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5

一、猪育种工作的回顾 二、猪育种的主要技术环节 三、猪杂种优势利用 四 、猪的主要性状的遗传

提纲. 一、猪育种工作的回顾 二、猪育种的主要技术环节 三、猪杂种优势利用 四 、猪的主要性状的遗传. 一、猪育种工作的回顾. (一)猪的主要瘦肉型品种. 几个世界著名品种大多育成于 19 世纪后半叶至 20 世纪初。. 约克夏  1852 年定名,原产地英国,该品种是以当地猪为母本,引入广东猪种杂交育成,既可做父本,又可做母本,现有加、法、丹和美等品系。. 长白猪  1896 年自群选育,产于丹麦,既可做父本,又可做母本,现有加、法、丹和美等品系。. 杜洛克  1883 年定名,产于美国,终端父本用,毛色有中红、暗棕色、白色. 杜洛克公猪.

sibley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一、猪育种工作的回顾 二、猪育种的主要技术环节 三、猪杂种优势利用 四 、猪的主要性状的遗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提纲 一、猪育种工作的回顾 二、猪育种的主要技术环节 三、猪杂种优势利用 四、猪的主要性状的遗传

  2. 一、猪育种工作的回顾 (一)猪的主要瘦肉型品种 几个世界著名品种大多育成于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

  3. 约克夏1852年定名,原产地英国,该品种是以当地猪为母本,引入广东猪种杂交育成,既可做父本,又可做母本,现有加、法、丹和美等品系。约克夏1852年定名,原产地英国,该品种是以当地猪为母本,引入广东猪种杂交育成,既可做父本,又可做母本,现有加、法、丹和美等品系。

  4. 长白猪1896年自群选育,产于丹麦,既可做父本,又可做母本,现有加、法、丹和美等品系。长白猪1896年自群选育,产于丹麦,既可做父本,又可做母本,现有加、法、丹和美等品系。

  5. 杜洛克1883年定名,产于美国,终端父本用,毛色有中红、暗棕色、白色杜洛克1883年定名,产于美国,终端父本用,毛色有中红、暗棕色、白色 杜洛克公猪

  6. 汉普夏— 1904年定名,产于美国,父本用,皮薄,瘦肉率高。 汉普夏公猪

  7. 皮特兰— 19191920年杂交,1955年定名,比利时,瘦肉率高,应激敏感严重,杜皮F1红底小黑斑,终端父本用。 皮 特 兰 公 猪 皮 特 兰 母 猪

  8. (二)猪常规育种的三个阶段 1、纯种繁育 指同一品种内个体间进行交配、繁殖,同时进行选育提高的方法,纯种繁育一般在优良品种中采用。如外国良种引入后,首先就要纯种繁育,进一步扩繁,增加数量。主要是对保存品种资源有作用。

  9. 2、杂交育种 杂交——是指遗传上不同品种、品系或品群之间相互交配。 杂交在畜牧业中已广泛应用。在杂交改良基础上杂交育种,培育新品种。 例如,东北三江白猪、北京黑猪、上海白猪等都是二品种、三品种杂交育成的。 现有些猪场引进国外品种,母猪产仔不高,肉质不好,想通过杂交来提高。你们是否听说过外国猪育种公司已育成了白色太湖猪,是怎么育成的呢? 育成过程,以梅山猪(ww)和长白猪(WW)为例。

  10. 杂交 (梅山)ww × WW(长白猪) ↓ 回交 ww × Ww(50%梅山) ↓ 回交 ww × Ww(75%梅山) ↓ 横交 Ww ×Ww (87.5%梅山) ↓ 测交 ww ×(WW. Ww)× ww • 纯繁 WW × WW (87.5%梅山) WW(白太湖猪)

  11. “白太湖猪”有什么应用价值? 1、父母代母系(1/4白太湖猪)有更高的产仔数; 2、商品猪(1/8白太湖猪)有较好的肉质。 GGP “白太湖猪” ♂ × 长白猪 ♀ ↓ GP 长白 ♂ × 1/2“白太湖猪” ↓ PS 杜洛克 ♂ × 1/4 “白太湖猪” ♀ ↓ CS 商品猪(1/8“白太湖猪”)

  12. 根据前面的分析,外国育种公司是否有可能用“白太湖猪”和长白猪或大约克等白色瘦肉型猪级进杂交2代(1/4白太湖猪),育成长白猪或大约克猪的高产仔系呢?根据前面的分析,外国育种公司是否有可能用“白太湖猪”和长白猪或大约克等白色瘦肉型猪级进杂交2代(1/4白太湖猪),育成长白猪或大约克猪的高产仔系呢? 很可能有的外国育种公司已经这样做了。 这从下面两点可以看出: 1、引进猪种的后代出现体形外貌的分离,特别是头型、耳型; 2、近年来产仔数的明显提高。

  13. 如果真是这样,外国公司把高代杂种猪当纯种猪卖给我们,算不算是一种欺骗行为?如果真是这样,外国公司把高代杂种猪当纯种猪卖给我们,算不算是一种欺骗行为? 遗传学:科学 育种学:科学 + 艺术 把事实说清楚是创新 隐瞒事实是欺骗

  14. 3、配套系育种 配套系猪是世界猪业的发展趋势,品种培育时间长,不适应市场需要,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由品种选育和品种间杂交转向专门化品系选育和配套系生产,培育杂优猪已成为当今猪育种工作的新趋势。国内在这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 所谓配套系杂交,就是以数组专门化品系数为亲本,通过杂交组合试验筛选出其中的一个组作为“最佳”杂交模式 ,再依此模式进行配套杂交,所产生的商品畜禽。

  15. ◆ 我国引进的配套系猪 ◆ 我国配套系猪培育 •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先后引进了PIC、DeKalb(美国)、Sehgers(比利时)和Topigs(托佩克)等配套系猪 • PIC、Sehgers(施格)和Topigs(加拿大/美国)等公司在我国建立子核心群 • 近年来,我国的种猪选育和商品瘦肉猪生产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一批高效杂交组合在养猪生产中推广应用 • PIC、DeKalb、Sehgers和Topigs等配套系猪的推广利用,促进了我国配套系猪的育种工作,目前已有光明猪配套系、深农猪配套系、冀合白猪配套系、中育猪配套系和华农温氏猪1号配套系、滇撒猪配套系、鲁猪Ⅰ号配套系、渝荣猪配套系等8个配套系通过国家审定,获得新品种证书

  16. 光明猪配套系(二系配套) 杜洛克选育群♂ × 无应激的斯格母系 (光明父系) 选育群♀ (光明母系) 光明配套系商品猪

  17. 滇撒猪配套系(三系配套) 法国大白选育群 法国长白选育群 纯种撒坝专门化品系 B ♂ ×B ♀ C ♂ ×C ♀ 曾祖代 A♂×A♀ B ♂ × C ♀ 祖代 A♂×A♀ 父母代 BC ♀ A♂ × 商品代 A(BC)

  18. 中育猪配套系01号(Chinese Breed 01) (四系配套) 法国皮特兰 (父系父本) ST合成系(父系母本) 法国大白(母系父本) 法国长白(母系母本) 曾祖代 C03 ♂ ×C03 ♀ C09 ♂ ×C09 ♀ B06 ♂ ×B06 ♀ B08♂ ×B08 ♀ 祖代 × C09 ♀ B06 ♂ × C03 ♂ B08 ♀ 父母代 C39 ♂ C68 ♀ × 商品代 CB01

  19. 为何有此优越性? 专门化品系间的配套杂交,互补性最强 专门化父、母系的培育过程,有可能使得每个系都具有有别于其他系的突出优点。 不同亲本优点的互补性,随亲本数目的增加而增强。配套系的亲本一般在三个以上(配套系育种过程中有意识地将亲本品系数增多),互补性更强。 因预先进行过杂交组合试验,故可能将互补性最强的组合挑选出来。

  20. 在美国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生产体系已很少采用,纯种猪的饲养已逐渐减少,而逐渐被“公司猪”配套系的种猪所代替,“公司猪”配套系所表现出的良好生产性能得到养猪生产者的认可。 总的趋势看来,培育专门化品系并进行配套杂交是养猪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应加大研究力度,充分利用我国宝贵的猪种资源,培育出自己的优良配套系,以促进养猪业的发展,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1. (三)猪品种改良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00-1960年,见好就留的表型与表型值选种。由于使用方便,不需要特别的仪器和计算,现在仍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外形选择,仍是客户在选购种猪时的一种主要选种方法,外形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生产性能高低,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品种、不同用途的种猪提出较可操作的外形标准,外形选择毕竟是一种“见好就留”的表型选择,没有涉及遗传基因,因此遗传进展较慢。

  22. 第二阶段:1960-1986年,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这个期间,并开展了性能测定遗传评估,开始了基因型选择,国外培育了不少瘦肉型新品系、合成系、配套系。第二阶段:1960-1986年,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这个期间,并开展了性能测定遗传评估,开始了基因型选择,国外培育了不少瘦肉型新品系、合成系、配套系。

  23. 第三阶段:1987年至今,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逐步将DNA重组技术、转基因技术、DNA分子辅助选种、DNA分子诊断等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结合。标记辅助选择(MAS)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个领域,由于MAS不受环境影响,且不受性别、年龄限制,可以进行早期选择,从而缩短世代间隔,提高选择强度,提高选种效益和准确性,因此在动物育种中具广阔的应用性。第三阶段:1987年至今,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逐步将DNA重组技术、转基因技术、DNA分子辅助选种、DNA分子诊断等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结合。标记辅助选择(MAS)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个领域,由于MAS不受环境影响,且不受性别、年龄限制,可以进行早期选择,从而缩短世代间隔,提高选择强度,提高选种效益和准确性,因此在动物育种中具广阔的应用性。

  24. 我们在利用分子标记进行猪的产仔数标记辅助选择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首先进行了雌激素受体(ESR)基因和促卵泡素β亚基(FSHβ)基因对产仔数影响的研究,发现在大白猪中ESR基因BB基因型母猪比AA型母猪总产仔数平均提高0.55头,产活仔数平均提高0.46头(P<0.05)。FSHβ基因在大白猪中BB型比AA型母猪总产仔数高0.83头(P<0.05),产活仔数高0.37头(P<0.05),而在长白猪中,BB型比AA型母猪相应地高1.18和1.20头(P<0.05)。

  25. 表型与表型值选择(第一代)+遗传参数基因型与基因型值选择(第二代)+遗传标记标记辅助选择(第三代)+基因诊断盒分子育种技术(第四代)表型与表型值选择(第一代)+遗传参数基因型与基因型值选择(第二代)+遗传标记标记辅助选择(第三代)+基因诊断盒分子育种技术(第四代)

  26. 二、猪育种的主要技术环节 选种是育种工作的核心。选种工作有三个环节:(即选种三程序) • 测定(在一致条件下观测各个体的性能); • 评估(估计各个体育种值并据此排出名次); • 留种(留下各次处于前列的优良或优秀个体作 • 为生产下一代的亲本)。

  27. 测定是选种的基础,评估为选种提供依据,留种是选种的归宿,对这3个环节要求是:科学测定、准确评估、严格选留(强度选择)。为求得大的年选择进展,还应要求有高的年更新率。测定是选种的基础,评估为选种提供依据,留种是选种的归宿,对这3个环节要求是:科学测定、准确评估、严格选留(强度选择)。为求得大的年选择进展,还应要求有高的年更新率。 由此可见,选种的3个环节缺一不可,必须给予全面关注。否则,不可能取得应有的选择效果,核心群的选择进展和改良将成空话。

  28. 种猪科学的测定 (一)测定的目的意义 • 种猪测定是为提高种猪质量、为遗传评估和育种提供 • 科学数据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 • 按现代遗传育种学观点来看,可以说没有科学的种猪 • 测定就没有真实的遗传改良,世界养猪发达国家的成 • 功经验业已证明这点。 • 种猪测定是遗传评估的基础,是提供可靠评定信息的最 • 重要来源。

  29. (二)测定的方法 • 1、测定条件与要求 • 饲养管理条件 • 受测猪的营养水平和饲料种类应相对稳定, • 在测定中,应按有关规程的要求,建立严格的测定制度 • 和完整的记录档案。

  30. 2、测定猪的选择 • 测定猪必须健康、生长发育正常、无外形损征和遗传疾患。 • 3、测定方法 • 后备猪生长发育性能的测定 • 测定时间从2月龄开始,到体重达100kg左右时结束。 • 每窝至少选择1头公猪、2头母猪参加测定。测定公猪单栏饲 • 养,单栏记料,母猪群饲,按栏记料。 • 测定猪患病时应及时治疗,如生长发育受阻,及时淘汰,并 • 称重和结料,若出现死亡,应有尸体剖检记录。

  31. (三)测定内容——性能测定与遗传评估 (1)种猪繁殖性能测定: ●总产仔数 ● 21天窝重 ●产活仔数 ● 4周龄体重 ●9周龄个体重 ● 初生窝重 ●初生个体重 ● 初产日龄

  32. ⑶肉猪肥育及 肉用性能测定:●生长速度 ●饲料转化率 ●胴体品质眼肌面积后腿比例 背膘厚 瘦肉率

  33. 性状 遗传力 肉色 28% 肌内脂肪 50% pH值 21% 滴水损失 16% 系水力 26% 大理石纹 24% 失水率 27% ●肉质

  34. 准确评估——遗传评估 意义 • 充分利用所有亲属的信息,利用个体多次记录,降低淘汰 • 造成的偏差 • 它能消除一切遗传和环境所造成的效应影响。(如畜群、 • 年度、季节、性别等)。

  35. 遗传评估方法——BLUP育种值估计法 在性能测定基础上进行猪的遗传评估,计算主选性状的育种值及父系指数、母系指数。然后根据指数高低、种猪外形评分、血统及基因型选择后备猪. 1、本研究采用的软件是种猪育种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即GBS软件。 2、在GBS软件系统中建立猪场出生、系谱、生长性能、繁殖性能数据库。 3、运用GBS软件估计BL育种值:对后备猪达100kg体重日龄、100kg体重背膘厚和母猪总产仔数进行BLUP单项育种值估计,并排序,以便发现单个性状优异的种猪。 4、父系指数模型 INDEX=100+wiAi 其中,wi为第I个性状的标准化经济加权值 Ai为第i个性状估育种值,父系指数中包括的性状为100kg体重日龄和100kg背膘厚。父系指数各性状经济加权值:

  36. 父系指数各性状经济加权值 • 母系指数模型 INDEX=100+ wiAi 式中,wi为第i个性状的经济加权值,Ai为第i个性状的估计育种值EBV,母系指数中包括的性状为达100kg体重的日龄,100kg体重背膘厚和总产仔数。母系指数各性状经济加权值见表。 母系指数各性状经济加权值

  37. 根据按统一育种方案统一规程测定的性状指标,用统一的评估软件(如GBS)计算BLUP育种值,实施计算机联网评估。根据按统一育种方案统一规程测定的性状指标,用统一的评估软件(如GBS)计算BLUP育种值,实施计算机联网评估。

  38. 后备猪选留与更新 1、要求种猪必须是经过性能测定后才选留,体现在数据中指有繁殖记录的母猪必须有性能测定记录。 2、选留的后备猪必须要经过评估,有EBV值,并且根据EBV值计算出父系指数和母系指数,结合现场进行选留。 种猪核心群年更新率40-45%,留种率控制在公猪1-3%,母猪10~15%以内。 母猪使用年限为2-3年,淘汰后应及时以核心群的后代中选留或引种更新。 公猪使用年限1年。年更新率100%

  39. 三、猪杂种优势利用 集约化猪场商品猪生产中普遍饲养杂种猪,杂种猪具有长用快,繁殖力高、抗病力强、好饲养、产品整齐划一等优点。这是有原因的,其道理就是巧妙地利用 了两个遗传学原理。 ●遗传互补性 不同亲本所具有的优点相互补充,利用基因加性效应的互相补充。

  40. ●杂种优势 杂交家畜在生长势、饲料报酬等方面优于两亲本,利用基因的非加性效应。 商品杂交猪生产就是利用这一遗传机制,将杂种优势与互补结合起来,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个体杂种优势:是直接杂种优势,后代杂种优势,指杂种仔猪本身呈现出的优势,优势率断奶重为12%左右,平均日增重为6%8.8%。胴体性状为1% 2%。 ◆母本杂种优势:杂种母畜表现出的优势,在三元、四元杂交时才表现。优势率为产仔数8% 10% ,断奶仔数10% 16.7%,性成熟早,利用期延长,好饲养。 ◆父本杂种优势:杂种作父本时表现出的优势,在杂种作父本的四元杂交时才表现,公猪性成熟早,睾丸较重,射精量较大,精液品质较好,性欲旺盛,配种受胎率较高。

  41. 几种常见杂交方式的杂种优势率 (以平均杂合性表示)

  42. 几元杂交好: 从上表可见,理论上杂种优势率为四元>三元>二元,但实际上存在品种多,难操作,四元杂毛色不一致,要饲养条件高等问题。所以根据国情,宜采用三元或假四真三式杂交。

  43. 江西、山西、四川、广东温氏等都有多品种杂交的报导江西、山西、四川、广东温氏等都有多品种杂交的报导 如表1、表2、表3 表1 各组合经产母猪的繁殖性能单位:千克、%、天 注:表中同行肩标有相邻大写字母者,差异极显著(<0.01);标有相邻小写字母者,差异显著(p<0.05),下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