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第七讲 三层设备间的互连 ( 路由及 Trunk 方式 )

第七讲 三层设备间的互连 ( 路由及 Trunk 方式 ). 本讲主要内容. 三层设备间互连的方式 三层设备 互联路由案例 三层设备 互联 TRUNK 案例的分析. 三层设备间互连的方式. 全网使用路由模式 优点是 vlan 规划简单, vlan 间的通信在三层设备内部完成,对核心交换机的压力小 缺点是不能实现跨全网的 VLAN 全网使用 trunk 方式: 优点是可以形成全网的、跨三层设备的 vlan 缺点是所有 vlan 的接口配置在核心交换机上,每个 vlan 间及 vlan 内跨交换机的数据传输都必须通过核心交换机转发,对核心的压力很大,

sita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七讲 三层设备间的互连 ( 路由及 Trunk 方式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讲三层设备间的互连(路由及Trunk方式)

  2. 本讲主要内容 • 三层设备间互连的方式 • 三层设备互联路由案例 • 三层设备互联TRUNK案例的分析

  3. 三层设备间互连的方式 • 全网使用路由模式 • 优点是vlan规划简单,vlan间的通信在三层设备内部完成,对核心交换机的压力小 • 缺点是不能实现跨全网的VLAN • 全网使用trunk方式: • 优点是可以形成全网的、跨三层设备的vlan • 缺点是所有vlan的接口配置在核心交换机上,每个vlan间及vlan内跨交换机的数据传输都必须通过核心交换机转发,对核心的压力很大, • 路由、trunk混合模式 • 优点是该模式综合上以上两种模式的优点,克服了他们的缺点,是使用得最多的模式 • 缺点是网络规划和配置都比前两种模式复杂

  4. 三层设备互连案例 • 如图所示的网络,要求实现以下功能: • Vlan 101,102,103间能互通,其接口地址分别为:192.168.1.1,192.168.2.1,192.168.3.1 • 分别使用三种方式实现网络功能

  5. 三层设备互联路由案例分析 • 此方式下不能实现跨三层设备的VLAN,即vlan101功能不能实现,因此PC0和PC3只能通过两个不同的vlan实现通信,如果有安全功能的要求,可用ACl访问列表来实现 • 核心交换机和汇聚交换机间通过路由方式实现,使用172.16.0.0/16段的IP地址,每对互联接口分配4个IP地址,可用地址为2个 • 所有vlan的接口设置在汇聚层交换机上

  6. 三层设备互联路由案例

  7. 网络设计 • Vlan设计 • 互连IP设计

  8. Switch0的配置 • 配置路由接口地址 • Switch0(config)#int f0/1 • Switch0(config-if)#no switchport • Switch0(config-if)#ip add 172.16.1.2 255.255.255.252 • Switch0(config)#int f0/2 • Switch0(config-if)#no switchport • Switch0(config-if)#ip add 172.16.1.6 255.255.255.252 • 路由配置 • Switch0(config)#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72.16.1.1 • Switch0(config)#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172.16.1.1 • Switch0(config)#ip route 192.168.3.0 255.255.255.0 172.16.1.5 • Switch0(config)#ip route 192.168.4.0 255.255.255.0 172.16.1.5

  9. Switch1的配置 • 配置路由接口地址 • Switch1(config)#int f0/1 • Switch1(config-if)#no switchport • Switch1(config-if)#ip add 172.16.1.1 255.255.255.252 • 配置vlan接口地址 • Switch1(config-if)#vlan 101 • Switch1(config-vlan)#int vlan 101 • Switch1(config-if)#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 • Switch1(config-vlan)#vlan 102 • Switch1(config-if)#int vlan 102 • Switch1(config-if)#ip add 192.168.2.1 255.255.255.0 • 划分vlan端口 • Switch1(config-if)#int f0/2 • Switch1(config-if)#sw access vlan 101 • Switch1(config-if)#int range f0/3 - f0/4 • Switch1(config-if-range)#sw acc vlan 102 • 配置路由 • Switch1(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72.16.1.2

  10. Switch2的配置 • 配置路由接口地址 • Switch2(config)#int f0/1 • Switch2(config-if)#no sw • Switch2(config-if)#ip add 172.16.1.5 255.255.255.252 • 配置vlan接口地址 • Switch2(config-if)#vlan 103 • Switch2(config-vlan)#vlan 104 • Switch2(config-vlan)#int vlan 103 • Switch2(config-if)#ip add 192.168.3.1 255.255.255.0 • Switch2(config-if)#int vlan 104 • Switch2(config-if)#ip add 192.168.4.1 255.255.255.0 • 划分vlan端口 • Switch2(config-if)#int f0/2 • Switch2(config-if)#sw acc vlan 104 • Switch2(config-if)#int range f0/3 - f0/4 • Switch2(config-if-range)#sw acc vlan 103 • Switch2(config-if-range)#exit • 配置路由 • Switch2(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72.16.1.6

  11. 检测网络配置 • 进入PT模拟模式,从PC0 ping PC1,查看数据传输的路径 • PC0->Switch1-> PC1 • 进入PT模拟模式,从PC0分别ping PC3,查看数据传输的路径 • PC0->Switch1-> Switch0->Switch2->PC3 • 分别查看switch0, switch1, switch2的路由表,通过路由表解释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12. 路由表查看

  13. 三层设备互联trunk案例分析 • 此方式下汇聚层交换机将没有路由功能,汇聚交换机退化成了一台二层交换机,所有交换都在核心交换机上完成,trunk链路和核心交换机的压力都很大 • 核心交换机和汇聚交换机间通过trunk方式实现,不用配置互联接口地址 • 此种情况下,汇聚层交换机没有接口地址,也就没有远程管理地址,这不利于管理。这可通过给vlan 1配置接口地址和加默认路由的方式实现远程管理

  14. 网络设计 • Vlan设计 • 汇聚层管理地址分配

  15. 本讲主要内容 • 三层设备间互连的方式 • 三层设备互联路由案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