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

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 勞資倫理與無薪假的倫理思維 授課老師:吳坤平 中華民國 101 年 4 月 20 日. 員工是企業組成的成員 ,也是與企業關係最密切的利益關係人。 當企業有損害 員工權益 的情事發生時,有些員工都以 息事寧人 方式處理,以致於有許多問題在社會中 沒有顯現 出來而趨向嚴重。 但隨著社會大眾 民主意識 提升,企業與員工間之關係產生微妙變化, 勞資倫理議題 逐漸受到社會關注。. 勞資倫理. 資料來源: http://www.chen-dard.com/index-5.htm ( 2012/04/01 ). 勞資倫理. 影響公司目標發展的收入關鍵因素.

Download Presentation

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 勞資倫理與無薪假的倫理思維 授課老師:吳坤平 中華民國101年4月20日

  2. 員工是企業組成的成員,也是與企業關係最密切的利益關係人。員工是企業組成的成員,也是與企業關係最密切的利益關係人。 當企業有損害員工權益的情事發生時,有些員工都以息事寧人方式處理,以致於有許多問題在社會中沒有顯現出來而趨向嚴重。 但隨著社會大眾民主意識提升,企業與員工間之關係產生微妙變化,勞資倫理議題逐漸受到社會關注。 勞資倫理 資料來源:http://www.chen-dard.com/index-5.htm(2012/04/01)

  3. 勞資倫理 影響公司目標發展的收入關鍵因素 內部利益關係人 董事會 執行長 股東/董事 員工 外部利益關係人 顧客 供應商 競爭者 債權人 政府 工會 一般大眾 公司目標 資料來源:修正信義房屋網站-信義關心巴士

  4. 勞資倫理〜內部倫理議題 內部倫理議題 利害 關係人 就業者 所有權人 勞資關係 的衝突 治理結構中 的道德風險 背景 1.合理的薪資福利 2.適度的維護員工隱私 3.合法的雇佣關係 4.確保員工言論自由 5.提供員工健康與安全 的環境 6.避免就業歧視 1.健全的董事會組織 2.遵守公司治理原則 •公平對待所有股東 •確保股東權利 •強調董事會責任 •資訊揭露與透明度 •尊重利害關係人角色 措施 及議題 資料來源:廖勇凱(2008),頁190

  5. 企業與員工間的關係是魚與水,沒有一家企業沒有員工還可順利營運,兩者必須彼此互動與支持,也相互需要。企業與員工間的關係是魚與水,沒有一家企業沒有員工還可順利營運,兩者必須彼此互動與支持,也相互需要。 員工生產力幫助企業成長,企業成長後再回饋給員工。 一家尊重員工權益的企業,能夠提供員工想要的結果,但是避免不想要的結果。 勞資倫理 資料來源:台灣勞資關係促進協會;www.taiwanlma.org.tw

  6. 勞資倫理 • 將誠信的企業理念推到公司的基層。 • 優渥之員工薪酬與福利,締造優質的工作條件與氛圍。 • 領導階層以身作則。 • 制訂倫理守則,並透過教育宣導,引領員工瞭解並遵守職業道德規範。

  7. 勞資倫理〜員工權益 • 員工權益都規範在法律、勞動契約、管理規章制度與雇主的承諾中,但實務上,企業常損害員工權益,衍生勞資爭議。 • 薪資福利 • 員工隱私 • 雇佣關係 • 言論自由 • 員工健康與安全

  8. 勞資倫理〜薪資福利(1/2) • 常見損害員工權益情況: • 要求員工加班卻不給加班費,或不按當地政府加班費的規定給付。 • 企業設法苛扣員工薪資,或由員工承擔一些不必要的費用。 • 將員工薪水捲款潛逃或惡意倒閉,嚴重影響員工的基本權益。 資料來源:TVBS、2012/3/30

  9. 常見損害員工權益情況: 找理由在員工退休前解雇或辭退,導致員工無法領到合理的退休金。 沒有按照規定為員工投保社會保險,以致員工遭受意外時沒有保障。 不履行員工應有的福利措施。 勞資倫理〜薪資福利(2/2) 資料來源:www.kiwi86.com

  10. 勞資倫理〜員工隱私 • 企業對員工的監視: • 攝影機監視。用攝影機代替過去監工工頭角色,來監督誰偷懶等,但這大部分都是基於避免意外事故的安全考量,只不過,過度使用攝影機監視,若有非法用途時,將可能過度侵犯到個人隱私。例如:美國電影「全民公敵」影片場景。 • 以電腦網路實施監控。亦即透過電腦鍵盤與畫面來監控員工的電腦畫面;由於公司電腦連接內部網路伺服器,管理者有能力監控員工的電腦畫面。此代表公司對員工缺乏信任,擔心員工上班時間從事不相干工作。

  11. 勞資倫理〜雇佣關係 • 長期以來,保護員工的主要就業權均圍繞在「雇用自由原則」(Employment-at-will Doctrine)上,此原則主要是雇主與員工間可以自願且隨時終止雙方之間的雇佣關係,換言之,員工可以在任何時候選擇離開公司,企業在不違反法律的情況下,也可以解雇員工。 • 但這原則正逐漸崩解中,因為基於員工處於弱勢的考量,企業可能無故解雇員工,所以企業解雇員工必須提出正當理由才行。

  12. 勞資倫理〜言論自由 • 員工在企業當中,需要具備言論自由的權利。 • 過去經常有些企業壓抑了許多不為社會所知情況,這些情況可能違反社會公眾利益,內部揭發者(或稱深喉嚨)透過內部揭發等言論自由的形式向外面說明,以制止問題的發生與延續。 • 但是,內部揭發者由於被企業視為「胳臂往外彎」,常被施以報復手段,這些手段可能包括加重工作責任與存心刁難、分派較差工作、縮減其薪資與福利,甚至找理由解雇等。

  13. 勞資倫理〜員工健康與安全 • 工商業發展固然促進社會經濟水準大幅提高,但相對也帶來若干災害事件與生態環境污染,影響國民健康甚巨,經常暴露在危險環境下工作的員工,首當其衝。 • 為使企業從業人員不受生命與健康的威脅,能在最佳條件下工作,政府在1974年4月16日頒訂「勞工安全衛生法」,其立法精神即在防止職業災害,保障勞工安全與健康,規定工廠應設置安全衛生管理人員,以從事工業安全及衛生的工作。

  14. 問題研析〜基本工資漲到2萬 勞資方仍有疑慮 • 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承諾:今年一定會調整基本工資。7月要將最低時薪103元調至115元,基本工資1萬8780元調至近2萬元為目標,並讓勞工分享經濟成長的果實。 •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肯定指出,此調整案將可讓140萬名勞工受惠;全國工業總會常務理事何語則認為,油電費和物價上漲,經營成本負擔重,基本工資現在又要漲,企業只能選擇出走或倒閉,外移到工資較低的東南亞地區設廠,這樣恐怕會衝擊台灣的經濟發展。 •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說,外界普遍認為過去幾年基本工資調得不夠,這次調幅比消費者物價指數高是合理的,至於經濟成長要如何分享給勞工,還需討論。

  15. 高雄某醫院一名護理人員身體不舒服發高燒,還是強忍病痛趴在護理站櫃台打點滴抱病上班,民眾拍下po網,引發大眾不捨心疼。高雄某醫院一名護理人員身體不舒服發高燒,還是強忍病痛趴在護理站櫃台打點滴抱病上班,民眾拍下po網,引發大眾不捨心疼。 這名年僅24歲的女護士,之後經過檢查意外發現自己罹患癌症,三天前更擴散到肺部,因病身亡。 家人難過不願多說,但白衣天使就算是發病,還是堅守崗位,這也突顯醫院醫護人員人手不足的老問題。 個案:勞資倫理〜員工健康與安全 資料來源:東森新聞 – 2012年4月20日

  16.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來台拍攝全民健保專題,台灣現職護理人員林美琪(Maggie Lin)以「台灣護理師的黑暗期(The dark moment of nurses in Taiwan)」為題,主動投稿到CNN的iReport並獲刊載,健保制度讓全民都保,然而卻忽視醫事人員正面臨的困境。 林美琪受訪時表示,投稿動機因護士荒問題日益嚴重,然而血汗醫院仍是存在。 全民健保制度好是世界驕傲,連CNN都稱讚,民眾也引以為榮,而這卻忽視台灣醫療院所正面臨的困境。 個案:勞資倫理〜國內護理超時工作 台護士投稿CNN 怨血汗醫院 資料來源:中央社 – 2012年4月18日

  17. 勞資倫理〜就業歧視 • 歧視(Discrimination)指因為某人所屬團體或特性,而對該人採取某些不公平的行為措施。 • 就業歧視(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是違反倫理的公平原則,未提供公平的就業與雇用機會,包括招募、調職、升遷、訓練、雇用條件、員工離職與裁員計畫等,因企業高層管理內部有所偏見,而對員工與外來應徵者有不公平的對待。 • 族群歧視 • 性別歧視 • 年齡歧視 • 殘疾歧視 • 性傾向歧視

  18. ․僱主員工倫理基本面,第一件要做的事,是重新解讀企業的性質及員工的特質。․僱主員工倫理基本面,第一件要做的事,是重新解讀企業的性質及員工的特質。 ․若採取康德企業倫理學觀點企業是一個道德社群,員工是社群的一成員,即是一個道德行動者,應受到尊重。 勞資倫理〜企業對員工的倫理義務(1/3) 資料來源:http://blog.udn.com/lyon/2521552

  19. 僱主與員工的倫理關係 ․相關的法律契約同時是符合及超級規範的 要求的,因此由其所界定的關係及義務是 合乎倫理的。 勞資倫理〜企業對員工的倫理義務(2/3) http://event.familycouncil.gov.hk/ffcas/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7&Itemid=55&lang=hk;2012/04/12引用。

  20. 勞資倫理〜企業對員工的倫理義務(3/3) ․以英美為首的工業資本主義社會,勞資關係 建基在契約自由原則上。 ․在這種粗糙型資本主義下,作為資本家的強者是主宰,作為工人的弱者是被主主宰的。 ․正式的僱主員工法律契約之外,僱主與員工 有一不成文的心理契約或道德契約─彼此由信念、期望或責任所構成的隱性契約。

  21. 無薪假(No-pay leave or furlough) 1.狹義:指在職業場所中,因工作業務或企業獲利 縮減,導致勞方必須進行縮減工時,與資方不支付勞方休假期間工資的休假行為。 2.廣義:指任何不計薪的請假行為,例如事假、留職停薪、或超過天數限制的病假等。 勞資倫理〜無薪假 勞委會公布企業主動通報無薪假人數已突破廿萬,日益升高的失業率讓各地就業服務站每天都是人潮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

  22. 勞資倫理〜無薪假對社會的影響(1/2) • 名目工時減少: • 無薪假是裁員前兆,員工會被告知或暗示,在無薪假期間如不繼續到公司上班,可能會優先被裁員,而且許多公司同時進行裁員,相同的工作量會給更少的員工負責;因此實際工時很可能不減反增。有些公司甚至會把無薪假全部排在週六週日,變相減薪。 • 勞工薪資縮水,在職貧窮人數增加,生育率下降,貧富差距擴大。 • 留滯住處時間變長:許多資方要求無薪假員工在家待命,加上員工收入減少,無薪假員工較少出遠門旅遊。 • 短期內某些家庭娛樂消費增加:如線上遊戲白天上網人數增加,但因家庭收入整體減少,長期仍將導致娛樂業者的獲利能力下降。

  23. 勞資倫理〜無薪假對社會的影響(2/2) • 勞動條件惡化: -已經出現未虧損甚至營業額成長的公司,也會有樣學樣,大放無薪假。 -擔憂未來企業將經常在旺季執行責任制減少增聘員工需求並規避加班費,並在淡季以「經濟不景氣」為由,執行變相減薪,就算企業體質良好也會執行無薪假。 -無薪假與裁員實施後,勞動力供過於求的現象,也使勞方無法向資方要求較佳的勞動條件。 -高失業率會成常態,而就算是低薪資的就業者,工時也會極高。

  24. 勞資倫理〜無薪假(政府官員觀點) • 行政院長吳敦義頒創造就業貢獻獎時(2010/08月 )說:「有創新理念叫『無薪假』,應該得諾貝爾獎。」 • 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沒有虧損的企業,不能實施無薪假」,要求企業提出包括財報、訂單減少等證據,證明確有放無薪假的必要,絕不容許企業在還有獲利情況下就實施無薪假。

  25. 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里斯多福·皮薩里德斯(Christopher Pissarides)指出,如果無薪假的實施經由充分溝通、且仍有給予員工足夠生活的薪資,並強制企業預先及事後給付無薪假其間的員工津貼,可以是「員工和企業雙贏」的一項制度。 勞資倫理〜無薪假(1/2) 資料來源:ETToday-2011/12/15

  26. 勞資倫理〜無薪假(2/2) • 皮薩里德斯應邀來台演講,媒體問他對無薪假的看法,他認為,對於全球不景氣,無薪假的政策是好的(It‘s a good policy),因為它讓勞工持續有份工作,不必再另外尋找工作,同時保有專業技能,等經濟復甦後可上工。 • 皮薩里德斯說,如果要做的更好的話,企業在景氣好時可以提供一些資金成立基金,當景氣不好時,政府可運用這些資金補貼無薪假勞工的收入。

  27. 勞資倫理〜常見的規範(1/2) • 無薪假,必須先透過勞資協商,使勞方在徹底明白後方可實施。(但臺灣沒有強制集體協商制度,集體協商可以避免「個別勞工難以拒絕資方要求」的弊病,因此實際上是完全由資方決定) • 實施無薪假後,勞方的待遇不可低於基本工資,否則勞方可要求資遣。(非自願失業) • 實施無薪假後,僱主不得因無薪假而要員工自付健保費。(台灣) • 基本工資微調600元拍板定案,行政院長吳敦義已核定將基本工資由現行1萬7,280元調高到,調幅3.47%,基本工資時薪則由95元調高到98元,2011年1月1日起實施。

  28. 勞資倫理〜常見的規範(2/2) • 實施無薪假,僱主不得要求、威脅或暗示員工當義工或回去上班;有上班就應補計支付員工在職期間的薪資。也就是有多少工作量就要給多少薪水。(但僱主經常以責任制、補休取代給薪或不當義工者優先裁員來規避此要求) • 資遣費、退休金不能因為無薪假而減少。(但僱主經常以強簽自願離職文件來規避資遣費退休金)

  29. 勞資倫理 • 企業如何落實勞資倫理 • 遵守政府相關法令,不可陰奉陽違 • 尊重勞方人權道德倫理,不可任意任行 • 勞資雙方要有溝通管道,且暢通無阻 • 制定合理合情的公司管理規章 • 員工福利委員會 • 人力資源部門

  30. 參考資料 1.孫 震著,企業倫理與企業社會責任。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2.李克特、馬家敏編,羅耀宗(2004)等譯。企業全面品德管理-看見亞洲新利基。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3.楊政學(2008)。企業倫理-倫理教育與社會責任(二版)。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4.于卓民審訂、廖勇凱(2008)編著。企業倫理學:理論與應用。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ETToday新聞雲(2011)。談無薪假-諾貝爾獎得主皮薩里德斯:好的政策。2011/12/15。 6.無薪假。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12/04/08下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