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学校管理系列讲座之一

学校管理系列讲座之一. 人性假设理论 与学校管理策略 主讲人:黄海远. 什么是以人为本?. 具体到教育是育人为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教育教学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到学校管理应当的以师为本,以教师的对物质、精神、文化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依据,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和学校发展,建立和谐校园。. 一、人性假设 —— 我们确定学校管理策略的基本依据。. 管理心理学有一个观点:任何管理都基于人性假设(麦格雷戈: “ 每项管理决策与措施都是依据有关人性与其行为的假设 ” ) 所谓 “ 人性假设 ” 是指管理中对于人的需要和劳动态度的假定判断。

shee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学校管理系列讲座之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学校管理系列讲座之一 人性假设理论 与学校管理策略 主讲人:黄海远

  2. 什么是以人为本? • 具体到教育是育人为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教育教学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具体到学校管理应当的以师为本,以教师的对物质、精神、文化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依据,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和学校发展,建立和谐校园。

  3. 一、人性假设——我们确定学校管理策略的基本依据。一、人性假设——我们确定学校管理策略的基本依据。 • 管理心理学有一个观点:任何管理都基于人性假设(麦格雷戈:“每项管理决策与措施都是依据有关人性与其行为的假设”) • 所谓“人性假设”是指管理中对于人的需要和劳动态度的假定判断。 • 在学校管理实践中,人性假设是指学校管理者(主要是校长)对教职工人性和工作态度的判定。

  4. 人是管理的核心要素,管理首先是管人,通过管人去管财、管物、管事,探讨学校管理,首先要了解管理过程中的人。人是管理的核心要素,管理首先是管人,通过管人去管财、管物、管事,探讨学校管理,首先要了解管理过程中的人。 • 校长的对教师人性判断决定他采取怎么样的管理策略和措施。 • 人性假设理论意义在于—— 它是确定学校管理策略,制定学校各项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措施的依据。

  5. 今天我想与大家一起来探讨的问题是: 人性假设理论 与学校管理策略

  6. 二、行为科学中的五种人性假设理论 • 1、工具人假设、经济人假设——X理论; • 2、社会人假设——人际关系理论; • 3、自我实现的人假设——Y理论; • 4、复杂人假设——Z理论(超Y理论)。

  7. 三、五种人性假设与管理策略 • (一)工具人 • 主要观点: • 1、人天生地位就不同,有人高贵,有人卑贱,因此高贵者有权驱使卑贱者。 • 2、在管理上要像管理动物那样去管人。

  8. 在现实社会中,有一些领导把群众看作是群盲,认为群众有奴性、惰性,对群众不能客气,对群众客气,群众就会蹬鼻子上眼。领导的责任就在于指挥群众、命令群众、督促群众,做群众的主宰。工具人的假设是千百年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客观存在,并经常地表现在管理之中。在现实社会中,有一些领导把群众看作是群盲,认为群众有奴性、惰性,对群众不能客气,对群众客气,群众就会蹬鼻子上眼。领导的责任就在于指挥群众、命令群众、督促群众,做群众的主宰。工具人的假设是千百年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客观存在,并经常地表现在管理之中。

  9. 启示 • 我们应当自觉克服封建等级思想和行为,在学校中树立人人平等的观念,实施“仁政”——“仁者爱人”。

  10. (二)经济人——X理论 • 经济人假设是从享乐主义的观点出发,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在于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同时人还级组织机构的操纵和控制,因此又是被动的。 •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11. X理论,其基本观点是: • 1、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人之初,性本惰),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 • 2、多数人都没有雄心大志,不愿意负任何责任,而甘心受别人指挥; • 3、人生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只注重个人目标,对组织目标并不关心; • 4、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了满足温饱,只有金钱才是激发他们积极性的惟一动力。

  12. X理论在管理策略上的特点 • 1、在管理措施上强调立足于管。用强制、惩罚、奖励等办法,迫使工人完成生产任务,管理的重点是提高生效率,而不顾工人的社会需求。这种管理方式叫做任务管理。 • 2、把管理看成是少数管理者的事情,与群众无关,广大工人主要职责是听从管理者指挥,埋头苦干就行,用不着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 • 3、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用金钱来剌激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对怠工者实行严厉的惩罚,即通俗地说就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

  13. X理论对我们的启发 • X理论已经过时,但是在一些小型企业中还是能看到它的制度和管理方法,在中国,X理论的思想影响还是相当普遍的。 • 从反面纠正错误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 要建立约束机制,在激励方面,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

  14. (三)社会人——人际关系理论 • 主要观点如下: • 1、人最重视的是人和人的关系,人际关系是形成人的身份感的基本因素; • 2、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机械、单调、使工人丧失了对劳动意义的体验,人们只能从劳动的社交关系中找到人的价值、人存在的意义; • 3、同事关系对职工的影响力,要比管理者所给予的经济诱因及控制更为重要; • 4、工人的生产效率,随着管理部门满足他们的社会需求的程度而改变,人的社会需求的满足与否,影响着工作效率高低。

  15. 它采取的管理策略的主要是: • 1、管理人员不应当只注意完成生产任务,而应当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 • 2、管理人员不应当只注意指挥、监督、计划、控制、组织等,而更应当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 3、在实行奖励时,提倡集体奖励,而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 4、强调职工参与企业的决策研究,提出“参与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

  16. 这种假设对我们的启发: • 1、强调人际关系,强调人情味。在工作之余组织社会交往,联欢会、春游、集体文艺活动等增加人情味,增强人际关系,会使职工获得一种满足感、归属感和整体感。 • 2、认为人与人之关间的关系对于激发动机、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是比物质奖励更重要的因素。 • 3、主张职工参与管理。 • 4、注意奖励的方式,集体奖励与个人奖励相结合,既要考虑效率,也要兼顾公平。

  17. (四)自我实现人——Y理论 • 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干。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干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18. Y理论的主要观点: • 1、一般人并不天生厌恶工作,人不是天生懒惰的; • 2、控制和惩罚不是使人实现企业目标的唯一办法,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并有相当程度的想象力,创造才能; • 3、激励在需要的各个阶梯上都起作用,人们在执行任务中能够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指挥; • 4、管理者最大的责任在于,如何协调良好的组织,并利用有效的方法,以使人们在为组织目标而努力之同时,也能获得个人的需要和满足。即只要管理得当,人们会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

  19. Y理论的管理策略主要特点(三者比较): • 1、管理的重点的改变: • 物质因素——→人的因素——→工作环境 (生产任务完成) (人的作用,人际关系) (发挥人的潜能) • X理论(经济人) 人际关系理论(社会人) Y理论

  20. 2、管理职能的改变: • 指挥者—→联络人协调者—--→引导者服务员 • X理论(经济人) 人际关系理论(社会人) Y理论

  21. 3、激励方式的改变: • 金钱剌激—→搞好人际关系—→内部激励 • X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 Y理论

  22. 4、管理制度的改变: • 强制、惩罚为主———→集体奖励、参与管 理——→实行工作扩大化、工作内容丰富化、弹性工作时间等应保证职工显露才能。 • X理论(经济人) →人际关系理论(社会人) • → Y理论(自我实现的人)

  23. 启示: • Y理论启示我们,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当考虑如何使职工的智慧、潜能得到发挥,应当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职工成长和成熟的环境,让他们的发展与组织的发展相依相伴。

  24. (五)复杂人——Z理论 • 认为人是复杂的,人性不仅因人而异,而且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点会有不同的表现。人的需要和潜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地位的改,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各有不同。人可能依自己的需要、能力、而对不同的管理方式做不同的反映。因此,没有一套能适用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任何个人的万能的管理方法。

  25. 超Y理论或Z理论主要观点: • 1、人是怀着不同的需要和动机来工作的,每个人最需要的是现实胜任感。 • 2、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需求不同。 • 3、工作性质、员工素质与组织管理方式相适应时,就能激发员工强烈的胜任动机,工作效就高,否则效率就低。 • 4、当一个目标达成后,可以继续激起职工的胜任感,使之为达到新的目标而努力。

  26. 5、整体关心,既要关心职工的上岗工作,又要关心职工的家庭生活。5、整体关心,既要关心职工的上岗工作,又要关心职工的家庭生活。 • 6、上下级之间应建立起良好的融洽的关系,使职工成为快乐员工。一个组织应当建立一种信任、亲密、和谐融洽的心理气氛和工作环境,这样职工就能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勤奋工作。

  27. 启示: • “复杂人”假说和Z理论(超Y理论)体现着管理中的辩证法,它强调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人采取灵活机动的管理措施,对我们的管理工作是有一定的启发的。

  28. 四、本人对学校管理策略的几点主张 • 1、尊重教育规律,依据教师工作特点和心理特点,岗位职责和职业道德要求,建立约束、激励、竞争机制,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建立以鼓励为主的考评制度和学校管理文化。 • 2、关心关爱每一位教职工,了解、分析教职工的需要,尽可能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物质、精神、文化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而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师工作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29. 3、要着力建立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融洽而又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环境,使教师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克服压抑感和职业倦怠。3、要着力建立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融洽而又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环境,使教师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克服压抑感和职业倦怠。 • 4、建立教师专业成长的机制和实行自我价值的机制,促使教师敬业、乐业、精业,特别是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学习、展示的平台,让人人有目标,人人有希望,激发干部、教师充分发挥才干,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30. 5、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加强沟通,创造条件让群众参与学校管理。注意倾听群众意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5、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加强沟通,创造条件让群众参与学校管理。注意倾听群众意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 6、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相信群众、团结群众、真心实意依靠群众,加强干群思想与情感的沟通,努力找到学校的组织目标与教师的个人目标结合点,产生共同愿景,密切干群关系,团结协作,形成合力。

  31.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