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公務倫理與政風

公務倫理與政風. 張盛和 98.4.14. 一、前言. (一)從幾個案例談起: 案例 1 :巴西馬丁醫生對 583 名被控 貪污官員之研究 ( 10 年追蹤). 癌症 60%. 死亡. 116 人. 心臟病 23%. 不廉潔. 其他 17%. 60% 患病死亡. 癌症 53%. 583 人. 232 人. 心臟病 15%. 患病. 其他 30%. 廉潔. 16% 患病死亡. 案重被免職之 16 名福利局官員 (平均年齡 41 歲). 6 人死亡. 4 人癌症. 15 人 3 年後患病. 2 人腦溢血.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公務倫理與政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公務倫理與政風 張盛和 98.4.14

  2. 一、前言 (一)從幾個案例談起: 案例1:巴西馬丁醫生對583名被控 貪污官員之研究 (10年追蹤)

  3. 癌症60% 死亡 116人 心臟病23% 不廉潔 其他17% 60%患病死亡 癌症53% 583人 232人 心臟病15% 患病 其他30% 廉潔 16%患病死亡

  4. 案重被免職之16名福利局官員 (平均年齡41歲) 6人死亡 4人癌症 15人3年後患病 2人腦溢血 1人帕金森症 2人失明

  5. 案例2: 柯金柱檢察官涉貪判刑20年,聆判後暴斃。 更多的案例………

  6. (二)不守倫理者: 後悔、自責、內疚、 恐懼、坐立不安、 食不知味、寢不安席。

  7. 二、公務倫理 • 何謂倫理(ethics)? 倫:輩也、類也 理:分也 倫理:人類行為的規範

  8. 2. 為何要有倫理 利己vs.利他 荀子禮論:「人生而有欲,欲而 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 界則不能無爭,爭則亂,亂則 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 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

  9. 3. 公務員應守之倫理 人:服從命令 事:依法行政 物:保守機密 行為:謹慎勤勉 「恪守國家法令,不收受賄賂、不任用私人、不濫用職權。」

  10. 4. 常見不守倫理(unethical) 之行為 • 受賄、不當飲宴、圖利 • 批評長官、中傷同事、黑函 • 抱怨、怠惰、偏執、男女感情

  11. 三、優質管理 、提昇自我 優質管理:建立一個清廉專業的團隊 • 主管以身作則:正己才能正人 • 重視人事、會計、政風     不亂用人、不亂花錢、   不亂受招待、禮物 • 健全法令規章、透明行政流程 • 教導倫理規範:對內vs. 對外

  12. 提昇自我:過一個有尊嚴、心安 自在的人生 • 利己心 利他心 • 提昇需求層次

  13. Maslow之需求層次

  14. 提昇需求層次:認清公務員的使  命與價值(自覺與肯定) (1)静思:聆聽內在的聲音 (2)反省:去除負面的情緒 (3)勇氣:抗拒外在的壓力與誘惑 (4)忍耐:堅定渡過挫折

  15. 四、對政風人員的期許 • 肯定政風工作的價值,期勉自己作塩、作光 • 加強專業,能勝任工作發揮效能 • 關懷同仁、贏得同仁的支持與信賴 • 執法公正、嚴懲貪瀆;存心仁厚,協助一時失足的同仁

  16. 五、結語 「尋求,就尋見」 • 要過一個怎樣的人生、完全決定在你自己手裡 • 你想不想過一個有尊嚴、心安自在、有意義的人生?努力尋求,就必尋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