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二重幼稚園 2009/ 12 園刊

二重幼稚園 2009/ 12 園刊. 即使已達智慧圓融, 更應含蓄謙虛, 像稻穗一樣, 米粒愈飽滿垂得愈低。 編輯設計:楊雅祺、葉美娟 園址:新竹縣竹東鎮中興路三段 59 號 電話: 5824314 傳真: 5825171 e-mail : ellchorng0359 @yahoo.com.tw 姓名:. 活動訊息. 教保組 :  11/30-12/25 單元主題:世界嘉年華 活動組:  12/04 (五): 12 月慶生會       小壽星:良善班 - 劉宜璇

Download Presentation

二重幼稚園 2009/ 12 園刊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二重幼稚園 2009/ 12 園刊 即使已達智慧圓融, 更應含蓄謙虛, 像稻穗一樣, 米粒愈飽滿垂得愈低。 編輯設計:楊雅祺、葉美娟 園址:新竹縣竹東鎮中興路三段59號 電話:5824314 傳真:5825171 e-mail:ellchorng0359 @yahoo.com.tw 姓名:

  2. 活動訊息 教保組: 11/30-12/25單元主題:世界嘉年華 活動組: 12/04(五):12月慶生會       小壽星:良善班-劉宜璇 天使班-鍾佳君、傅愛琳  12/11(五) 田園焢窯樂9:30~11:30 12/24(四) 歡樂聖誕夜 晚上6:30 -8:30 當天將準時4點放學,讓家長有充裕的時間用餐並 準備同樂的愉悅心情。活動精采請勿遲到,別讓我們久 等囉!~歡迎您闔家參與,也可邀請朋友一起參加喔! 12/23(三)社區報佳音11:00 -11:30 行政組: 12/01(一)教師成長會 12/24(四)教學會議 12/29(二) 、12/31(四)討論下學期教案 愛的小站: 感謝宇翔爸爸贈送腳踏車,讓幼兒可在戶外騎乘。 感謝秉軒家贈送柚子給全校師生品嚐。 感謝舒宸家提供香港、韓國、澳洲及金門相關物品;霆奕家提供 日本服飾及澎湖貝殼;柔銨家提供日本及泰國的紀念品;梓軒家 提供的香港相關物品;品萱家提供的越南、巴里島、香港及中國 大陸的相關紀念品;宜璇、宜瑾家提供泰國旅遊照、民族服飾及 墾丁的貝殼;彥博家提供日本、瑞士、法國相關紀念品;映茹家 提供日本及捷克相關物品;徐寧家提供澳洲無尾熊玩偶;柏均家 提供新加坡、日本及相關紀念品;苡晴家提供日本相關紀念品讓 「世界展示會」的內容更加豐富。

  3. 慢飛天使-柏均柏均爸爸&媽媽 身為父母,我們對自己的小孩有什麼期望?是否有種絕不能讓我的小孩輸在起跑點的想法?還是希望他要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但,如果他一生下來就注定輸在起跑點呢?我們能否接受這個事實? 第一眼看到柏均,會覺得他和許多正常的小孩沒什麼不同,只是覺得他好高大,比幼稚園其他小朋友高了快一個頭,如果和他交談,開始會覺得這個小孩好像有點不一樣,但又說不太上來。是的,柏均已經讀幼稚園第五年了,之前在上仁幼稚園,今年才轉到二重幼稚園。原本今年應該上小學,但申請緩讀一年。因為他是個自閉症小孩。 柏均還小的時候,長輩都覺得這個小孩好乖,當同年紀的表姊、表弟已經在為搶玩具吵架,他卻總是一個人在那玩著自己的玩具,不理會外界的紛紛擾擾,當時,我們也都覺得,這個小孩真乖。 當哥哥到了要上幼稚園年紀,在為哥哥尋找幼稚園的過程中,上仁幼稚園的園長覺得柏均的動作舉止怪怪的,建議我們去作一些相關的鑑定。剛開始,我們還只是覺得,他只是”大雞慢啼”,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鑑定的結果,讓我們很震驚,他有發展遲緩,對一個兩歲半的小孩而言,其相關的行為表現比同年紀的小孩慢了快兩年。想想,我們對柏均的照顧和和教導,和哥哥沒什麼不同啊!為什麼會這樣?剛開始也是不能接受,但聽了一些專家的說法及建議,和上網查相關資料,我們釋懷了,或許這是上天給我們的考驗吧,既然遇到了,我們就接受這個事實。 醫生建議讓柏均提早上幼稚園,藉由團體生活以及和其他小朋友的互動,希望能夠改善一些症狀,於是,柏均和哥哥一起上幼稚園了。哥哥當時讀中班,柏均讀幼幼班。剛到幼稚園時,柏均每天哭,要人抱,非常缺乏安全感。中午睡覺一定要哥哥陪他抱著他睡,哥哥也非常盡職的做好小老師與小保母的角色,而很幸運的,在那家幼稚園的所有老師與小朋友也都對柏均非常照顧,或許他也已經感受到周圍環境的善意,他也漸漸的適應了幼稚園的群體生活。這個磨合期持續了半年,而柏均也漸漸的會跟老師打招呼,詞彙也從五、六個名詞,增加到十幾個,這已經讓我們感到欣喜萬分了。 第二次做聯合評估時,柏均已經四歲了,評估結果為中度自閉症,已經小班的柏均不管是語言理解、表達、肢體動作,皆較同年齡的小朋友慢約一年,雖然有進步,但速度仍緩慢,眼看六歲黃金期將至,我們心中十分的焦急,但又不能表現出來讓孩子察覺,只能在夜深人靜時一邊掉淚一邊和另一半討論方法,而柏均也開始增加一些特殊課程,不管是語言課、職能課、人際溝通、團體治療,只要排上了就帶著他去上,而我們也努力的去上家長成長課,加入自閉症協會,只要有幫助的我們就去,就這樣不間斷的到了今年三月,再次評估的結果為輕度自閉症,雖然智力測驗只進步一點點,但我們的付出終於有些許的成果了,即使只是一些些依然讓我們興奮感動莫名。 今年柏均應該上小學一年級了,而在大部分的老師及醫師的建議下,我們幫柏均辦了緩讀,希望他能有多一年的時間,來準備並提升入小學的基本能力,但正當我們還沈浸在緩讀通過的喜悅裡時,幼稚園的園長竟然通知我們,因為外務繁忙且學生招收日益困難,因此要將幼稚園收起來了,這對我們而言真是晴天霹靂,但我們沒有時間怨天尤人,只能刻不容緩的為柏均尋找適合的學校。想當然爾,上天並未遺忘柏均,因為我們找到了二重幼稚園,一間園長、老師、小朋友都超級和善體貼的幼稚園,真的十分感謝大家對柏均的寬容與用心,讓他十分神速的就適應了這裡,這對一個自閉症兒童是一件多不容易的事啊!由此可知這裡真是一個能讓他安心信任的地方。 常常有人會對我說,柏均這個樣子,真是難為你們了,但我們都覺得,柏均讓我們成長許多,而不管是個性上或脾氣上,也都被他磨的圓滑了許多,且為了教他語言理解與表達,我們的口齒也伶俐多了,呵呵,一個心智單純沒心機的星星兒,真的讓我們家獲益良多,總歸一句就是~~柏均你帥呆了!!

  4. 教養幼兒,從了解與接納開始 作者:李坤珊  出處:親子天下 為什麼家有學前兒的父母,經常處於「他已經幾歲,怎麼還不會……」的擔心?是什麼樣的壓力和價值,讓父母失去「發現」成長歷程的驚喜與熱情? 年復一年,平日在美國教書,暑假則回台灣演講。常常想:「為什麼台灣和美國兩地父母所問我的幼兒教養問題,是這麼的不同?」 美國的父母來找我,整個談話的重心,大部分都在說明他們的驚訝。他們驚訝自己的寶貝,居然知道這麼多、會做那麼多……。而台灣的父母呢?來找我問問題時,起頭句通常都是:「他已經Χ歲多了,但他還不會……?」不管是閱讀、畫畫、收玩具,還是禮貌和分享,都讓父母擔心。就更別說他們從媒體裡,不小心聽到的:「如果你的孩子還沒開始……,就已太遲了,」那種種的威脅了。我常常覺得,現代的父母好像是在驚嚇中帶小孩長大的。 以前,總覺得那是理所當然的文化差異,沒啥可大驚小怪的,只不過是具有不同的「兒童觀」罷了! 但經過這些年來,我愈來愈訝異的發現,這個被我「看小」的文化差異,是這樣深深的左右著我們對幼兒的了解和教養方式。我也愈來愈驚訝,這個聽起來「很容易替換」的文化差異,其實有個很深很深的根|「尊重小孩」。而這個非本土的根,居然很難搖動我們對幼兒教養的國本。 尊重小孩 比如說,你一定聽聞那從嬰幼期開始,就要與他們共讀這個論點吧?但在我們還不真正熟悉這個非本土的根「尊重小孩」的內涵下,我們會自然而然的把「共讀要早」這件事,與「不要輸在起跑點」上的概念,做想當然爾的連結。結果就是,每年在台灣,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嬰幼兒還不會識字看書,需要那麼早跟他共讀嗎?」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以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為前提的。所以父母在與「不識字又不識圖」的嬰幼兒共讀時,甚少去挑出孩子還不知道這個和那個的缺失。他們反而去注意小孩,「哇,我的寶寶會一直呵呵笑、他會假裝吃那圖裡的東西、會一直想翻書、一看到書中的小鴨子就會去拿自己的耶……。」關注孩子所會的,和已經成就的,就會驚喜孩子每一步的成長過程,就會相信和接納孩子每一個時期的看書能力。 相反的,以「兒童是小大人」為內涵的教養,指標則放在已成熟的行為。所以成人在看孩子的一言一行時,會以成人的標準來檢測。在這樣的教養內涵下,父母與「不識字又不識圖」的嬰幼兒共讀時,就不由自主的挑出孩子還不知道這個和那個的不足處了。所以許多父母會問我:「他為什麼坐不住?不夠專心?只想自己翻書?一直重覆?如何讓他愛看書……?」關注孩子所不會的,就會擔心孩子的起步已輸或好像出差錯了。

  5. 硬性移植,容易水土不服 不諱言說,其實我們還不真正熟悉這個非本土的根「尊重小孩」的內涵。這個不熟悉,可能讓我們在執行五花八門的、那些進口、宣稱重要的教養撇步時,驚慌失措。這個不熟悉,也可能讓我們就以自己所熟悉的操作方式,硬套在新觀念上,甚至導致了隨意斷句般的文化移植。結果呢?弄得我們喪失了常識,也愈來愈怕帶小孩。只要仔細去分析年年進口、花團景簇的不同教養口號和教學法,不但消長甚快,面對的施行問題也都很類似的景況,你就不難了解,為什麼移植是這樣的困難。因為,硬性的移植,很容易落到水土不服的下場。而在消化和轉化過程中,所需要的時間長度和努力,又很緩慢,也要有耐心來磨。想一蹴而幾,必定行之不遠。 例如幾年前,我受邀到台北學生的一家蒙特梭利幼兒園裡,看她們的教學現場。有一個四歲的小孩,跳到了工作櫃上,不肯下來。那個班上的一位老師,慢慢地走到櫃子旁,輕聲細語的一直對孩子說:「請你下來,這樣好危險。」那個孩子,一定是聽慣了這樣的「勸導」,充耳不聞,也置之不理。事後,我問那位老師為什麼她會那樣處理? 她回答說:「我想尊重小孩。」進一步的,她問我:「老師,要是你,你會如何處理呢?」我半開玩笑著說:「對那個孩子來說,引導過一次後,還不聽,我會像老鷹一樣,一把把他抓下來,因為他可能有生命危險。」 不把孩子看成小大人 「尊重小孩」,尤其是對幼兒,就是那麼一個我們自以為懂,卻打從根底,是個全新的觀念。「尊重」是什麼?它的第一步就是:「不把孩子看成小大人。」它是一種了解的努力,也是一種嘗試接納的學習。成人不但要想、也要努力了解現階段的幼兒他能做什麼?是怎麼做的?有了了解,他才可能接納現階段幼兒的喜怒哀樂、勇往和退縮,也才能斷定什麼時候要為孩子下決定。因為了解,成人才有可能學著如何「愛」現階段的幼兒。有了了解,你就會無法抗拒的愛上現階段的幼兒。 但「幼兒」這個時期,在我們的傳統隱形觀念裡,是個待「形塑」的黏土,是為日後成為大人的準備時期。既然待形塑,那教養工作的重點,就集中在:「它還不是什麼,所以讓我們想辦法把它變成什麼。」既是成人準備期,那所有的成長軌跡,都有缺失,有待改正得更好。 說穿了,我們是不是想在生命的初期,就為他樹立一個模子,一個大人想要的模子?但在「模子」的概念下,怎會看見和接納孩子真正是誰?真正想做什麼?甚至「現在」能做什麼?所以台灣許多父母,才會憂心忡忡的焦慮,他的幼兒還不會這個和那個。 在「模子」的概念下,我們也會失去「發現」生命的驚喜和熱情。因為,我們太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可以把站在眼前的這個幼小生命「從小看大」地看透。但生命的歷程實在太奇妙了,你不會知道站在你眼前的這個身高幾十公分的小人,他將來的路是怎麼轉彎的?他有什麼特殊的才能?他具有怎樣的感動?他又會影響到哪一些人?每一個孩子,都是個謎。每一個孩子,也都充滿著驚喜。但假使有模子擋在你眼前,那你就無法發現每個生命個體的獨特性,是這麼有趣,也這麼迷人。

  6. 【童言童語】 ◎請孩子們至音樂教室排隊等候上課時,只見王珩生氣的告訴楊老 師:「黃 彥博排隊都不插隊。 」??~~王珩想說 的是彥博插隊才對吧! ◎一日楊老師穿著及膝襪到校,王珩驚訝的提醒楊老師 說:「我媽媽說襪子不 能拉這麼長!」,楊老師笑著告訴王珩:「這是及膝襪本來就是要拉膝蓋 喔! 」嗯!有將媽媽說的話記住喔!真乖! ◎點心時晨恩高興的告訴楊老師:「阿姨煮的彈珠好好吃喔!」 ~~因為平常 阿姨煮紅豆湯會加湯圓,今天換成芋圓口味,晨恩只知道湯圓不知道那叫芋 圓啦! ◎因應-世界大不同單元楊老師帶來出國旅遊的紀念品和照片和幼兒分享,只聽 宜瑾大聲的說:「那是楊老師和她爸爸的照片,好漂亮喔」~~宜瑾嘴巴真甜 ,不過那是我們家妹妹的爸爸,不是楊老師的爸爸喔! ◎午餐阿姨炒了一道「豆芽炒火腿」,聿安問楊老師:「豆芽菜是怎麼種的呀 !」,楊老師告訴聿安:「豆芽 菜是綠豆發芽的豆苗喔! 」,坐在一旁的 祈文趕緊說:「那我要到外面撿豆子給媽媽煮。」~外面的綠豆子是榕樹的 種子,不是我們吃的綠豆喔。 ◎園長媽媽預告12/24要舉辦聖誕晚會,希望每一位 小朋友都可以參加,豈知 綺芸卻說:「我可能會生病,不能參加!」,園長媽媽說:「還有一個多月 ,你怎麼知道你會生病,我覺得大家一定可以健康參加喔!」~~ 綺芸不要緊 張,放輕鬆點! ◎靜祁問黃老師:「 我們為什麼要回家?」黃老師告訴靜祁:「 每個人都要回 自己家! 」~~還是靜祁你想住在二重幼稚園阿! ◎慶祝聖誕節園內進行好寶寶活動,也請幼兒將好寶寶卡做彩繪及裝飾。園長 媽媽在說明活動後,請孩子們在好寶寶卡的四周做彩繪時,只見宇翔認真的 在畫紙中 間努力的繪圖,園長媽媽告訴宇翔要把圖畫在旁邊,這樣才能貼好 寶寶卡喔!豈知宇翔用肯定的語氣說:「我畫在旁邊啊!」~~是園長媽媽表 達不夠,還是有代溝呢! ◎午餐時只聽彥博告訴阿姨說:「我要吃水餃」阿姨說:「 今天沒有煮水餃 啊!」聽完阿姨的話彥博放聲大哭的說:「 我要吃水水餃!我要吃水餃!! 」 楊老師只好告訴彥博說:「彥博把飯吃完,楊老師去請園長媽媽買水餃給 阿姨煮! 」彥博才肯吃飯。

  7. 【一波三折的柿餅之旅】 一早的傾盆大雨一度讓戶外教學取消,幼兒失望的眼神盡寫在臉上,好在稍後的艷陽高照讓期待已久的戶外之旅再度啟程,幼兒們一聽遊覽車已在校門口時,收拾工作的速度以火速來形容真是不為過阿! 戶外參觀當天感謝晨恩爸爸及岳楓媽媽的陪同教學,協助幼兒上下車、上廁所及用餐並且充當攝影師,其中晨恩爸爸更賣力的幫幼兒推搖搖椅及維持秩序,真是辛苦了謝謝您!! 以下是孩子們的分享 秉軒:看見阿姨和阿婆在削柿子。 佳禾:坐巴士和盪鞦韆。 柔銨:盪鞦韆和搖搖椅玩的很開心。 瑋庭:樹上有被小鳥吃的柿子。 岳楓:地上有掉下來的柿子。 子嫣:吃餅乾和糖果。 苡晴:盪鞦韆和搖搖椅很好玩。 愛琳:柿子樹上的柿子是橘色的。 宜璇:阿婆用機器幫柿子銷皮。 宇翔:小鳥吃掉的柿子。 梓軒:坐巴士和看到很多花。 柏維:柿子樹上很多柿子。 彥博:柿子樹。 瑋篷:搖搖椅。 映茹:坐巴士。 千華:柿子很好吃。 祈文:柿子。 喬予:很多柿子。 聿安:用在削皮的柿子。 品萱;坐巴士。 宜瑾:橘色的柿子。 芸溱:盪鞦韆很好玩。 徐寧:柿子樹。 怡云:漂亮的花。 霆奕:東西很好吃。佳君:很多柿子。 晨恩:很多柿子。 國任:吃東西。 綺芸:坐巴士看電視。文希:看到柿子。 羿芯:看到柿子。 靜祁:盪鞦韆。 ~~【世界展示會】 因應單元主題-世界大不同,將園內佈置成世界各國的展示會,同時請家長門提供出遊的照片或是購買的紀念品。家長反應很熱絡,每日都有家長從家中帶來各式精美的飾品或具紀念的照片到校讓幼兒欣賞。而園長媽媽原本擔心桌面太大,擺設是否會太單薄的顧忌,反而要想想讓每一樣物品都能夠讓幼兒看的清楚但又不破壞物品而傷腦筋吧! 「世界展示會」的佈置不但讓家長回憶起旅遊時光的甜蜜,也讓幼兒可以認識各國家的文化,進而學習分享以及懂得愛護他人的物品-「只能遠觀」的參觀禮節。展示會無時無刻總吸引許多幼兒及家長觀賞,大家專心的神情且流連忘返,午休時刻老師更是需要不時的提醒幼兒要進教室睡覺了呢!這次的展出感謝家長的參予,想必孩子的心中有更多的收穫吧! 生 活 花 絮

  8. 真心話.真心畫

More Related