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2

傳媒、言論自由與社會

傳媒、言論自由與社會. 2013 年 1 月 18 日 香港人權監察教育慈善基金. 大綱. 新聞自由狀況 表達自由、傳媒角色 如何說:中立與持平、為誰而說? 批判主流傳媒 隱憂 總結. 傳媒:傳播資訊的工具. 報章 電台 電視台 雜誌 民間媒體 網絡電台 網上討論區 facebook , twitter. 明報 《 國際報告 ﹕ 港言論集會自由僅合格 》2013.1.15. 全球新聞自由指數排名 無國界記者 2011-12.

such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傳媒、言論自由與社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傳媒、言論自由與社會 2013年1月18日 香港人權監察教育慈善基金

  2. 大綱 • 新聞自由狀況 • 表達自由、傳媒角色 • 如何說:中立與持平、為誰而說? • 批判主流傳媒 • 隱憂 • 總結

  3. 傳媒:傳播資訊的工具 • 報章 • 電台 • 電視台 • 雜誌 • 民間媒體 • 網絡電台 • 網上討論區 • facebook,twitter

  4. 明報《國際報告﹕港言論集會自由僅合格》2013.1.15明報《國際報告﹕港言論集會自由僅合格》2013.1.15

  5. 全球新聞自由指數排名無國界記者2011-12 資料來源:http://en.rsf.org/press-freedom-index-2011-2012,1043.html

  6. 為何香港新聞自由排名急跌20? 「報告指香港記者遭逮捕、毆打和騷擾,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惡化了香港記者的工作條件,而香港政府新聞自由政策變化也有令人擔憂的迹象。」 明報2012.1.27

  7. 若記者採訪受暴力威脅,有何影響? • //上月底舉行的愛港力量遊行中襲擊本台攝影師的男子,承認一項普通襲擊罪,被判罰款一千五百元及賠償一千元。裁判官指,法庭有責任保護記者採訪權,不受暴力傷害。 // (Now新聞《襲擊本台攝影師男子罰款千五賠償一千》2013.1.8) 圖片:蘋果日報《稱被愛港力出賣有氣難消 打記者梁粉判刑「我似用完即棄紙杯」》 2013年1月9日

  8. 若記者採訪受威脅,會有何影響? • //國保人員搜查記者身上所有物件後,將相機、攝錄機的記憶卡取出,交給公安局技術科人員將資料全部刪除,其中一人更得意地向記者說:「這些卡是沒可能再復原的了。」同時,國保更指示多名公安,到記者的酒店房間搜查。審問期間,帶頭的國保人員不斷查閱記者的手機,看打出打入的電話、訊息及有沒有相片,並反覆追問記者到過甚麼地方,接觸過甚麼人,他還語帶恐嚇地說:「如果你們發表山東地溝油的新聞,我們會禁止你們五年內不准進入大陸。」// (蘋果日報《阻揭地溝油 公安圍捕記者 》2012.12.27)

  9. 香港獨立媒體辦事處遇襲(2012.8.8) 圖片:主場新聞2012.8.8

  10. 襲擊記者損言論自由 • 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就香港實施《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審議結論第13段:「委員會關注到多宗有關新聞從業員和傳媒工作者遭恐嚇和騷擾個案,都牽涉政見爭拗 (第十九條)。香港特區應採取積極措施,防止傳媒工作者被騷擾,並檢控有關違法者及確保傳媒可獨立運作,免受政府干預。」 (2006) • 香港記者協會「過去數宗涉及襲擊新聞工作者的嚴重罪行,兇徒很多時都未能繩之以法,警方實應好好檢討」。(2012.8.8)

  11. 若記者採訪被捕,會有何影響? • 記者在新政府總部採訪孫明揚復工。期間孫座駕駛入,保安阻止攝影記者上前拍攝,其中蘋果前攝記成啟聰與保安碰撞,被控普通襲擊罪。 • //裁判官表示,從錄影片段看到成啟聰並無主動推撞保安,其間亦有避開保安,因此形容他襲擊他人是誇張說法,並裁定無罪。 • 壹工會及記協歡迎裁決,認為造成案件是因為政總採訪安排不合理,要求改善採訪安排, 以免衝突再發生。 // 圖文:港台新聞《蘋果日報前攝記成啟聰被控普通襲擊罪不成立》2012.12.7

  12. 阻礙採訪,拘捕記者 圖:蘋果日報 (上) 《新政總採訪記者被控普通襲擊 記協遺憾《蘋果》總編:政府安排不善》2012.9.26 (下)保安阻撓採訪2 011.10.14

  13. 大陸化:李克強訪港(2011.8) 官媒發稿 搜記者隨身物品 港大818 2011.9.6蘋果日報馬龍 2011.8.29蘋果日報馬龍 六四Tee男 監警會最終報告裁定警務處處長曾偉雄「黑影論」並非事實。 2012.12.22蘋果日報 警行動指令:防副總理難堪。明報 2012.12.20 《頭條新聞》2011.9.3(播至0620/082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_Tnz6VrX_o#t=3m20s

  14. 「港人望平反六四 你聽到嗎?」向胡錦濤提問《蘋果》記者被扣 圖片:蘋果日報2012.7.1

  15. 限公司查冊:公眾利益?私隱? 明報《查冊收緊 勞資齊轟 限閱董事資料》2013.1.14 圖片:馬龍@蘋果日報

  16. 吊臂車臨立:公眾利益?侵犯私隱? 纏擾一旦立法 此情境不復再 圖片來源:港台、網民二次創作

  17. 警方消防資訊系統數碼化,篩選新聞,延報或無通知傳媒(2004,2012)警方消防資訊系統數碼化,篩選新聞,延報或無通知傳媒(2004,2012) • 記協:2009年下半年,警平均每天發佈2.7宗,佔每日紀錄罪案1.27%。每日5-21宗,只發放一些無甚新聞價值的瑣碎事(2011.8.28) • 「記者協會批評消防處,今個月一日起推行通訊數碼化,每日向傳媒發布的個案,只有求助個案的一成,比例較警方發布的兩成更少。而涉及市民安全的個人救護服務召援,全面封鎖,令傳媒未能查核到高官健康狀況,妄顧市民知情權,要求消防處,與新聞界達成共識前,恢復模擬及數碼雙軌制,令準確消息可盡快發放。」商台2012.2.19

  18. 官媒代替傳媒採訪日多 • //回歸後,高官以「消息人士」躲在鏡頭後放料,新聞處以「官媒」代替傳媒採訪的事例越來越多;政府的數字顯示,2010年舉行了44次閉門吹風會、2011 年有33次。前線記者還要警惕官方新聞材料內的陷阱,如將副局加薪14.3%說成8.1%,「講事實一部份,係公關做嘅嘢,記者係要事實嘅全部。」// 《自甘墮落 新聞界歸邊吞糖衣毒藥 》蘋果日報2012.6.25

  19. 聯合國:政府有責任提供公開和發放資訊 • 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就表達自由、新聞自由和公眾知情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公約》)概括性意見第34號: • 「政府有責任提供公開和發放資訊。」

  20. 私隱與公眾知情權 • //《個人資料 (私隱) 條例》(香港法例第486章) 的法例精神側重新聞自由和公眾知情權,因此新聞材料 (包括為新聞報導而發放但最終未有報導的資料) 獲得豁免 • 過往傳媒能夠監聽警方通訊的年代及現時能夠聽取消防處通訊的現況,並未導致市民私隱在傳媒上不當的披露,亦未造成執法和工作的重大困難// 香港人權監察《警方隱暪傷人案資訊不能接受  資訊系統數碼化破壞資訊流通 》 2011.10.10

  21. 2.言論自由 伏爾泰: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 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持有主張不受干預的權利 發表自由:以任何途徑獲取、表達及傳播 圖片來源:互聯網

  22. 普世人權標準 •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第19 條: • 一、人人有保持意見不受干預之權利。 • 二、人人有發表自由之權利;此種權利包括以語言、文字或出版物、藝術或自己選擇之其他方式,不分國界,尋求、接受及傳播各種消息及思想之自由。 • 新聞工作者有採訪、報道、出版等權利,並延伸保障新聞界搜集和發佈資訊

  23. 言論自由屬憲制權利 • 公約按《基本法》第39條適用香港 • 公約本地法:《香港人權法案》 • 《基本法》第27條訂明: • 「香港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的自由,結社、集會、遊行、示威的自由,組織和參加工會、罷工的權利和自由。」

  24. 限制言論自由的條件 • 《公約》第19 (3)條; • (1) 限制須由法律規定 • (2)民主社會為下列各項有必要才限制 (必要原則): • 尊重他人權利或名譽; • 保障國家安全、公共秩序,或公共衞生或風化

  25. 限制言論自由條件 • 被證明達至民主社會所必需的合法目的和有逼切需要(必要性) • 合理性 • 相稱性原則 • 合乎比例的手段,人權侵害減至最低 • 例:政府不能以公共秩序及國家安全為由,事前審查新聞報導或完全禁止批評政府的報導

  26. 表達自由包括抨擊當權人士的意見 「香港每個人都享有和平示威的自由,這是《基本法》第27條所保障的一項憲法權利。它跟言論自由有很密切的關係。這些自由當然也包括表達一些可能會令某些人不悅,或衝撞某些人,又或抨撃當權人士的意見的自由。上述這些自由,構成香港社會制度的核心,因此法庭對這些自由的涵義,應該給予寬鬆的詮釋。」 (終審法院判案書中譯摘要段1) 27

  27. 節錄記協專業守則

  28. 傳媒是第四權 提供政府以及 社會多元資訊 監察政府施政 揭露社會不公 功能 公共討論平台 促進公眾利益 公眾知情權 公眾教育 民主基石

  29. 包致金︰捍衛基本法 靠傳媒公眾 • //An independent media and an alert population, they go together, and they are probably the chief component when it comes to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basic law.//  That’s why I agree to these interviews. 獨立的媒體與具警覺性的公眾,是相輔相承,亦是捍衛《基本法》主要元素 圖文來源:主場新聞2012.11.16 有線專訪2012.11.16截圖

  30. 傳媒充當第四權的先決條件 • 獨立 • 享言論自由 • 享編輯自主 • 免於審查:外來,自我

  31. 「《南早》李旺陽死訊 偷偷被縮細」蘋果日報2012.6.11「《南早》李旺陽死訊 偷偷被縮細」蘋果日報2012.6.11 較早印:訂戶版 較遲印:街版

  32. 《學者斥傳媒歸邊嚴重》信報2012.3.26 • //總結是次選舉,負面新聞特別多,而且和傳媒有莫大關係。有學者斥責部分印刷媒體在報道候選人的負面新聞時不夠中肯,經常夾雜特定立場。有學者亦認為,印刷媒體的歸邊情況太明顯,連普羅大眾都有這個印象,而暫未能評估新政府上場後傳媒版圖轉變。另一邊廂,星島集團主席何柱國強調,旗下的報章《星島日報》會支持政府,就算梁振英擔任新特首,亦會維持這個立場。 • 焦點放醜聞非政綱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大半年前估不到傳媒會迅速歸邊。「外國的選舉不會由醜聞主導,在香港選舉中,政綱反而變得不緊要,特別是選舉後半段的焦點放在『阻止某人當選』。如果是普選,議題將回歸選民有興趣的題目之上,反而不會太針對個人操守。」//

  33. 自我審查:成報篡改劉銳紹文 圖片:明報《成報竄改劉銳紹文章挺梁 總編輯:配合報道 並非受壓》,傳媒觀察2012.3.24

  34. 《記協譴責中聯辦向信報施壓 》港台新聞2012.3.22 • //香 港 記 者 協 會 表 示 , 得 悉 中 央 政 府 駐 港 聯 絡 辦 公 室 官 員 , 曾 致 電 《 信 報 》 負 責 人 李 澤 楷 , 在 未 能 即 時 與 李 澤 楷 通 話 後 , 向 他 的 秘 書 表 達 對 該 報 報 道 的 不 滿 ; 有 關 做 法 形 如 公 開 向 傳 媒 施 壓 , 記 協 對 中 聯 辨 官 員 打 壓 新 聞 自 由 之 舉 , 予 以 強 烈 譴 責 。 • 記 者 協 會 發 表 聲 明 表 示 , 中 聯 辦 職 責 是 聯 繫 內 地 部 門 在 港 事 宜 , 以 及 促 進 香 港 與 內 地 的 交 流 , 並 向 內 地 反 映 港 人 意 見 , 不 應 插 手 香 港 事 務 , 現 時 竟 公 然 向 傳 媒 施 壓 , 明 顯 違 反 中 央 政 府 的 一 國 兩 制 治 港 方 針 。 • 記 協 認 為 , 若 中 聯 辦 認 為 報 章 報 道 違 反 香 港 法 例 , 可 以 透 過 正 常 及 合 適 的 渠 道 尋 求 公 義 , 而 不 是 直 接 與 傳 媒 負 責 人 接 觸 及 施 壓 。 • 記 者 協 會 表 示 , 新 聞 自 由 是 港 人 珍 視 的 核 心 價 值 之 一 , 新 聞 自 由 若 受 衝 擊 , 香 港 《 基 本 法 》 保 障 的 其 他 人 權 自 由 亦 可 能 受 影 響 , 記 協 要 求 中 聯 辦 嚴 格 遵 守 一 國 兩 制 , 尊 重 及 認 真 履 行 《 基 本 法 》 保 障 的 新 聞 自 由 。 //

  35. 《自甘墮落 新聞界歸邊吞糖衣毒藥 》蘋果日報2012.6.25 • //中聯辦背後發功,特區政府着迹地干預,令香港的言論及新聞自由空間,在回歸15年間不斷縮窄。最可惜是部份新聞機構,甘心歸邊「自閹」。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舉例,傳媒在政治考慮及受到疏通下,「新聞工作者對遞補機制呢啲大是大非問題,都唔能夠表達基本訴求,係失職。」 //

  36. 《自甘墮落 新聞界歸邊吞糖衣毒藥 》蘋果日報2012.6.25 • //97回歸前,港督彭定康放寬了一些限制新聞法規,包括研究訂立《資訊自由法》,示威也毋須申請不反對通知書。前特首董建華在首屆任期內,初期新聞自由還算好,但03年7.1大遊行後,卻改變了政府對傳媒的心態。杜耀明指,「執政者錯以為係公關做得唔好,提高向傳媒解畫,疏通傳媒。」現任特首曾蔭權擺放最多時間做政治化妝,如高鐵事件,「以前出咗先講,而家臨門一腳就講,等你出唔切。」[…] • 電子傳媒同樣不能倖免。杜耀明指電子傳媒在處理政治敏感議題上,遠較回歸前小心,收費頻道在考慮受眾因素後,較免費頻道來得進取;六四、7.1及李旺陽事件,免費電視台均避免做頭條,「近期只有批評曾蔭權係開綠燈。」 //

  37. 自我審查遠比外來打壓可怕 //在香港記協周年晚會上,包致金曾經致辭,言簡意賅,直道傳媒和司法機構處境相同,傳媒失去自由,就如司法機構失去獨立,都是會令傳媒和法庭對公眾失去作用;而對傳媒對司法機構,自我審查也是遠比外來打壓可怕。// 明報《 什麼人訪問什麼人﹕包致金﹕香港人要勇敢堅定面對大風暴 》 2012.12.16

  38. 2010年12月12日《南方都市報》,圖片來源:蘋果日報2010年12月12日《南方都市報》,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39. 南周:憲政夢vs民族幸福之夢 參考:蘋果日報《新年獻辭面目全非 》2013.1.8

  40. 宣傳部篡改新年獻辭 南周編採罷工 圖片來源:經濟日報《南周風波升級 編採罷工 當局收回官方微博 發認錯聲明惹憤慨》2013.1.7

  41. 撐南方周末,捍衛新聞自由 圖片:蘋果日報,互聯網

  42. 藝人聲援南方周末 伊能靜,但伊不肯 圖片:主場新聞,網絡截圖

  43. 圖片:中大學生會、互聯網

  44. 3如何說?為誰發聲? 圖片:互聯網

  45. 中港台稱呼差異 圖片來源:維基

  46. 一體兩面 • 關鍵: • 站在甚麼位置說甚麼話

  47. 資料選取舖排敘述角度隱含立場

  48. 持平 = 各打50大板? 圖片:馬龍@蘋果日報

  49. 持平原則與言論自由 • 2006年,港台《鏗鏘集》《同志‧戀人》 • 廣播事務管理局:有違持平原則,強烈勸喻 • 司法覆核(HCAL69/07) • http://legalref.judiciary.gov.hk/lrs/common/search/search_result_detail_frame.jsp?DIS=61024&QS=%2B&TP=JU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