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第十一章: I/O 管理系統及硬碟的排程 11.4 I/O 緩衝

第十一章: I/O 管理系統及硬碟的排程 11.4 I/O 緩衝. Figure 11.6 I/O Buffering Schemes (input). 2. 11.5 磁碟排程. 處理器和記憶體的速度和成長遠超過磁碟機。 速度的鴻溝將越來越大,如何對磁碟機做好排程,將是影響系統效能的重點。 磁碟效能參數: 磁碟以相同的速度旋轉; ( 例如: 7200 rpm) (rpm: revolutions per minute, 每分鐘轉次 ) 磁碟讀寫頭移動到磁軌 (track) :所花時間稱為 seek time 。

sve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一章: I/O 管理系統及硬碟的排程 11.4 I/O 緩衝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一章:I/O管理系統及硬碟的排程11.4 I/O緩衝

  2. Figure 11.6 I/O Buffering Schemes (input) 2

  3. 11.5 磁碟排程 • 處理器和記憶體的速度和成長遠超過磁碟機。 • 速度的鴻溝將越來越大,如何對磁碟機做好排程,將是影響系統效能的重點。 • 磁碟效能參數: • 磁碟以相同的速度旋轉;(例如:7200 rpm) (rpm: revolutions per minute, 每分鐘轉次) • 磁碟讀寫頭移動到磁軌(track) :所花時間稱為seek time。 • 磁碟讀寫頭找到該track的sector:所花時間稱為rotation time。 • 讀出該sector資料的時間稱為transfer time。 • 整體時間稱為access time。

  4. Figure 11.7 Timing of a Disk I/O Transfer • T =傳輸時間(transfer time) • b = 需要傳輸的位元組數 • N = 磁軌上的位元組數 • r = 旋轉速度,單位是每秒轉數 T

  5. 磁碟排程的策略 • 先進先出(First-in-first-out, FIFO) • 根據等候的順序服務;對每個process很公平 • 優先等級(Priority) • 與實際磁碟排程的目標有差距,但滿足作業系統對process設定優先等級的目標。 • 短的工作或交談式工作可能有高的優先,也因此得到較好的服務。 • 後進先出(Last-in-First-out, LIFO) • 根據區域性原則,下次下達I/O的要求應該也是在附近。 • 可能造成飢餓。 • 最短服務時間優先(Shortest Service Time First, SSTF) • 選擇離磁頭最近位置的I/O需求,作為下個I/O服務的對象。(降低seek time)

  6. 磁碟排程的策略(續) • SCAN(掃描): • 往一個方向掃描,遇到所要讀取的資料或要求,便將之完成,直到抵達磁碟的端點。 • 此時,往反方向掃描,重複同樣的動作。 • 缺點:對二個端點不利,必須等掃描回來,花兩倍的時間等待。 • C-SCAN • 掃描方向是同一個方向,抵達磁碟的端點,再回到原來的起點,再次掃描。 • 比較不同磁碟排程演算法 • 假設一磁碟有200 track,對該磁碟的I/O要求的track No.: • 55, 58, 39, 18, 90, 160, 150, 38, 184。

  7. 比較不同磁碟排程演算法 *starting at track 100, in the direction of increasing track number.

  8. 8

  9. 11.6 RAID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 • 磁碟陣列(disk array):把單一磁碟裝置擴充為數個磁碟。 • RAID由Berkeley的研究人員提出。 • 各磁碟可以單獨運作,也可以同時平行的讀取資料。 • 增加資料讀取的分散性,並且一次的讀取時間,就可將所需的資料,讀取完成。 • 工業界已對多磁碟裝置定出了標準,共分0到6層級。共同點: • RAID是一群磁碟陣列所組成,但由作業系統觀之,與單一磁碟機相同。 • 資料分散在磁碟陣列中的每個磁碟上。 • 多餘的磁碟的功能主要包含一些檢查資料,以期在硬碟損毀時,能夠重建資料。 • (等級2和4已經不再販賣,不被業界接受。) • strip(細長條):可以為block, sector, track, 或任何自訂單位。

  10. Table 11.4 RAID Levels

  11. 重複磁碟數和資料磁碟數的對數(log)成正比 11 Figure 11.9A RAID Levels

  12. 單一parity磁碟,變成效能瓶頸 12

  13. 將parity分散在各磁碟 若使用者需要N個磁碟,RAID 6包含N+2磁碟 13 Figure 11.9B RAID Levels

  14. Figure 11.10 Data Mapping for a RAID Level 0 Array 14

  15. 11.7 磁碟的快取記憶體 • 磁碟的快取:儲存部分磁碟機的內容 • Least Recently Used (LRU)置換取代演算法: • 置換很久沒有使用的區塊。 • 使用堆疊來製作。(目前使用到的,移到堆疊頂端,超出堆疊容量的,即被置換) • Least Frequently Used (LFU)置換取代演算法 • 載入快取記憶體後,每參照一次,計數器值加一。 • 找出參照次數最少的區塊置換。 • 缺點:任何區塊剛載入時,往往有很高的參照次數。 • Frequency-based置換取代演算法 • 利用LRU的堆疊製作。 • 將堆疊分成二區或三區,有不同處理方式。

  16. Middle Section: 累積計次,不會做替換 16 Figure 11.10 Frequency-Based Replacement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