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肝臟的功能

肝臟的功能. 國人每年因肝病而死亡者. 肝 癌:約七千人 肝 硬 化:約四千人 肝炎及其他:約一千人. 合計 : 一萬二千人. 肝病的種類. 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 藥物性肝炎 自體免疫性肝炎 脂肪肝 肝膿瘍 肝腫瘤. 肝臟疾病相關之血液檢查. GOT (AST) 與 GPT (ALT): 肝細胞壞死指標 白蛋白 (Albumin): 肝臟合成蛋白質指標 膽紅素 (Bilirubin): 膽道阻塞指標 鹼性磷酸酶 (ALP): 膽道阻塞指標 丙麩氨轉肽酶 (  -GT): 膽道阻塞指標、喝酒指標

sherri
Download Presentation

肝臟的功能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肝臟的功能

  2. 國人每年因肝病而死亡者 • 肝 癌:約七千人 • 肝 硬 化:約四千人 • 肝炎及其他:約一千人 合計: 一萬二千人

  3. 肝病的種類 • 病毒性肝炎 • 酒精性肝炎 • 藥物性肝炎 • 自體免疫性肝炎 • 脂肪肝 • 肝膿瘍 • 肝腫瘤

  4. 肝臟疾病相關之血液檢查 • GOT (AST) 與 GPT (ALT): 肝細胞壞死指標 • 白蛋白 (Albumin): 肝臟合成蛋白質指標 • 膽紅素 (Bilirubin): 膽道阻塞指標 • 鹼性磷酸酶 (ALP): 膽道阻塞指標 • 丙麩氨轉肽酶 (-GT): 膽道阻塞指標、喝酒指標 • 凝血酶原時間 (PT): 肝臟製造凝血因子指標 • 胎兒蛋白 (AFP): 肝癌指標

  5. 肝炎 肝硬化 肝癌

  6. B型肝炎感染 B型肝炎感染之自然病程 嬰幼兒 臨床上症狀不明顯 慢性感染 ( > 90%) 復原 ( < 10%) 30-40% 60-70% 慢性肝炎 健康帶原者 2%/年 0.8%/年 肝硬化 0.1%/年 3-10%/年 肝癌

  7. C型肝炎感染之自然史 急性C肝炎感染 25% 有肝炎症狀 極少數猛暴性肝炎 75% 無症狀 80-90%慢性感染 10-20% 康復 10 年 60-70%慢性肝炎 20 年 20-30%肝硬化 30 年 5-15%肝癌

  8. 慢性B型肝炎何時需接受治療? • e抗原(HBeAg)陽性的慢性B型肝炎患者,持續肝功能異常;GPT 值上升5倍以上  干安能 GPT 值上升2-5倍  干安能或干擾素 • e抗原(HBeAg)陰性但血清 HBV DNA陽性的慢性B型肝炎患者,持續肝功能異常 • 器官移植接受者:只能接受干安能 • 化學治療接受者:只能接受干安能

  9. 作用 抗病毒+免疫調節 施藥法 注射 劑量 5-10MU, 3次/週 療程 4-6 個月 療效 30-40% (vs 10-20%) 復發 5-10% 副作用 多,常見 禁用情況 肝代償不全,血球過少 抗藥性 0 抗病毒 口服 100mg/天 12 個月以上 25-65% (vs 5-14%) 20-80% 極少 無 > 15%/年 慢性B型肝炎治療藥物之比較 干擾素 (Interferon) 干安能 (Lamivudine)

  10. 治療前血清GPT值愈高者療效愈好 Response Rate (%) (n=11) (n=7) (n=53) (n=28) (n=87) (n=42)

  11. 干安能在臨床上面臨的難題 • 治療期較長 • 停藥後肝炎復發的可能性 • 病毒突變種的發生

  12. 慢性C型肝炎何時需接受治療 • 持續肝功能異常 (GPT 值上升2倍以上) • 血清中存在有C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HCV RNA) • 肝臟組織切片顯示有纖維化或是有中度以上之肝細胞發炎、壞死等患者 慢性C型肝炎治療成功之定義 • 在治療結束後追蹤六個月以上的期間,不但GPT值維持正常,而且血清中測不到C型肝炎病毒之RNA

  13. 干擾素單一療法 干擾素合併Ribavirin 病毒基因型第1型 病毒基因型第2或3型 長效型干擾素單一療法 長效型干擾素合併Ribavirin 病毒基因型式第1型 病毒基因型式第2或3型 15-20% 38-43% 28-31% 64-66% 25-39% 54-61% 42-51% 76-82% 慢性C型肝炎治療方式之比較 治療方式 持續病毒反率(SVR) 治療24周 治療48周 6% 31-35% 16-18% 64-69% 41% 78% 表中數據乃引用大規模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結果 (2,3,7,8,12,13,16)

  14. 哪些慢性C型肝炎患者治療效果較佳? • 治療前血中C型肝炎病毒濃度較低 • 病毒基因型為第2型或第3型的患者 • 肝切片顯示沒有肝硬化或是肝硬化程度較輕微者

  15. 干擾素的副作用 • 產生像重感冒般的症狀: 發燒、畏寒、疲倦、肌肉酸痛、頭痛、食慾不振 • 輕微掉頭髮 • 精神上的副作用: 焦慮、憂鬱、失眠、煩躁 • 白血球降低、血小板降低 • 腸胃症狀: 噁心、食慾不振、腹瀉 • 誘發自體抗體 • 溶血性貧血 Ribavirin 的副作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