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 , 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一)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 社会发展的方向.

silvio
Download Presentation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2.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

  4.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5. (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 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自己客观的规律,揭示这些规律,就能为正确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向导。

  6. 经典论述 • “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列宁选 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186页

  7. 经典论述 “马克思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不想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像一个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及朝着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展问题一样。” ----《列宁选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8.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起点: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 重点:对资本主义弊端及根源的批判与揭示 创新点: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

  9. 经典论述 “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10. (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 未来社会发展的原则 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11. 经典论述 “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什么,应该马上做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 既定的历史环境。”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2页

  12. 经典论述 “无论如何,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办法,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我不认为自己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和劝导的使命。那些人无论如何也会和我们一样聪明。”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2页

  13. 经典论述 • “我们可以绝对有把握地说,剥夺资本家一定会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蓬勃发展。但是,生产力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向前发展,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到打破分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把劳动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都是我们所不知道而且也不可能知道的。”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 出版社1995年版,第197-198页

  14. 经典论述 “我们只能谈国家消亡的必然性,同时这种指出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指出它的长短将取决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发展速度,而把消亡的日期或消亡的具体形式作为悬案,因为现在还没有可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材料。”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198页

  15.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16.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 按需分配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产品的极大丰富 废除私有制 生产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实现人类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17. 经典论述---生产力高度发展 “摆脱了私有制压迫的大工业的发展规模将十分宏伟,相形之下,目前的大工业状况将显得非常渺小,正像工场手工业和我们今天的大工业相比一样。工业的这种发展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现在由于私有制的压迫和土地的分散而难以利用现有改良成果和科学成就的农业,将来同样也会进入崭新的繁荣时期,并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2页。

  18. 经典论述---消灭私有制 “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但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的私有制是那种建筑在阶级对抗上面,即建筑在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剥削上面的生产和产品占有方式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用一句话来表示出来:消灭私有制。”——《共产党宣言》

  19. 经典论述---计划经济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政治所代替。”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页

  20. 经典论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306页

  21.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阶级消灭 国家消亡 “三大差别”消除 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人与自然和谐

  22. 基本概念---国家消亡 国家失去了它的镇压对象和必要性,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军队、警察、监狱等将失去作用。 人类第一次作为统一的社会而存在和发展,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为统一的世界历史 国家的消亡是指政治国家的消亡,是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国家机器的消亡,它并不是社会组织管理机构的消亡。

  23. 经典论述 “共产党人认为,废除国家只可能有一个意思,既废除国家是废除阶级的必然结果,随着阶级的废除,自然就没有必要由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力量来统治其他阶级。” (如果人自己管理自己,那么按照这个原则,他就不可能管理自己“全体人民都将成为管理者,而被管理者也就不会有了` ;因为他只是他自身,而不是其他任何人)。那时候将没有政府,没有国家,如果有国家,就必定有被管理者,就必定有奴隶。”(这只是说:当阶级的统治消失了,从国家这个词目前所具有的政治意义来说,国家也就不存在了。”

  24. 经典论述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消灭国家,也就是消灭任何有组织有系统的强力,消灭任何加在人们头上的强力。” “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只有当资本家的反抗已经彻底粉碎,资本家已经消亡,阶级已经不存在的时候,即社会各个成员在对社会生产资料的关系上已经没有什么差别的时候,——只有在那个时候,‘国家才会消失,才谈得上自由。” ——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42-443页,第448-449页

  25.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人的发展“三个阶段”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含义 必然王国、自由王国的含义 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26. 基本概念---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历史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这一历史形态是同社会发展中的自然形态相适应的. 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这一历史形态是同社会发展中的商品经济形态相适应的. 第三个历史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的阶段,这一历史形态是同社会发展中的时间经济相适应的.

  27. 基本概念---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指“每个人”,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包括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等。人的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即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来衡量。 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自由发展是指人自觉自愿地发展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力量; 充分发展是指人的一切天赋和才能得到发展;

  28. 经典论述 “当分工一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29. 经典论述 “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版,第330页

  30. 基本概念---必然王国 必然王国:是指人们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特别是受到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奴役的社会状态。

  31. 基本概念---自由王国 自由王国:是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支配,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从而也成为自然界的主人的社会状态.

  32. 基本观点 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的飞跃,不是自发地实现的,需要人们为之积极争取和努力奋斗.社会实践是人类由必然王国通向自由王国的根本途径。

  33. 经典论述 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力量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共同控制之下.人们将在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这是人的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34.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35. 一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36. 典型案例 巴黎公社 三大工人运动 十月革命 中国革命

  37.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是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标志 是全人类得到解放的根本要求和体现

  38.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39. (一)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 可以根据对社会结构的认识,从生产力状况、生产关系状况、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去把握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可以根据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对共产主义轮廓和基本特征不断加深认识 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不断向共产主义推进

  40. (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 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 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包含着人的努力奋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过程,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自觉能动性,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事业,离不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41. 三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42.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里物质生产极大发展,物质财富充分涌流,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制度,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归于消失,社会的精神生产和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极大提高,社会摆脱了盲目的异己力量的支配,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们自觉地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43. 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 根据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可以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概括为: 物质条件: 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精神、政治条件: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和社会主义民主。 国际条件: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取代资本主义。

  44. 经典论述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45.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46.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47. 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基础 消灭了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 打碎了以资产阶级专政为核心的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 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

  48. 经典论述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科学区别,只在于第一个词是指从资本主义生长起来的新社会的第一阶段,第二个词是指它的下一个阶段,更高的阶段。”——《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49.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50. 经典论述 “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其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