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第十一章 细 胞 质 和 遗 传

第十一章 细 胞 质 和 遗 传. ★ 母性影响. ★ 细胞质遗传. ★ 细胞质在遗传中的作用. 一、母性影响. 正反交的结果不同,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由母亲的 核基因型 决定,(一般)和 母亲的表型一样 ,而不受本身基因型支配的现象。. 二、短暂的母性影响. 母性影响是短暂的,只影响子代个体的幼龄期。. 第一节 母性影响. 麦粉蛾:. 幼虫 皮肤是有色. 野生型. 成虫 复眼深褐色. 幼虫 皮肤无色. 突变型. 成虫 复眼红色. ♂ AA  aa ♀. ♂ aa  AA ♀. Aa. Aa.

sig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一章 细 胞 质 和 遗 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一章 细 胞 质 和 遗 传 ★母性影响 ★细胞质遗传 ★细胞质在遗传中的作用

  2. 一、母性影响 正反交的结果不同,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由母亲的核基因型决定,(一般)和母亲的表型一样,而不受本身基因型支配的现象。 二、短暂的母性影响 母性影响是短暂的,只影响子代个体的幼龄期。 第一节 母性影响

  3. 麦粉蛾: 幼虫 皮肤是有色 野生型 成虫 复眼深褐色 幼虫 皮肤无色 突变型 成虫 复眼红色

  4. ♂AA aa♀ ♂aa AA♀ Aa Aa 幼虫皮肤有颜色 ♂Aa aa♀ ♀ Aa aa♂ 幼 有色 无色 有色 无色 褐眼 红眼 成 褐眼 红眼 ½Aa½aa ½Aa½aa 有色 有色 幼 有色 无色 褐眼 红眼 成 褐眼 红眼

  5. Aa的卵母细胞 meiosis (细胞质中都含有A基因产物) A a 精子a 卵细胞 aa Aa 细胞质中有A基因产物

  6. 三、持久的母性影响 母性影响是持久的,影响子代个体的终生。 如:锥实螺外壳的螺旋方向的遗传 D 右旋 左旋 d

  7. 正反交在F1是不同的!

  8. 锥实螺受精卵的前两次卵裂将决定螺壳的方向。锥实螺受精卵的前两次卵裂将决定螺壳的方向。

  9. 由于母体中核基因的某些产物积累在卵细胞的细胞质中,使子代的表型不由自身的基因所决定,而与母本表型相同,形成母性影响的遗传现象。由于母体中核基因的某些产物积累在卵细胞的细胞质中,使子代的表型不由自身的基因所决定,而与母本表型相同,形成母性影响的遗传现象。 细胞质的特性可以影响胚胎发育,尤其是胚胎的早期发育,因此出现了短暂的母性影响;有些早期发育的影响可以持续到成体,所以出现了持久的母性影响。

  10. 1、紫茉莉的遗传 有些枝条上为深绿色叶子; 绿白斑植株 有些枝条上为白色或极浅绿色叶子; 有些枝条上为绿白相间的花斑叶。 第二节 细胞质遗传 一、高等植物叶绿体的遗传

  11. 1908,Carl Corrans,发现紫茉莉花斑枝条。

  12. 紫茉莉花斑植物杂交的结果 母本枝条表型 父本枝条表型 后 代 表 型 白色 白色 白色 绿色 白色 花斑 白色 绿色 白色 绿色 绿色 绿色 花斑 绿色 绿白斑 白色 花斑、绿色、白色 绿色 花斑、绿色、白色 花斑 花斑、绿色、白色

  13. 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叶绿体和白色体发生分离,有的子细胞中只有叶绿体,有的子细胞中仅有白色体,有的子细胞中二者都有。绿白斑植物中白化的枝叶是来自仅有白色体的细胞,绿色的枝叶是来自仅有叶绿体的细胞,花斑的枝叶是来自含有叶绿体和白色体的细胞。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叶绿体和白色体发生分离,有的子细胞中只有叶绿体,有的子细胞中仅有白色体,有的子细胞中二者都有。绿白斑植物中白化的枝叶是来自仅有白色体的细胞,绿色的枝叶是来自仅有叶绿体的细胞,花斑的枝叶是来自含有叶绿体和白色体的细胞。 绿色枝条、白色枝条、花斑枝条通过母体遗传分别将绿色、白色、花斑的表型传给后代。

  14. 2、玉米埃型条斑的遗传 P ♀ IjIj ijij♂ 绿色 条斑 F1Ijij绿色 F2IjIj Ijij ijij 3 : 1 绿色 条斑或白色 母本正常,显示孟德尔遗传

  15. P ♀ ijij IjIj ♂ 条斑 绿色 F1Ijij Ijij Ijij 绿色 条斑 白色 ♀ Ijij IjIj♂ 条斑 绿色 IjIj IjIj IjIj Ijij Ijij Ijij 绿色 条斑 白色 条斑 绿色 白色 隐性核基因 ij 引起了叶绿体的变异(应该是遗传物质的改变),叶子便呈现条纹或白色性状。变异一经发生,便以细胞质遗传的方式稳定传递.

  16. 二、细胞质遗传 染色体以外的遗传因子所决定的遗传现象,也称为染色体外遗传或核外遗传。 大多数核外基因通过母本细胞质而传递,也称为母性遗传或细胞质遗传。 核外基因有自己的连锁群,构成了核外基因组,由于细胞器的分离规律不同于染色体分离规律,所以称为非孟德尔遗传。

  17. 核外遗传的特征有: ※正反交结果不同。 F1通常只表现母方的性状,母本的表型决定了所有F1代的表型,和显隐性及性染色体的组合无关; ※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杂种后代一般不出现孟德尔式分离比; ※遗传物质位于细胞质中,不受核移植的影响; ※不能用常规方法进行遗传作图。

  18. ♣叶绿体DNA(chloroplast DNA,cpDNA)是双链环状DNA分子; ♣每一叶绿体内的ctDNA分子有一至几十个不等,随着物种的不同而不同; ♣cpDNA能够自我复制; ♣叶绿体本身具有遗传的特性; ♣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三、叶绿体遗传的分子基础

  19. 1、酵母的小菌落突变 无性繁殖 一个酵母菌 大菌落 再培养 大菌落 小菌落 (0.11%) 小菌落 四、真菌类线粒体的遗传 当培养基中有溴化乙锭(EB)存在时,100%的细胞都成为小菌落。

  20. 如果小菌落突变是因核基因突变所致,该杂交结果会怎样?如果小菌落突变是因核基因突变所致,该杂交结果会怎样? 小菌落酵母菌和正常的酵母菌杂交,细胞质共同融合到二倍体合子中;细胞质中的线粒体随细胞分裂随机分配到子细胞中,这样每个子囊孢子可能获得正常线粒体,由它们菌长成的菌落是正常的大菌落。

  21. ♣线粒体DNA(mitochondrion DNA,mtDNA)是裸露的双链分子,主要呈环状,也有线状的; ♣每一线粒体中有50-150个mtDNA分子; ♣mtDNA能自我复制; ♣线粒体本身具有遗传的特性; ♣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2、线粒体遗传的分子基础

  22.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23. 1960年,开始进行水稻杂交试验。 1961年,得到1株“天然杂交水稻” 。 直到1965年,得到6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 到1970年,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仍然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 1970年11月,在海南得到1株野生稻天然雄花败育株,即“野败” 。 进行“三系杂交”的研究,1973年成功。 目前的杂交稻亩产达900公斤。

  24. 袁隆平先后获得我国特等发明奖和最高科技奖,以及多个国际奖项,如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 “ 粮食安全保障奖”、日本“日经亚洲大奖”、以色列的“沃尔夫奖”等,并被国际水稻研究所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以袁隆平为首的中国杂交水稻专家多次赴越南、缅甸、印度、美国、菲律宾、孟加拉、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巴西、文莱等国,指导和帮助发展杂交水稻。

  25. 1、雄性不育性(male sterility) 植物花粉败育的现象。 2、质—核不育型 由细胞质和核基因相互作用所控制的不育类型。 六、禾谷类作物的雄性不育 根据雄性不育遗传的机制,可分为核不育类型和质—核不育类型。

  26. 可育的细胞质基因 N(normal) 不育的细胞质基因 S(sterility) 对应的核基因 Rf和 rf(restere fertile) (S)rf / rf雄性不育 (S)Rf / Rf 雄性正常 (S)Rf / rf (N)Rf / Rf 雄性正常 (N)Rf / rf (N)rf / rf

  27. ♀(S)rfrf  (N)rfrf 雄性不育 雄性正常自交系  (N)rfrf 回交 ♀(S)rfrf 雄性不育 (S)rfrf 雄性不育 连续回交四五次 ☻雄性不育系 (S)rfrf 3、雄性不育系的应用 ①三系的获得

  28. ♀(S)rfrf (N)rfrf 不育系 正常自交系 (S)rfrf (N)rfrf 不育系 ☻雄性不育保持系 ☻雄性不育恢复系(N)RfRf 或 (S)RfRf

  29. 繁殖不育系和保持系 繁殖恢复系和制备杂交种

  30. 一因多效 性状和基因不是一一对应的 多因一效 性状 基因表达的变异 产物 生化生理过程 调控 基因表达 基因(结构基因) 一段特定的核酸序列 基因定位 核外遗传 纵向传递 横向传递 变 异 =顺反子 遗传信息主要位于核内 染色体上

  31. 一个不同突变之间没有互补的功能区称为顺反子(cistron)。一个不同突变之间没有互补的功能区称为顺反子(cistron)。 一个顺反子是一个功能水平上的基因,就其功能而言是一个独立的单位。但在这一特定的DNA片段内含有许多突变子和重组子。 顺反子、基因是功能单位(功能是指基因产物的作用─表型效应)。顺反子强调的是基因结构的可分性。

  32. 亲代 多种雌、雄配子 减数分裂 等位基因分离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连锁基因发生交换 雌雄配子结合 多样的子代 遗传重组 遗传信息的纵向传递指遗传信息(通过有性生殖)从亲代到子代的遗传。

  33. 细菌中:接合 转化 转导 性导 传递方式 真核细胞中:转基因 体细胞杂交 遗传信息的横向传递指遗传信息在不同细胞之间传递。

  34. 缺失 重复 结构变异 易位 染色体畸变 倒位 发生在染色体水平 整倍体 数目变异 非整倍体 变异 基因突变的特性 基因突变的方式 发生在基因水平 基因突变 突变的分子机理 基因突变的检出

  35. 两点测交 三点测交 在真核生物 基因定位 在细菌 连锁群 在噬菌体 连锁图 自交 着丝粒作图 体细胞杂交 同线法 中断杂交技术 两点杂交 三点杂交

  36. P l p L P l p L 亲组合配子 P L p l 重组合配子 如何粗略地计算p─l之间的距离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