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確立三度空間的楷書介紹賞析

確立三度空間的楷書介紹賞析. 起源流變. 從草隸脫胎而來。 沙孟海根據 《 永壽二年陶甕墨書 》(156)P31 、 《 谷朗碑 》(272) 等作品,認為楷書起源於三國時代。至於楷書確切成熟時,一般認為應該首推三國時代魏明帝太和四年的鍾繇 (151~230)P46 。. 文化意義. ( 一 ) 字體的演化過程,其順序是由草隸脫胎為隸書、草書,最後才出現楷書。 ( 二 ) 楷書的運筆動作比較適合漢文縱勢的書寫方式,所以楷書比隸書流便。 ( 三 ) 楷書雖是最晚形成的字體,但是卻有著豐富的易簡為繁的筆法,增強藝術的表現力。. 楷書的繁複性.

shana-nobl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確立三度空間的楷書介紹賞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確立三度空間的楷書介紹賞析

  2. 起源流變 • 從草隸脫胎而來。 • 沙孟海根據《永壽二年陶甕墨書》(156)P31、《谷朗碑》(272)等作品,認為楷書起源於三國時代。至於楷書確切成熟時,一般認為應該首推三國時代魏明帝太和四年的鍾繇(151~230)P46。

  3. 文化意義 • (一)字體的演化過程,其順序是由草隸脫胎為隸書、草書,最後才出現楷書。 • (二)楷書的運筆動作比較適合漢文縱勢的書寫方式,所以楷書比隸書流便。 • (三)楷書雖是最晚形成的字體,但是卻有著豐富的易簡為繁的筆法,增強藝術的表現力。

  4. 楷書的繁複性 • 楷書雖然也是方塊字,但是呈現左窄右寬的造形,則兼具動感與穩定之功能。 • 姜一涵教授—大篆如陶器.小篆如瓷器.隸書如建築.草書如舞蹈與音樂.楷書如(抽象畫) • 因此楷書的造形具有大小九宮.換成現代語彚.楷書具有兩層(重)以上的造形性.外形性與隱藏性

  5. 楷書的造形

  6. 文字空間的沿變 楷書的特徵

  7. 具有外形性與隱藏性造形舉例 • 外形以藍線表示.具有一窄一寬的兩個方形 • 真實的隱藏形狀為兩個倒三角形

  8. 例子之二 • 外形為倒梯形 • 隱藏的形狀為兩個傾斜的三角形 • 如果再根據唐朝各楷書書家作品加以分析.應該可以梗了解各書家造形的密碼

  9. 藝術美感 • (一)點畫方法與形態嚴謹複雜,具有一定的規矩變化與豐富性。 • (二)造形具有三度空間,部分與部分之間的安排有一定的協調性。 • (三)線條之間的連接,折筆多於轉筆,因為楷書的藝術性是以用筆畫線條為基本形質的。

  10. 永字八法

  11. 楷書筆法的特殊性 • 側 • 由線轉換為點 • 造形嚴謹

  12. • 運筆方向改變 • 角度從水平成為左低右高的斜線 • 斜線具有律動感(不穩定)

  13. 三角形的筆法 • 毛筆是圓柱形的 • 用元的筆寫出三角形的造形需要用特殊的角度書寫才能完成

  14. 側鋒 • 側鋒是楷書常用的筆法之一 • 運筆時需要改變用筆的方位

  15. 變化多端的側鋒 • 雖然是側鋒但在運筆前進時需要改變筆鋒 • 如何改變存乎一心

  16. 運筆的變化

  17. 轉筆與折筆之分別

  18. 楷書之分類 • 依時代與風格----分為魏碑(南北碑)與唐朝楷書 • 唐朝楷書又依個人風格有不同的稱謂如歐體(歐陽詢).顏體(顏真卿).褚體(褚遂良)柳體(柳公權)等等字體 • 魏碑乃介於隸書與唐楷之間 因此其書寫的筆法必然也是介於兩者 之間

  19. 名作介紹

  20. 01鍾繇宣示表P48

  21. 02 釁寶字碑P62

  22. 004 釁龍顏碑P64

  23. 始平公造像P70

  24. 鄭長猷造像記P71

  25. 魏靈藏薛法紹造像記P71

  26. 楊大眼造像記P71

  27. 張黑女(玄)墓志P83

  28. 唐朝虞世南 孔子廟堂碑P102

  29. 唐朝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P99

  30. 唐朝褚遂良雁塔聖教序P108

  31. 唐朝顏真卿顏勤禮碑P127

  32. 唐朝柳公權玄祕塔碑P130

  33. 元朝趙孟頫玄妙觀重修三門記P158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