為“激進宗教改革” • 相信國家與教會分離的原則 • 不接受在宗教事務上採用脅迫手段 • 否認嬰孩浸禮 • 多數採取基督教反戰主義(pacifism) • 簡樸生活形態 • 抗拒職業性的神職人員 • 也被稱為“新教主義的抗議者”

  27. 單元三: 改教 • 再洗派(Anabaptist) • 是激進宗教改革者中最大和最有影響力 • 比較熟悉的有“門諾派”和“阿米胥Amish” • 他們自稱在正確施浸下有生命改變的歸正經歷,在仔細研究過新約聖經後,相信嬰孩洗禮並非真正的洗禮,因為它發生於悔改和信心之前 • 發動全歐洲重新施浸 • 蘇黎世市議會通過立法禁止再洗派,並聯合其他歐洲政府通緝逮捕再洗派基督徒 • 在當時屬靈福份和物質福份同樣重要的年代 • 因拒絕為嬰孩洗禮 • 被視為異端、反動份子 • 被捕者遭溺斃

  28. 單元三: 改教 • 再洗派(Anabaptist) • 他們受迫害好像5C多納徒派(Donatist)受羅馬法律禁制 • 他們關注:政府在教會改革中應有的作用 • 是等待聖靈的帶領? • 是發動有聖經支持的改革運動? • 1525.1.21蘇黎世市政府那天禁止激烈派集會,當晚互相施洗

  29. 單元三: 改教 • 再洗派信仰 • “作門徒”理念 • “無人能真正認識基督,除非在生活中跟隨祂” • 愛心原則。是和平主義者。不參加戰爭,不抵抗主義。 • 內部表現互助,重新分配財產。在莫拉維再洗派中,還有實施基督教共產主義。 • 教會的權柄平等獨立,長老制和大會制 • 堅持政教分離 • 不同意得救只憑信心? • 回應:他們的倫理並非用來獲取救恩,而是一個人得救有了基督裡的新生命以後的表現

  30. 單元三: 改教 • 天主教和改革派合力根除再洗派 • 此後25年,數以千計的再洗派被燒死或溺死 • 為逃避迫害,很多移居歐洲北部 • 16C中以後,主要流傳的有: • 瑞士和德國南部的弟兄會 • 荷蘭和德國北部的門諾會 • 莫拉維亞的胡特爾弟兄會(Hussites) • 1988全球門諾會人數75萬

  31. 單元三: 改教 • 英國的宗教改革 • (安立甘Anglican Church, English Church) • 英國的新舊之爭較歐洲其他地方長久 • 13C展開反教宗、反聖職人員的運動 • 威克里夫領導發動強大的福音主義抗議運動 • 路德的著作和英文聖經私運進英國 • 中產階級興起,較關注社會民生處境 • 社會不合理制度,但本身不是貴族,缺乏政治力量

  32. 單元三: 改教 • 英國的宗教改革 • (安立甘Anglican Church, English Church) • 各階層普遍對教會不滿 • 國王亨利八世離婚被教皇拒絕 • 國王「順應民情」,宣告英王是英國教會的最高領袖 • 英國教會與羅馬教廷決裂 • 解散修道院,沒收羅馬教產 • 使用英文聖經 • 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支持國王決定

  33. 單元三: 改教 • 英國的宗教改革(安立甘Anglican Church, English Church) • 伊麗沙白協議(Elizabeth Settlement) • 溫和的天主教組織法和禮儀架構之內,採用溫和的新教神學 • 英國聖公宗建立,保持了主教制和相關禮儀 • 因此與許多從瑞士回國的加爾文派改革人仕的冲突 • 激烈的改革宗希望有個完全符合改革精神的教會(加爾文在日內瓦的模式) • 這群人稱為“清教徒”

  34. 單元三: 改教 • 清教徒的信仰 • 廢除羅馬天主教的宗教儀式 • 教會由長老和大會管理 • 受迫害 • 一直受英國政府迫害 • 鎮壓、禁錮、滋擾 • 被趕往“低地國家”荷蘭 • 荷蘭人對這些受宗教迫害的難民寬容 • 1620“五月花號”運送這批“分離份子”從英國的修咸頓抵達密西根州的普里茅斯

  35. 單元三: 改教 • 歐洲也有些較小的宗教團體,被改革派、羅馬教會排斥,選擇了離開歐洲,移民到美洲大陸 • 門諾會、貴格會… • 羅馬教會內部改革,清除腐敗 • 神職人員不得擅離職守、提高訓練、嚴守道德生活 • 羅馬教會內的溫和派和強硬派 • 1618,歐洲出現大規模長達30年的宗教戰爭 • 1648,簽訂《威斯法利亞條約 Treaty of Westphalia》同意停火 • 宗教自由、尊重與容忍不同宗教的存在 • 天主教和基督教各自發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