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第二章 CPU

第二章 CPU. 一、 CPU 的基本概念 二、 CPU 的发展历程 三、影响 CPU 性能的因素 四、 CPU 的接口分类 五、 Intel 处理器新命名方法一览 六、什么是双核 CPU 七、 CPU 的选购. 第一节 CPU 的基本概念. 一、 CPU 的主频、外频和倍频 P42.0G = 400*5.0 二、地址总线宽度 32 位直接访问 4096MB 的物理空间 三、数据总线宽度 4 , 8 , 16 ( 2*8 ), 32 ( 2*16 ) 64 ( 2*32 ). 第二节 CPU 的发展历程.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CPU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CPU 一、CPU的基本概念 二、CPU的发展历程 三、影响CPU性能的因素 四、CPU的接口分类 五、Intel处理器新命名方法一览 六、什么是双核CPU 七、CPU的选购

  2. 第一节 CPU 的基本概念 一、CPU的主频、外频和倍频 P42.0G = 400*5.0 二、地址总线宽度 32位直接访问4096MB的物理空间 三、数据总线宽度 4,8,16(2*8),32(2*16) 64(2*32)

  3. 第二节 CPU的发展历程 1.Intel4004:4位,1971年 ,2300个晶体管 2.Intel8080/8085:8位,6800/Z80 3.Intel8086/8088:16位/20位,29000个晶体管,个人电脑 4.Intel80286:1982年,16位/24位,13.4万个晶体管 5.Intel80386DX/80386SX:1985年,32位/32位,27.5万个晶体管 6.Intel80486DX/80486SX:1989年,DX集成协处理器,倍频产生 7.IntelPentium586/AMDK6/Cyrix6X86/IDT C6 8.IntelPentiumII,Celeron,AMD K6-2,Cyrix MII 9.IntelPentiumIII,AMDK7 10.IntelPentiumIII Comppermine/AMD Athlon(K7)

  4. 第三节 影响CPU性能的因素 1.外频和内频 2.电压 3.晶体管的数目 4.制造工艺 5.指令集 MMX,SSE,3D Now! 6.L1和L2 Cache的容量和速度 7.超线程技术

  5. 第四节 CPU的接口分类 1.Socket插座 Socket4, Socket5, Socket8, Socket370, Socket423, Socket478,SocketA,(Super7),Socket T,LGA 2.Slot插座 Slot 1,Slot 2 ,Slot A

  6. 4.1最新CPU 接口-LGA1366

  7. 4.2最新CPU 接口-LGA1156

  8. 第五节 Intel处理器新命名方法一览 英特尔 奔腾 M处理器 725 处理器家族 处理器名称 处理器号

  9. 计算机组成部分——CPU AthlonXP 毒龙 Athlon 雷鸟 MIII Pentium 4 下一页

  10. 计算机组成部分——CPU 酷睿2 返回

  11. 第六节 什么是双核CPU 双核处理器是指在一个处理器上集成两个运算核心,从而提高计算能力。“双核”的概念最早是由IBM、HP、Sun等支持RISC架构的高端服务器厂商提出的,主要运用于服务器上。而台式机上的应用则是在Intel和AMD的推广下,才得以普及。 1. IBM才是率先推出双核处理器的厂商 (2001,Power4) 2.业界被迫接受双核处理器 3.其三:双核处理器不等于性能加倍 4.一般用户对双核茫然不知 5.更多核处理器陆续计画推出

  12. 6.1 Intel和AMD双核架构 Intel双核架构图

  13. 6.2笔记本intel的cpu T系列和P系列的区别 • p系列是刚出的迅驰2的处理器,(P8600,P8400)不过T系列也有迅驰2平台的。(T9600,T9400)性能上P系列总体上比T系列强,而且工艺更先进,功耗较低,不过迅驰2代的笔记本刚上市,价格比较高,T系列一般够用了,性价比较高 • P的功耗发热控制的比较好 • T 和 P是TDP的不同还有SP U系列,P比T的热设计功耗低 • T是35W的U,P是25W的U • 看看英特尔怎么说的T: Mobile Highly Performance——偏重于高性能P: Power Optimized Energy Efficient higher Performance——偏重于高效能SP: Power Optimized Performance SSF——偏重于节能LV: Low Voltage——低电压版uLV: Ultra Low Voltage——超低电压版QX: Quad-Core Extreme——四核极致性能X: Extreme——极致性能

  14. 6.3最新双核或四核CPU-i系列

  15. 6.3最新双核或四核CPU——i7-920

  16. 第七节 CPU的选购 1.看外观 2.检查包装盒 3.摸表面 4.比价格 5.测实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