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台灣地理環境與自然災害 - 期末報告 § 台灣梅雨 §

台灣地理環境與自然災害 - 期末報告 § 台灣梅雨 §. 指導老師:范銚燻 教授. 第九組 服三 A NO.40 許琇娟 NO.41 宋岱徽 NO.44 林琬綺 NO.55 吳佩珊. 台灣梅雨. 五月南風下大雨,六月南風飄飄晴. 此諺語說明五、六月間台灣地區的典型氣候,每年此時台灣各地較容易出現 細雨紛飛、陰雨連綿 的天氣,即為台灣的梅雨季節,是台灣地區 春夏交替 過程出現的特殊天候現象,也是台灣地區最顯著的 氣象災害之一 。. 梅雨的形成. 西南季風 與 東北季風 ,在華南與台灣地區相遇, 兩股勢力相對峙,峰面系統徘徊呈滯留狀態,稱「 梅雨鋒面系統 」。

sus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台灣地理環境與自然災害 - 期末報告 § 台灣梅雨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地理環境與自然災害-期末報告§ 台灣梅雨 § 指導老師:范銚燻 教授 第九組 服三A NO.40 許琇娟 NO.41 宋岱徽 NO.44 林琬綺 NO.55 吳佩珊

  2. 台灣梅雨 五月南風下大雨,六月南風飄飄晴 此諺語說明五、六月間台灣地區的典型氣候,每年此時台灣各地較容易出現細雨紛飛、陰雨連綿的天氣,即為台灣的梅雨季節,是台灣地區春夏交替過程出現的特殊天候現象,也是台灣地區最顯著的氣象災害之一。

  3. 梅雨的形成 • 西南季風與東北季風,在華南與台灣地區相遇,兩股勢力相對峙,峰面系統徘徊呈滯留狀態,稱「梅雨鋒面系統」。 • 梅雨期的鋒面到達台灣附近,易發生滯留或徘徊導致連續性降雨,但鋒面系統的組織或結構變動性甚大,降雨情形不一。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局網站) 梅雨鋒面系統立體示意圖 (圖片來源:地球科學園地網站) 梅雨鋒面平面圖

  4. 為什麼叫「梅雨」? • 台灣梅雨產生的時間雖不完全與梅子成熟期相吻合,但其天氣及氣候特徵和長江梅雨、日本梅雨相類似,所以沿用梅雨的名稱。 台灣地區梅雨期間 地面平面圖 (參考自蔡清彥與陳正改的研究成果) 先在台灣及華南地區滯留,爾後峰面北移到達長江流域及日本之 間,形成長江梅雨及日本梅雨。 (圖片來源:地球科學園地網站)

  5. 入梅 &出梅 • 四天以上的連續降雨天氣 • 平均日雨量超過9公厘的第一天為「入梅」 • 最後一個梅雨個案的次一天為「出梅」 • 期間也有不下雨或是雨量較少的日子

  6. 台灣各地梅雨期降雨量分布有什麼差異? • 受中央山脈的影響,迎風面西側的梅雨雨量分布約為東部的2至6倍。 • 各地豪雨也有西部大於東部的情形,頻率最高的地區位於台南至阿里山一帶。 • 這些現象顯示地形效應對台灣梅雨期間氣候特徵具有決定的重要性。

  7. 梅雨鋒面如何報到 • 連續二個峰面系統先後影響台灣地區:使連續陰雨的天數相對增長。 • 鋒面接二連三而來:幾乎無晴朗的日子可言,有時又相隔甚久,晴朗多日。 • 每年的梅雨期內,平均有四~五個梅雨鋒面系統影響台灣地區。受鋒面系統的影響,梅雨期內的平均降雨量為450~500公厘,為一整年雨量的四分之一。

  8. 梅雨期的天氣與氣候特徵 • 連續性降雨,夾帶豪雨、雷陣雨。 • 降雨量僅次於颱風時期。 • 持續性降雨機率是全年最 大值。 • 氣溫不穩定:持續性降雨使 氣溫有時不但不隨接近夏季而 上升,反而有下降趨勢。 圖片來源:大紀元時報網站

  9. 梅雨帶來了哪些災害呢? • 連續性降雨造成 山區:落石、山洪爆發 土石流、坍方 低漥地區:淹水 農業:梅雨期撞上一期稻作成熟期,連續降雨 使穀粒脫落發芽對農業而言是一項災變天氣。 • 在雨勢大時,視線不良且天雨路滑。 • 空氣潮溼,物品易發霉。 圖片來源:長野縣網站

  10. 梅雨也會帶來益處? • 梅雨期間豪大雨增加水力發電的效益。根據正確豪雨預報資訊,適時調度各水庫的蓄水量,予以滿載發電,發揮防洪及灌溉功能。 • 5、6月梅雨期,帶來的 豐沛降雨是台灣僅次於 颱風的重要水資源來源。 圖片來源: Flickr網站 圖片來源: Flickr網站

  11. 如何防範梅雨帶來的豪雨洪水? • 防範守則一預防 防洪排水工程- 建設堤防、疏洪道,排水系統、滯洪池、防洪水庫、 抽水站確實維護管理務使能發揮預期功能。 平時預警- 根據曾淹水範圍劃出淹水潛勢區,規劃避難路線。 即時預警系統- 依據即時接收的雨量及其他氣象資料,預報未來若干小時的雨量。 淹水影響評估- 任何改變地形地貌的新建設,評估其對鄰近地區洪氾 淹水的影響程度。

  12. 如何防範梅雨帶來的豪雨洪水? 防範守則二 應變 • 購置及儲存搶險器材、救災物質、及醫療衛生消毒藥品。 • 以上必須定期檢查、維護、更新。 • 從事汛期前的防汛及救災演習。 • 建立資訊系統保護制度。

  13. 如何防範梅雨帶來的豪雨洪水? 防範守則三 救災 • 迅速遷移災民至安全地方。 • 並且救濟災民的食衣住行,醫治傷病災民,妥善處理罹難者同。 • 必須於災後立即進 行災區的清理,以 防止災區疫病發生。 圖片來源:Flickr-ruijiewu相簿

  14. 防範梅雨帶來的豪雨洪水災害? 防範守則二 復建 • 檢討各公私建設受災的原因 • 進行復建工程時能力求改善 • 避免重蹈覆轍

  15. 總結 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好好愛護大自然資源, 好好愛護我們的地球 ! 圖片來源: Flickr - Comus相簿(珍藏集)-吳宇舒-愛地球拍攝花絮

  16. 文字資料來源 • 地球科學園地 - 1998年三月春季http://earth.fg.tp.edu.tw/learn/esf/magazine/980302.htm • 科普知識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http://www.nsc.gov.tw/_NewFiles/popular_science.asp?add_year=2003&popsc_aid=246 • 科學發展 - 2003年6月,366期 文:蔡長泰 ( 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 )http://nr.stpi.org.tw/ejournal/NSCM/9206/9206-12.pdf • 中央氣象局(梅雨特輯) http://www.cwb.gov.tw/V5/education/special/planning/meiyu.htm#eq01

  17. 圖片資料來源 地球科學園地 - 1998年三月春季http://earth.fg.tp.edu.tw/learn/esf/magazine/980302.htm 大紀元時報網站http://img5.epochtimes.com/i6/5090159541528.jpg 長野縣網站 http://www.pref.nagano.jp/xdoboku/inaken/ flickr網站 http://www.flickr.co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