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9

南京的歷史

南京的歷史. 南京. 南京 位於江蘇省. 南京 在長江下游,江面寬闊,是長江天塹要衝地。. 南京市. 建業、建康、應天. 南京 有群山環抱,形勢險要,是戰爭時重要爭奪的地方。. 南京一帶氣候溫和,沃地萬頃,盛產五穀,又接湖近海,易得魚鹽之利;自從唐末以來中國經濟重心南移,南京便成為了全國的經濟重鎮。. 南京市. 建業、建康、應天. 中國歷代國都 ( 五大名都 ). 南京 地區歷代建都簡表. 黃帝. 周. 秦. 隋. 中華民國. 西漢. 唐. ……. 中華人民 共和國. 春秋. 新 莽. 五代. 堯. 戰國. 東漢. 北 宋. 舜.

sloane-ch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南京的歷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南京的歷史

  2. 南京 南京位於江蘇省

  3. 南京在長江下游,江面寬闊,是長江天塹要衝地。南京在長江下游,江面寬闊,是長江天塹要衝地。 南京市 建業、建康、應天

  4. 南京有群山環抱,形勢險要,是戰爭時重要爭奪的地方。南京有群山環抱,形勢險要,是戰爭時重要爭奪的地方。 南京一帶氣候溫和,沃地萬頃,盛產五穀,又接湖近海,易得魚鹽之利;自從唐末以來中國經濟重心南移,南京便成為了全國的經濟重鎮。 南京市 建業、建康、應天

  5. 中國歷代國都(五大名都)

  6. 南京地區歷代建都簡表

  7. 黃帝 周 秦 隋 中華民國 西漢 唐 …… 中華人民 共和國 春秋 新 莽 五代 堯 戰國 東漢 北 宋 舜 南 宋 三 國 禹 中華五千年 元 西 晉 夏 東 晉 明 南北朝 商 清 部落時期 封建時期 帝制時期 民治時期 1122BC 至 220BC 約900年 1912AD 至今 未足100年 221BC—1911AD 共2130年 建業

  8. 東漢末年,州牧割據,全國四分五裂。

  9. 孫策割據江東(南京所在地) 公孫瓚 馬騰 韓遂 陶謙 袁術 劉璋 劉表 袁紹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略圖 曹操 孫策 孫策

  10.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11. 孫策死,繼位的孫權年少有為。

  12. 孫權得魯肅、周瑜、黃蓋等協助,能穩住江東。孫權得魯肅、周瑜、黃蓋等協助,能穩住江東。 黃蓋 周瑜 孫權 魯肅

  13. 劉備和孫權聯合對抗曹操

  14. 赤壁之戰,曹操大敗。

  15. 隨後出現天下三分的局面 曹操 劉備 孫權

  16. 孫權據長江下游地區,建立吳國,定都建業。

  17. 三國鼎立的局面開始 魏 洛陽 建業 蜀 吳 成 都

  18. 孫權憑江東地利,與魏蜀抗衡。

  19. 黃帝 周 秦 隋 中華民國 西漢 唐 …… 中華人民 共和國 春秋 新 莽 五代 堯 戰國 東漢 北 宋 舜 南 宋 三 國 禹 中華五千年 元 西 晉 夏 東 晉 明 南北朝 商 清 部落時期 封建時期 帝制時期 民治時期 1122BC 至 220BC 約900年 1912AD 至今 未足100年 221BC—1911AD 共2130年 建業 建康 建康

  20. 晉朝末年,因避愍帝(司馬業)諱,把建業改稱建康。晉朝末年,因避愍帝(司馬業)諱,把建業改稱建康。 洛陽 建業 建康 晉

  21. 永嘉之亂後北方被五胡佔據,先後出現16個國家。永嘉之亂後北方被五胡佔據,先後出現16個國家。 西涼 北燕 北涼 前涼 後燕 夏 南涼 後趙 前趙 後涼 前燕 前秦 南燕 西秦 後秦 成漢

  22. 永嘉之亂後,司馬氏宗室司馬睿逃難到建康。 建康 建康即是建業

  23. 司馬睿在建康稱帝,是為晉元帝,史稱東晉。 公元318年

  24. 東晉與北方的胡人政權以淮河相隔 西涼 北燕 北涼 前涼 後燕 夏 南涼 後趙 前趙 後涼 前燕 前秦 南燕 西秦 後秦 建康 成漢 東晉

  25. 司馬睿的東晉皇朝,靠長江天險避開中原胡人。司馬睿的東晉皇朝,靠長江天險避開中原胡人。

  26. 建康(南京)地處江南地區,物質富饒,足以自保。建康(南京)地處江南地區,物質富饒,足以自保。 江南

  27. 黃帝 周 秦 隋 中華民國 西漢 唐 …… 中華人民 共和國 春秋 新 莽 五代 堯 戰國 東漢 北 宋 舜 南 宋 三 國 禹 中華五千年 元 西 晉 夏 東 晉 明 南北朝 商 清 部落時期 封建時期 帝制時期 民治時期 1122BC 至 220BC 約900年 1912AD 至今 未足100年 221BC—1911AD 共2130年 建業 建康 建康 建康

  28. 1 4 2 5 3 6 劉裕篡東晉 魏統一北方 南朝四朝都以建康為國都。 南北朝 更替變化

  29. 黃帝 周 秦 隋 中華民國 西漢 唐 …… 中華人民 共和國 春秋 新 莽 五代 堯 戰國 東漢 北 宋 舜 南 宋 三 國 禹 中華五千年 元 西 晉 夏 東 晉 明 南北朝 商 清 部落時期 封建時期 帝制時期 民治時期 1122BC 至 220BC 約900年 1912AD 至今 未足100年 221BC—1911AD 共2130年 建業 建康 建康 應天 南京 建康

  30. 元朝末年,全國各地群雄並起。 韓林兒 劉福通 李思齊 張士誠 郭子興 徐壽輝 朱元璋 陳友諒 明玉珍 方國珍 吳天保 何真 大都

  31. 朱元璋平定群雄後,派兵攻入大都,推翻元朝。朱元璋平定群雄後,派兵攻入大都,推翻元朝。 公元1368年

  32. 朱元璋建立明朝,改年號為洪武,史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改年號為洪武,史稱明太祖。

  33. 朱元璋定都應天府(即今天南京市) 應天府 應天府 瓦剌 奴兒干都司 韃靼 亦力把里 烏思藏都司

  34. 蒙古人被驅逐回漠北之後,對中原仍有威脅。 瓦剌 奴兒干都司 韃靼 亦力把里 烏思藏都司 應天府

  35. 明初北方諸王鎮守的位置 韃靼 寧王 燕王 代王 肅王 晉王 秦王 應天

  36. 朱元璋死後,燕王朱棣起兵,領兵進攻應天。 清君側,靖國難!

  37. 靖難軍由燕京向應天進攻 燕京 應天 韃靼

  38. 經過三年戰鬥,朱棣的軍隊攻入應天,惠帝失蹤。經過三年戰鬥,朱棣的軍隊攻入應天,惠帝失蹤。

  39. 朱棣稱帝,改年號為永樂,史稱明成祖。

  40. 朱棣遷都燕京,改名北京。 燕京 北京 南京 應天 韃靼

  41. 黃帝 周 秦 隋 中華民國 西漢 唐 …… 中華人民 共和國 春秋 新 莽 五代 堯 戰國 東漢 北 宋 舜 南 宋 三 國 禹 中華五千年 元 西 晉 夏 東 晉 明 南北朝 商 清 部落時期 封建時期 帝制時期 民治時期 1122BC 至 220BC 約900年 1912AD 至今 未足100年 221BC—1911AD 共2130年 建業 建康 建康 應天 南京 建康 天京

  42. 順治 康熙 雍 正 乾隆 嘉慶 道光 咸 豐 同 治 光 緒 清朝咸豐皇帝在位時, 爆發太平天國叛亂。 1644 1744 1844

  43.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38歲生日)拜上帝會發起軍事行動反清,建號太平天國,洪秀全自稱天王。參與者約萬人。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38歲生日)拜上帝會發起軍事行動反清,建號太平天國,洪秀全自稱天王。參與者約萬人。

  44. 太平軍北上 永安 金田

  45. 太平天國諸王 天王 洪秀全 翼王 石達開 西王 蕭朝貴 北王 韋昌輝 東王 楊秀清 南王 馮雲山

  46. 太平軍繼續北上,進攻…… 武漢 長沙 桂林 永安 金田

  47. 太平軍勢如破竹

  48. 太平軍沿長江東下,連破九江、安慶、蕪湖。

  49. 到達南京時, 太平軍已由原來的一萬人, 增至百萬人。 南京 上海 武漢 桂林

  50. 北京 洪秀全 改稱南京為天京, 定為太平天國首都。 歷時12年。 南京 天京 上海 武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