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第十七章 碳水化合物 ( Carbohydrates )

第十七章 碳水化合物 ( Carbohydrates ). 碳水化合物: 包括 糖、淀粉和纤维素 —— 自然界分布最广的有机物. 通式: C n (H 2 O) m. 本质结构: 多羟基醛、酮. 如:. 丙酮糖. 甘油醛 (丙醛糖). 己酮糖. 己醛糖. 单糖 ( mono saccharides ) 低聚糖 ( Oligo saccharides ) 2 - 10 个单糖 多聚糖 ( Poly saccharides ) > 10 个单糖. 分类:. 单糖:. 戊糖 己糖. 根据碳原子数不同:. 醛糖 酮糖. 根据羰基的不同:.

slo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七章 碳水化合物 ( Carbohydrates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七章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

  2. 碳水化合物:包括糖、淀粉和纤维素 ——自然界分布最广的有机物 通式:Cn(H2O)m 本质结构:多羟基醛、酮 如: 丙酮糖 甘油醛 (丙醛糖) 己酮糖 己醛糖

  3. 单糖 (monosaccharides ) 低聚糖(Oligosaccharides ) 2-10个单糖 多聚糖(Polysaccharides) > 10 个单糖 分类: 单糖: 戊糖 己糖 根据碳原子数不同: 醛糖 酮糖 根据羰基的不同:

  4. 例: 将羟基写在上端,从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编号

  5. 一、单糖的结构、构型和构象 n 个手性碳,2n种立体异构体。 1. 构型的表示方法: Fisher投影式 葡萄糖为例:

  6. 2. 相对构型: 编号最大的手性碳的构型与D-(+)-甘油醛相同——D构型 与L-(-)-甘油醛相同——L构型

  7. 3、单糖的环状结构: 实验事实:葡萄糖(醛糖) ①+ HCN ②银镜反应 醛所特有的反应 ①不能生成NaHSO3加成物 品红试验不变色 IR无 νC=O吸收 NMR 无 O=C-H 信号 无醛 的反应

  8. ②发生变旋现象 从<50℃的水中结晶 从>98℃的水中结晶 得到的葡萄糖 得到的葡萄糖 m.p. 146 ℃ m.p. 150 ℃ +113o +52.7o +17.5o [α]

  9. 只能与一分子的醇作用生成两种苷

  10. 生成环状的半缩醛,增加一个手性碳原子,有两种构型生成环状的半缩醛,增加一个手性碳原子,有两种构型 <50℃以下结晶的为α-构型[α]+113° >98℃下结晶的为β-构型[α]+17.5° 通过开链式存在一个互变平衡, α-构型和β-构型不一样, 但达到平衡时(α:36.4%;β: 63.6%)+52.7 °

  11. 如何将透视式转变成环状结构(Haworth式): D-构型的CH2OH向上

  12. 测定糖苷的α与β构型很重要: ①用微生物法: α-型 能为麦芽糖酶分解 β-型 能为苦杏仁酶分解 ②NMR 13C 测定: α-型的C1上的OH是直立键,对C3、C5位有影响, 故C1、C3和C5的δ与β型不同

  13. 4、单糖的构象: 36.4% α-D-葡萄糖 63.6% β-D-葡萄糖

  14. *酮糖也有变旋现象,它在溶液中可有五种构型:*酮糖也有变旋现象,它在溶液中可有五种构型: 开链酮式, 六环α-型, β-型; 五环α-型, β -型:

  15. 二、单糖的反应 1、简单醇的反应: (1)、生成醚和酯的反应:

  16. 例:

  17. (2)、生成环状缩醛或缩酮: 例:

  18. 糖的吡喃式可以重排成呋喃式,然后保护:

  19. 2、单糖的氧化反应 (1) 、Tollens试剂、Fehling试剂、Benedict试剂 上述都是醛的反应,但酮也可以反应,因为:

  20. (2)、溴水

  21. (3)、硝酸 (4)、高碘酸

  22. 3、还原反应 山梨醇 结构分析上的应用: 除上下端C原子外,其余C原子的构型对称时, 氧化成二酸 或 还原成二醇 无 旋 光 性

  23. 反转180o后和原来的糖完全重合的糖,如: 氧化成二酸或还原成二醇,构型完全相同!

  24. 4、生成糖脎反应

  25. ②糖脎为不溶于水的黄色 结晶,不同脎的晶型、 生成速度不同,用于鉴定 糖。 ③酮糖也在C1、C2上反应 故果糖生成与D-(+)葡萄 糖相同的脎。 ①C3、C4、C5构型 相同的糖,将生 成相同的脎

  26. 5、醛糖的递升和递降 递升:Kiliani氰化增碳法

  27. 递降:Ruff递降法 D-(+)-葡萄糖 D-葡萄糖酸钙 D-葡萄糖酸钙即钙片,有营养价值, 婴儿、孕妇、老人常吃,特别是婴儿,缺钙就得软骨病, 钙片可提供钙离子,但必须与维生素D合用, 将钙离子带到骨中,否则不起作用。

  28. Wohl法递降法:

  29. 总结如下:

  30. 三、二糖 同上

  31. ∽OH β-D-(-)呋喃果糖 世界上每年生产蔗糖一亿吨左右,是生产数量最大的一种 有机化合物。广西年产蔗糖300万t/a,占全国的约45%。

  32. 四、多糖 木材 ~50% 亚麻 ~80% 棉花 ~100% 1、纤维素: M: 2.5×105~106, n >1500 分子量测量方法: (哈武斯法)

  33. 纤维素结构: 多聚-D-(+)-葡萄糖,1,4缩合,β苷键, 无支链直线分子, 平行排列成束(分子间氢键) 几个纤维素束绞在一起成绳索状结构。

  34. 应用: ① 人造丝 纤维素溶于Schweizer溶液(CuSO4在20%氨水中) 将人造丝铜氨溶液压过细孔,进入酸液 (又沉淀出纤维素)得到细丝. 黄原酸纤维素:

  35. 纤维素酯 ②火漆: (封瓶口,特别适于医药、食品) 明胶:电影胶片 照相底片 手性固定相 ③火药棉 (硝化纤维) 胶棉、喷漆 赛璐珞: 乒乓球、钮扣 不同硝化程度 部分水解(二硝化): 可燃、不爆 ④造纸 a 乙基纤维素 b 羧甲基纤维素(CMC) ROCH2COONa 离子交换,生物大分子分离 纤维素醚:

  36. 2、淀粉 大米 62~82% (57~75%) 小麦 57~75% 玉米 65~72% (65%) 可溶:直链淀粉(约占20%) 1,4缩合,α-苷键 (非直线) m=1000~4000 卷曲成螺旋状 每一圈~6个单位 不溶:支链淀粉(约80%) m = 1500~10000 主链中:1,4缩合,α- 苷键 支链中:1,6缩合,α- 苷键

  37. 约隔20~25个葡萄糖单位一个支链 人体内的酶只能 水解α- 糖苷,不能水解 β -糖苷,故只有淀粉能 转化为人类营养物质,而 纤维素不能(有些反刍动物能)。 淀粉卷成螺旋分子,刚好能装进I2, 形成蓝色络合物——用于淀粉鉴定。

  38. 肝糖:结构与淀粉相似, α- 糖苷,m :~108,分支更大 8~10个糖单位一个分支,调节血中糖浓度 环糊精: 3、葡聚糖和半纤维素 M= 4x104~2x105 1,6- α- 糖苷 高分子

  39. 大分子不能进入,在凝胶水相 中较快通过凝胶。 小分子进入,较慢通过 凝胶----分离水溶性 高分子化合物, 特别是蛋白质

  40. 例: 由稻草、麦秸、 玉米芯和花生壳制备 可用于生产糠醛 木糖 Xylose

  41. 其他五碳糖: RNA← →DNA

  42. 课堂练习 一、把下列链式结构写成Haworth式(吡喃式): (1) (2) 解:(1)为D -(+)- 葡萄糖 β- D -(+)- 吡喃葡萄糖 α- D -(+)- 吡喃葡萄糖

  43. (2)D -(+)- 阿洛糖 (1) NH2OH (2) HCN (3) Br2,H2O (4)PhNHNH2 (5) NaBH4 (6) HIO4 (7) 稀HNO3 答: (1) (2) β- D -(+)- 吡喃阿洛糖 α- D -(+)- 吡喃阿洛糖 二、写出D-葡萄糖与下列试剂反应的主要产物:

  44. (3) (4) (5) (6) (7) 5 HCOOH+CHO

  45. 三、一戊醛糖A,氧化后生成具有光学活性的二酸B,A降解生成丁醛糖C,C氧化得到非光学活性的二酸D。假定A具有D构型,推测A、B、C、D的结构。三、一戊醛糖A,氧化后生成具有光学活性的二酸B,A降解生成丁醛糖C,C氧化得到非光学活性的二酸D。假定A具有D构型,推测A、B、C、D的结构。 解:A. B. C. D.

  46. 四、用化学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蔗糖(a)和麦芽糖(b) (2)甲基-D-吡喃葡糖苷(a)和麦芽糖(b) (3)α-D-甲基吡喃葡萄糖苷(a)和纤维二糖(b) (4)β-D-五甲基吡喃葡萄糖苷(a)与乳糖(b) (5)

  47. a a (-)a (-)a Tollens试剂 Fehling试剂 b b (+) 银镜 b (+) Cu2O↓(砖红) b 解:均有: 或 因为均是b有苷羟基,具有还原性。

  48. 五、选择题 (1)下列糖中属非还原糖的是( ) a.乳糖 b.纤维二糖 c. 蔗糖 d.果糖 (2)下列糖中无变旋光现象的是( ) a.麦芽糖 b.纤维二糖 c. 乳糖 d.蔗糖 答:(1)c ;(2)d “非还原性”与“无变旋现象”是统一的,均指无苷羟基(即半缩醛(酮)羟基) 六、完成反应:

  49. 反应物为半乳糖 (1) (2) 反应物为果糖

  50. 七、写出名称或结构式 β-D-吡喃葡萄糖 (1) (2) (3) (4) 蔗糖 (sucrose) α-D-吡喃果糖 D-果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