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发 热

发 热. 《 急诊医学 》. 第一节 概 述. 第十章 发 热. 主要教学内容. 一、定 义. 二、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三、病理生理机制. 定 义. 是机体在内、外致热源的作用下或由各种病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体温超出正常范围,一般认为,口腔温度> 37.3℃ 、直肠温度> 37.6℃. 发 热. 正常人体体温范围. 腋窝温度. 口腔温度. 直肠内温度. 比口腔温度略低 0.2 ~ 0.4℃. 比口腔温度稍高 0.3 ~ 0.5℃. 36.3 ~ 37.2℃. 直肠体温最准确. 24 小时内下午体温. 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

suzy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发 热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发 热 《急诊医学》

  2. 第一节 概 述 第十章 发 热

  3. 主要教学内容 一、定 义 二、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三、病理生理机制 发热:于学忠

  4. 定 义 是机体在内、外致热源的作用下或由各种病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体温超出正常范围,一般认为,口腔温度>37.3℃、直肠温度>37.6℃ 发 热 发热:于学忠

  5. 正常人体体温范围 腋窝温度 口腔温度 直肠内温度 比口腔温度略低0.2~0.4℃ 比口腔温度稍高0.3~0.5℃ 36.3 ~37.2℃ 直肠体温最准确 发热:于学忠

  6. 24小时内下午体温 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 女性月经前及妊娠期 正常人体温生理变异 略高于正常 波动范围<1℃ 发热:于学忠

  7. 外源性致热原 (exogenous pyrogen) 机体 产热>散热 病理生理机制 内源性致热原 (endogenous pyrogen) 发 热 发热:于学忠

  8. 第二节 临床表现 第十章 发 热

  9. 主要教学内容 一、热 度 二、热 程 三、热 型 四、发热时相及特点 发热:于学忠

  10. 热度 低 热 37.3~38℃ 中等度热 38.1~39℃ 超高热 41℃以上 高 热 39.1~41℃ 发热:于学忠

  11. 长期 发热 急性 发热 病程在2周以内。可分为急性感染性发热、急性非感染性发热以及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热等. 热程 指体温升高持续2~3周以上,包括病因明确的慢性发热与长期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determined origin,FUO) 发热:于学忠

  12. 稽留热 弛张热 不规则热 波状热 回归热 体温持续于39~40℃,达数日或数周之久,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l℃ 体温在24小时内波动达2℃或更多,且均在正常水平以上 体温在数日内逐渐上升至高峰,后逐渐下降至常温或微热状态,不久又再发,呈波浪式起伏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日,周期性互相交替 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无规律,视为不规则热 热型 发热:于学忠

  13. 稽留热 发热:于学忠

  14. 弛张热 发热:于学忠

  15. 波状热 发热:于学忠

  16. 回归热 发热:于学忠

  17. 不规则热 发热:于学忠

  18. 发热时相 体温 上升期 高温 持续期 体温 下降期 发热:于学忠

  19.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十章 发 热

  20. 主要教学内容 一、病 史 二、体格检查 三、辅助检查 四、鉴别诊断 发热:于学忠

  21. 时间快慢 病 程 伴随症状 热 型 病 史 用药史 其 他 病史 发热:于学忠

  22. 体格检查 1 2 3 4 体温 心率 呼吸频率 头颈部 胸部 肺部及心脏听诊 皮疹、关节红肿热痛及软组织感染 发热:于学忠

  23. 一般来说,发热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最重要的检查是血、尿常规和胸片 1 2 3 其他反映患者感染和炎症程度的指标,临床应用中应该联合其他项目综合考虑 发热患者腹部X线平片不做常规检查 辅助检查 发热:于学忠

  24. 鉴别诊断 发 热 感 染 性 非感染性 发热:于学忠

  25. 发热的感染性病因 发热:于学忠

  26. 发热的非感染性病因 发热:于学忠

  27. 第四节 急诊处理 第十章 发 热

  28. 局限性感染口服抗生素 慢性发热门诊治疗 全身感染急诊留观 严重感染住院治疗 1 2 3 4 急诊处理流程 发热急诊处理流程 发热:于学忠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